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教程 [The History of Foreigh Literature]

外国文学史教程 [The History of Foreigh Literatur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项晓敏 编
图书标签:
  • 外国文学史
  • 文学史
  • 文学
  • 外文文学
  • 文学教程
  • 历史
  • 文化
  • 教育
  • 教材
  • 大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59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15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外文名称:The History of Foreigh Literatur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字数:676000
正文语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文科学生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课程的专用教材使用,同时也适用于人文学科、文化素质通识课程和自学。

内容简介

  《外国文学史教程》系统介绍和论述了自古希腊、古埃及至现当代数千年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现象以及经典作家作品。全书内容由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两部分组成,对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概念以及重要的作家作品作了全面的介绍阐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走向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梳理界定。
  《外国文学史教程》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文科学生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课程的专用教材使用,同时也适用于人文学科、文化素质通识课程和自学。

作者简介

  项晓敏,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专业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西方现代美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但丁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拉伯雷
第三节 塞万提斯
第四节 莎士比亚

第四章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弥尔顿
第三节 莫里哀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卢梭
第三节 歌德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拜伦
第三节 雨果
第四节 普希金
第五节 惠特曼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司汤达
第三节 巴尔扎克
第四节 福楼拜
第五节 狄更斯
第六节 哈代
第七节 果戈理
第八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九节 托尔斯泰
第十节 契诃夫
第十一节 易卜生
第十二节 马克·吐温

第八章 19世纪自然主义及其他流派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左拉
第三节 波德莱尔

第九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罗曼罗兰
第三节 劳伦斯
第四节 戈尔丁
第五节 高尔基
第七节 帕斯捷尔纳克
第八节 艾特玛托夫
第九节 德莱塞
第十节 海明威
第十一节 纳博科夫
第十二节 奈保尔

第十章 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艾略特
第三节 卡夫卡
第四节 乔伊斯
第五节 福克纳
第六节 萨特
第七节 贝克特
第八节 博尔赫斯
第九节 马尔克斯

第十一章 上古东方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圣经·旧约》
第三节 迦梨陀娑

第十二章 中古东方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紫式部
第三节 《一千零一夜》

第十三章 近现代东方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纪伯伦
第三节 泰戈尔
第四节 普列姆昌德
第五节 夏目漱石
第六节 川端康成
第七节 村上春树
第八节 马哈福兹
第九节 库切
后记

精彩书摘

  《外国文学史教程》:
  莫里哀(1622-1673)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卓越的喜剧演员、戏剧活动家。他也是法国芭蕾舞喜剧创始人。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莫里哀的喜剧被看作是“法兰西精神”的代表。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原名约翰-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巴黎商人家庭,他的祖上居住在博韦奇市。1622年1月15日他在巴黎马莱区的圣一尤斯塔奇天主教堂受洗。他的父亲约翰·波克兰拥有一家商店,出售家具装饰材料、布料、地毯和挂毯等,1631年约翰·波克兰花重金购得“王室室内装潢特许商”官方名衔和贵族爵位。翌年5月母亲玛丽·克利塞去世,一年后其父与卡塞琳·弗莱利特再婚。由于其外祖父居住在圣欧昂区,便经常带莫里哀去马莱区和新桥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
  1631至1639年,莫里哀就读于耶稣会的克莱蒙特学院(即今路易大帝中学),在二十岁之前他接受了严格的人文教育,接受了伽桑狄、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的哲学思想。中学毕业后,莫里哀在奥尔良法科学校学习,在巴黎最高法院作过实习律师,相传1642年4至7月他曾随从路易十三到过纳尔邦。莫里哀放弃了资产者的富裕生活,倾心地热爱戏剧,爱上了女演员玛德莱娜·贝雅尔。1643年6月莫里哀等十人在巴黎创建了“光耀剧团”,主要在巴黎、鲁昂、南特等地巡回演出。1644年6月28日在剧团的一份招聘合同中,莫里哀首次使用艺名“莫里哀”。由于剧场搬迁和剧团经营不善,作为剧团经理的莫里哀因负债而被拘入狱。
  1645年底莫里哀被迫离开巴黎,加入杜弗利涅剧团,并长期在法国西部和南部巡回演出。在外省逗留了13年,演出获得成功。现存的演出剧目主要是各种闹剧。显然,莫里哀的剧团学到了不少意大利艺术戏剧和民间闹剧的演艺技巧,他们回到巴黎后,在喜剧方面的成就则超过了勃艮第宫邸剧团。
  1658年莫里哀和他的剧团应邀返回巴黎,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成为该剧团的保护人,剧团得以在小波旁剧院演出,表演那些属于“异乎寻常的喜剧”。同年10月24日,莫里哀的剧团在卢浮官演出,其中闹剧<多情的医生》演出成功,在宫廷大受欢迎。1661年1月莫里哀的剧团转到黎塞留修建的王家剧院演出。在几个悲喜剧演出失败后,同年6月24日喜剧《丈夫学堂》的演出再次获得成功。8月17日芭蕾喜剧《女学究》也获得了成功。在此后的两年里,国王显然十分关注莫里哀剧团的各种演出,王室的赏赐为剧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1662年12月26日,《太太学堂》在王家剧院的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664年夏季意大利斯卡拉姆什喜剧团返回巴黎,与莫里哀的剧团轮流在王家剧院演出。莫里哀的剧团为该剧院付出昂贵的修缮费用,以便剧场提供更好的舞台机械、布景和饰物等。在《达尔杜弗》禁演之后,更为严重的是剧团缺乏新的剧本,演出几乎陷入最低潮。1665年2月15日,《唐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同时也引发较小的争议。同年剧团更名为“国王剧团”,并获得来自王室的6000利弗尔年金。此后剧团演员相对稳定,剧团的资金也算宽裕。莫里哀和他的剧团达到了他们的顶峰时期。1665年底至1666年初,莫里哀因重感冒发烧,患上了肺炎。1666年巴黎书商约利刊印了第一个国王特许的莫里哀戏剧集(二卷本),收入1首诗和9个喜剧作品。同年6月4日剧团因表演《愤世嫉俗者》而获得空前的成功,这个卓越的性格喜剧获得了上流知识阶层的一致好评。
  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在表演《没病找病》未竞即病倒,不久去世。据他的妻子阿尔芒德后来叙述,人们没能为莫里哀举行天主教临终忏礼,教区主教也拒绝出席他的葬礼。2月21日夜晚莫里哀遗体被埋葬在圣约瑟夫教堂公墓一角。拉一格朗吉《莫里哀文集·序言》写道:“他还有很多没演完,观众很容易发现他并不是不想演完过去创作的这个喜剧……他急匆匆地回家,他几乎没来得及躺在床上,痛苦地折磨着他的剧烈咳嗽持续不断。他声嘶力竭,剧烈的咳嗽撕裂了他的肺部血管。很快他就觉察到这一状态,他的思想便转向天上。片刻之后,他已不能说话,嘴里大口大口的血使他窒息。”1673年巴黎书商巴宾在莫里哀去世后刊印了第二个《文集》(七卷本),收入26个戏剧作品。
  莫里哀的戏剧为路易十四时代增加了文学上的光彩。国王的庇护与支持,使得莫里哀和他的剧团能够演出那些有争议的剧作,赢得了巴黎民众的普遍而真诚的喜爱。圣伯夫写道:“莫里哀属于那个世纪,他一生描绘了某些特殊时期与世风。然而,他更属于所有时代,他是体现了人性的人。”莫里哀将17世纪的喜剧复活为一种严肃的反应人性和生活的艺术,并完善了法国戏剧传统。
  莫里哀的作品有33部剧作和8首诗。莫里哀极富想象力的戏剧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闹剧、喜剧、芭蕾舞剧、音乐剧。
  ……

前言/序言












外国文学史教程(Th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外国文学史教程》是一部系统梳理世界文学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创作演变轨迹的平台。本书不拘泥于单一的地域或时期划分,而是以宏观的视角,从古代文明的文学滥觞,直至近现代思潮的多元涌动,力求勾勒出人类文学艺术的宏伟画卷。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与早期叙事(上古至中世纪) 本部分着重探究文学的起源,从人类早期口头传说的神话、史诗、寓言、歌谣入手,追溯其在不同文明中的萌芽与发展。我们将目光投向古埃及的《亡灵书》与宗教诗歌,感受其对永恒的思索与神秘的崇拜;探讨古希伯来文学的《圣经》,分析其深刻的宗教情感、伦理教诲与叙事艺术;深入研究古希腊文学的辉煌,从荷马史诗的英雄气概、特洛伊的悲壮传说,到希腊悲剧对人性的深刻拷问,再到喜剧的社会讽刺,以及哲学与文学的交织,理解其奠定西方文学基本范式的重要性。随后,我们将触及古罗马文学,在继承希腊遗产的基础上,凯撒、维吉尔、奥维德等人的作品,如何展现罗马帝国的宏大叙事、帝国理想与个人情感的张力。 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本书将解析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学,如圣徒传、宗教戏剧、骑士文学等,理解其对信仰、道德与骑士精神的表达。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拜占庭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伊斯兰文明在文学上的成就,例如《一千零一夜》中的奇幻想象与东方智慧。此外,本部分还将简要介绍东方古老文明的文学传统,如中国的《诗经》、《楚辞》、史书中的叙事,印度的《吠陀》、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早期日本的文学作品,展现跨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14世纪-18世纪)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迎来了新的转折。本部分将详细阐述文艺复兴运动对文学的影响,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对古典文学的重新发现与模仿。我们将聚焦但丁的《神曲》对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过渡的艺术探索,彼特拉克的人文主义诗歌,薄伽丘《十日谈》对世俗生活的描绘,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的巅峰成就,分析其对人类情感、社会百态和哲学命题的深刻洞察。 随后的巴洛克时期,文学在风格上展现出繁复、夸张的特点,本书会解析其在诗歌、戏剧中的表现,以及其背后时代思潮的变迁。 进入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科学与自由成为文学创作的核心主题。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启蒙运动文学的特点,分析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的作品如何批判封建专制,倡导人权与理性。我们会关注英国的经验主义文学,如丹尼尔·笛福的写实小说,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以及塞缪尔·理查森与亨利·菲尔丁在小说形式上的探索。同时,本部分也会触及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赫尔德林、歌德早期的浪漫主义倾向,以及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等,展现不同国家在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色。 第三部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现实主义的深度(18世纪末-19世纪) 19世纪是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思潮的碰撞与交融,深刻影响了世界文学的走向。本部分将重点解析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分析其对情感、想象、自然、个体的主张,以及对民族精神的歌颂。我们将深入研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的诗歌艺术,他们如何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个体精神的探索。同时,德国的浪漫主义,如施莱格尔兄弟、霍夫曼的作品,以及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的创作,都将得到细致的分析。 随后,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成为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回应。本部分将详细阐述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我们将重点分析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俄国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英国的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人的作品,理解他们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矛盾。 此外,本部分还会介绍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的自然主义文学,以及象征主义文学的早期萌芽,为进入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现代主义的革新与多元探索(20世纪至今) 20世纪是文学史上最为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本部分将系统梳理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其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如意识流、多视角叙事、碎片化结构等。我们将聚焦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马塞尔·普鲁斯特在意识流小说上的探索,T.S.艾略特、叶芝、里尔克的现代诗歌,以及卡夫卡、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在不同风格上的创新。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部分将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的哲学思考,如萨特、加缪的作品,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解构与游戏精神,如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人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及各种新形式、新主题文学的出现。我们将探讨女性主义文学、后殖民文学、少数族裔文学等,理解它们如何挑战传统的权力结构,表达边缘群体的声音。 此外,本部分还将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文学的崛起,展现当代文学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对话。 教程特色: 《外国文学史教程》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既有对文学史整体发展趋势的把握,也有对重要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 跨文化视角: 避免欧洲中心论,注重东西方文学的比较与对话,展现世界文学的丰富性。 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梳理文学史的同时,穿插介绍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潮,帮助读者理解文学创作背后的思想支撑。 图文并茂: 配以丰富的插图,包括名家肖像、文学场景图、珍贵手稿等,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问题导向: 每章结束后附带思考题,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书旨在成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学生以及研究者的理想读物,帮助读者构建起一座理解世界文学的桥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与人类情感的多样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外国文学史教程》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其内容的详实和体系的完整。更让我着迷的是,它以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去解读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作者并非将文学视为一个个孤立的文本,而是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去考察,从而展现出文学与时代、与人类命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文学巨匠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阐释,比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作者不仅分析了其艺术成就,更深入挖掘了作品背后所反映的19世纪法国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困境,让我对这部经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感受到文学的生命力,以及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被那些作者的文字所打动,被那些人物的命运所牵引,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共同经历着那些喜怒哀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史的教科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情感、思想和精神的百科全书。

评分

终于有幸读到这本《外国文学史教程》,这本书简直是文学爱好者的宝藏!初拿到手,就被它厚实精美的装帧吸引,翻开第一页,一股学术的严谨与文字的魅力扑面而来。作者似乎有着深厚的功底,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神话,到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再到文艺复兴的辉煌,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都被娓娓道来,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些遥远的时光,亲历了那些思想的碰撞与艺术的绽放。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进行阐释,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仅是罗列情节和人物,更深入地挖掘其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让我对作品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读完一个章节,常常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个见证者,参与了人类文明史上这场波澜壮阔的文学盛宴。这本书不仅能满足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能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文学知识体系,为日后更广泛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外国文学史教程》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直对外国文学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不像一般的学术专著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易于理解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世界。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叙述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对文学史略知一二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他的思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文学流派的介绍,比如我一直对法国的象征主义文学很好奇,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其产生背景、主要特征以及代表作家如波德莱尔、兰波等人的作品,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这个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文学流派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除此之外,书中对文学理论的阐述也十分到位,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理论,而是将其置于具体的文学史背景中,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阅读这本书,就好像在和一位博学的老师交流,他循循善诱,让我逐渐拨开迷雾,看清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文学作品。

评分

捧读《外国文学史教程》,我仿佛踏上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每一段文字都凝聚着作者对文学的深邃洞察。我从未想过,那些远在天边、古老陌生的文学作品,竟然可以被如此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从荷马史诗中英雄的悲壮,到但丁《神曲》的深邃意境,再到莎士比亚戏剧的荡气回肠,作者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一领略那些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他并没有简单地堆砌史实和人名,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串联起来,展现出文学发展的宏大图景。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近代以来文学思潮的梳理,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等,每一个流派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都清晰可见,并且作者还能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我经常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些作品的画面,感受人物的命运,思考作者的意图。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激发我内心深处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敬畏。

评分

《外国文学史教程》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真正做到了“教程”二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引导。作者在梳理外国文学史的宏大框架时,展现出了非凡的驾驭能力,但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并没有因此忽略对细节的打磨。每一个文学思潮的出现,每一个文学流派的兴衰,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阐述。比如,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时,作者不仅列举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巨匠的代表作,更着重分析了他们作品中对社会弊病的深刻揭露和对人性复杂性的精妙描绘。此外,本书在处理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时,也显得尤为高明。它没有将西方文学割裂开来,而是巧妙地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以及这种碰撞如何催生出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阅读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一个巨大的望远镜,可以俯瞰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壮丽景象,同时又拥有一个显微镜,可以深入观察那些构成文学肌体的微小细胞。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点燃我对文学的求知欲,并且给予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勇气和方向。

评分

书没有有包装,书的内容虽然不错。但是书还是有些损坏。。。

评分

很不错的

评分

书没有有包装,书的内容虽然不错。但是书还是有些损坏。。。

评分

还没看完~~~~~~

评分

很不错的

评分

还没看完~~~~~~

评分

书没有有包装,书的内容虽然不错。但是书还是有些损坏。。。

评分

很不错的

评分

很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