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第3版)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希修,黄涛,孙群英 编
图书标签:
  • 配合饲料
  • 饲料加工
  • 饲料工艺
  • 饲料设备
  • 动物营养
  • 饲料工程
  • 农业工程
  • 饲料生产
  • 饲料技术
  • 养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11943
版次:3
商品编码:1172512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1
字数:48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第3版)》采用项目形式,对饲料产品与质量、饲料输送、原料接收、投料与清理、粉碎、配料、混合、成型、包装、添加剂预混料生产、饲料企业安全与环境管理、饲料厂自动控制、饲料加工工艺与质量管理等进行了系统详细论述。此外,配有实验实训项目,便于学习者掌握内容的实质。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第3版)》配有附录,收录了饲料加工设备术语、饲料加工设备图形符号等国家专业标准,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第3版)》可供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畜牧兽医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饲料加工专业、草业科学专业与水产养殖专业师生和科研单位、饲料加工厂及基层畜牧饲料科技人员在教学与工作中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项目1 配合饲料产品与质量
任务1-1 饲料产品分类
任务1-2 饲料的理化特性
任务1-3 饲料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2 饲料输送
任务2-1 机械输送设备与工艺
任务2-2 气力输送设备与工艺
任务2-3 输送质量控制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3 饲料原料接收
任务3-1 饲料原料接收设备
任务3-2 接收工艺
任务3-3 接收质量管理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4 饲料原料清理
任务4-1 清理工艺与设备配置
任务4-2 清理质量管理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5 粉碎
任务5-1 粉碎要求
任务5-2 粉碎工艺与设备配置
任务5-3 粉碎设备
任务5-4 粉碎质量管理
任务5-5 粉碎工操作规范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6 配料计量
任务6-1 配料工艺与设备配置
任务6-2 配料设备
任务6-3 配料质量管理
任务6-4 中央控制操作工操作规范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7 混合
任务7-1 混合工艺与设备配置
任务7-2 混合设备
任务7-3 混合质量管理
任务7-4 混合机保养与维护
任务7-5 油脂添加工艺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8 饲料成型工艺与设备
任务8-1 制粒工艺与设备配置
任务8-2 饲料制粒机械设备
任务8-3 制粒质量管理
任务8-4 水产饵料加工
任务8-5 制粒工序操作规范
任务8-6 膨化与膨胀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9 饲料包装与贮藏
任务9-1 包装工艺
任务9-2 包装设备
任务9-3 包装质量控制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10 添加剂预混料生产
任务10-1 添加剂预混料生产基本要求
任务10-2 添加剂预混料生产工艺与设备配置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11 噪声和粉尘控制
任务11-1 噪声控制
任务11-2 粉尘控制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12 饲料厂自动控制
任务12-1 饲料生产的自动控制
任务12-2 自动控制设备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项目13 饲料工厂工艺设计与实例
任务13-1 饲料工厂类型与布局
任务13-2 饲料厂工艺设计
任务13-3 工艺流程实例分析
任务13-4 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
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测试

附录一 饲料加工设备图形符号(BG/T 24352-2009)
附录二 饲料加工设备图形符号应用图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现代精细化工工艺与设备》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从事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技术改造以及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实用且与时俱进的参考指南。本书紧密围绕现代精细化工领域的核心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展开,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第一篇:精细化工产业概览与发展趋势 本篇内容将首先对精细化工产业进行宏观的梳理,阐述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深入剖析不同细分领域(如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颜料、电子化学品、专用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助剂等)的特点、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我们将重点探讨精细化工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趋势,包括: 绿色化工与可持续发展: 详细阐述清洁生产理念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如原子经济性原则、绿色溶剂的选择与回收、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的应用、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等。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创新,降低能在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精细化工生产,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优化调度、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我们将介绍先进过程控制(APC)、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在提升生产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高端化与差异化发展: 分析高附加值、高性能、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策略,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和差异化竞争。我们将关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交叉领域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前景。 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 探讨精细化工与下游产业(如汽车、电子、医药、农业、纺织等)的深度融合,以及区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第二篇:核心精细化工单元操作与工艺 本篇内容是本书的核心,将详细介绍现代精细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关键单元操作和典型工艺。每个单元操作都将从其基本原理、影响因素、设备选型、操作要点、节能降耗措施以及在不同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反应工程与反应器设计: 反应类型与动力学: 深入分析多种精细化工反应类型(如酯化、酰胺化、氧化、还原、卤代、磺化、聚合、催化反应等)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特性。 反应器类型选择与设计: 详细介绍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STR)、管式反应器(PFR)、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微反应器等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特点与设计原则。重点讲解如何根据反应特性、传质传热要求、安全因素等选择最适宜的反应器类型。 催化剂与催化反应: 关注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包括催化剂的制备、活性、选择性、寿命以及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 微反应技术: 探讨微反应器在提高反应效率、安全性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小批量、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分离与提纯技术: 精馏与萃取: 深入讲解多组分精馏、共沸精馏、萃取精馏等高级分离技术,以及液液萃取、固液萃取等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塔设备(板式塔、填料塔)的设计计算、操作优化和节能措施。 结晶与沉淀: 介绍不同类型结晶器(如冷却结晶器、蒸发结晶器、反应结晶器)的工作原理及产品晶型控制技术。 膜分离技术: 探讨纳滤、反渗透、超滤、渗析等膜分离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如溶剂回收、产物浓缩、废水处理等。 吸附与离子交换: 介绍各种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在气体净化、液体分离、贵金属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固体分离: 详细阐述过滤(压滤、离心过滤)、离心分离、沉降等在固液分离过程中的原理、设备选型与操作要点。 传热与传质单元操作: 换热器: 介绍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空冷器等在精细化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换热器选型、设计计算和节能优化。 干燥技术: 深入分析各种干燥设备(如盘式干燥器、带式干燥器、喷雾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要点。 吸收与吸附: 详细介绍气液吸收塔(填料塔、板式塔)和气固吸附设备的设计与操作,关注传质效率和能耗。 粉体工程与流体输送: 粉体特性与处理: 介绍粉体的流动性、可压性、可塑性等物理特性,以及粉体的混合、输送、计量、包装等工艺。 流体输送设备: 详细介绍泵(离心泵、容积泵)、压缩机、风机等在精细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以及设备选型、安装与维护。 第三篇:精细化工设备的选择、设计与管理 本篇内容将侧重于精细化工生产中的设备层面,提供设备选型、基本设计、安全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指导。 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工艺流程分析: 如何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材质、规格和性能参数。 物料特性: 考虑物料的腐蚀性、粘度、密度、温度、压力、易燃易爆性等对设备选型的关键影响。 经济性评估: 综合考虑设备的初始投资、运行成本、维护费用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进行经济性评估。 可靠性与安全性: 强调设备在长期运行中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主要精细化工设备详解: 反应器设备: 详细介绍不同材质(如不锈钢、搪瓷、玻璃钢)、不同结构的反应器(如夹套反应器、盘管反应器、外冷反应器)的设计要点和选用依据。 分离设备: 深入分析精馏塔、萃取塔、结晶器、过滤器、离心机、膜分离装置等的设计特点与选型。 换热设备: 介绍各种换热器的结构、性能参数及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应用。 储存与输送设备: 讲解储罐、管道、阀门、泵、压缩机等的设计、选型与安全要求。 控制与自动化设备: 介绍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控制器、人机界面(HMI)等在精细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设备设计与制造: 材料选择: 详细介绍不同工况下适用于精细化工设备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如各种合金钢、不锈钢、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 机械设计基础: 简要介绍设备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密封技术等基本原理。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关注设备的焊接、加工、检验等制造环节,确保设备质量。 设备管理与维护: 安装与调试: 强调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等环节的规范性,以及开机前的检查与试运行。 日常维护与保养: 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紧固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故障诊断与维修: 介绍常见的设备故障及其诊断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指导。 安全管理: 重点强调设备的防爆、防腐蚀、防泄漏等安全措施,以及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更新与改造: 分析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下,如何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更新和技术改造。 第四篇:精细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与节能 本篇内容将聚焦于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与节能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管理方法。 安全生产管理: 风险评估与 HAZOP 分析: 详细介绍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风险评估方法在精细化工过程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防火防爆措施: 探讨易燃易爆物料的安全储存、输送、操作,以及防爆电气设备、通风系统、惰性化保护等技术。 中毒与腐蚀防护: 针对有毒有害化学品,介绍个人防护装备(PPE)、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 工艺安全管理(PSM): 阐述工艺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工艺危害分析、操作规程、变更管理、事故调查等。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环境保护与“三废”处理: 废水处理: 介绍精细化工废水的特点,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技术(如沉淀、吸附、氧化、生化处理)的应用。 废气处理: 重点介绍挥发性有机物(VOCs)、酸性气体、粉尘等废气的治理技术,如吸附、催化燃烧、等离子体处理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探讨危险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以及工业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 强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进行的详细环境影响评价。 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 能源审计与优化: 介绍如何通过能源审计,识别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环节,并提出节能改造方案。 余热回收与利用: 重点讲解工艺余热的回收方式,如热泵、热交换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溶剂回收与循环利用: 介绍精细化工过程中溶剂回收的关键技术,降低溶剂消耗和环境排放。 绿色工艺设计: 倡导从源头进行绿色工艺设计,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工艺路线。 物料衡算与优化: 强调精确的物料衡算,减少物料损耗,提高原料利用率。 第五篇:案例分析与未来展望 本篇内容将通过具体的精细化工生产案例,将前几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展示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同时,也将对精细化工领域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 典型精细化工生产案例分析: 选取不同领域的代表性精细化学品(如某类医药中间体、高性能聚合物助剂、新型电子化学品等)的生产工艺,从工艺路线选择、设备配置、操作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 案例将重点突出工艺优化、设备改进、节能降耗、风险控制等实际环节。 新技术与新趋势: 连续流化学与微反应技术: 深入探讨其在提高效率、安全性和精准控制方面的潜力。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 分析其在绿色合成、高选择性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制造与数字工厂: 展望工业4.0时代精细化工的智能化生产模式。 循环经济与物质循环: 强调在精细化工产业链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基础理论的深入阐述,也有具体技术和设备的详尽介绍。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全面掌握现代精细化工工艺与设备的关键知识,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动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尤其在描述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时,展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但是,从一个追求现代“智能制造”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着墨略显保守。例如,当前行业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耗的优化,尤其是在干燥和冷却环节,能耗占比极高。书中对节能措施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优化蒸汽压力和风机效率的基础物理调整上。我期待看到更多关于使用先进传感器技术(如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来实时反馈原料质量并自动调整配方的案例,或者关于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设备维护需求,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的内容。此外,对于废弃物处理和环保合规性方面的介绍,虽然有所提及,但如果能结合当前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给出更具前瞻性的工艺选择建议,例如如何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处理高纤维或高油分原料带来的清洁挑战,那将使这本书更贴合未来饲料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它更像是一部完美的“工业4.0”前夜的经典教材。

评分

坦率地说,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更多关于“问题诊断与故障排除”的实例分析。当然,它详尽地描述了标准操作流程(SOP)的制定依据,这很好地为预防性维护打下了基础。但是,在饲料生产线高速运转时,总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混合不均导致的营养偏差,或者制粒过程中出现“糊料”现象。书中在描述这些问题时,更多的是从工艺参数的偏差去解释原因,这固然是科学的。然而,如果是那种具体到某个特定品牌设备在特定负荷下可能出现的机械磨损或传感器失灵的现场经验,那就更完美了。举个例子,如果能增加一章专门探讨如何通过观察物料的流变性变化来预判设备负荷过载的早期信号,或者如何快速调整引风系统来应对不同湿度原料批次的波动,那么这本书的实用性将提升一个档次。目前的版本更偏向于“如何建好一个厂”的蓝图构建,而我更需要一本关于“如何让这个厂持续稳定高效运转”的实战手册。总体而言,理论基础扎实得无可挑剔,但现场“急救”经验的积累略显不足。

评分

这本书在原材料预处理这一环节的细致程度令人印象深刻,这往往是很多饲料工艺书籍容易一带而过的地方。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清洁”和“粉碎”的概念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谷物和豆粕在入厂检验中水分、霉变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指标来动态调整预混合和制粒的参数。特别是关于如何通过多级粉碎(粗碎、中碎、细碎)来优化颗粒形态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的讨论,非常专业。作者清晰地阐述了粒度对消化率、适口性以及饲料流动性的连锁反应。对于生产反刍动物饲料或水产膨化饲料的读者来说,书中关于原料调质和挤压膨化过程中热敏性维生素和酶制剂的保护策略,提供了详尽的工艺参数窗口建议。这表明作者对饲料的生物学效应有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把饲料看作是简单的物理混合物。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和立体,绝对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一本单纯的技术手册,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工程学原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综合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设备选型和布局时所体现出的那种务实态度。书中没有空泛地推荐某个“最好的”设备,而是教导读者如何根据饲料配方特性、预期产能和成本预算来权衡不同类型粉碎机(锤磨、切粒机)、混合机(V型、螺带式)的优劣。关于制粒环节的论述尤其精彩,它不仅仅讲解了压模的孔径和压辊的间隙如何影响饲料的硬度和耐久指数(HCI),还非常专业地讨论了蒸汽品质和调节对淀粉糊化的影响程度。这对于确保动物采食的适口性和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旁边耐心指导,时刻提醒着我们“实践出真知”。内容逻辑性极强,从宏观的厂区规划到微观的颗粒结构分析,层层递进,让人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认知地图。对于正在进行生产线升级改造或新厂建设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参考数据和设计思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是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有力武器。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对那些想深入了解现代饲料生产流程的业内人士来说,简直是宝藏。我之前接触的资料大多碎片化,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偏重于某种特定设备的说明书,但这本书的覆盖面非常广。它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个步骤”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从原料接收、预处理到混合、制粒、冷却、干燥,再到包装的全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不同类型饲料(比如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的工艺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并且详细解释了温度、湿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书中配图清晰,很多流程图和设备剖面图极大地帮助了理解那些抽象的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对于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系统化的知识框架,避免了走弯路。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对于最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MES或高级PLC编程在饲料厂的应用)的案例分析可以再多一些前瞻性,但就目前的基础理论和通用工艺的阐述深度而言,已经非常出色了。这本书绝对是车间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推荐给所有关注饲料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仁。

评分

评分

买来学习很不错

评分

买来学习很不错

评分

不错,还可以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不错,还可以

评分

还行。

评分

还行。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