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谱丛书: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

象棋谱丛书: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少龙,梁文斌,杜彬 等 编
图书标签:
  • 象棋
  • 象棋谱
  • 五七炮
  • 对屏风马
  • 开局
  • 残局
  • 技战术
  • 进阶
  • 中国象棋
  • 棋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642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78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象棋谱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5
字数:2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布局,双方攻守变化较多,为现代棋手所乐用。
  最早采用黑右炮巡河应法,红右车过河左车巡河,攻势稳健有力,黑不容易找到反击的机会,所以逐渐淡出。
  以后黑方流行右炮过河封车,红右车巡河挺边兵,准备出马困炮,黑左车移右维持封锁态势,红一方面挺三兵兑卒,从右翼展开攻势,另一方面提左车强行出动,造成对攻局面。这种下法能保持红方先手地位,黑无便宜。
  近年黑方发展了左炮过河封车变例,则红左车过河吃卒压马,形成互攻一翼的局面,各有利弊,形势复杂多变,为现代棋手所喜爱。
  当然,还有红挺七兵,黑左炮巡河的局法,但比较简单,变化空间不大。

作者简介

  黄少龙,中国象棋大师,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办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历任天津市棋类运动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协会主席、中国大学生象棋协会秘书长等职。
  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及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获伦敦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铜奖。1997年参加象棋个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2008年应邀赴新加坡,担任亚洲象棋赛棋局讲评。
  曾出版《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对策论》、《象棋秘诀丛书》、《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获全国象棋图书一等奖。
  
  段雅丽,女,1961年生,天津市人。自幼喜好象棋,获得少儿象棋赛奖。20世纪80年代,多次蝉联天津市成年女子象棋冠军,达到一级棋士标准。曾获全国女子象棋赛第13名以及棋友杯全国业余女子赛冠军。多年来,热心投身象棋教育工作,曾任天津市松生棋牌艺术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天津市高等棋友联谊会秘书长等职。近年致力于象棋写作,著有《象棋速通探秘》、《象棋残局攻杀法》、《怎样成为象棋高手》、《儿童棋类教学丛书》等,均已正式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右车过河
第1局 王家元胜霍英伟
第2局 徐天红负郑一泓
第3局 赵国荣胜胡荣华
第4局 刘殿中胜黄有义
第5局 卜风波负刘殿中
第6局 吴贵临负陶汉明
第7局 卜凤波负胡荣华
第8局 韩伦负陈建国
第9局 陶汉明胜许波
第10局 徐天红负吕钦
第11局 杨官磷胜何顺安
第12局 崔岩负卜风波
第13局 庄永熙负孙树成
第14局 孙志伟负刘殿中
第15局 袁天成负杨官鳞
第16局 胡荣华胜惠颂祥
第17局 王嘉良胜蔡福如
第18局 陈德泰负徐天红
第19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第20局 石刚胜陈琪
第21局 李来群胜赵国荣
第22局 唐丹负李少庚
第23局 邬正伟胜黄勇
第24局 刘殿中胜林宏敏
第25局 王斌负胡荣华
第26局 李家庆负许银川
第27局 王秉国胜邬正伟
第28局 胡荣华胜李来群
第29局 赵鑫鑫负李家华
第30局 吕钦胜于幼华
第31局 洪智负刘殿中
第32局 言穆江胜黄伯龙
第33局 蔡福如负李艾东
第34局 金波胜蔡忠诚
第35局 刘殿中负许银川
第36局 胡荣华胜于幼华
第37局 吕钦负阎文清
第38局 苗利明胜才溢
第39局 李启杰负曾东平
第40局 胡荣华胜杨官磷
第41局 吕钦胜柳大华
第42局 赵国荣负许银川
第43局 刘殿中胜于幼华
第44局 杨官磷负李义庭
第45局 胡荣华胜季本涵
第46局 陈富杰负万春林
第47局 吕钦负刘殿中
第48局 王嘉良胜季本涵
第49局 刘殿中负赵国荣
第50局 李智屏负陶汉明
第51局 吕钦负邬正伟
第52局 徐健秒负孙勇征
第53局 洪智胜卜风波
第54局 胡荣华负吕钦
第55局 李来群胜陶汉明
第56局 赵国荣负柳大华
第57局 刘殿中胜徐天红
第58局 蔡福如负刘文哲
第59局 王嘉良胜刘剑青
……
第二章 右车巡河
第三章 左车过河
第四章 其他

前言/序言


棋坛风云起,战车破迷局——《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精解 中国象棋,千年棋韵,博大精深。其中,“五七炮”与“屏风马”无疑是双方阵营中极具代表性的战术体系,它们各自拥有着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层出不穷的实战变化。当这两种风格迥异、杀机四伏的布局体系在棋盘上激烈碰撞,又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正是聚焦于这一棋坛经典对局,深入剖析了五七炮阵营如何利用其疾风骤雨般的攻势,巧妙破解屏风马的坚固防线,最终取得胜利的战术精髓。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以严谨的逻辑、细腻的笔触,为广大象棋爱好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术盛宴。 开局精微之处,蕴藏杀机万重 象棋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开局的布局演变。本书开宗明义,便将读者引入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的典型开局序列。我们将逐一审视,五七炮一方是如何通过“炮二平五”、“马二进三”、“车一平二”等经典手段,迅速搭建起自己独特的攻势体系。五七炮的精髓在于其“中炮”的强大穿透力和“边炮”的灵活支援,配合“直车”的出动,往往能形成对黑方中路和底线的强大压力。 而屏风马阵营,则以其“马二进三”、“炮二平一”、“车九平八”等招法,构建起一道铜墙铁壁般的防线。屏风马的特点在于其“屏风”的坚固,通过双马盘河、车马配合,形成严密的防守网络,伺机反击。本书将详细解析,在双方初具规模的阵势下,黑方如何巧妙运用“屏风”的优势,化解红方的早期攻势,并寻找转瞬即逝的反击良机。 中局博弈,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一旦双方进入中局,棋盘上的争夺便进入白热化阶段。本书的重点,恰恰在于五七炮如何在中局阶段,针对屏风马的严密防守,寻找到突破口。我们会深入分析,五七炮的典型战术,例如“沉底炮”、“飞刀”、“当头炮”等,在面对屏风马时,如何根据黑方棋子的位置和防守的薄弱点,进行精准打击。 例如,当黑方屏风马形成严密阵型时,红方五七炮一方会如何通过调动士象、运用炮马的配合,制造出“空档”?书中将详细讲解,红方如何利用“马后炮”、“炮架马”等战术组合,不断削弱黑方的防守体系。特别是当红方“直车”一旦投入到攻势中,其威力便无可匹敌。我们会详细解析,红方如何让“直车”从二路快速转移至攻击前沿,对黑方底线造成巨大威胁,迫使黑方顾此失彼。 与此同时,本书也绝不会忽视屏风马的反击潜力。即便在被动防守中,屏风马也并非束手无策。我们会分析,屏风马一方如何在红方猛烈攻势下,如何通过“退马保帅”、“车前炮”、“马跳边”等战术,稳固阵脚,伺机反击。尤其是当红方在攻势中露出破绽时,黑方如何利用其“双马跳”、“车炮配合”等手段,进行凌厉的反扑,甚至将战火引向红方腹地。 “7卒”之变,是攻还是守? 本书名称中的“7卒”,并非简单的数字,而是代表了这一特定局面下,双方在兵卒运用上的差异和策略。通常情况下,五七炮一方的兵卒往往是积极向前,意图与对方争夺空间,甚至通过“过河兵”的强大冲击力,直接威胁黑方中路。本书将详细探讨,五七炮一方的兵卒,在何时何地应该前进,如何与其他棋子协同作战,以最大化其攻势效果。 而屏风马阵营的“7卒”,则可能在不同的局面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它们是坚实的后盾,为屏风马的阵型提供额外的保护;有时,它们也会根据战局的变化,伺机上前,协助马炮进行防守或反击。本书将深入剖析,在五七炮凌厉的攻势下,屏风马的7个兵卒,是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优的战术选择,是全力防守,还是主动出击,亦或是利用兵卒的牵制作用,为己方争取喘息之机。 经典实战复盘,教学相长,醍醐灌顶 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实战的检验。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精选了大量经过实战检验的经典对局。这些对局并非随意挑选,而是经过严格筛选,能够充分体现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这一体系的典型战术变化和制胜之道。 我们将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复盘这些精彩的对局。从开局的起手式,到中局的激烈缠斗,再到残局的收官搏杀,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书中会详细讲解,为什么棋手会选择这一步,这一步的意图是什么,它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对于一些关键的战术变化,例如“弃车杀”、“马炮联杀”、“车底炮”等,本书都会进行详细的图解和分析,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技巧。 通过对这些经典对局的深度解析,读者不仅能够学习到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这一体系的精髓,更能够掌握在中局复杂局面下,如何进行判断、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寻找杀机、如何化解危机。本书不仅仅是战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帮助读者提升棋力的实战教科书。 不同局面下的应对策略,为棋友指点迷津 象棋对局千变万化,同一布局体系,在不同的局面下,其应对策略也会有所不同。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之处,在于它并非仅仅罗列一些固定的套路,而是深入分析了在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这一体系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复杂局面。 例如,当黑方屏风马在某个特定位置,导致其防守出现“漏洞”时,红方五七炮一方应该如何抓住机会,发动致命一击?又例如,当红方攻势受阻,陷入被动时,屏风马一方又该如何把握战机,反客为主?书中将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供详实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广大象棋爱好者,特别是那些对五七炮或屏风马体系感兴趣的棋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攻防之道。无论是初学者想要掌握基础的开局原理,还是中高级棋手想要在实战中提升自己的战术水平,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结语 《五七炮直车对屏风马7卒》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象棋专著。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挖掘了这一经典对局的内在奥秘,通过详实的图解和精辟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术盛宴。阅读本书,您将不仅仅是在学习棋谱,更是在领略象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感悟棋盘上智与勇的较量。无论您是希望攻城掠地,还是固守城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提升自己的棋艺,在棋盘上书写属于您的传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有心了,拿到手里就感觉和市面上那些平装的棋谱不太一样。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加上古朴的字体,一下就把人带回了那种老棋馆里泛着檀香味的氛围。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值得称赞,厚实又不反光,长时间研究棋局也不会觉得眼睛累。更绝的是,它在排版上看得出来下了大功夫,棋盘的绘制清晰、立体感很强,走子方向的箭头标注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拥挤,又让人一眼就能把握住变化脉络。尤其是那些重点着法的解释部分,作者似乎非常体恤初学者的阅读体验,用词既专业又易懂,不像有些棋谱那样动辄抛出晦涩的术语。我特别欣赏它对局面的分层处理,把复杂的局面拆解成几个关键的思考节点,每一步棋背后的“为什么”都解释得非常透彻,让人感觉作者是手把手地在教你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把招法罗列出来。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尊重与传承的匠心。

评分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套《象棋谱丛书》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内容深度显然是建立在长期的、系统的研究之上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搜集了几个著名棋手的对局。作者对于棋谱的考证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对于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走法,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依据,这让它的学术价值大大提升。我注意到它在讨论一些偏门的、不常见的应招时,分析得比我预期的要深入得多,这表明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讲解主流变化,而是力求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知识图谱。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细节上所倾注的热情和严苛的标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理论框架,让你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战时,能够有章可循,而不是盲目地依赖记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并且随着自身棋艺进步而不断产生新认识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是为那些有一定基础,但想寻求突破的棋手量身定做的。它不是那种堆砌棋谱、让你感到眼花缭乱的工具书,而是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在分析那些复杂的、需要多步预判的进攻路线时,作者常常会插入一些“棋手心路历程”的叙述,比如“此时,红方需要忍耐,等待士角上的变动”,这种带有人文色彩的指导,极大地帮助读者代入到当时的对局情境中。我发现它对“时间”概念的把握非常到位,它不仅告诉你应该走哪一步,更告诉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点行动,什么时候应该保持静默,什么时候需要雷霆出击。对于那些喜欢研究“先手”与“后手”转换的棋迷来说,这本书绝对提供了很多独到见解。我将其中关于边路压缩和中心控制结合的章节反复阅读了几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这种层次感和厚重感,是其他许多新出版的棋书所不具备的。

评分

说实话,我对那些号称“秘籍”的棋谱一直抱持着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所谓的“独家秘诀”往往在实战中一碰就碎。但这本丛书的论述风格,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坐在你对面,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跟你剖析局面的本质。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全面覆盖”,它没有片面地推崇某一种布局的绝对优势,而是通过大量实战案例,展现了不同体系间的相互克制与转化。阅读的体验是循序渐进的,从开局的理论基础,到中局的战术运用,再到残局的精确计算,逻辑衔接得非常自然。我尤其喜欢它在引入新变例时,会先回顾一下前一个变例的教训,形成一种“纠错与修正”的学习闭环。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对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愿意花时间去验证,而不是囫囵吞枣。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招制胜”的速成手册,而是扎扎实实的内功心法,需要慢慢咀嚼才能体会出其深意。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中局转换的艺术,手头买了好几本不同流派的棋书,但很多书到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要么是分析过于简略,要么是直接跳过了最考验功力的那几步调整。这本棋谱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对“微调”的深刻洞察力。它没有停留在开局的固定套路上,而是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双方子力部署均衡后的“拉锯战”上。书中对于马炮组合的互相牵制、车兵残局的控制技巧,描述得极其精妙。比如讲到某一方想通过弃子换取空间优势时,作者立刻会引出一个反制的、更精细的防守思路,这才是真正实战中能决定胜负的关键。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对“气势”的理解也非常到位,那种看不见的、影响棋子调动效率的软性因素,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量化的分析。读完关于中局转换的几个章节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些“似乎没有好招”的局面,找到了新的着力点,那种从细节中榨取优势的本领,这本书算是把脉络摸得非常清楚了。

评分

布局资料。

评分

字小了点,对局水平好多也一般

评分

布局资料。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差评主要是京东价格太乱了,太会忽悠了。参加满200减60后不久活动就变成满200减80,而且书的价格也大幅下降。

评分

布局资料。

评分

评分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差评主要是京东价格太乱了,太会忽悠了。参加满200减60后不久活动就变成满200减80,而且书的价格也大幅下降。

评分

有点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