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

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民事诉讼法
  • 诉讼法
  • 法律
  • 法学
  • 司法解释
  • 2015年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法律法规
  • 案例
  • 实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759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426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法律法规全书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5
字数:10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收录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至2015年1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全部民事诉讼法律和司法解释、重要司法文件,体系清晰、查阅方便。特别收录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与民事诉讼法适用相关的典型案例和指导案例,这些案例具有指引“同案同判”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是法律出版社旗下的专业法规编纂机构。法规中心以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分析研究立法主旨和读者需求,策划编纂适合办案实务、教学研究和一般大众实际需要各类法律图书。法规中心长期与机关单位、法学院校及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拥有相关领域较为专业的作者资源和编辑团队。

目录

总目录
第一部分综合规定
一、综合规定(3)
二、民事诉讼的公开和监督(69)
第二部分总则
三、管辖(91)
1.级别管辖(93)
2.专门法院管辖(101)
3.合同案件管辖(105)
4.知识产权案件管辖(108)
5.其他案件管辖(115)
6.管辖权异议(119)
四、审判组织(123)
1.法院、法庭(125)
2.审判委员会、合议庭(131)
3.审判人员、人民陪审员(136)
4.审判人员行为规范(149)
五、诉讼参加人(163)
1.当事人(165)
2.诉讼代理人(170)
3.法律援助(174)
六、证据、司法鉴定(183)
七、送达(203)
八、调解(207)
九、保全和先予执行(217)
十、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227)
十一、诉讼费用(233)
十二、诉讼时效(243)
第三部分审判程序
十三、起诉和受理(251)
1.综合(253)
2.房地产、农村土地案件受理(266)
3.合同案件受理(269)
4.与生效法律文书相关的案件受理(272)
5.其他案件的受理(274)
十四、第一审程序(281)
1.普通程序(283)
2.简易程序(288)
十五、第二审程序(293)
十六、审判监督程序(297)
1.综合(299)
2.法院决定再审(306)
3.当事人申请再审(309)
4.检察院抗诉(318)
十七、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清算程序(325)
1.特别程序(327)
2.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332)
3.破产清算程序(334)
十八、审限与文书(363)
1.案件审限(365)
2.裁判文书(369)
第四部分执行程序
十九、执行程序一般规定(377)
1.综合(379)
2.执行管辖、执行异议(395)
3.变更被执行人(402)
4.委托执行、协助执行(405)
5.暂缓执行、迟延履行、执行和解(413)
6.规避执行的预防和处理(417)
7.执行中的其他情况(422)
二十、执行对象与执行措施(429)
1.执行对象(431)
2.查封、扣押、冻结、扣划(436)
3.拍卖、变卖及股份执行(447)
第五部分涉外、涉港澳台民事诉讼
二十一、涉外民事诉讼(457)
1.一般规定(459)
2.涉外婚姻家庭案件(466)
3.涉外送达和调查取证(470)
4.涉外仲裁(487)
二十二、涉港澳台民事诉讼(491)
1.裁判认可与执行(493)
2.文书送达(501)
第六部分相关诉讼与非诉讼程序
二十三、海事诉讼(511)
二十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529)
二十五、非诉讼程序(535)
1.民商事仲裁(540)
2.劳动人事仲裁(547)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551)
4.人民调解(556)
第七部分相关规定
二十六、实体法解释中涉及民事诉讼的内容(565)
1.婚姻、继承(567)
2.合同、担保(570)
3.公司、企业(576)
4.证券、期货、保险(582)
5.银行、票据(585)
6.侵权责任与赔偿(589)
7.知识产权(593)
8.劳动、人事(599)
9.海事、海商(604)
10.其他(607)
附录(611)

前言/序言

  编辑出版说明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我国1982年制定了一部统一的民事诉讼法(试行),1991年4月9日公布了正式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并于2007年第一次修正,2012年第二次修正。民事诉讼法与司法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最高人民法院曾于1992年发布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民间俗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但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改后,原司法解释已有较多内容跟不上司法实践的需求。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民间俗称“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原司法解释做了大幅度的修改。除此之外,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更是有几百件之多。为满足社会各界尤其是法检系统和当事人、律师对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学习、了解、查阅的需要,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根据最新司法解释编写)》。
  本书收录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至2015年1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全部民事诉讼法律和司法解释、重要司法文件,体系清晰、查阅方便。读者在各部分的使用中需注意以下方法:
  (一)目录的使用
  1.本书目录大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章节顺序,将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分散到各章节中去。由于部分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综合性较强,同一部司法解释的不同条文往往解释的是民事诉讼法不同章节的内容,本书在归类上以该司法解释主要规范的内容为准。另外,考虑到司法实践中还有大量的司法解释难以归属于民事诉讼法各章节中去,本书在民事诉讼法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若干实践中常用的分类,如诉讼时效、审限与裁判文书、涉港澳台民事诉讼、海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商事仲裁等。
  2.关于本书目录各章节文件排序规律。首先是将1991年民事诉讼法公布后、按照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以后以“法释”文号公布的司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以前按照现有标准应认定为司法解释的文件排于最前,这些司法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援引,在本书目录中与法律、行政法规一起用黑体加以突出;其次是1991年以后公布的重要司法文件,主要是各类通知、复函、意见等,这些文件虽然不能在判决书中直接引用,但是对于及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排列的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公布前印发的旧司法解释,在目录中以楷体表示。各类文件的编排大致以发文时间为序并略有变通,且将通知类置于最后或最前。
  (二)正文的使用
  1.注意正文中司法解释、司法文件的区别,二者在审判中的地位不同。
  2.本书正文中收录的是民事诉讼法2012年最新修正后的文本,以及2015年最新公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民事诉讼相关全部司法解释和重要司法文件。但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前公布的司法解释,里面“民事诉讼法第××条”所对应的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的条文,请查阅附录中的1991年民事诉讼法文本;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一次修正至2012年第二次修正之间公布的司法解释,近期未作修改的,其所对应的条文内容有的也与最新修正文本有所差别,需要查阅的是附录中的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文本。
  3.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8年12月16日公布《关于调整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的决定》,本书收录的该《决定》涉及的相关文件,均已根据该《决定》做出相应修改。但使用时仍需对照附录中的条文序号对照表方可对应最新修正文本条文。
  4.本书特别收录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与民事诉讼法适用相关的典型案例和指导案例,这些案例具有指引“同案同判”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三)附录的使用
  本书附录中收录1991年民事诉讼法文本和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一次修正文本,供读者查阅不同年代司法解释中相应的民事诉讼法条文使用。民事诉讼法及其核心司法解释的新旧条文序号对照表,可便于读者查阅司法解释中所引用的民事诉讼法法条对应的最新法条情况。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经过两次修正,如今虽已较为完备,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法律仍在不断修正,新的司法解释仍在不断出台。为保持本书与新法的同步更新,特结合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的资源优势提供动态增补服务。读者可随时完整填写书末的“读者意见反馈表”并寄回出版社,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法规增补服务(电子版),增补内容为本书出版后一年内新增加的法规内容(pdf格式),需待本书出版一年后提供。同时读者还可以优惠价选择常年的全面法规增补服务。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还望读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吝赐教,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以便本书继续修订完善。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2015年2月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内容概述 本书籍汇集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配套的司法解释,是研究和适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法律工具书。全书结构清晰,内容权威、全面,旨在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和参考平台。 一、核心法律文本: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本书的首要部分,完整收录了2015年修订和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此次修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的一次重大、系统的革新,对民事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则部分: 详细阐述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如审判公开、辩论原则、处分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并对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专属管辖、选择管辖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特别是对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则进行了更新。 审判程序部分: 第一审程序: 涵盖了起诉与受理、举证责任与证据规则、法庭调查、调解制度(强调调解的优先地位和效力)、判决与裁定等核心环节。重点突出了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和对诉讼效率的提升。 二审程序: 明确了上诉的范围、期限、审理方式(发回重审的条件等),确保了二审的监督和纠错功能。 审判监督程序: 详述了再审的申请条件、启动程序及裁判效力,强化了对生效裁判的救济途径。 特别程序部分: 系统梳理了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宣告程序、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包括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这些程序在特定类型的民事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这一部分是2015年修订的重点之一,详细规定了涉外案件的管辖、法律适用、文书送达、证据的取证、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的民事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条件,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司法实践需求。 执行程序部分: 全面规定了民事执行的原则、执行依据、执行申请与期间、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评估、拍卖、变卖等),以及对被执行人失信惩戒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生效裁判文书的实际执行率。 二、司法解释的系统收录与整合 本书的另一核心价值在于其对最高人民法院自建国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发布的一系列与《民诉法》紧密相关的司法解释的全面收录。这些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具体化、细化和操作指南,是理解和适用法律的关键。 收录的司法解释涵盖了以下重要领域: 1. 证据规则的深化: 详细收录了关于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效力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电子证据的采信标准、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等方面的司法解释。例如,关于证明标准的具体界定,对于指导法官在事实认定时具有极强的实操性。 2. 程序性问题的指引: 针对诉讼时效的认定、诉讼费用的承担、管辖异议的处理、回避制度的适用、以及诉讼中止、诉讼终止的情形等程序性操作细节,均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支撑。 3. 特定纠纷的裁判指引: 针对实践中高发的各类复杂民事纠纷,如网络纠纷、金融借贷纠纷、知识产权纠纷中的诉讼程序适用等,相关的司法解释提供了具体的审理规则和证明要求。 4. 执行与保全的规范: 针对执行程序中的复杂情形,如执行异议和执行复议的审查标准、执行异议之诉的提起和审理、财产查控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诉前和诉中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等,都有详尽的司法解释进行规范,确保了执行权力的依法行使。 5. 涉外民事诉讼的细化规定: 针对涉外民事诉讼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选择、国际条约适用、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疑难问题,本书收录了最高院针对这些问题的最新司法解释,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司法需求。 三、本书的特点与价值 本书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法律文本的逻辑性和实践指导性: 权威性与时效性: 法律文本以2015年最新版本为准,司法解释收录至出版时点,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对现行制度的忠实反映。 系统性与完整性: 将法律条文与配套的司法解释进行并置或紧密衔接,读者可以一站式获取某一法律条款在实务操作中的全部依据,避免了在不同文本间频繁查阅的麻烦。 实践指导价值: 对于基层法院的法官、律师、仲裁员而言,本书不仅是查阅法律条文的工具,更是理解立法精神、掌握司法操作标准的权威手册。特别是在证据运用、程序推进和风险控制方面,司法解释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是一部全面、深入反映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的法律汇编,是从事民事审判、代理、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案头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法律领域一直很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虽然没有专业的背景,但总觉得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对生活很有帮助。这本书名字听起来就很权威,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阅读。拿到手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好理解得多。它不像很多法律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比较易于普通人接受的方式来介绍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尤其是书中对一些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比如邻里纠纷、合同违约等,是如何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的,都有非常生动的讲解。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证据”的部分,详细解释了哪些东西可以作为证据,以及如何收集和提交证据,这对于我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非常有启发。虽然书中有法律条文,但作者并没有生硬地罗列,而是通过解释和举例,把它们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让我觉得,法律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且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评分

坦白说,我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名字里带了“2015”和“全书”,感觉内容会比较全面。拿到手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确实不负所望。书中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有逻辑性,从总则到各分编,再到证据制度、执行程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关键性法律概念的解释,非常到位。比如,关于“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影响,这本书都有清晰的梳理。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非法律专业出身,但又需要在工作中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此外,书中穿插了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选取都很有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印证和说明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被应用的,以及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会遵循怎样的思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易懂,没有过多的法律术语堆砌,即使是初次接触民事诉讼法的人,也能够相对轻松地阅读和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在读法学硕士,我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入研究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深刻阐释,以及与相关司法解释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法律条文,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能够将抽象的法律原则与具体的司法实践相结合,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原则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关于“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书中不仅解释了它们的含义,还引用了大量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说明了在实际审判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以及违反这些原则可能带来的后果。这对于我撰写学术论文、准备学术会议报告都有极大的帮助。此外,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引用也做得很好,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向。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思考、引导我深入探索的学术助手。

评分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书记员,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民事诉讼案件,对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工作中的一大福音。我最看重的是它对最新司法解释的收录,并且对这些解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很多时候,法律条文本身是相对滞后的,而司法解释则能及时反映最新的司法实践动态和裁判尺度。这本书能够如此及时地更新,并提供如此深入的解读,真是难能可贵。例如,关于电子证据的采纳和审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本书中关于这方面的司法解释和相关案例分析,对于我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电子证据,避免因证据瑕疵导致案件败诉,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而且,这本书在引用司法解释时,通常会附带其出台的背景和主要目的,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定的精神,从而在实践中更灵活地运用。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的参考书,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也让我对民事诉讼法的理解更加系统和深入。

评分

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非常适合初学者快速建立对民事诉讼法的整体认知。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仅罗列了法律条文,还附带了大量的司法解释。这些解释就像是为冰冷的法条注入了生命,将抽象的规定变得具体可感。在学习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条文,但只要翻到配套的司法解释,立刻就能豁然开朗。举个例子,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进行细化,我们很难把握在何种情况下提出异议是恰当的,以及法院在审查时会考虑哪些因素。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案例分析和条文解读,让这些复杂的程序性问题变得易于掌握。另外,全书的排版也十分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舒适,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每一章节的标题都醒目,方便查找。我个人觉得,对于正在备考法考或者需要在工作中频繁接触民事诉讼法的法律从业人员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节省了我大量在不同法条和解释之间来回跳转的时间,让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评分

书有缺页不给明确处理,不要在京东买书!!

评分

书是正版,价格稍贵

评分

买了几本书,都是正规出版社的,质量比较信得过,就是这种厚本厚本的书字真是小,太小了,看着不太舒服,唉

评分

实用

评分

书是正版,价格稍贵

评分

非常不错!

评分

书有缺页不给明确处理,不要在京东买书!!

评分

书是正版,价格稍贵

评分

书有缺页不给明确处理,不要在京东买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