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亲爱的读者,世界那么大,带上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是一本神奇的中韩英三语旅游口语口袋书。我为了您的需要而诞生。 
  我身形轻盈,携带方便,您可以将我随身放在口袋中,随时翻阅。您也可以随时扫我的二维码,边听边学。在异国他乡迷路时,您也可以将我指给别人看,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帮助。 
  我是一本韩语学习书。原汁原味的韩语表达,丰富的句型变换,短而精炼的语法点介绍,帮助您快乐地学韩语。 
  同时我也是一本英语学习书。有了我,无论您去哪个国家旅行,您都可以用英语随心所欲地表达。 
  我还是一本旅游口语书。从出发到到达,您需要用到的一切句子我都有。 
  我又是一本旅游指南书。到了韩国该去哪里吃喝玩乐?怎样理解韩国的风土人情?带上我吧!有了我,哪怕您一个人去韩国,也能勇往直前。 
  马上就和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内容简介
     《韩语+英语 带上这本去旅行》是一本中英韩三语旅游会话口语书。不会韩语用英语,不会英语用谐音,不会谐音用手指!13大主题+128场景+1024句的旅游常用句+128个当地风俗及风土人情介绍!附录部分是对韩国热门的7个城市吃喝玩乐之地的推荐。
  经典句型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为赴韩旅行的朋友们提供全方位的所需所求。
     作者简介
     王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韩语系硕士,学习韩语10年,多次赴韩担任商务会议翻译,书籍校对和编辑经验丰富。热爱颇具特色的韩国文化,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韩语学习的道路。怀抱着一颗八卦不寂寞的心,总是能第一时间掌握韩国全新流行咨询。凭借其在韩国生活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精心总结了旅行中真实常用的场景,力图给读者展示地道的韩语口语和纯正的韩国文化。
  夏雨,女,1990年1月生。2012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热爱历史文化,曾任陕西历史博物馆中英文讲解员,西洽会项目引进商务翻译。2014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翻译专业,求学期间曾赴欧盟翻译委员会学习,曾为纽卡斯尔市长、曹禺女儿万方担任翻译。
     目录
   一、旅途必用表达 
1.问候 
2.自我介绍 
3.道谢 
4.道歉 
5.道别 
6.请求 
7.同意 
8.拒绝 
9.称赞 
10.抱怨 
11.常用口头语 
二、巧做出行准备 
1.行程安排 
2.规划路线 
3.花销预算 
4.旅行社咨询 
5.办理护照 
6.办理签证 
7.兑换货币 
8.了解天气 
9.打包行李 
三、平平安安出境去 
1.机票预订 
2.机票变更 
3.办理登机 
4.确认机票 
5.出示护照 
6.海关申报 
7.交税物品 
8.托运行李 
9.行李超重 
10.安全检查 
11.免税购物 
12.找登机口 
13.航班延误 
14.中途转机 
四、机内应答无障碍 
1.对号入座 
2.放置行李 
3.起飞准备 
4.晕机不适 
5.餐点服务 
6.娱乐服务 
7.设备使用 
8.机舱广播 
9.紧急情况 
10.降落准备 
五、顺顺利利入境来 
1.入境办理 
2.领取行李 
3.遗失行李 
4.入境检疫 
5.机场咨询 
6.前往酒店 
六、贴心酒店住宿 
1.预订酒店 
2.咨询前台 
3.办理入住 
4.更换房间 
5.行李寄存 
6.网络服务 
7.清洁服务 
8.增添物品 
9.客房用餐 
10.自助早餐 
11.酒店设施 
12.客房用品 
13.投诉抱怨 
14.延迟退房 
15.办理退房 
七、便捷交通出行 
1.乘出租车 
2.乘公交车 
3.乘地铁 
4.乘火车 
5.乘船 
6.租车 
八、饱尝韩国美食 
1.寻找餐厅 
2.预订座位 
3.在西餐店 
4.在中餐店 
5.在韩餐店 
6.在快餐店 
7.在咖啡店 
8.在酒吧 
9.招呼侍者 
10.顾客点菜 
11.催促上菜 
12.退换饭菜 
13.就餐意见 
14.给小费 
15.叫送外卖 
16.结账离开 
九、一览韩国美景 
1.景点咨询 
2.购买门票 
3.导游服务 
4.自然风光 
5.名胜古迹 
6.都市风情 
7.当地风俗 
8.在公园 
9.在博物馆 
10.在影剧院 
11.在游乐场 
12.在动物园 
十、旅游购物达人 
1.询问价格 
2.选购奢侈品 
3.选购衣物 
4.选购化妆品 
5.选购电子产品 
6.选购特产 
7.选购纪念品 
8.试穿试用 
9.打折砍价 
10.结账付款 
11.办理退税 
12.换货退货 
13.售后服务 
14.礼品包装 
十一、畅享公共服务 
1.在邮局 
2.在银行 
3.在超市 
4.在药店 
5.在理发店 
6.在美容院 
十二、应对紧急情况 
1.迷路问路 
2.请人拍照 
3.找卫生间 
4.广播找人 
5.物品丢失 
6.生病就医 
7.交通事故 
8.报警求助 
9.灾害避难 
时尚首尔 
古典庆州 
温情釜山 
淳朴大邱 
浪漫济州岛 
清新仁川港 
纯情江原道 
附录   经典城市推荐       
前言/序言
     随着韩流在亚洲地区的风靡,韩国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游的首选地之一。不论是秀丽的风景、精致的美食,还是时尚的装扮、独特的民俗,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韩国观光。为了帮助赴韩旅行者解决因语言隔阂而造成的沟通不便,本书有针对性地总结了旅途中最常见、最实用的韩语表达,协助赴韩的背包客们轻松解决旅行中的日常沟通问题。 
  本书由13章构成,选取了赴韩旅行中可能出现的128个场景,罗列了1024个地道的常用句,内容涉及出入境、住宿、交通、美食、景点、购物等诸多方面的领域。书中每一场景包括招牌金句、单词锦囊和贴身导游三个部分。 
  招牌金句为您呈现日常真实场景中使用的常用表达,所选句子从简短、地道、口语化为标准。所有中文句子都配有英、韩语译文。除此之外,我们还贴心地为您提供了用中文标注的韩语发音。这样,即便对韩语零基础的朋友也能够自由大胆地想说就说,沟通无极限! 
  单词锦囊为您列出重点韩语词汇的读音、词性和意义,方便旅行者在固有的句型中灵活替换使用。其中的词性是韩语单词的词性,与中文、英语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贴身导游则为旅行者准备了在韩国旅行中的各种小常识。有韩语表达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有韩国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介绍,也有赴韩国旅行的注意事项。 
  在编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尽可能地以还原韩语发音的原则对韩语句子进行了中文的谐音标注。考虑到韩语一个单字发音有时需要两个以上中文单字对应的情况,本书采用下划线“__”的方式来表示连音。此外,对于韩语发音中需要间隔停顿的地方,则在中文谐音标注中用“·”来表示。但由于韩语和汉语在发音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中文谐音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完全和标准的韩语读音一样。建议学习者配合图书附赠下载的音频一起使用,在应用过程中感受当地人的地道发音,在学与用中不断完善。 
  本书配有汉语、英语和韩语的标准发音音频,均为专业播音员录制,音色纯美,发音地道。扫描每个小节前的二维码即可下载或在线收听。全部音频可通过封底网址免费下载。 
  心之诚,不为力限。虽然尽心尽力地完成了本书的编著,但因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盼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并祝旅途愉快。      
				
 
				
				
					蔚蓝彼岸的低语: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旅程  书名: 蔚蓝彼岸的低语: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旅程  作者: [此处可自行添加一位富有旅行经验的作者笔名]  出版社: [此处可自行添加一家专注于人文旅行的独立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此处可自行添加一个贴近近期的日期]  ---   导言:迷失在地图边缘的渴望  我们总在追寻一种“不在场”的体验。城市的高楼大厦、密集的网络信息,将我们的感官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本书,并非关于如何高效规划路线的工具书,也不是对异域风光进行标签化描摹的明信片集。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将心灵的锚点暂时拔起,航向那些地图上或许模糊不清,却在记忆中烙下深刻印记的角落。  《蔚蓝彼岸的低语》记录了一场跨越大陆、横亘时间的心灵漫游。它始于对熟悉生活的倦怠,终于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作者选择了一种近乎“无目的”的旅行方式,让每一次转向,每一次驻足,都由当下的直觉和偶然的相遇所主导。  全书的核心,不在于征服了多少名胜古迹,而在于如何“存在”于那些地方。它探讨了旅行中那些无声的瞬间: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古老修道院的玫瑰窗时,光影在石板地面上投射出的几何美学;在偏远山区,一位老人讲述着关于星辰和季节的古老传说时,其声线的沙哑与智慧的重量;或是独自一人,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感到个体存在的渺小与宇宙联系的宏大。   第一辑:石板路上的回响——历史的温度与日常的诗意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读者带入欧洲大陆古老的城市群落。但叙事避开了教科书式的历史梳理,转而关注“历史的余温”。  主题一:建筑的呼吸  作者细致地描绘了意大利托斯卡纳乡村小镇上,那些历经千年风雨的石灰岩墙壁。他不仅仅描述了它们的颜色——赭石、奶油白、被苔藓浸染的墨绿——更侧重于触摸时的质感,以及墙体内部那些关于时间流逝的“记忆”。每一块砖石、每一扇木门,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们看到,一位面包师如何在黎明前将面团放入古老的烤炉,那炉膛的火光,与中世纪的烛光,在精神上完成了某种交叠。  主题二:流动的市场与静默的餐桌  旅行的真谛往往藏在烟火气中。《蔚蓝彼岸的低语》花了大量笔墨描绘各地集市的感官体验:香料的气味如何激烈地碰撞,不同语言的讨价还价声如何汇集成一首无序的交响乐。更深入的是,作者捕捉了餐桌上的“仪式感”。在西班牙某个不起眼的小酒馆,学会如何用面包蘸取橄榄油,品味那份简单中的复杂;在北欧,理解何为“慢食”,即便是对待一片腌制的三文鱼,也应给予足够的尊重。这部分强调了人类共通的需求——食物、交流与归属感,是如何通过地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主题三:边缘角色的肖像  旅行者常常是闯入者,而真正理解当地生活的人,往往是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边缘角色”。本书刻画了多位令人难忘的人物:在里斯本老城区,一个终日坐在窗边编织渔网的盲眼老妇人,她通过风向和海浪声来“阅读”世界;一个在希腊小岛上坚持用传统方式制作陶器的工匠,面对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他如何坚守自己手艺的尊严。这些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文化的核心价值,往往是固执地存在于那些不合时宜的坚持之中。   第二辑:荒野的哲学——自然法则与内心的重塑  在旅途的后半程,作者将焦点从人文景观转向了广袤的自然界。这部分探讨了当文明的喧嚣退去后,人类如何重新校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  主题四:高处的静默与低谷的回响  作者深入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中亚的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稀薄空气的环境下,身体的极限被激发,随之而来的是思维的清晰。高处教会了作者一种“不强求”的哲学——你无法与一座雪山抗衡,你只能顺应它的节奏。叙事从视觉的壮阔(冰川的幽蓝、日出时的火烧云)转向了听觉的缺失,那种近乎真空的静默,迫使人面对内心最深处的独白。  主题五:水域的教诲——河流、湖泊与海洋  水,是生命形态最根本的隐喻。《蔚蓝彼岸的低语》记录了在亚马逊河的支流上漂流的经历。在那里,时间的概念被水流的速率所定义。船桨划破水面,涟漪散开,象征着每一个行为都拥有不可逆转的后果。在与当地原住民的短暂相处中,作者学习到他们对“生命之网”的理解——万物相连,取之必予,这种朴素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社会的“攫取”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六:光影的哲学——沙漠的教训  在穿越撒哈拉沙漠的片段中,作者展现了极度环境对认知的影响。沙漠的重复性(沙丘的起伏,日夜温差的剧烈)起初令人感到压抑,但最终演变成一种“超越性”的体验。在没有参照物的环境中,自我边界开始模糊,个体与环境融为一体。黄昏时分,当最后一丝光线消失,星空如同被撕开的幕布,展示出宇宙的宏大,人类的烦恼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带来一种深刻的释然。   尾声:行走的意义——重返日常的异乡人  旅行的终点,绝非机场的到达大厅,而是带着异乡的眼光重新审视故土。《蔚蓝彼岸的低语》的最后篇章,充满了对归家后状态的审视。  作者坦诚地记录了“文化休克”的后遗症:在超市的琳琅满目中感到迷失,对效率至上的生活节奏感到不适。然而,正是那些在远方获得的微小启示,成了抵抗平庸的护身符。也许是在异国雨天学到的那份从容,也许是与陌生人分享一杯热茶时的温暖,这些瞬间被内化,成为了改造日常的微小动力。  这本书最终指向的,是“在场”的能力——无论身处喧嚣的都市,还是寂静的旷野,都能以一种开放、好奇且不带预设的姿态,去发现生活深处的纹理。它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指南,而是一系列关于如何提出更好问题的记录。旅行结束了,但那份“蔚蓝彼岸的低语”,将永远在你心底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