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鸭

科学养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烈 著
图书标签:
  • 养鸭
  • 鸭养殖
  • 家禽养殖
  • 农业技术
  • 畜牧业
  • 科学养殖
  • 鸭品种
  • 鸭病防治
  • 养殖技术
  • 实用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4775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151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字数:18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著名水禽专家陈烈研究员编著。自1991年9月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先后重印16次,发行45.6万册。修订版补充了部分新鸭种,充实了养殖新技术,内容更完整,技术更先进实用。内容包括:鸭的品种,选种与育种,孵化,营养与饲料,鸭场、鸭舍和养鸭用具,蛋用鸭的饲养管理,肉用鸭的饲养管理,野鸭、瘤头鸭的饲养管理及肥肝生产技术等。适合广大农村养鸭户、养鸭场职工、部队农副业生产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供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鸭的品种 一、肉用型鸭种 北京鸭 昆山鸭 芙蓉鸭 樱桃谷肉鸭 狄高鸭 丽佳鸭 奥白星鸭 二、兼用型鸭种 高邮鸭 建昌鸭 大余鸭 巢湖鸭 沔阳鸭 云南鸭 桂西鸭 微山鸭 川麻鸭 三、蛋用型鸭种 绍兴鸭 金定鸭 攸县麻鸭 荆江鸭 三穗鸭 莆田黑鸭 连城白鸭 山麻鸭 恩施麻鸭 中山麻鸭 江南Ⅰ号、江南Ⅱ号 (高产蛋鸭配套系) 卡基·康贝尔鸭 四、瘤头鸭、骡鸭、野鸭 瘤头鸭 克里莫瘤头鸭 骡鸭 野鸭 绿头野鸭 美国野鸭 第二章 选种与育种 一、选种标准与方法 (一)种鸭的主要性状 (二)主要性状的计算方法 (三)选种方法 二、育种方法 (一)品系繁育方法 (二)杂交优势的利用 三、繁殖技术 (一)组群 (选配)方法 (二)自然交配 (三)人工授精技术 第三章 孵化 一、种蛋的选择和管理 (一)种蛋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种蛋的管理 二、鸭的胚胎发育和孵化的条件 (一)胚胎的发育过程和特征 (二)孵化条件 三、民间传统的孵化方法 (一)缸孵法 (二)炕孵法 (三)炒谷法 (四)平箱孵化法 (五)摊床孵化法 四、现代电机孵化方法 (一)孵化厂的总体布局和孵化设施 (二)电孵机的操作方法 五、嘌蛋和初生雏的管理 (一)嘌蛋 (二)强弱分级 (三)雌雄鉴别 第四章 营养与饲料 第五章 鸭场、鸭舍和养鸭用具 第六章 蛋用鸭的饲养管理 第七章 肉用鸭的饲养管理 第八章 野鸭、瘤头鸭的饲养管理及肥肝生产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鸭的品种 一、肉用型鸭种 北京鸭 原产于我国北京市郊区,形成历史有300年左右,1873年输入美国,1874年自美国转入英国,以后很快普及到欧洲各国,现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为现代肉鸭生产的主要品种。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和肉质好等优点,尤其适合加工烤鸭。 体型外貌体型硕大丰满,头大颈粗,体躯长方形,前躯昂起与地面约呈,30。角,背宽平,胸丰满,胸骨长而直。翅较小,尾短而上翘。母鸭腹部丰满,腿粗短,蹼宽厚。雏鸭绒毛嫩黄色,长大后全身羽毛白色,带有奶油色光泽。喙、胫、蹼橘黄色或橘红色。虹彩灰蓝色。 生产性能北京鸭的标准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因选育工作的进展而有变化。20世纪末以来,我国及国外选育的配套系,其大型父本品系的公鸭体重4~4.5千克、母鸭3.5~4千克;母本品系的公母体重稍轻些。肉用仔鸭7周龄体重3千克以上。全净膛屠宰率公鸭77%~78%,母鸭76%~77%。每千克增重耗料3千克。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量180~200个(第一年),管理细致的高产母系,产蛋量可达到240个。经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可产蛋100个以上。平均蛋重90克左右(蛋壳白色)。公母配比1:5。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0%-90%。 昆山鸭 江苏省苏州地区的培育品种。原始亲本为当地的娄门鸭,引进北京鸭进行杂交,以提高肉用性能,从1964年开始,经14年的杂交、选育和推广,至1978年通过鉴定,定为肉蛋兼用型品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质好等特点。 体型外貌体型似父本北京鸭,头大,颈粗,体躯长方形,胸宽腹深。羽毛颜色似母本。公鸭头颈部墨绿色,体躯背侧和尾部为黑褐色,体躯两侧为灰褐色,有芦花纹,腹部白色,镜羽蓝绿色,喙青绿色,胫蹼橘红色;母鸭全身羽毛为深褐色麻雀羽,镜羽绿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 生产性能成年体重:公鸭3.5千克,母鸭3.0千克;60日龄仔鸭体重2.4千克;开产日龄180天左右,年平均产蛋量140~160个,蛋重80克左右;蛋壳浅褐色,少数青色。

前言/序言


《飞羽之间:一部关于鸭子生态与人类互动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飞羽之间》并非一本教你如何饲养鸭子的指南,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在广袤天地间自由翱翔、或在静谧水域悠游的鸭子们。这本书是一次深入的生态探索,一次对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角色的细致观察,更是一次对人类与这些迷人水禽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它旨在打开一扇窗,让读者得以窥见鸭子这个物种的非凡世界,感受它们生存的智慧,理解它们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奥秘,以及在漫长历史中,它们如何以各种方式触及人类的生活,留下印记。 全书以其宏大的叙事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鸭子画卷。从远古的起源追溯,到现代的迁徙路线绘制,本书将带你穿越时空,了解鸭子家族的演化历程,探究它们的身体构造为何如此适应水陆空三栖的生活。我们将一同潜入冰封的湖泊,追随它们在严冬中觅食的坚韧;我们将爬升至高远的蓝天,体验它们集体迁徙时,阵列中那股无声的力量;我们将漫步于潮湿的沼泽,观察它们如何在复杂的水域环境中,凭借敏锐的感官和本能,找到生存之道。 本书的第一个重要篇章,将聚焦于鸭子的自然栖息地与生态适应性。你将了解到,不同种类的鸭子,如我们熟悉的野鸭、鸳鸯,乃至鲜为人知的潜鸭、栖鸭,它们各自选择了怎样的家园。从广阔的海洋海岸线,到宁静的内陆湖泊、河流、湿地,乃至于北极的冻原和热带的雨林边缘,鸭子们以其惊人的适应能力,占据着地球上各种各样对其他鸟类而言可能极其严酷的环境。我们会深入剖析它们独特的生理构造:为什么它们的羽毛如此防水?它们如何利用脚蹼在水中划行,又如何在陆地上行走?它们的眼睛如何能在水下看清,又如何在空中捕捉猎物?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特征,在科学的 lens 下,都将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进化智慧。 接着,我们将进入鸭子的行为学世界。这部分内容将打破你对鸭子“只会嘎嘎叫”的刻板印象。我们会深入研究它们的繁殖策略。雄鸭华丽的求偶展示,雌鸭精心选择的巢穴位置,母鸭对雏鸭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生命的延续之道。我们将探讨它们的觅食技巧,从滤食水面的浮游生物,到潜入深水捕食鱼虾,再到在陆地上啄食谷物和昆虫,鸭子们各自发展出了独特而高效的生存技能。而最令人着迷的,或许是它们的迁徙行为。本书将以科学的严谨,解读鸭子们如何导航,如何利用地磁、太阳、星辰,以及长期的遗传记忆,完成一次次跨越大陆、纵横海洋的史诗级旅程。我们将分析它们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群体合作在集体迁徙中的重要作用。 《飞羽之间》的第三大部分,将视野从野外转向人类社会。在这里,我们将审视鸭子与人类的互动历史。从史前人类最早开始观察和利用鸭子,到如今它们在自然景观中扮演的角色,人类与鸭子的关系是多层面且动态变化的。我们会追溯那些最早的关于鸭子的艺术描绘和文学记载,了解它们是如何出现在人类的想象和文化符号中。本书将探讨在不同文明和时代,鸭子所承载的象征意义——或许是财富、或许是生育、或许是旅途的信使。同时,我们也会理性地审视人类活动对鸭子种群的影响,包括栖息地的改变、污染,以及非可持续的狩猎方式。然而,本书并非一味地强调冲突,更会关注那些积极的人类保护行动,例如湿地恢复项目,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以及公民科学在监测和研究鸭子种群中的作用。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还将拓展思考的维度。我们将探讨鸭子作为生物指示剂的价值。它们对水质、环境污染的敏感性,使得它们成为监测生态健康的重要标本。通过观察鸭子种群的数量、健康状况和行为变化,科学家们能够更早地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本书还会触及鸭子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例如它们在航空工程、导航技术,乃至行为心理学研究中的启发作用。同时,我们也将反思,在日益城市化的世界里,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如何让这些野性的飞羽,在现代的画布上,继续留下它们独有的色彩。 《飞羽之间》并非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人人都能理解的精彩故事。书中穿插了大量精美的插画和摄影作品,真实再现了鸭子的形态之美和自然环境的壮丽。读者将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命的韧性,领略自然的鬼斧神工,并对我们与这个星球上其他生命的共存关系,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这本书适合所有对自然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智慧感到着迷的读者,以及那些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其居民的普通大众。它将开启一段非凡的旅程,让你的目光,在飞羽掠过的瞬间,停留得更久,看得更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关于十八世纪欧洲贵族沙龙中的女性文学沙龙的学术研究,其考据之细致令人叹服,读起来简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充满八卦与智慧的社交舞会。作者没有停留在对几位著名作家的简单介绍上,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隐形”的推动者——那些拥有财富和影响力的贵妇们是如何通过她们的沙龙,塑造了启蒙运动时期文学思潮的走向。书中的档案挖掘工作简直是侦探级别的,作者引用了大量从未被公开过的私人信件、账簿甚至是仆人的证词,来还原那些聚会时的真实场景、微妙的权力博弈和那些潜藏在精致礼仪下的思想碰撞。语言风格优雅而犀利,作者的批判性思维贯穿始终,她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即便是号称“理性”的启蒙运动,也深受性别偏见和阶级观念的制约。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巴黎的丝绒座椅上,聆听着伏尔泰和卢梭的辩论,同时又清晰地看到了那些女性如何利用文化资本进行反击。对于想了解文化史和性别研究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现代量子物理学前沿进展的一份力作,内容新颖到令人肾上腺素飙升。作者以一种近乎科幻小说的叙事节奏,将读者迅速拉入了粒子对撞机内部的微观世界。它完全没有传统教科书的枯燥感,反而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我尤其赞赏作者在阐述“量子纠缠”和“多世界诠释”时所使用的类比,那些例子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我们可以直观感受的画面,比如用一个跨越星系的魔术来解释信息传递的奇特方式。书中对“波粒二象性”的探讨,也超越了基础物理的范畴,触及了观察者在物理现实构建中扮演的角色这一哲学难题。虽然涉及大量高深的数学模型,但作者的笔法极其克制,只在必要时点到为止,确保了非专业读者也能跟上思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我们所处宇宙的基本构成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加谦卑的认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现实的大门。这是一本能真正激发你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的书,绝对值得所有对宇宙奥秘怀有好奇心的人拥有。

评分

坦白讲,我原本以为这本专注于北欧神话中“世界之树”的符号学解读的书会非常枯燥,充满了晦涩的古代语言考证,但出乎意料的是,它读起来竟然如此引人入胜,充满史诗般的张力。作者显然对伊甸园神话、犹太神秘主义以及后来的基督教渗透有着极其广博的知识储备,他将Yggdrasil——那棵连接九界的巨树——不仅仅视为一个宇宙模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演化的叙事结构。全书的论证过程充满了层次感,从最早的口头传说,到冰岛萨迦的记录,再到后世维京复兴运动对它的重新诠释,作者以近乎史诗的笔法,描绘了这一核心符号在千年间的命运起伏。文字的感染力极强,常常能感受到作者对研究对象的深沉热爱,比如他对乌鸦胡金和木尼的分析,就将神话中的信息传递与现代传播学理论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虽然涉及到的术语较多,但作者的行文节奏控制得非常好,总能及时穿插一些生动的故事来缓解读者的疲劳感。这是一次对单一文化符号进行深度挖掘的典范,让人对北欧世界的精神内核有了更立体、更具生命力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关于二十世纪中叶,东南亚某小国在冷战背景下的农业经济转型的案例分析,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教科书式范本,但其叙事手法却有着强烈的纪实文学色彩。作者的研究视角非常独特,他没有聚焦于宏观的政治博弈,而是选择了深入到偏远的稻田和简陋的政府基层办公室,通过对具体人物命运的追踪来展现宏大历史的切片。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数据处理上的严谨性,他用扎实的数据图表来支撑他对“绿色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撕裂的论断,但这些图表从不喧宾夺主,总是被巧妙地融入流畅的叙事之中。书中对当地农民在面对现代化良种和集体化压力时的挣扎、适应与反抗的描绘,极其细腻且充满同理心,让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泥土的芬芳与生活的艰辛。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被描绘得丝丝入扣,展示了任何一项看似“科学”的经济政策,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都会被复杂的人性与地方文化所扭曲和重塑。这是一部关于发展困境、精英决策失误以及底层人民韧性的深刻研究,读后令人深思,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

刚读完这本关于古代炼金术与哲学思考的著作,我简直要为作者的博学和细腻的笔触所倾倒。全书的立意极高,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中世纪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实验记录,而是深入挖掘了炼金术士们在追求“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对物质本质、宇宙秩序以及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深刻哲学反思。书中的叙事风格非常古典,带着一种沉静而古老的韵味,仿佛能闻到羊皮纸上熏香的味道。作者巧妙地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与诺斯替主义的灵性探求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宏大而迷人的知识体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中世纪炼金术的“大功业”(Magnum Opus)的阐释,那不仅仅是化学过程的隐喻,更是一种对灵魂净化的精神旅程的深刻剖析。书中引用的那些晦涩难懂的符号和图解,作者都用极为清晰的语言进行了层层剥离,使得即便是对神秘学知之甚少的人也能领略到其中的智慧光芒。这本书读起来需要耐心,它更像是一次对人类早期科学与宗教交织状态的深度考古,让人不禁思考,在那个时代,知识的边界究竟是如何被拓宽和定义的。

评分

陈烈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常喜欢他的书了。第一章鸭的品种一、肉用型鸭种北京鸭原产于我国北京市郊区,形成历史有300年左右,1873年输入美国,1874年自美国转入英国,以后很快普及到欧洲各国,现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为现代肉鸭生产的主要品种。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和肉质好等优点,尤其适合加工烤鸭。体型外貌体型硕大丰满,头大颈粗,体躯长方形,前躯昂起与地面约呈,30。角,背宽平,胸丰满,胸骨长而直。翅较小,尾短而上翘。母鸭腹部丰满,腿粗短,蹼宽厚。雏鸭绒毛嫩黄色,长大后全身羽毛白色,带有奶油色光泽。喙、胫、蹼橘黄色或橘红色。虹彩灰蓝色。生产性能北京鸭的标准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因选育工作的进展而有变化。20世纪末以来,我国及国外选育的配套系,其大型父本品系的公鸭体重4~4.5千克、母鸭3.5~4千克母本品系的公母体重稍轻些。肉用仔鸭7周龄体重3千克以上。全净膛屠宰率公鸭77%~78%,母鸭76%~77%。每千克增重耗料3千克。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量180~200个(第一年),管理细致的高产母系,产蛋量可达到240个。经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可产蛋100个以上。平均蛋重90克左右(蛋壳白色)。公母配比15。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0%-90%。昆山鸭江苏省苏州地区的培育品种。原始亲本为当地的娄门鸭,引进北京鸭进行杂交,以提高肉用性能,从1964年开始,经14年的杂交、选育和推广,至1978年通过鉴定,定为肉蛋兼用型品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质好等特点。体型外貌体型似父本北京鸭,头大,颈粗,体躯长方形,胸宽腹深。羽毛颜色似母本。公鸭头颈部墨绿色,体躯背侧和尾部为黑褐色,体躯两侧为灰褐色,有芦花纹,腹部白色,镜羽蓝绿色,喙青绿色,胫蹼橘红色母鸭全身羽毛为深褐色麻雀羽,镜羽绿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生产性能成年体重公鸭3.5千克,母鸭3.0千克60日龄仔鸭体重2.4千克开产日龄180天左右,年平均产蛋量140~160个,蛋重80克左右蛋壳浅褐色,少数青色。本书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著名水禽专家陈烈研究员编著。自1991年9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先后重印16次,发行45.6万册。修订版补充了部分新鸭种,充实了养殖新技术,内容更完整,技术更先进实用。内容包括鸭的品种,选种与育种,孵化,营养与饲料,鸭场、鸭舍和养鸭用具,蛋用鸭的饲养管理,肉用鸭的饲养管理,野鸭、瘤头鸭的饲养管理及肥肝生产技术等。适合广大农村养鸭户、养鸭场职工、部队农副业生产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供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内容很丰富。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

评分

在书店挑好的,觉得很不错

评分

不常见的书,能在京东买到,还不错,折扣也可以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不常见的书,能在京东买到,还不错,折扣也可以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常见的书,能在京东买到,还不错,折扣也可以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