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 868—2014 代替DL/T 868—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 868—2014 代替DL/T 868—200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编
图书标签:
  • 电力行业
  • 焊接工艺
  • 标准规范
  • DL/T 868
  • 焊接评定
  • 电力工程
  • 行业标准
  • 技术标准
  • 规范文件
  • 中国电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20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265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
字数:5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 868—2014 代替DL/T 868—2004)》规定了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和钢结构等钢制设备的制作、安装、检修实施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则、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焊条电弧焊(SMAW)、钨极氩弧焊(gtaw)、熔化极实芯/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GMAW/FCAW)、气焊(OFW)、埋弧焊(SAW)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能质量(GB/T 14549-2021) 简介 本标准旨在规范我国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的技术要求、监测、评估和管理,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并维护用户侧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随着电力系统日益复杂化、数字化和新能源接入的增加,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对电力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本标准替代了原有的GB/T 14549-1993,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实践经验,对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界定。 标准适用范围与核心内容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中,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直至最终用户侧的电能质量特性。它详细规定了电能质量的各个关键参数,包括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电压暂降、电压暂升、短时中断、电压暂升、稳态电压偏差、工频电压偏差等。 一、 电压质量指标的详细阐述 1. 电压偏差与工频电压偏差: 标准明确界定了正常运行条件下,供电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这对于保障用电设备的额定运行至关重要。例如,对高压、中压和低压供电网络,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允许偏差限值,并考虑了不同的运行时刻(如高峰负荷期与低谷负荷期)。 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不平衡度是衡量三相电压对称性的重要指标。标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下,允许的最大不平衡度,特别强调了对敏感用户(如大型电机设备、精密电子设备)的保护。高不平衡度会导致设备过热、效率下降甚至损坏。 3. 电压波动与闪变: 电弧炉、大型轧机等冲击性负荷会引起系统电压的快速变化,即闪变。本标准引入了Pst(短期闪变指数)和Plt(长期闪变指数)等国际通用指标,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提出了严格的限制,确保照明等对亮度变化敏感的设备不受干扰。 二、 频率与暂态质量 1. 工频偏差与频率波动: 标准对电力系统的工频(50 Hz)偏差范围做了严格规定。在电力系统大扰动后,频率的恢复速率和稳定值是衡量系统调频能力的关键。本标准细化了不同电压等级下允许的频率偏差限值。 2. 电压暂降、暂升与短时中断: 这些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瞬态或暂态事件。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持续时间(如半周、几秒钟)和不同跌落深度的电压暂降的发生频率限制。对于敏感工业过程(如半导体制造、化工控制),电压暂降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机损失巨大。标准为设计和评估电能质量改善措施提供了依据。 三、 谐波与间谐波 谐波是现代电力系统中最普遍且影响最大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主要来源于电力电子设备(如变频器、整流器、开关电源)的大量应用。 1. 谐波电压与电流限制: 标准严格限制了系统中各次谐波的允许含量(以总谐波畸变率THD衡量)。对于不同的供电点和不同的电压等级,规定了不同的谐波电压限值。同时,标准也对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源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设备制造商必须遵守。 2. 间谐波和高频干扰: 针对超高频开关设备和特殊负载产生的间谐波(频率非整数倍的波动),标准也提供了监测和评估的指导原则,确保这些非传统干扰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 监测、评估与改善 本标准不仅提供了限值要求,还构建了完整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 1. 监测要求: 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点的设置原则、监测仪表的精度要求,以及数据记录的周期和内容。这为准确获取现场数据,为后续评估打下基础。 2. 评估方法: 提供了将实际监测数据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的详细评估步骤和计算方法,明确了如何判定某一时间段内的电能质量是否合格。 3. 改善措施指导: 虽然标准不直接提供具体技术方案,但其限值设定为电力设计和运行维护人员选择和设计滤波设备、无功补偿装置、以及系统拓扑优化提供了明确的技术目标和验收依据。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能质量》(GB/T 14549-2021)是一部全面、系统、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规范。它对于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保护电气设备安全,减少因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强制执行效力。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力系统在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供电方面迈入了新的阶段。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阅这部电力行业标准,我感受到了国家层面对于基础设施可靠性保障的重视程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焊接”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证明焊接是可靠的”的权威文件。书中对焊接工艺的有效性和重复性的验证流程,设置得非常细致,这直接关系到后续设备长期运行的稳定度。对于设计院的工程师而言,这本书是他们起草技术规范时的重要参考蓝本,确保了设计输出的标准化。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授权性”——它通过国家标准的权威背书,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一致的质量标杆,避免了因不同单位采用不同标准而产生的潜在风险。其详尽的表格和判定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定海神针”。

评分

这部电力行业的标准汇集了相当多的技术细节,光是目录部分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名刚接触这个领域的新手,我发现光是理解那些缩写和术语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书中对焊接工艺评定过程的描述似乎相当系统化,从试板的准备到最终的性能测试,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我尤其关注到其中关于不同类型焊缝的评定方法,这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案至关重要。尽管我尚未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技术要领,但可以预见,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能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电力设备焊接项目中,确保质量和可靠性达到国家标准。那些图表和流程图的设置,想必也是为了方便查阅和对比不同工艺参数时的参考。

评分

初次接触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技术规范,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极其“硬核”,几乎没有冗余的文字,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严格的技术要求。这本书的编写风格严谨到近乎苛刻,这正是电力行业所需要的。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特殊工况下(比如高海拔或极端温差环境)焊接工艺的特别说明或修正系数的指导,这对于我们公司在偏远地区的项目部署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够提供更多真实的案例分析,哪怕是作为附录的形式出现,想必能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理论是如何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权威指南,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知识才能高效地吸收其精华。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电力检修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拿着这本新版标准,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继承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相当彻底的现代化升级。特别是与旧版相比,新标准在涉及到新型材料和更高参数的焊接技术上,似乎增加了不少前瞻性的内容。我个人比较期待阅读其中关于无损检测(NDT)与评定结果关联的部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巡检和维护的质量控制标准。从书本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也体现了国家标准出版物的专业性,便于在工作现场频繁翻阅和做笔记。整体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与理论指导的完美结合体,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还潜移默化地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于提升整体队伍的专业素养非常有帮助。

评分

从一个质量管理顾问的角度来看待这本规范,其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可追溯的评估体系。电力行业对安全性和持久性的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焊接点的失效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本书对“评定”过程的严谨性要求,构成了整个质量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我特别留意到它对记录保存和文档化的强调,这在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责任界定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清晰,逻辑层次分明,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实施细则,层层递进,体现了制定者在平衡技术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深厚功力。对于需要进行国际合作项目的企业而言,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与国际主流标准进行对接的本土化基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