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读经典碑帖为书法学习之不二法门。中国历代名家辈出,传世碑帖无数。这套《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遴选书法史上经典,装帧典雅,印刷精美,堪称佳制。
本系列采用底本,高清彩色印刷;穿线装订,拆阅方便实用。力求“下真迹一等”之效果。系列的特点则是对原作或拓本稍加放大,使得细节纤毫毕现。无论线条的张力、墨色与叠加,还是纸张的颜色及气息,都毫厘间淋漓尽现。
“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对读者诸君在临读碑帖和书法创作中有所帮助。
蜀素,宋时蜀地(四川)所产的一种极为名贵的本色绢。有个叫邵子中的将一段织有乌丝栏的蜀素装成长卷,以待名家墨宝。此卷素绢质地粗涩,难润笔墨,又有乌丝栏为限,难以纵情挥洒,以致祖孙相传三代,竟无人题写。直至宋元祐三年,邵氏后人遇见米芾,执此卷蜀素索请,米芾则当仁不让,信手拈来,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以行书题写了自作诗六首。这就是《蜀素帖》。
此帖用笔沉着痛快,笔画刚健遒劲;墨色浓淡、枯湿,一任自然;结字因势生形,尽其险绝;字形之大小、欹正,意趣横生;以其『如狮子捉象』、『风樯阵马』般的气势,一改晋唐以来『不激不厉』的『冲和』书风。此帖为米芾三十八岁时所作,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因礼部别称『南宫』,故有『米南宫』之称。其生性放达,举止『颠狂』,故又有 『米颠』雅号。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学书取法晋唐。其子米友仁在《跋米芾︿临右军四帖﹀》中述其父云:『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可以说米芾的学书道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古为徒『集古字』,第二阶段是取诸长处成自家。对此,清人王文治在其《论书绝句》中称赞米芾:『天姿凌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印刷,一看就知道是下足了功夫的。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光是抚摸着书页,就能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敬畏。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字体排版的疏密得当,留白的艺术运用,都体现了现代出版技术与传统美学的完美结合。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没想到实物比图片展现的还要精美许多。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书法艺术,并且对原帖细节有较高要求的学习者来说,这样的实体书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虽然内容是关于某个特定时期的作品,但从这本书的整体呈现来看,出版社在文物级别的复制上确实做到了极致,让人对其他他们出版的书籍也充满了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气息感”。要知道,欣赏碑帖,尤其是那些流传有序的墨迹,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书家在创作时的心境和笔法上的细微变化。这本书的放大效果处理得非常到位,很多过去在小尺寸影印本上完全无法察觉的皴擦、提按、侧锋入笔的痕迹,现在都能清晰地捕捉到。这对于研究运笔的提速和力度的把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甚至可以盯着某一笔画看了很久,想象着米芾先生当时是怎样控制笔尖的倾侧角度,那种深入骨髓的法度与洒脱并存的韵味,隔着千年时光都能被唤醒。这种高清晰度的呈现,对于提升临帖的准确性,无疑是质的飞跃。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充斥的、为了追求“便宜量产”而牺牲细节的字帖相比,这套书的定价虽然稍高,但从它所提供的学习价值来看,绝对是物超所值。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对“原色”的还原度。书法作品,尤其是墨迹的颜色,并非一成不变的黑色,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层次,有焦墨的浓黑,有枯墨的飞白,更有时间留下的淡赭色调。这本书在色彩校对上显然是下了苦功的,它尽可能地将那个时代纸张和墨汁混合产生的微妙光泽和深浅变化呈现出来。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书写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表达情感,提供了宝贵的视觉参考。
评分作为一位长年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爱好者,我深知字体风格的演变脉络是多么复杂而精妙。一个优秀的字帖版本,必须在清晰度之外,还能保证其学术的严谨性。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非常克制,没有使用过多花哨的现代设计元素来干扰对原作的欣赏。它遵循了传统字帖的布局原则,让读者的目光能够完全聚焦于墨迹本身。这是一种对古人创作意图的尊重。我欣赏这种“少即是多”的出版哲学,它使得这本书在沉浸式学习体验上远超那些信息过载的版本。这种沉静、朴素的风格,恰好与米芾那种不拘一格却又极富法度的书风形成了绝妙的呼应。
评分对我来说,选择一本学习用的碑帖,最核心的衡量标准在于它是否能激发持续探索的欲望。这本字帖的质感和细节的丰富程度,完全达到了这个标准。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照着写”的范本,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窗口。我常常在临摹间歇,会仔细观察墨迹边缘那些细微的“毛边”和飞白处纸张的纹理,这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模仿笔画,更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这种深度参与感和学习的愉悦感,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的一次有力推动。
评分这夲帧不错,买了三本了,准备下功夫学习一下。
评分超级喜欢米芾!
评分彩色精印放大,开本大,价格便宜,很不错的一套书!
评分不错,实用,印刷版本非常好!包装完好,速度很快,满意!买了一套!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真的很喜欢!
评分字帖印刷精美,值得好好临摹
评分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