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野生杂草的识别与治理

机场野生杂草的识别与治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泽荣,白文娟,张亮 著
图书标签:
  • 机场植物
  • 机场管理
  • 野生杂草
  • 植物识别
  • 杂草治理
  • 植物生态
  • 航空安全
  • 环境管理
  • 植物学
  • 生物防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0222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58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机场鸟击防范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6
字数:3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机场野生杂草的识别与治理》主要介绍了机场野生杂草的识别与调查方法、机场野生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机场常见的218种野生杂草、杂草防除方法(包括化学除草、野生杂草矮化技术、综合防除)、野生杂草检疫等内容,对推动我国农林野生杂草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机场野生杂草的识别与治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机场鸟击防灾人员,农、林大学和生物专业植物学及生态学野外实习使用;《机场野生杂草的识别与治理》也是一本常见野生植物识别与治理手册,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机场常见野生杂草的识别与调查
第一节 机场野生杂草的危害
第二节 识别野生杂草的方法
第三节 机场野生杂草与调查

第二章 机场野生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结实多、适应性广和抗逆性强
第二节 多种类型的生长习性和成熟期
第三节 休眠、解除休眠、萌芽

第三章 机场常见野生杂草
1.槐叶苹科Salviniaceae
2.苹科MarsiIeaceae
3.木贼科Equisetaceae
4.水蕨科Parkeriaceae
5.水马齿科Callitrichaceae
6.番杏科Aizoaceae
7.大麻科Cannabinaeeae
8.大戟科Euphorbiaceae
9.蓼科Polygonaceae
10.苋科Amaranthaceae
11.藜科Chenopodiaceae
12.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13.蔷薇科Rosaceae
14.三白草科Saururaceae
15.豆科Leguminosae
16.堇菜科Violaceae
17.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
18.毛茛科Ranunculaceae
19.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0.蒺藜科Zygophyllaceae
21.千屈菜科Lythraceae
22.栊牛儿苗科Geraniaceae
23.十字花科Cruciferae
24.报春花科Primulaceae
25.酢浆草科Oxalidaceae
26.锦葵科Malvaceae
27.菟丝子科Cuscutaceae
28.列当科Orobanchaceae
29.唇形科Labiatae
30.马鞭草科Verbenaceae
31.爵床科Acanthaceae
32.车前科Plantaginaceae
33.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
34.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35.萝蘼科Asclepiadaceae
36.紫草科Boraginaceae
37.龙胆科Gentianaceae
38.旋花科Convolvulaceae
39.茄科Solanaceae
40.小二仙科Halorrhagaceae
41.茜草科Rubiaceae
42.伞形科Umbelliferae
43.桔梗科Campanulaceae
44.柳叶菜科Onagraceae
45.菊科Compositae
46.浮萍科Lemnaceae
47.黑三棱科Sparganiaceae
48.茨藻科Najadaceae
49.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50.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51.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
52.香蒲科Typhaceae
53.禾本科Gramineae
54.莎草科cyperaceae
55.花蔺科Butomaceae
56.泽泻科Alismataceae
57.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58.百合科Liliaceae
59.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60.灯芯草科Juncaceae

第四章 化学除草
第一节 除草剂的剂型与杀草作用
第二节 除草剂的类型
第三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第五章 机场野生杂草矮化技术
第一节 矮化剂的作用
第二节 常用矮化剂的种类
第三节 矮化剂的剂型
第四节 矮化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第六章 杂草的综合防除
第一节 单项措施
第二节 综合防除

第七章 野生杂草检疫
第一节 检疫性杂草的危害及分布
第二节 重要检疫杂草

附录一 植物形态术语
附录二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附录三 中文名索引
附录四 拉丁名索引
参考文献
《花语密码:解锁植物的内心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本冷冰冰的学术专著,而是一场穿越植物王国,聆听花草低语的奇幻旅程。它旨在揭示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平凡、最容易被忽略的植物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刻寓意以及它们与人类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清晨花园里第一缕阳光唤醒的花苞,到路边不起眼的野花,再到盆栽中默默生长的绿叶,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解读。 第一章:无声的语言——植物的情感表达 我们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探讨植物如何“感知”世界,并以它们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植物并非没有感受,它们会对光照、水分、土壤的细微变化做出反应,甚至能感受到来自同类甚至其他生物的“信息”。 植物的“情绪”: 学习如何通过叶片的舒展程度、花朵的开放姿态、甚至是枝条的生长方向来解读植物的“喜怒哀乐”。例如,萎蔫的叶片可能不仅仅是缺水,也可能是植物在传递一种“不安”或“压力”。鲜艳盛开的花朵,是它们向世界展示生命力的最直接方式。 感知与反应: 了解植物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它们如何感知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从而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如何通过根系感知水分和养分,并作出相应的生长策略;甚至,一些研究表明,植物能感受到触碰,并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实验和观察,来佐证这些“无声的语言”。 生存智慧的体现: 植物的情感表达,往往与它们的生存策略息息相关。例如,某些植物在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出特定的化学物质,这既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自卫”。而另一些植物则会通过散发香气来吸引传粉者,这是一种“沟通”和“合作”。 第二章:穿越时空的印记——植物的文化象征 自古以来,植物就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感、信仰和文化。它们不仅是食物、药物和建筑材料,更是诗人笔下的灵感,画家画布上的色彩,以及人们寄托情感的载体。本书将深入挖掘不同植物所代表的文化象征,追溯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 从神话到民俗: 探寻植物在古老神话、宗教传说中的角色。例如,生命之树、圣洁的百合、象征丰收的麦穗,它们是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我们将翻阅古籍,考证神话故事,揭示植物与人类早期信仰之间的联系。 诗词歌赋中的“花言巧语”: 回顾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植物意象。唐诗宋词中,梅兰竹菊的清高,桃花李花的烂漫,芙蓉出水的娇媚,它们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我们将精选经典诗篇,分析其中植物的象征意义,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流动。 节日与庆典的“植物密码”: 了解植物在不同节日和庆典中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例如,圣诞节的槲寄生、春节的桃花和年桔、婚礼上的玫瑰,它们是如何成为节日氛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承载着怎样的祝福和寓意。 情感的“代言人”: 探讨植物如何成为人类情感的“代言人”。送花,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传递爱意、歉意、祝福等复杂情感的媒介。不同种类的花朵,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花语”,它们成为人类社交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意想不到的“朋友圈”——植物与生物的和谐共生 植物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昆虫、鸟类,甚至是其他植物,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网络。本书将展现植物如何与这个“朋友圈”互动,以及它们之间互相依存、共同繁荣的奇妙关系。 土壤深处的秘密: 揭示土壤微生物与植物根系之间的“互惠互利”。有益菌如何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御病害,而植物又为微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我们将介绍一些具体的例子,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 花粉与昆虫的“约会”: 探究传粉媒介(如蜜蜂、蝴蝶)与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花朵的颜色、形状、气味,是如何吸引特定的传粉者;而传粉者又如何在为自己获取食物的同时,帮助植物完成繁殖。我们将以生动的笔触描绘这场“生命之舞”。 “盟友”与“敌人”: 了解植物如何与其他植物建立“盟友”关系,例如通过根系分泌物进行信息交流,或者相互提供庇护。同时,也分析植物如何应对“敌人”,例如通过释放化学物质驱赶害虫,或者发展出特殊的防御机制。 生态系统的“基石”: 强调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它们不仅是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还参与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是维系地球生命的关键。 第四章:疗愈心灵的花草——植物的治愈力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植物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慰藉和疗愈。它们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美学价值,舒缓我们的压力,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花园的“心灵花园”: 探讨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的原理和实践。如何通过种植、照料植物,来改善心理健康,缓解焦虑和抑郁。我们将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展示植物在治愈心灵方面的神奇效果。 绿色空间的“空气净化器”: 科学解读植物如何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美学与宁静的“绿洲”: 欣赏植物的生命之美,以及它们如何为我们的生活空间增添色彩和活力。无论是窗台上的盆栽,还是公园里的一片绿地,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芳香疗法”的秘密: 介绍一些具有芳香疗效的植物,如薰衣草、薄荷、迷迭香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气味来影响我们的情绪,舒缓神经,提升专注力。 第五章:成为植物的“知音”——如何与植物建立更深的连接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读者走出书本,走进自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身边的植物。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你成为一名真正的“植物知音”。 细致的观察: 学习如何运用你的感官,去留意植物的细节——叶片的纹理、花瓣的色泽、茎干的姿态。从细微之处发现它们的独特之美。 倾听它们的需求: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给予它们恰当的光照、水分、土壤和养分。用心地照料,就是与它们进行最直接的交流。 动手实践: 鼓励读者尝试种植一些简单的植物,体验从种子到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学习和连接方式。 分享与交流: 加入植物爱好者社群,与其他同好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分享中,你会发现更多关于植物的有趣知识和感悟。 《花语密码:解锁植物的内心世界》是一本邀你一同探索生命奥秘的书。它将带你走出喧嚣,走进宁静,让你重新认识那些与我们一同呼吸、一同生长的绿色生命。通过这本书,你将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植物的语言,与它们建立起一份深刻而美好的情感连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上那几株在混凝土裂缝中倔强生长的植物,配以略带复古的字体,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植物图鉴,毕竟“机场”和“野生杂草”的组合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工业气息,但翻开内页才发现,作者的笔触远比我想象的要细腻和富有情感。那些对不同杂草生长习性、对土壤成分敏感度的描绘,简直像在讲述一场无声的生态抗争史。尤其是关于几种特定抗逆性极强植物的形态特征分析,图文并茂,即便是像我这样对植物学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清晰地分辨出它们与普通园林植物的区别。书中对于不同气候带下,机场跑道边缘植被的差异性比较,也提供了非常开阔的视野,让人不禁思考,在这些高度人工化的环境中,生命力是如何找到出路的。这种将科学观察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的叙事方式,使得原本可能严肃的议题变得生动有趣,让人愿意沉浸其中,去探索那些我们日常行走中常常忽略的生命细节。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找到一些关于本土物种的信息,因为我居住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于机场周边常见的入侵物种的防治一直是个难题。这本书的地域覆盖面相当广,这一点非常出色。它不仅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机场常见杂草的概览,更在专门的章节中,针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典型植被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区分。针对我所在区域的几种特定入侵性杂草,书中不仅清晰地标明了它们的形态特征,还非常实用地列出了其生命周期关键节点,这对于我们制定精准的“治理时间窗口”至关重要。更棒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提供了大量“现场操作”的建议,比如在不同维护阶段如何调整喷洒剂量或更换设备类型。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编排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站在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来构建内容的,实用价值极高。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因为工作需要,要对城市绿化带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初步的摸底,我对“治理”这个词汇尤其感兴趣。这本书在探讨杂草治理策略的部分,展现了非常成熟和多维度的视角。它没有简单地推荐使用哪种除草剂,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治理手段对周边生态链的潜在影响,这点我非常欣赏。例如,书中详细论述了机械清除、生物防治以及化学干预各自的优缺点,并辅以大量的案例数据支撑其论点。特别是关于长期治理效果的跟踪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让我意识到,对付这些“不速之客”,绝非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续博弈的过程。这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远超出了我预期的“野外生存指南”范畴,更像是一部深入探讨环境管理哲学的专业文献,虽然内容专业,但作者的逻辑推导非常清晰,即便是跨领域的读者也能顺畅跟进。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尤其是涉及到机场环境的特殊性时,让我感到相当震撼。机场作为一个高度受控的安全区域,对植被的要求显然与普通公园或农田大相径庭,涉及到飞行安全、跑道视野、以及特殊的土壤条件(比如高压力的压实和频繁的维护)。作者似乎对这些限制条件了如指掌,书中对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繁衍的物种,如某些耐盐碱、抗低矮修剪的苔藓或低矮灌木,进行了详尽的生态学分析。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能见度风险”的章节,它将植物的生长高度、颜色与光反射率直接关联到航空安全标准,这种跨学科的交叉分析,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研究框架。这种严谨性,让我确信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拼凑起来的科普读物,而是经过长期田野调查和数据验证的结晶,对于任何从事基础设施维护或安全管理的人士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是比较低的,我通常更偏爱历史或文学类的书籍。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语言风格却意外地吸引了我。它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和数据,而是在营造一种氛围——那种在深夜停机坪旁,伴随着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去观察一株杂草如何努力向上生长的孤独而专注的氛围。书中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闻到跑道边混合着燃油和泥土的气味。作者似乎运用了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来描绘这些被我们视为“干扰”的生命体,赋予了它们一种在人类意志面前顽强生存的尊严。这种叙事上的张力,使得原本枯燥的物种识别,变成了一场关于生命韧性的探讨,读起来丝毫不觉乏味,反而常常需要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关于环境与生存的深刻隐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