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丛书》首次推出了30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注译,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的30个品种,集经典性与普及性、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读本。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为道家经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本书精选了内篇、外篇和杂篇的经典篇章,并加上概要、注释、译文,是普及国学较为合适的版本。
内篇逍遥游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二
内篇养生主第三
内篇人间世第四
内篇德充符第五
内篇大宗师第六
内篇应帝王第七
外篇骈拇第八
外篇马蹄第九
外篇肤箧第十
外篇在宥第十一
外篇天地第十二
杂篇则阳第二十五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注释】①冥(míng):本字作溟,陆德明《经典释文》释为“海”,指巨大无边际的水域,东方朔《十洲记》:“水黑色谓之冥海”,因水面广阔幽深,所以叫作“冥”。“北冥”即“北海”,《庄子·秋水》中有“北海”的称谓,或指今天的渤海湾。②鲲(kūn):原指鱼苗,这里取“混成”意。《老子·道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与此类同。庄子强调万物齐同,极小的鱼苗与巨大的鱼都是混同齐一的。③鹏: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古“凤”字,凤鸟起飞,则百鸟随从,如同朋党,所以叫作“鹏”。④怒:奋发。⑤垂天之云:“垂”,垂挂。垂挂在天边的云朵。一说“垂”为边界。⑥海运:海水运动。一说在海上运转。徙:移居。⑦天池:“池”本指人工开凿的积水坑道,“天池”指天然形成的大池。⑧齐谐:记载奇闻趣事的书籍名。一说为人名。⑨志:记录。怪:罕见。⑩水击:在水面拍打。抟(tuán):聚集。一说,“抟”当作“搏”,拍击的意思。扶摇:两字急读为“飙”,旋风。去:离开。以:介词,凭借。六月息:六月的大风。野马:据孙星衍说,“马”通“塺”,即野外的尘雾。一说为野外的水汽如同奔马。尘埃:飞扬的灰土。“野马”、“尘埃”在这里指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与鲲鹏一样,再巨大的物体也是由细小的微粒混成的。生物:活动的物体。息:气流,这里指风。相:指代性副词,代活动的物体。吹:吹动。极:尽头。邪:语气词,表疑问。其:句首语气词。视:看待。下:地。这里指天空辽远广阔,我们的眼界有限,就容易犯错误。因此我们用这种想法来看待地面上的事物,也容易犯错。后文所说水不深不能载大舟,风不厚不能载大鹏是对此的解释。覆:倾倒。坳(ào)堂:房屋地基上的凹坑。芥:小草。斯:就。而后:在这以后。乃今:到现在。“而后”、“乃今”同义连文。培:通“凭”,乘。莫:无定代词,没有什么。夭阏(è):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置,指没有什么能够阻拦大鹏。蜩(tiáo):蝉。学鸠:即“鴬鸠”,此处泛指小鸟。决(xuè):迅疾的样子。抢(qiāng):碰到。榆枋:榆树和枋树。控:投奔。奚以:何以。之:去。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适:往。莽苍:郊外的原野。三飡(cān):三团饭,古人一顿要吃三团饭才饱足。反:返回。犹:还。果然:吃饱后肚腹隆起的样子。宿:前夜。之:指示代词,这。虫:动物的总称。“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知(zhì):通“智”,智慧。朝菌:朝蜏,一种朝生暮死的虫子。晦朔:天黑和天亮。朝菌生命短暂,不知天黑,因此也不知天会亮。蟪(huì)蛄(gū):一种青赤色的小蝉。春秋:泛指四时。小蝉生活在温暖的季节,在地面成活时间60~70天,不知有寒冷,因此也不知道什么叫温暖。冥灵:神话中的树木名,五百年枝叶繁生,五百年枝叶凋落。大椿:神话中的古树名,八千年枝叶繁生,八千年枝叶凋落。上文有“此小年也”,作为对举,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但无版本证据。彭祖: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以:凭。特闻:独闻。匹:相比。
【译文】北冥这个广大的水域里有一条鱼,它名叫“鲲”。鲲的体积之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了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鸟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发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像垂挂在天边的云一样。这只大鹏鸟,当海水波动引发海啸时就要迁徙到南冥去。南冥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罕见事情的书籍,这本书上说:“大鹏鸟迁徙到南冥时,它的翅膀在水面击打出三千里的波涛,聚风力为旋风,盘旋而上到九万里的高空。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了北冥。”野外的尘雾,飞扬的尘粒,这些活动之物都是凭借气流来吹动它们的。天空是青黑青黑的,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辽远高阔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才看成了这样的颜色呢?大概看待地面上的事物,也如同这样的情况罢了。况且水汇聚得不够深厚,它就没有足够的力量负载大船。倒一杯水在庭堂的低凹处,那么小草就可以漂在水洼里当船;而放一个杯子就动不了了,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集得不够雄厚,它便没有足够的力量托起巨大的翅膀。所以,大鹏高飞九万里,狂风才能处在它的身下,然后它才能凭借着巨大的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它,然后才能飞往南方。蝉和学鸠这种小鸟笑它说:“我从地面快速飞起,可以触碰到榆树和枋树的树枝,有时飞不上去,只不过是落在地上而已;何以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郊外的原野去,吃上三个饭团子就可以往返了,回来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就要用一整夜的时间来准备路上吃的干粮;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则要花上三个月时间来准备长途旅行所需要的粮食。蝉和学鸠这两个小东西又怎么懂得这个道理呢?
小聪明理解不了大智慧,寿短者理解不了寿长者。何以知道这样的道理呢?只生长于白天的朝菌没见过天黑,相应地也就不知道天亮的概念;只生活于温暖季节的青蝉没经历过寒冷,从而也就不懂得四时季节的变化,这就是短寿者的认知。楚国南边有一种神树叫“冥灵”,五百年枝叶繁生,再五百年枝叶凋零;上古也有一种古树叫“大椿”,八千年枝叶繁生,再八千年枝叶凋零,这就是长寿者。而彭祖到如今还以年寿长久而独闻于世,普通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说实话,初拿到这本《庄子(名家注译本)》,我其实是抱着一种“姑且一试”的心态。我一直认为,像《庄子》这样的经典,如果不是深入研究,很难领会其精髓。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尤其是注释的部分,给我带来了惊喜。它不像一些学术性的注释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文的含义解释得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对字词的解释,还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原文背后的深层含义。我记得有一章讲到“鼓盆而歌”,以往我只是觉得这是一种洒脱,但在注译本的解读下,我才明白其中包含的对生死的超脱,对万物变化规律的顺应。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也让我对庄子“齐生死”、“忘我”的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喜欢它在保留原文古意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人的理解和视角,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生机。
评分这本《庄子(名家注译本)》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以往读庄子总是觉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就像是在迷雾中摸索。但这次的注译版本,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探照灯”,每一段原文都配上了详尽的解读,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深入剖析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尤其是那些生僻的词汇和典故,译者都一一做了注释,让我不再因为读不懂而产生畏难情绪。以前觉得庄子太玄虚,离生活太遥远,但通过这本注译本,我开始体会到庄子的思想是如何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书中关于“逍遥游”的阐述,不再只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与我们如何摆脱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自由紧密相连。我常常在读完一段注释后,会停下来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庄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顺其自然”、“物我合一”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庄子的精神世界,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初入口或许有些许醇厚,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丰富的层次和回甘。我并非研究古典哲学的科班出身,所以阅读《庄子》原著时,常常会因为语言的古老和概念的抽象而感到吃力。然而,这本《庄子(名家注译本)》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的这种困境。它的注译部分,用一种非常精炼而又不失详尽的方式,为我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每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注释部分总能及时地提供清晰的解释,而且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还会深入挖掘其在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位置。更让我惊喜的是,某些段落的译文,仿佛能捕捉到庄子那种豁达、幽默又带点狡黠的语气,读起来毫不枯燥,反而引人入胜。我常常会一边读原文,一边对照注释和译文,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能看到庄子本人在与我对话,分享他对于宇宙、人生、万物的独特见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我以前对《庄子》的印象,就是一个满嘴“无用之用”的“怪老头”。但通过这本《庄子(名家注译本)》,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庄子。它的注释部分,不仅解释了文字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将庄子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联系起来,让我理解了他为何会发出那些看似“不合时宜”的声音。比如书中关于“无为而治”的阐述,在注译的引导下,我才明白这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治理之道,一种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的智慧。我喜欢它在注释中加入的旁征博引,引用了其他经典著作和名家观点,使得庄子的思想不再孤立,而是与整个中国哲学史融为一体。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对“道家”思想很感兴趣,但《庄子》原著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以前也尝试过阅读,但总感觉隔靴搔痒,难以深入。这本《庄子(名家注译本)》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在理解庄子思想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的注译方式非常灵活,有时是逐字逐句的解释,有时则对整个段落进行提炼和概括,并且还会引申出相关的哲学概念。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寓言故事的解读,比如“井底之蛙”和“涸辙之鲋”,在注译的帮助下,我才真正体会到庄子借这些故事所批判的狭隘认知和短视思维,以及他所倡导的开阔视野和顺应自然的智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关于人生意义、价值选择的问题,在庄子的思想中找到了新的解答方向。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困境”,或许只是我们自己固步自封的表现。
评分好书。。。。。。。。。。。。
评分还不错的书。这两次可是舍得用纸箱包装了。赞一个。
评分这个要仔细看慢慢看
评分书面质量非常好,内容也是简单易懂,值得一看
评分商品包装完好 内容很不错
评分好评,,但是不知道怎么样,价格优惠!。。。
评分挺好的,快递也不错
评分这个要仔细看慢慢看
评分很便宜好便宜还可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