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1 家教圣经
《孩子不开心、情绪易低落,怎么办》从美国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引进,该出版社是美国较知名的家教、心灵类出版机构,曾出版过许多家教畅销读物,包括由读客图书引进出版的《这样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较不会抵触》《孩子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差,怎么办?》等。这些图书在美国作为一个系列出版,在教育理念、图书策划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
推荐理由2 前沿理论
美国专业儿童心理学家亲子游戏大公开;《孩子不开心、情绪易低落,怎么办》一书提供了44个亲子游戏,家长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能帮助孩子摆脱低落情绪,获得积极的生活态度。
推荐理由3 多年研究
孩子有时候会莫名奇妙的不高兴,这时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正确疏导情绪。《孩子不开心、情绪易低落,怎么办》的作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设计了这些亲子游戏和技巧,既轻松有趣又成效显著!
推荐理由4 亲子互动
本书一书有案例、有方法、有互动,理论结合实践,需要在家长的讲解下,由孩子亲子动手动脑,在这些亲子游戏中,既能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生活态度,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海报:
孩子们可能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不高兴,但家长们通常都还没意识到自己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们感觉开心一些。通过阅读《孩子不开心、情绪易低落,怎么办?》,并每天引导孩子完成书中的一个游戏,家长能帮助孩子获得必要的技能来摆脱低落的情绪和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从而帮助孩子获得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美)萨拉·夏美勒(Sara Hamil),临床社会工作者,作者一直以独有的艺术疗法帮助家长和孩子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强的实战和临床经验。
写给家长的话 01
写给小朋友的话 03
活动1 关于心情抑郁的一些事实 1
活动2 关于心情抑郁的一个小故事 2
活动3 日复一日一个不同的故事 4
活动4 你有多郁闷 5
活动5 颜色和感觉图表 7
活动6 思想检查:命名我们的想法 9
活动7 思想检查:自我对话 13
活动8 思考想法和自我对话 15
活动9 思想检查:倾听自我对话 17
活动10 那不是真的 20
活动11 每天鼓励一下:塑造美好的一天 27
活动12 在地图上标出来:制定一个计划 30
活动13 在地图上标出来:开始并继续下去 32
活动14 在地图上标出来:为成功做练习 36
活动15 战胜抑郁:目标清单 39
活动16 凡事有轻重缓急 41
活动17 回归基本:第一部分 43
活动18 回归基本:第二部分 48
活动19 我的动作 54
活动20 大步,小步 56
活动21 开辟一条路 61
活动22 飞动的羽毛 64
活动23 每日新闻 67
活动24 开怀时刻 73
活动25 创造一个怪物 75
活动26 自我标签 82
活动27 小心警告标志 85
活动28 冻结与变暖 89
活动29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谜 92
活动30 身体语言 95
活动31 失物招领 97
活动32 找出词语 100
活动33 嘿,听着 103
活动34 我最喜爱的 104
活动35 奇怪的鸟 106
活动36 信号:停止,放慢,行动 109
活动37 危险区 113
活动38 这可行吗 117
活动39 全家福 119
活动40 动物面具 123
活动41 很多面孔,很多感受 126
活动42 财富之轮 130
活动43 彩色的世界 132
活动44 梦想之椅 134
6. 序言
写给家长的话
抑郁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它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不久之前心理学家才指出,抑郁症是不会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那是错的。据估计,有2%~5%的儿童和青少年会时不时地有些抑郁症的症状。
问题在于抑郁症体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症状,而且通常很难被发现。有些得抑郁症的孩子甚至看起来一点儿都不难过。抑郁症的症状包括:
逃课
饮食和作息习惯上发生变化
对很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和老师、家长有矛盾
绝望
优柔寡断、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对于有些孩子会得抑郁症而另一些孩子不会的原因至今还很难下结论。当然,一些特定的事件—家中有人去世、有人得了严重的疾病,或是父母离异—都能触发抑郁症。但是很多出现抑郁症症状的儿童并没有经历过这些特定的触发抑郁症产生的事件。
不管让孩子产生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这本书中的活动都能为他们提供帮助。这些活动是以被大家广为接受的用来帮助孩子的治疗方法为基础设计出来的。它们将教给孩子一些重要的情感和行为技能,例如,克服消极的想法、沟通感情、期待一个光明的未来等。
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应该经常去专业顾问和训练有素的医生那里做评估。对于表现出中度至深度抑郁症状的孩子,可能需要通过使用药物来使他们更快地减轻抑郁症状。然而,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尽管药物能使患抑郁症的孩子心情变好一些,但是他们依然需要学习这些情感和行为技能来帮助自己处理问题。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患有中度至深度抑郁症的孩子,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情感技能的训练。情感技能的训练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加本书中设计的活动来实现。
不管你的孩子是正在接受专业顾问的治疗,还是曾经接受过专业顾问的治疗,这本书中的活动都将帮助你巩固和加强孩子已经学到的那些技能。事实上所有研究表明,父母参与到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来是使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你帮助你的孩子时,很有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话题对于孩子来说很难启齿。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谈论这些话题,千万不要强迫他。让你的孩子放开心胸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涉及每项活动时谈谈你自己的想法、感觉和经验,对他强调你处理问题的积极方式。尽管你的孩子还是一言不发,你的话语也将会对他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你能保持耐心并尊重孩子的意愿,利用这本书来帮助你的孩子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接受专业顾问的治疗,确保要和治疗师分享这本书中的秘诀。她可能会有其他想法,使这些活动获得最佳效果。
儿童抑郁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我知道这本书将会为此提供帮助。你的耐心和理解将会改变一切。
作者敬上
写给小朋友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每个人都会有感到难过和郁闷的时候。当我们疲惫、孤独或是失落时,自然就会产生难过和不舒服的感觉。这些感觉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有时难过的感觉会经常出现,这是我们患了抑郁症。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偶尔感到一点郁闷或一点难过,而是难过的感觉在我们心中开始挥之不去。这时,我们就很难做到对人友善,很难安下心来学习,在家也不愿意做家务,有时想要玩儿得开心甚至也是很难的。
如果难过的感觉挥之不去,并让我们感到不愉快,我们就应该采取行动了。是时候让自己击败抑郁,快乐起来了。
作者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的女儿,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最近几个月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发呆,对曾经喜欢的事情也提不起兴趣。看到她这样,我心里别提有多着急和心疼了。这本书的标题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希望从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她走出低谷的方法。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性的视角来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书中详细阐述了影响孩子情绪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从生理变化到社会环境,再到家庭教育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情绪信号”的解读所吸引,它教会我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细微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行为模式来捕捉他们潜在的情绪需求。这本书还提供了一系列实操性的练习,比如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如何引导他们学会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在必要时如何寻求专业的帮助。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放松技巧,并鼓励女儿一起做,虽然起初她有些抵触,但慢慢地,我能感受到她的情绪有所缓和。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家长看的,它也像一座桥梁,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片天。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更加耐心和有同理心,去陪伴孩子走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我这样一位多年来饱受孩子情绪困扰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我有一个活泼但又极易受挫的儿子,他现在正值青春期,情绪的波动简直比过山车还要刺激。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我发脾气,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让我觉得心力交瘁。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从各种育儿论坛上搜罗来的“妙招”,到请教有经验的长辈,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作者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青少年时期孩子情绪发展的特点,以及为什么他们会表现出易怒、沮丧甚至抑郁的情绪。书中关于“情绪雷区”的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帮我识别出了一些我无意中触发孩子负面情绪的“导火索”,让我能够有意识地去避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如何在他们情绪低落时,不带评判地倾听,并给予恰当的支持。我学会了如何用“我”的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这大大减少了我们之间的冲突。现在,虽然我儿子的问题并没有立刻“痊愈”,但我能明显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对话变得更加开放,他愿意向我倾诉一些他内心的困扰。这本书不是一本“速效药”,它提供的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亲子沟通和情绪引导的思路,对于我来说,这比任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读到的最棒的育儿书籍了!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引导我的孩子。孩子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哭闹,或者表现出低落的情绪,这让我感到很无助和焦虑。以前我总是束手无策,只能用哄劝甚至“威胁”的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的情绪反而更糟,我也更加沮丧。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错的。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套路”式的解决方案,而是从更深层次地剖析了孩子的情绪形成原因,比如孩子为什么会对某些事情特别敏感,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变得情绪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技巧,比如如何识别孩子不同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如何用平静而有效的方式回应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压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接纳”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情绪的容器”,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他们的感受,而不是害怕被评判或否定。现在,当我看到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不再恐慌,而是能尝试运用书中学到的方法,先去理解他们,再去引导他们。虽然还需要不断练习,但我能感受到孩子对我的信任感在提升,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力量,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战斗”,而是一次充满爱的“成长”。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会主动去评价一本书,但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太深了,不得不写下这番话。我的孩子,大概从两三岁开始,就表现出一些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特质,比如特别容易哭闹,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很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整个人变得非常低落。那时候,我几乎是把市面上所有关于幼儿情绪管理的书籍都翻了个遍,但总感觉它们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简单粗暴,总不能真正触碰到问题的核心。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孩子这样哭怎么办”,而是非常细腻地从孩子的认知发展、情感需求、以及家庭环境对情绪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情绪地图”的构建,它帮助我理解孩子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就像给我们提供了一张可以参考的地图,让我们知道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大概能走到哪个“区域”,以及该如何“导航”。书中还提到了很多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的亲子互动技巧,比如如何通过游戏来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如何建立孩子积极的应对机制。我尝试着其中的一些方法,比如鼓励孩子用绘画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效果出奇的好。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孩子的“不开心”和“情绪低落”并不是一种“问题”,而是一种“信号”,需要我们去倾听和理解。它让我从一个焦躁不安的家长,变成了一个更具耐心和智慧的引导者。
评分之前总觉得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阴晴不定,难以捉摸。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父母,无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极其深刻的方式,揭示了孩子情绪低落背后的普遍原因,让我不再感到孤立无援。书中关于“共情”的讲解,是我学习到的最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滔滔不绝的建议,而是一个能够真正理解和接纳他们情绪的空间。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情境模拟,让我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学会了如何用更恰当的语言去回应他们的负面情绪。我尝试着在孩子表达不满时,先去肯定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比我以往直接批评指责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这本书还强调了父母自身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我意识到,如果我自己都焦虑不安,又如何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它不是一本教你“控制”孩子情绪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陪伴”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应对孩子情绪的家长,而是能够主动去构建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评分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推荐,看后不错,有用
评分名家之作,值得一看吧!
评分很好,实惠,,
评分里边有很多种情况介绍,正好找到我家孩子的问题
评分很有意思,有很多小例子,
评分名家之作,值得一看吧!
评分好书 绝对不会失望 喜欢
评分好,很好,快速,服务好
评分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