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外名师带你应对《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等主流刊物文章曾质疑的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合理性。
内容简介
《企业伦理学(原书第3版)》主要阐述了企业伦理的产生以及中外重要的伦理思想、个人与职业的伦理决策、企业文化中的伦理、企业社会责任等基本理论。同时,还介绍了环境责任、营销伦理、会计伦理、公司治理伦理等。本书不只是介绍企业伦理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阐明了伦理决策的一般规律。同时,书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案例,以贴近国内读者,并提供一些有争议的伦理问题供学生讨论。相对于之前版本,新版增加了一位作者ChrisMacDonald,修订更新了每章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增加了公司文化、社会化媒体等新的内容。
作者简介
劳拉P. 哈特曼(Laura P. Hartman),是美国德保罗大学商学院从事商业道德和法律研究的教授,现任德保罗大学学术副校长。她曾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艾克斯马赛第三保罗塞尚大学(Paul Cezanne Aix Marseille III)以及其他欧洲大学做客座教授。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商业道德研究领域的主席。她的著作包括《血汗工厂的兴起:全球劳工挑战的创新管理方法》《商业雇用法》《商业伦理观》《商业法律环境:伦理与公共政策》。哈特曼教授毕业于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还获得芝加哥大学的法学学位。
约瑟夫·德斯贾丁斯(Joseph DesJardins),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圣本笃学院和圣约翰大学的哲学教授,现任代理学术院长和副教务长,还是商业伦理协会(Society for Business Ethics)的执行主任。他的著作包括《环境伦理:环境哲学导论》《商业道德导论》《商业、道德和环境:下一次工业革命伦理》。约瑟夫·德斯贾丁斯获得圣母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在维拉诺瓦大学任教多年,后转至明尼苏达州任教。
克里斯·麦克唐纳德(Chris MacDonald),是加拿大多伦多瑞尔森大学泰德罗杰斯管理学院副教授,杜克大学凯南伦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商业伦理、职业伦理、生物伦理、科技伦理以及道德哲学方面。他参著的教材《批判性思维能力》(2013年加拿大第3版)非常畅销。Ethisphere杂志多次将他评价为“商业伦理领域很有影响力的100人”,他在加拿大商业网上的商业伦理博客也非常受欢迎。
苏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企业管理专业、东方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生产力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是组织管理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东方管理等。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合著),发表论文180余篇。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资助项目等30余项。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曾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优秀论文奖及“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东方讲坛很受欢迎的十大讲师”等荣誉称号。
郑琴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系主任,兼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和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的编委成员等。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德国柏林经济学院进行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伦理和国际商务,讲授商业伦理课程。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中文专业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还在包括UTD专业期刊和FT专业期刊在内的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了10余篇高质量论文(SSCI期刊索引)。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软科学课题等10余项,还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等。曾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复旦大学卓学计划等。
顾倩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商业伦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等多项,还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在中文专业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参与多部著作的撰写。曾获上海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首届“全国百篇优秀教学案例”奖等。
目录
总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伦理与企业经营 /1
开篇决策点 危机过后的忠诚 /1
1.1 企业伦理的提出 /2
1.2 企业伦理作用下的决策制定 /5
1.3 企业伦理作用下的个人诚信和社会责任 /7
1.4 伦理与法律 /11
1.5 伦理的实践动因 /14
练习与应用 /15
应用案例 福喜过期肉事件 /16
参考文献 /19
第2章 个人与职业情境下的伦理决策 /20
开篇决策点 你该怎么做 /20
2.1 伦理的决策过程 /21
2.2 伦理决策失误:为什么“好”人做“坏”事 /27
2.3 不同管理角色下的伦理决策 /29
练习与应用 /31
应用案例 聚焦“安乐死”争议 /31
参考文献 /33
第3章 中外伦理思想与企业经营 /34
开篇决策点 社会利益和个人义务 /34
3.1 西方传统的伦理思想 /35
3.2 功利论:基于伦理结果的决策制定 /37
3.3 道义论:基于伦理原则的决策制定 /43
3.4 正义论: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原则 /48
3.5 德性论:基于人格和品德的决策制定 /50
3.6 中国伦理思想的沿革 /53
练习与应用 /57
应用案例 德胜洋楼的中国式管理 /57
参考文献 /66
第4章 企业文化中伦理的影响与启示 /68
开篇决策点 创建一个伦理项目 /68
4.1 企业文化的含义 /69
4.2 文化与伦理 /71
4.3 服从型文化与基于价值观的文化 /73
4.4 伦理领导与企业文化 /75
4.5 有效领导与伦理型领导 /76
4.6 构建基于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78
练习与应用 /88
应用案例 华为与中兴之企业文化对比 /89
参考文献 /92
第5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94
开篇决策点 动机重要吗 /94
5.1 利益相关者理论 /95
5.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来源 /98
5.3 企业社会责任的受众 /101
5.4 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102
5.5 伦理与社会责任 /103
5.6 企业社会责任的慈善模型 /106
5.7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网络模型 /107
5.8 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体化模型 /108
5.9 探索开明的自利:“良好的道德”意味着“好企业”? /109
5.10 中国企业伦理的变迁与社会责任的实践 /112
练习与应用 /115
应用案例 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事件 /117
参考文献 /122
第6章 伦理决策:雇主的义务和雇员的权利 /125
开篇决策点 阿贝克隆比&费奇:企业形象意识? /125
6.1 引言 /126
6.2 工作场所的伦理问题 /127
6.3 雇用关系中的考量因素 /129
6.4 全球劳动力和全球挑战 /140
6.5 权利和义务的冲突:歧视、多样性和扶持行动 /142
练习与应用 /152
应用案例 微软裁员风波 /154
参考文献 /156
第7章 道德决策制定:工作场所中的技术和隐私 /158
开篇决策点 电脑使用的伦理问题 /158
7.1 引言 /159
7.2 隐私权 /160
7.3 连接隐私价值的科技伦理问题 /166
7.4 员工的监管 /169
7.5 监管的其他形式 /173
7.6 下班后的行为规则 /176
练习与应用 /179
应用案例 手机定位外勤员工是否侵犯隐私 /180
参考文献 /182
第8章 营销伦理 /184
开篇决策点 金字塔塔基的营销 /184
8.1 引言 /185
8.2 营销环境中伦理问题 /187
8.3 产品的责任:安全和可靠性 /189
8.4 产品责任:广告与销售 /200
8.5 广告中的道德问题 /202
8.6 营销伦理与消费者自主权 /205
8.7 针对消费脆弱群体的营销 /208
8.8 供应链责任 /213
8.9 可持续发展的营销 /216
练习与应用 /219
应用案例 “长春304案”的借势营销 /220
参考文献 /222
第9章 环境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4
开篇决策点 是否应该出口有毒废料 /224
9.1 引言 /225
9.2 企业伦理和环境价值观 /226
9.3 企业环境责任:市场途径 /230
9.4 企业环境责任:法律途径 /235
9.5 企业环境责任:可持续发展途径 /236
9.6 可持续经济下的企业机遇 /240
9.7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商业案例” /242
9.8 企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243
练习与应用 /246
应用案例 湖南桃源上铝加工项目致污染 /247
参考文献 /249
第10章 公司治理与会计实务中的伦理决策 /250
开篇决策点 一块巧克力? /250
10.1 引言 /251
10.2 职业职责与利益冲突 /253
10.3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256
10.4 企业的伦理董事会 /257
10.5 会计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益冲突 /261
10.6 高管薪酬 /263
10.7 内幕交易 /268
练习与应用 /273
应用案例 史上最大“老鼠仓”案 /274
参考文献 /275
术语表 /278
前言/序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主流刊物的文章,均曾质疑企业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合理性。然而,在后安然时代的商界,如今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伦理是否应该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而是哪些价值观和原则应该用来指导企业决策,以及如何将伦理的内容纳入企业经营中去。
这本教科书对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学生们会发现,与不熟悉会计、财务知识一样,不了解商业伦理也同样意味着自己对职业生涯未做好充分准备。事实上,即使对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传统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如果未能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定专业领域中所出现的商业伦理问题,他们也依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与其他教科书相比,本书有以下特色:强调伦理的决策方式,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此外,我们通过那些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讨论,把这些内容融入他们感兴趣的议题中去。
伦理的决策方式伦理问题往往都与决策相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应该创建什么样的组织和社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本书开篇即通过提供这样一个决策模型,并在后续每章的决策点和应用案例中回顾并重申这一重要决策模型。我们希望能完成以下几个重要目标。
首先,对于决策问题,避免了相对烦冗的教条式说教。我们的决策模型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结论。正是因为他们处在理性决策过程,所以结论也将是一个理性决策的结果。这样,学生会成为对自己观点负责的主动学习者。
其次,重要的伦理决策将产生长远影响。即使当学生已经忘了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但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所形成的伦理推理能力和思维习惯,将持续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本书的目的就是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的价值观,然后通过合理运用,形成一个理性结论,这将指导学生的未来实践活动。
本书决策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将多元化的全球视角兼容在对于某些特定伦理价值观和原则的讨论中。这也使得该模型具有更大的跨国界、跨学科甚至跨时空的包容性。
最后,本书介绍的决策模型能够很容易运用到其他情境和其他课程中。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商业伦理应当被整合到各类企业管理学科领域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将本书的决策模型运用到其他课程的相关伦理议题中。对于企业实际经营环境中面临的各类伦理问题,这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教学支持企业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毕竟,这需要对企业经营和伦理两大领域均十分熟悉。对许多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企业伦理学课程不同于其他任何管理类课程。即使是管理学教授,要掌握伦理方面的知识对他们而言也是有挑战的,同样,伦理领域的教授要掌握企业经营理念也存在巨大困难。这一挑战日益凸显,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学院认识到伦理的重要性并将其加入课程体系中,教师则被要求教授商业伦理知识。这种变化亟须一本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强大教学支持的教科书。
本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充实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支持。每章开头都有决策点,通过简短案例引出相应章节将要阐述和分析的议题。决策点提供了一个初始讨论的议题,并使学生能更好地循着这个议题,引出一系列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伦理决策模型的运用。每章结尾对开篇决策点的后续讨论,也有效地回应了开篇案例和章节中的内容。各章的决策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书各章开始部分提供了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它为学生掌握学习目标以及本章的组织架构提供了指导。本章涉及的关键术语将归纳整理在全书最后的术语表中。
同时,本书各章还提供了现实观察,其中主要反映了现实环境中商业伦理的运用。现实观察提供了课程理论内容的应用实例,也使学生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并通过课程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各章后面都附有练习与应用和应用案例,这不仅是对已有内容的回顾和讨论,也是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应用进行探讨。章末的应用案例涉及的是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中国企业经营实践活动的具体案例。这也为中国学生了解中国企业伦理行为的实际情况提供了帮助并引发思考。
总的来讲,本书的宗旨就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商业伦理课程所需的有效、有价值和持续性的内容和方法。
《企业伦理学》(原书第3版) 引言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道德困境层出不穷。从供应链上的劳工权益,到产品安全的责任,再到环境保护的承诺,以及数据隐私的保护,每一个决策都可能触及深远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性,更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人类福祉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因此,对企业伦理学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实践,已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企业伦理学》(原书第3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帮助理解和应对这些至关重要的商业道德挑战。本书并非仅仅罗列理论,而是通过融合经典哲学思想、前沿商业实践以及真实案例分析,构建一个既具深度又具广度的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为商学院的学生准备的教材,更是为每一位身处商业世界、渴望以负责任的方式经营的企业家、管理者、员工以及政策制定者量身打造的指南。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企业伦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实际应用。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道德哲学理论入手,追溯其在商业领域中的渊源与演变,例如功利主义、义务论、美德伦理等,并分析这些理论如何为我们判断是非对错提供不同的思考维度。随后,本书将重点关注企业伦理学在企业运营中的具体体现,涵盖了从公司治理到市场营销,从人力资源管理到全球化运营等各个环节。 第一部分: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道德哲学导论: 本部分将详尽介绍影响企业伦理学的几大主流道德哲学流派。我们会探讨功利主义,分析其“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和局限性,例如如何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福祉。接着,我们将深入剖析义务论,强调道德责任和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以及这如何指导企业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坚守原则,例如遵守承诺和尊重个体权利。美德伦理作为一种关注个体品格和道德发展的视角,也将被引入,探讨企业文化和领导者品格在塑造企业道德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我们还会涉及正义理论,分析如何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实现公平分配和公正对待,这对于处理薪酬、晋升、资源分配等方面至关重要。 企业伦理学的演进: 本部分将追溯企业伦理学从萌芽到成为显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概念,到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的兴起,再到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和企业社会价值(CSV)等更广阔的理念,本书将梳理企业伦理思想的演变脉络。我们将分析这些理念如何相互关联,又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拓展,帮助读者理解现代企业伦理学的多层次内涵。 第二部分:企业伦理学的关键领域与挑战 企业治理与道德领导力: 本部分将聚焦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伦理考量。我们将分析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如何确保透明度、问责制和股东利益。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探讨道德领导力的本质,剖析优秀的道德领导者所具备的特质、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以身作则,构建和维护一个健康的、道德驱动的企业文化。我们会审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等关键环节中的伦理风险,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市场营销与消费者权益: 在市场营销领域,本书将探讨广告伦理、产品安全责任、定价策略中的公平性等问题。我们会分析如何避免误导性宣传,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以及如何构建诚信的消费者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将是这一章节的重点,我们将讨论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安全权、选择权等基本权利,以及企业在满足这些权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 本部分将审视企业在招聘、培训、薪酬、晋升、解雇等各个环节中的伦理规范。我们将讨论工作场所的公平与平等,包括反歧视、反骚扰的政策和实践。员工福利和工作生活平衡的议题也将得到关注,探讨企业如何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尊重的工作环境。此外,我们还会探讨匿名举报制度的建立,以及如何保护举报人的权益,鼓励内部道德文化的形成。 供应链伦理与全球化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企业的运营已不再局限于国界之内,供应链的伦理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本书将深入探讨供应链上的劳工权益,包括童工、强制劳动、不安全的工作条件等。环境保护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也将得到强调,分析企业如何确保其供应商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跨文化伦理的挑战,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道德规范差异,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普适性的伦理标准,也将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本部分将重点关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枯竭、污染等环境问题中的责任。我们将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实践,包括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碳排放管理等。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长期承诺,以及如何将环境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核心战略和日常运营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信息伦理与数据隐私: 在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本部分将聚焦于数据隐私保护,探讨企业如何合法、合规地收集、使用和存储用户数据。我们将审视算法偏见、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等问题,并分析企业在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和道德义务。知识产权保护也将作为信息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企业伦理学的实践与未来 建立与实施企业伦理体系: 本部分将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方法论,指导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伦理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企业伦理准则(Code of Conduct)、建立伦理培训项目、设立伦理监督和举报机制,以及将伦理原则融入到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中。我们将强调企业文化在伦理实践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沟通和引导,将伦理理念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沟通: 本书将强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和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需求和期望,如何通过多方对话和协作,解决可能出现的伦理冲突,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共享价值创造(CSV):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内涵及其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CSR活动,以及如何评估其有效性。同时,本书将介绍共享价值创造(CSV)的概念,探讨企业如何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伦理学的未来趋势: 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期望,本书将展望企业伦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将讨论新兴的伦理议题,如人工智能伦理、生物技术伦理、以及全球治理与企业责任的关系等。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未来商业道德的思考,鼓励大家积极拥抱变化,以更前瞻性的视角,应对未来的伦理挑战。 本书的价值与贡献 《企业伦理学》(原书第3版)并非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它更是一本行动指南。本书通过结合丰富的案例研究,将抽象的伦理原则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商业实践。无论是初涉商海的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指导。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 提升道德意识: 深刻理解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各种伦理风险和道德困境。 掌握分析工具: 学习运用不同的道德哲学理论和分析框架,对复杂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制定负责任的决策: 培养在商业决策中融入伦理考量的习惯,做出既符合商业利益,又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选择。 构建诚信企业文化: 了解如何通过领导力、制度和培训,在组织内部营造崇尚道德、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成为有责任感的商业公民: 认识到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更美好的商业世界做出贡献。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您将踏上一段探索企业伦理核心的旅程,理解其在当今商业世界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企业不仅能够规避风险,赢得尊重,更能实现长远的、有意义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