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象棋教程(套装上下册)》是一本以培养象棋工作者、象棋教学者为目标的教材,既有象棋技战术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对象棋文化的概述以及对象棋教学、象棋活动的介绍,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象棋教程(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册,总计十一章,提纲挈领地论及象棋的方方面面,为读者下一步深研象棋提供了理论框架。
上册第一章主要概述象棋发展的全貌。从象棋的源流与演化,到象棋礼仪、象棋名谱等文化方面的内容,最后写到当今时尚的人机大战与网络象棋。
上册第二章介绍下象棋的基本常识,如棋盘、棋子、记谱等,第五节和第六节对棋子价值、特长的介绍升华到理论高度,可作为长久研究象棋的指导。
上册第三章详细介绍了象棋的各种基础杀形,第二节对特定杀形(复合杀形)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
上册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了象棋残局和开局的基础知识。前五章构成上册,学完此册后,学生应该对象棋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对弈。倘若在此基础上精研苦练,象棋技艺应该超过社会一般水准。
下册侧重于对象棋教学、象棋活动的介绍。下册第一章是介绍中局基础知识,中局的学习与研究,是象棋教学的一大难点,除了理论学习,同样必须注重对“形”的分类归纳与研究。
下册第二章介绍了世界通行象棋规则和国内全新棋规,通过棋例吃透棋规的精神,方能举一反三。
下册第三章介绍了象棋教学的基本理论,精彩之处是“以学为本”、“代币经济”、正强化手段等新观点。
下册第四章关注象棋竞赛的组织,第三节对棋赛的竞赛制度和编排方法,借鉴其他体育项目提出了一些新做法,可在实际中运用。
下册第五章介绍象棋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下册第六章介绍教师的职业素养,都是对“怎样当好一名象棋教练”的回答。
当然,这本浅显易懂的象棋教材,不可能讲完培养一名象棋工作者的全部内容。在我看来,《象棋教程》的开拓意义更为突出,《象棋教程(套装上下册)》具有可贵的三大特点:
首先,《象棋教程》的读者对象主要定位于培养象棋工作者、象棋教学者。这种定位的象棋教材,在国内非常罕见,很有意义。海内外象棋活动、象棋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象棋工作者和象棋教学者,他们应该具备什么象棋技能、管理技能、教学技能?几乎以前没有一本象棋著作对此有深入论述。这本《象棋教程》对一些空白领域作了探索,发前人所未言,对象棋工作者、象棋教学者很有实用参考价值。
其次,《象棋教程》是一本面向高校象棋专业学生的教材。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这所成都市属高校,在国内率先创办了棋艺学院,培养专门的棋类人才,这在全国是个创举。所以这本《象棋教程》作为该校象棋专业的基础教材,具有先行探索意义,承载了大众对培养出优秀象棋大学生,服务好基层的象棋教学和组织管理的期待。
再次,《象棋教程》是一本高校象棋专业的基础性教材,书中广泛涉猎了西方心理学、教育学和中外体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并结合象棋的特点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诸多课题,具有拓荒意义。我期待下一步,能有象棋心理学、象棋管理学、象棋教育学之类的系列象棋高校教材问世,为高校象棋专业的开设、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第一章 象棋概论
第一节 象棋的源流与演化
第二节 现代象棋的发展与推广
第三节 象棋礼仪与象棋文化
第四节 象棋教育与历代名谱
第五节 人机大战与网络象棋
第二章 学会下象棋
第一节 棋盘
第二节 棋子
第三节 胜负和
第四节 棋步的读法与记法
第五节 棋子的价值
第六节 棋子特长和地形特点
第三章 象棋杀形
第一节 基本杀形
第二节 特定杀形
第四章 残局基础知识
第一节 残局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残局的常用战术
停着顿挫禁锢围困
第三节 常见实用残局的胜和规律
第五章 开局基础知识
第一节 开局基本原则
第二节 开局分类法
第三节 基本开局法
前言/序言
象棋之道:技法精粹与实战策略(套装上下册)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象棋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棋类游戏,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策略以及深厚的哲学思想。从古代王公贵族的案头雅玩,到如今遍布街头巷尾的群众性娱乐,“国粹”象棋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连接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象棋之道:技法精粹与实战策略”这套鸿篇巨制,正是为了满足广大象棋爱好者对知识的渴求,系统地梳理、总结并呈现象棋的精妙之处而精心编撰。它旨在引导读者从入门到精通,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深入地理解象棋的无穷奥秘,提升棋艺,领略棋盘上的刀光剑影与智慧博弈。 本书的上册,我们将其命名为《弈林初探:基础功法与战术精要》,着重于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象棋的精妙之处,往往体现在最基础的棋子走法和最核心的战术原则之中。本书的上册,将带领读者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象棋的宏观世界。 第一篇 基础功法:入弈之基石 第一章 棋子辨识与基本走法: 详细阐述“帅/将”、“士/仕”、“象/相”、“车/俥”、“马/傌”、“炮/砲”、“兵/卒”这七种棋子的名称、称谓差异(北方与南方称呼的细微区别,以及历史演变),以及它们在棋盘上的起始位置。我们将深入讲解每一种棋子在棋盘上的走法规则,包括直线、斜线、拐弯以及限制,并辅以大量的图示,确保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准确掌握。特别会强调“相/象”的“塞象眼”以及“马/傌”的“蹩马腿”等特殊限制,这些是避免初学者犯错的关键。 第二章 棋盘解析与行棋限制: 深入剖析象棋棋盘的构造,包括“河界”、“九宫”、“交叉点”等概念的意义。讲解棋盘上的各种“线”和“点”是如何影响棋子行动的,以及“河界”对于“兵/卒”和“象/相”的限制作用。我们将详细解释“过河兵”的强大之处,以及“九宫”作为“帅/将”和“士/仕”的活动范围,并探讨其在防御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章 盘面基本术语与意图: 介绍象棋对局中常用的术语,如“将军”、“应将”、“杀棋”、“守和”、“兑子”、“弃子”、“占位”、“借力”、“线路”、“子力”、“速度”等。每一个术语都将结合实例进行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术语在实际对局中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例如,我们会解释“将军”不仅仅是简单的攻击,更是迫使对方做出反应,从而为己方创造机会的手段。 第四章 核心原则:攻守平衡与子力价值: 强调象棋对局中“攻”与“守”的辩证关系。我们会从宏观角度分析何时应攻,何时应守,以及如何实现攻守的有机结合。同时,深入探讨不同棋子的相对价值,这并非简单的静态数值,而是会根据对局形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例如,一个看似价值不高的“兵/卒”,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破阵”或“封锁”的关键作用。我们将通过实际对局片段,展示子力价值评估的实战应用。 第二篇 战术精要:博弈之魂 第五章 基本杀法:擒王之道: 这是象棋最直接、最核心的技能。本书将系统地讲解各种基础杀法,包括“叠象眼杀”、“底线杀”、“门前杀”、“车马炮配合杀”、“单车杀”、“单炮杀”等。我们将分解每一种杀法的构成要素、必胜条件以及破绽,并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读者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特别会突出“点杀”、“捉双”、“捉筋”等利用子力协同实现杀棋的技巧。 第六章 兑子策略:取舍之道: 兑子是象棋对局中常见的战术手段,它涉及到子力价值的交换,往往能直接影响战局的走向。我们将讲解兑子的基本原则,如“劣兑”、“优兑”、“不兑”等,以及在不同阶段(开局、中局、残局)兑子的不同考量。例如,何时该用“车”换对方的“马”,何时该放弃“炮”的攻击以保全“士”。 第七章 占位与控制:要地的争夺: 棋盘上的“要地”至关重要,控制了要地,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调子,将棋子部署到关键的交叉点和区域,以限制对方的行动,扩大己方的优势。例如,如何用“马”控制“中路”,如何用“车”占据“底线”。 第八章 战术配合:子力协奏曲: 象棋的魅力在于子力之间的配合。本书将重点分析“车马配合”、“车炮配合”、“马炮配合”等经典组合的威力。我们会通过大量的实战棋谱和图例,展示这些配合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制造杀机。例如,“车马夹杀”、“车炮抽杀”、“马后炮”等都是经典战例。 第三篇 开局入门:弈局之始 第九章 开局原则与常见布局: 介绍象棋开局的基本原则,包括“快速出子”、“稳固中心”、“防守优先”、“避免过早兑子”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讲解几种最常用、最基础的开局布局,如“飞刀”、“中炮”、“仙人指路”等。对于每一种布局,都将简要介绍其核心思想、主要变例以及应对策略,帮助读者建立初步的开局意识。 结语(上册) 《弈林初探:基础功法与战术精要》致力于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搭建起一座坚实的知识桥梁。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核心战术的解析以及开局理念的介绍,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掌握象棋的基本玩法,理解战术的精髓,并开始形成自己的棋路。这仅仅是象棋旅程的开始,更广阔、更深邃的棋盘世界,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 下册,我们将其命名为《棋局纵横:中局博弈与残局攻防》,将带领读者深入到象棋对局中最复杂、最考验智慧的中局阶段,并最终迈入残局的决胜时刻。 第四篇 中局博弈:智慧的较量 第十章 中局特点与战略思维: 深入分析中局阶段的特点,如子力增多、变化复杂、战术机会层出不穷等。强调中局阶段需要培养的战略思维,包括“全局观”、“长远规划”、“形势判断”等。我们会讲解如何根据盘面形势,灵活调整攻防策略,如何通过“弃子”为己方创造有利的局面,以及如何利用对方的失误迅速扩大战果。 第十一章 复杂杀法与战术组合: 在基础杀法之上,本书将深入讲解更复杂、更具技巧性的杀法,如“诱杀”、“闪电杀”、“腾挪杀”、“连环杀”等。重点分析“车马炮的组合威力”,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通过巧妙的子力调动,实现“一招制敌”的惊险动作。我们将通过大量经典实战棋谱,展示这些杀法的实战应用,并分析其关键步骤。 第十二章 攻防转换与态势判断: 中局阶段最考验棋手的应变能力。我们将讲解如何捕捉稍纵即逝的攻防转换机会,如何在不利局面下进行顽强的防守,如何通过“借力打力”、“弃兵保马”等方式实现局面上的优势。重点分析“形势判断”的重要性,例如,如何通过子力位置、兵形结构、控制力等因素,准确评估盘面上的优劣势,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策略。 第十三章 战术陷阱与防守反击: 学习识别和设置战术陷阱,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同时,讲解在面对对方陷阱时,如何冷静分析,寻找破绽,并进行有效的防守反击。我们会通过图例,展示一些常见的战术陷阱,如“引蛇出洞”、“声东击西”、“虚实结合”等,并教授读者如何破解。 第十四章 牵制与封锁:限制对手的自由: 介绍“牵制”和“封锁”这两种重要的战术手段。如何利用棋子限制对方棋子的活动范围,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从而在局部或整体上获得优势。例如,用“车”牵制对方的“马”,用“兵”封锁对方“象”的通路。 第五篇 残局攻防:胜负之决 第十五章 残局特点与一般原则: 分析残局阶段的特点,如子力减少、变化相对简化、子力价值变化显著等。强调残局阶段的“精确性”和“计算力”。介绍残局的一些一般原则,如“抢先手”、“主动进攻”、“底线防守”等。 第十六章 车类残局: 集中讲解以“车”为主的残局。包括“单车杀”、“车兵配合杀”、“车马残局”、“车炮残局”等。分析各种车类残局的必胜条件、关键着法以及常见错误。例如,如何利用“车”的强大威力,结合“兵”的推进,最终实现杀棋。 第十七章 兵类残局: 深入探讨“兵/卒”在残局中的作用。讲解“兵/卒”的升变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兵/卒”的推进来实现“杀棋”或“逼和”。重点分析“单兵升变”、“多兵配合”等经典残局。 第十八章 马炮残局: 分析“马”和“炮”在残局中的特殊作用。讲解“马”的“跳马路”和“粘马路”技巧,“炮”的“平打”和“隔山打牛”等。分析“马炮配合杀”以及“马炮残局”的攻防要点。 第十九章 综合残局与残局技巧: 结合以上内容,讲解一些更复杂的综合性残局。例如,车马炮与兵的组合残局。同时,介绍一些通用的残局技巧,如“假定性分析”、“逆向思维”、“弃子争先”等。 第二十章 残局破解与实战演练: 提供大量的残局实例,引导读者进行分析和破解。通过“实战演练”的形式,让读者在模拟对局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残局攻防能力。 结语(下册) 《棋局纵横:中局博弈与残局攻防》是“象棋之道”系列的升华。我们从宏观的中局战略,细致到微观的战术变化,再到决胜千里的残局攻防,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而深入的象棋知识体系。这套书不仅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智慧的启迪。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您象棋道路上忠实的伙伴,助您在棋盘上挥洒自如,领略中国象棋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象棋之道:技法精粹与实战策略(套装上下册)”旨在为象棋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平台。从最基础的棋子走法到最精深的残局破解,从最核心的战术原则到最严谨的战略思维,本书涵盖了象棋学习的各个方面。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研习,并辅以勤奋的练习,任何一位热爱象棋的读者,都能显著提升自己的棋艺,并在棋盘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与乐趣。这是一场关于策略、智慧与耐心的远征,而这本书,将是您在这场远征中最可靠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