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竹编著的《听爸爸讲国学故事》是一本会说话 的经典国学故事书。成语故事,传统故事,节日故事 ,寓言故事……睡前5分钟,跟着爸爸儿时的记忆, 以国学为友,与经典相伴。耳熟能详的国学故事,爸 爸读起来完全零压力。
本书听取了多位爸爸的意见,精心筛选66个故事 ,将爸爸们儿时听过的经典,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轻 松地讲给宝贝听。
看图说故事,插图里有各种有趣的小细节,古装 的正确穿法、玉佩佩戴的位置、古人喝酒的礼仪…… 爸爸再也不用担心,答不出宝贝千奇百怪的问题了。
每个故事都是由专业播音主持出生的“奇奇哥” 录音,扫二维码就能听故事。爸爸无需自己费力讲, 只要抱着宝贝安静地听。听着听着宝贝记住了,听着 听着宝贝睡着了。
*有“爸爸教你认字”,汉字与图画结合,带宝 宝认识不一样的中国文字。
跟着这本书往前走,从胎教到早教,让爸爸参与 到宝贝的教育中,让宝贝在快乐中感悟国学智慧。用 声音筑起温暖的天空,牵着宝贝的小手,一步一步地 走向未来,走向成熟。
一起听成语故事
孟母三迁
铁杵磨针
三顾茅庐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草船借箭
画饼充饥
螳螂捕蝉
完璧归赵
班门弄斧
盲人摸象
伯乐相马
画龙点睛
邯郸学步
负剂请罪
拔菡助长
田忌赛马
凿壁借光
老马识途
对午弹琴
高山流水
塞翁矢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囫囵吞枣
纸上谈兵
点石成金
闻鸡起舞
曹冲称象
孔融让梨
昭君出塞
陪爸爸长大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
后羿射日
嫦娥的传说
愚公移山
沉香劈山救母
哪吒闹海
精卫填海
钻木取人
神农尝百草
夸父逐日
姜太公钓鱼
木兰替父从军
六禹治水
八仙过海
过节啦,说说节日故事
压岁钱的由来
饺子的故事
年的传说
门神的故事
灯笼的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
午郎织女鹊桥相会
吃块月饼过中秋
九九重阳登高
腊八节喝腊八粥
让宝宝长智慧的寓言故事
东郭先生与狼
猴子捞月亮
鲤鱼足夭龙门
龟兔赛跑
狐假虑威
并底之蛙
附录一
给孩子的诗
春晓
咏鹅
静夜恩
秋夕
杂诗
池上
江畔独步寻花
早发白帝城
相思
山行
*甸
大林寺桃花
登鹳雀楼
乌衣巷
赠汪伦
芙蓉楼送辛渐
附录二
古风音乐
古琴
古筝
我拿到书后,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考量,虽然说明上是面向青少年的,但从字体的大小和间距来看,似乎对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十分友好。这说明编者在设计阅读体验时,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接受能力。对于国学启蒙来说,建立正向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而糟糕的排版设计往往是扼杀阅读兴趣的第一杀手。我特别期待它在“故事性”上的表现,因为国学中的很多典故,如果脱离了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去讲述,就会变得干瘪乏味。我希望这本书能把这些故事写得像精彩的戏剧一样,有冲突、有高潮、有令人深思的结局。关于那个附带的光盘,我目前还没有时间去测试,但我对它的期待是,它能够提供一些“幕后花絮”或者“文化延伸”的内容,比如介绍故事发生的朝代风貌,或者与故事相关的文物图片。如果光盘能成为一个“文物博物馆”或“历史场景再现”,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本普通的读物了。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冲着“国学”这个标签去的,因为最近身边的家长们都在推崇传统文化教育,感觉不买一本就有点落伍了。这本书拿到手后,我主要关注了它的排版和易读性。我试着随便翻开一页,看到了几段文字,感觉行文的节奏把握得还算流畅,没有那种文白夹杂、让人需要频繁查阅工具书的尴尬。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清晰的注释和适度的白话解释是极其关键的。如果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但文字表述晦涩难懂,那它就失去了作为“普及读物”的价值。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先生,用平和的语气,把那些遥远的历史和精妙的道理,掰开揉碎了讲给我们听。另外,关于光盘的部分,我持保留态度,毕竟电子产品的互动性有时会分散注意力。我更倾向于在安静的午后,和孩子依偎在一起,一起阅读纸质书,享受那种指尖触碰文字的实感。如果光盘的内容能作为一种补充,比如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或者相关的诗词赏析,那就更完美了。期待它能真正成为我们家庭阅读时间里的一股清流。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没有太多花哨的修饰,一切都显得很实在。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现在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短视频和电子游戏吸引走,想让他们静下心来听一个关于古代哲人的故事,难度不小。因此,这本书如果能像讲武侠小说一样讲国学,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讲述“孔子说了什么”或者“老子讲了什么”,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展现出这些智慧是如何解决当时人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这种“学以致用”的导向,远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再说说光盘,我猜测里面应该会配备一些相关的历史地图或者人物关系图谱,这对于构建孩子的宏观历史观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只是简单的音频播放,那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希望它能提供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维度,让孩子们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下,真正爱上这些传统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上采用了比较沉稳的色调,这与国学的厚重感是相匹配的,没有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的浮夸色彩,显得很耐看。我对于这类普及类读物的要求,一是要“准确”,二是要“有趣”。准确性是基础,毕竟是流传千年的经典,不能在翻译或阐释上出现偏差;而趣味性则是让孩子愿意读下去的关键。我注意到书本的边角处理得很圆润,这对于经常翻阅的孩子来说是个贴心的细节,避免了划伤。至于内容,我更看重的是它如何处理那些涉及复杂道德判断的故事,是选择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还是会引导孩子去思考背后的复杂人性?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思辨的空间。至于光盘,我个人觉得,如果光盘里能包含一些简单的互动小游戏或者随堂小测验,那效果会更好。这样,孩子在听完故事后,可以立即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收信息。如果光盘只是单纯的朗读,那我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在书本上阅读,毕竟纸质书的沉浸感是任何电子媒介都难以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用心,封面那种略带古典韵味的插画,一下子就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我特意选了带光盘的版本,想着能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拿到手后发现纸张的质感也挺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印刷品。内容上,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光是看目录和前言,就能感觉到编者在选材上的匠心。他们似乎很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平衡,不像有些国学读物,生硬地堆砌概念,读起来枯燥乏味。我特别期待那些关于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希望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深奥的哲理和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植入到孩子的心里。毕竟,对于初学者来说,好的“引子”比厚厚的说教更重要。而且,附带的光盘对于现在这个习惯了多媒体互动的时代来说,简直是加分项,不知道里面是如何呈现这些经典故事的,是动画演绎还是名家朗诵?这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真正沉浸进去。总的来说,从包装到初步的感知,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充满诚意的,希望实际阅读体验也能达到这个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