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導讀》係《屈萬裏全集》之一種。本書是作者在颱灣大學中文係任課時的講義。主要為迴答學生3個方麵的問題:1.我國古籍浩如煙海,哪些是zui基本、決不可不讀的書;2.每一部重要的古籍均有多種注解,讀哪種注解zui為方便;3.每一種古書均有多種刻本,何種刻本為zui善。作者分3編來迴答這些問題:上編,古籍概略及初學必讀古籍簡目;中編,明闆本與辨僞書;下編,經書(八種)解題。本書詳細介紹瞭多種基本古籍的內容、版本及辨僞情況 ,介紹瞭治學的基本方法及途徑,是初學者必讀的入門參考書。
屈萬裏(1907~1979年) 字翼鵬。山東省魚颱縣王魯鄉東華村人。一生緻力於教學及中國古代經典文獻和甲骨文研究工作,成績卓著,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漢魏石經殘字校錄》、《詩經釋義》、《古籍導讀》、《書傭論學集》、《尚書釋義》、《圖書版本學要略》、《〈殷墟文字甲編〉考釋》等。
自序
上編 古籍概略及初學必讀古籍簡目
一、古籍概略
二、初學必讀古籍簡目
中編 明闆本與辨僞書
一、治學與材料
二、圖書闆本問題
三、辨彆僞書問題
下編 經書(八種)解題
一、《論語》
二、《孟子》
三、《周易》
四、《尚書》
五、《詩經》
六、《周禮》
七、《禮記》
八、《左傳》
自序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係裏,很多好學的學生。他們都希望能在課外讀些本國的古書,但也都感到下列的諸問題。
一、我國的古籍浩如煙海。究竟哪些是最基本的書,而決不可不讀的?
二、每一部重要的古書,都有多種的注解,初學的人,勢不能全都閱覽。如果隻能讀一二種,究竟以讀哪種注解為最方便?
三、每一部古書,都有許多刻本,刻本有好的也有壞的。究竟哪種刻本的錯字較少?
以上三點,是學生們常常感到的問題。另外還有幾點,雖然一版學生不容易感到,但卻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傳世的古籍刻本,有些因為若乾版本爛壞或失掉,以緻有許多缺頁;有些因為若乾版本漫漶,以至印本模糊,不堪卒讀;有些事任意刪節原文,而以刪節的本子冒充原本。
二、古籍中的偽書很多,而其情形卻不盡相同。有全部是偽作的,有一半真一半偽的,有既有真本又有偽本的。
三、古籍中最重的經書,它們大部分都不是一人或一時的作品,其中也有些不可盡信的資料。如果不把它們著成的時代弄清楚,就必定會影響到史料的運用。
由於上述的那些原因,從去年鞦天起,中文係主任颱靜農先生便讓我開瞭一門新課--古籍導讀。因為這一科目很少有人開過,我隻得自我作古地一麵編寫講義,一麵試教。一年下來,學生們的反應似乎還不壞。所編的講義,就是這本《古籍導讀》。
試教時,我經常地鼓勵同學們發錶對這一科目的意見,並鼓勵他們糾正講義中的錯誤。他們替我改正瞭不少的誤字;對於講義的內容,也曾提齣瞭一些可取的意見。試教的結果,我自己也感覺到所編的講義,有些地方並非學生所急需,而應當予以刪汰;也有些地方不夠充實,而應當予以補充。於是趁暑之暇,把它修訂瞭一遍。為瞭便於請教方傢,同時也為瞭省卻講義組繕印的麻煩,所以現在決定把它齣版。
因為想儘量減少篇幅,所以這本講義,是用最淺近的文言文寫的。好在這本書是為讀文史之科的大學生們寫的,他們閱讀起來,在文字方麵,當不會有吃力的感覺。
一九六四年八月五日屈萬裏
我必須承認,我對古代文獻的瞭解一直停留在“知道名字”的層麵,閱讀起來常常是囫圇吞棗。是這本書改變瞭我的閱讀習慣。作者在介紹每一類古籍時,都會兼顧其曆史背景、體例特點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有效地進行主題式閱讀。特彆是書中關於如何利用目錄和索引來快速定位信息的講解,對我這種需要經常查閱資料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的實操指南。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精準而有力,沒有一句廢話,信息密度極高,但讀起來卻不感到吃力,這得益於作者高超的結構設計能力。它成功地將一個看似龐大而令人生畏的古籍世界,分解成瞭一係列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模塊,讓每一次閱讀都充滿瞭發現的樂趣和成就感。這本書帶來的,不光是知識的增長,更是閱讀信心的重塑。
評分這本《屈萬裏全集·古籍導讀》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沒有那種故作高深的拖遝,也沒有為瞭求快而犧牲深度的遺憾。作者在選擇導讀的重點和案例時,展現瞭極高的洞察力,每一章的切入點都非常巧妙,總能迅速抓住讀者對該領域最核心的疑惑點進行解答。例如,它對史部典籍的梳理,不僅清晰地區分瞭正史、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不同史書的特點,更關鍵的是,它指導我們如何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閱讀史書,辨彆史料的真僞與偏頗。這種“授人以漁”的指導理念貫穿始終,讓人感到受益匪淺。它不像市麵上其他導讀那樣隻是羅列書單,而是真正深入到文本的肌理之中,提供瞭進入古籍世界的可靠航綫圖,對於想要嚴肅對待中國古典閱讀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可替代。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導讀”這類書籍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內容過於泛泛而談,或者過於偏重某個單一領域。然而,這本《屈萬裏全集·古籍導讀》展現瞭驚人的廣度和深度。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書目的簡單介紹,而是將導讀的視角放在瞭整個中國古代文獻學的宏大圖景中。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不同文獻載體演變的梳理,比如從竹簡到紙張的變遷,以及由此對文本傳播産生的影響,這些細節的剖析,讓我對“古籍”這個概念有瞭更立體的認識。作者的文筆老練,邏輯嚴密,雖然內容涉及的領域很廣,但組織得井井有條,讓人讀起來思路清晰,絕無迷失方嚮之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教你讀幾本書,更是教你如何係統地理解整個古代知識體係的構成和演進,對於想要係統性提升自己閱讀能力的讀者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對古代典籍充滿瞭好奇,但又苦於找不到閤適的入門途徑。《屈萬裏全集·古籍導讀》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的小白量身定做的。它的行文風格非常親切自然,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讀起來就像是有一位飽學之士坐在你旁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領略古籍之美。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總能抓住核心要點,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迅速把握住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古籍的特點。比如,它對先秦諸子散文的解讀,就讓我對《論語》和《孟子》的閱讀産生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鮮活的思想碰撞。這本書在引導我們如何去“讀”古籍方麵,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方法論,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探索寶庫。這本書絕對是愛好傳統文化的朋友們不可多得的珍品,強烈推薦!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它紮實的學術功底所摺服,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闡釋古代經典時的那種“人情味”。很多學者的著作讀起來總讓人覺得少瞭點溫度,但在這本書裏,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些古籍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尊重。比如,在導讀一些文學名著時,作者並不隻是分析其藝術手法,還會穿插講述這些作品在曆史長河中對後世文人的具體影響,這種“活化”古籍的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去重讀那些“老朋友”的興趣。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十分考究,細節之處彰顯瞭對閱讀者的關懷,讓我在沉浸於晦澀的古籍知識時,也能享受到愉悅的閱讀體驗。這已經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或導讀手冊,更像是一次與古代智慧進行深度對話的邀請函,讓我對傳統文化産生瞭更深層次的共鳴。
評分屈萬裏(1907~1979年) 字翼鵬。山東省魚颱縣王魯鄉東華村人。1979年2月16日病逝於颱灣。
評分究專著,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評分二十世紀開始的歲月,在漢堡和不來梅之間的小鎮沃爾普斯韋德(Worpswede)聚集著不少藝術傢和作傢,包括裏爾剋。他們一起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在狂歡之夜乘馬車郊遊。其中有兩位年輕漂亮的女畫傢就像姐妹倆,金發的叫波拉,黑發的叫剋拉拉。裏爾剋更喜歡金發的波拉,但不願意破壞這對理想的雙重影像。在觀望中,一場混亂的追逐組閤,待塵埃落定,波拉跟彆人訂瞭婚。裏爾剋選擇瞭黑發的剋拉拉,與她結婚生女。七年後,波拉因難産死去,裏爾剋寫下這首《安魂麯》獻給她。
評分書很不錯,
評分搞活動又領券很劃算,老公每次都買好多,有一本有點摺瞭,聯係瞭客服,馬上處理瞭。另外一本有些缺頁,當天就給換瞭,很不錯
評分一大波好書買的非常開心
評分非常好,非常滿意
評分內容不錯,紙張一般,排版有點密。
評分這麼一個箭步上前阻止這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