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伟民,刘胜新 编
图书标签:
  • 焊接工程
  • 焊接质量
  • 无损检测
  • 焊接检测
  • 质量评定
  • 焊接工艺
  • 材料工程
  • 机械工程
  • 工业技术
  • 检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4640
版次:2
商品编码:1179018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焊接工程技术人员、检测人员及工人,相关专业在校师生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对焊接结构进行理化检验、常规检测和无损检测,以及对焊接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是保证焊接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书全面贯彻了新相关技术标准,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焊接工程质量的理化检验和无损检测等内容进行充实,使之更符合实际测试过程中的应用程序,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其主要内容包括: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
  ◎焊接工程质量工艺评定
  ◎焊接缺欠的等级评定
  ◎焊接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
  ◎焊接工程质量的理化检验
  ◎焊接工程质量的常规检测
  ◎焊接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

内容简介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方法、检测技术及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焊接工程质量工艺评定、焊接缺欠的等级评定、焊接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焊接工程质量的理化检验、焊接工程质量的常规检测、焊接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本书全面贯彻了新相关技术标准,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焊接工程质量的理化检验和无损检测等内容进行充实,使之更符合实际测试过程中的应用程序,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本书适合从事焊接工程质量评定及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焊接工人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焊接工程质量评定1
1.1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概述1
1.1.1焊接工程质量1
1.1.2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目的和意义2
1.2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3
1.2.1焊接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
1.2.2焊接工程质量合于使用标准4
1.2.3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对比4
1.2.4在役压力容器质量评定标准5
1.2.5在役压力容器质量评定等级6
1.3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条件和时机6
1.3.1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条件6
1.3.2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时机7
1.4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程序8
1.5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分类和内容10
1.5.1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项目和分类10
1.5.2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的选择11
1.5.3焊接工程质量评定内容11
1.6焊接工程质量等级评定18
1.6.1焊接工程表面质量等级评定18
1.6.2焊接工程质量理化检验及无损检测等级评定18
1.7焊接工程综合质量评定18
1.8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示例19
第2章焊接工程质量工艺评定22
2.1焊接结构制造工艺概述22
2.1.1焊接结构的特点22
2.1.2焊接结构的分类23
2.1.3焊接结构的制造过程23
2.1.4焊接结构工艺过程设计23
2.2焊接结构工艺审查25
2.2.1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的目的25
2.2.2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的内容25
2.2.3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的程序26
2.2.4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注意事项26
2.3焊接工艺评定29
2.3.1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29
2.3.2焊接工艺评定的方式29
2.3.3焊接工艺评定的条件30
2.3.4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则30
2.3.5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30
2.3.6焊接工艺评定报告31
Ⅵ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目录Ⅶ第3章焊接缺欠的等级评定34
3.1焊接缺欠的分类和特点34
3.1.1焊接缺欠的概念34
3.1.2焊接缺欠的分类和代号34
3.1.3不同焊接方法易产生的各种焊接缺欠35
3.2焊接缺欠的危害43
3.3焊接缺欠的等级评定45
3.3.1焊接缺欠的评级依据45
3.3.2焊接缺欠的评级标准46
3.3.3常用焊接结构类型及其焊缝质量等级评定50
3.4在役压力容器焊接缺欠评定51
3.4.1平面缺欠的评定51
3.4.2体积缺欠的评定53
3.5DL标准与BS标准中焊接缺欠的评定对比55
第4章焊接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60
4.1焊接工程质量检测概述60
4.1.1焊接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和程序60
4.1.2焊接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分类61
4.1.3焊接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63
4.2焊接工程质量检测的实施64
4.2.1焊前检测64
4.2.2焊接过程中的检测66
4.2.3焊后成品的检测68
4.3焊接工程安装调试质量的检测71
4.4焊接工程服役质量的检测72
第5章焊接工程质量的理化检验74
5.1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74
5.1.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74
5.1.2焊缝十字接头和搭接接头拉伸试验88
5.1.3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90
5.1.4焊接接头弯曲试验92
5.1.5焊接接头冲击试验97
5.1.6焊接接头硬度试验101
5.2焊接接头的金相试验108
5.2.1焊接接头金相试样的制备109
5.2.2焊接接头金相组织检测的内容111
5.3焊接接头的化学分析试验114
5.3.1焊接接头化学成分分析114
5.3.2焊接接头扩散氢的测定116
第6章焊接工程质量的常规检测120
6.1外观检测120
6.1.1外观检测工具120
6.1.2外观检查方法的分类及内容124
6.1.3焊缝外观形状及尺寸的评定125
6.2压力试验126
6.2.1水压试验127
6.2.2气压试验129
6.3致密性检测131
6.3.1致密性检测方法概述132
6.3.2气密性试验133
6.3.3煤油渗漏试验135
6.3.4氦泄漏试验135
第7章焊接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138
7.1焊接无损检测概述138
7.2无损检测符号表示方法138
7.2.1无损检测符号要素138
7.2.2无损检测方法字母标识代码位置的含义139
7.2.3辅助符号的表示方法141
7.2.4技术条件及引用标准的表示方法141
7.2.5无损检测长度的表示方法141
7.2.6无损检测区域的表示方法142
7.3无损检测工艺规程143
7.3.1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43
7.3.2无损检测工艺卡143
7.4射线检测144
7.4.1射线检测基本原理144
7.4.2射线检测设备144
7.4.3焊接接头常见缺陷及识别特征147
7.4.4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检测150
7.4.5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168
7.4.6对接焊缝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187
7.4.7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192
7.5超声波检测201
7.5.1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201
7.5.2超声波检测设备202
7.5.3超声波检测方法203
7.5.4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204
7.5.5超声波检测缺欠的定位、定性和定量204
7.5.6超声波检测缺欠等级评定208
7.5.7焊缝超声无损检测208
7.5.8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法229
7.5.9钢制管道环向焊缝对接接头超声波检测240
7.6磁粉检测245
7.6.1磁粉检测基本原理245
7.6.2磁粉检测材料246
7.6.3磁粉检测方法247
7.6.4磁粉检测时机248
7.6.5磁粉检测条件248
7.6.6磁化和退磁249
7.6.7磁粉显示的分类和记录251
7.6.8磁粉检测质量分级252
7.6.9焊接件的磁粉检测252
7.6.10焊缝的磁粉检测256
7.7渗透检测260
7.7.1渗透检测基本原理260
7.7.2渗透检测材料261
7.7.3渗透检测方法261
7.7.4渗透检测时机262
7.7.5渗透检测条件262
7.7.6渗透检测工艺流程262
7.7.7渗透显示的分类和记录265
7.7.8渗透检测质量评定分级265
附录267
附录A金属熔焊接头缺欠的代号、分类及说明(GB/T 6417.1—2005)267
附录B金属压焊接头缺欠的代号、分类及说明(GB/T 6417.2—2005)278
附录C金属钎焊接头缺欠的代号、分类及说明(ISO 18279:2003[E])286
参考文献290

前言/序言

  第2版前言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出版6年了。在这6年中,焊接工程质量评定及检测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很多技术标准进行了修订,所以第1版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了与时俱进,适应焊接行业发展和读者需求,决定对《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进行修订,出版第2版。
  修订时,全面贯彻了焊接工程质量评定及检测技术相关最新标准,更新了相关内容;修正了第1版中的错误;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焊接工程质量理化检验和无损检测等内容进行了充实,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测试过程中的应用程序;细化了焊接接头扩散氢的测定方法;删除了焊接接头腐蚀试验和焊接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相关内容。
  工业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连接方法是焊接技术,焊接结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焊接结构进行理化检验、常规检测和无损检测,以及对焊接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是保证焊接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焊接工程质量工艺评定、焊接缺欠的等级评定、焊接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焊接工程质量的理化检验、焊接工程质量的常规检测、焊接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本书适合从事焊接工程质量评定及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焊接工人自检自评使用,还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类培训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由龙伟民、刘胜新任主编,黄智泉、陈永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工作为:第1章由龙伟民、陈永编写,第2章由黄智泉、李杏瑞编写,第3章由苗晋琦、夏静、鲁科明编写,第4章由孙玉福、卢广玺、杨威、李军伟编写,第5章由李杏瑞、张海燕、张永生、尼军杰编写,第6章由潘继民、王乐军、杨晗、马超宁编写,第7章及附录由刘胜新编写。全书由陈永统稿,肖树龙对全书进行了认真审阅。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文献资料和有关标准,谨向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错误和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我们负责对书中所有内容进行技术咨询、答疑。
  编者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是一本面向广大焊接从业者、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书籍。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焊接工程中质量评定的核心理念、关键方法和实用技术。 内容梗概: 本书首先深入探讨了焊接质量评定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体系,包括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宜的评定方法。这部分内容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焊接质量管理框架。 接着,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焊接工艺的质量特性。针对不同的焊接方法,如电弧焊(包括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电阻焊、钎焊等,分别阐述了其可能产生的缺陷类型、成因以及影响因素。 本书的核心部分在于详尽地讲解了焊接缺陷的评定技术。这包括: 外观检查: 介绍如何通过目视检查发现焊缝表面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咬边、烧穿、飞溅等,并详细说明了各类缺陷的特征和判定标准。 无损检测(NDT): 这是本书着墨最多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主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 射线检测(RT): 阐述了X射线和γ射线检测的原理、设备、底片判读方法、对各种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焊透、裂纹等)的敏感度以及适用范围。 超声波检测(UT): 详尽介绍了脉冲反射法、穿透法等超声波检测原理,探头的选择、扫查方法、回波判读、缺陷定位和定量等技术,重点讲解了其在检测内部缺陷方面的优势。 磁粉检测(MT): 重点阐述了磁化方法、磁粉选择、显示缺陷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磁粉检测发现表面及近表面缺陷,适用于铁磁性材料。 渗透检测(PT): 介绍了渗透剂、显像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通过渗透检测发现表面开放性缺陷,如裂纹、气孔等,适用于各种材料。 涡流检测(ET): 讲解了涡流的产生原理,以及利用涡流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材料特性和厚度等方面的应用。 力学性能检测: 介绍了与焊接质量密切相关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并说明了这些试验结果如何与焊接质量评定相结合。 金相检验: 阐述了宏观和微观金相分析在评定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晶粒度、夹杂物、相分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书不仅提供了各项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还大量引用了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不同缺陷的影像资料和评定结果,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检测方法的应用。 此外,本书还包含了焊接热输入控制与质量影响、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质量评定的指导意义、焊接变形的控制与评定、特种材料焊接质量评定(如铝合金、不锈钢、有色金属等)以及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等相关内容,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焊接工程质量评定解决方案。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准确、高效的焊接质量评定手段,提升焊接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减少不合格焊接的发生,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从事焊接相关工作人士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里就爱不释手了。它简直就是一本焊接工程质量评定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在设计院工作的工程师,经常需要编写焊接工艺规程,并且在设计中考虑焊接结构的可靠性。以前,我总是需要查阅大量的标准和资料,才能找到我需要的信息。而这本书,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了一起,并且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它对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焊接变形的控制和评定方法的讲解。焊接变形是困扰很多工程项目的一个难题,而书中从工艺源头到后处理的各个环节,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控制措施和评定方法,这对于我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后期返工非常有价值。此外,书中对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也有深入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某些焊接接头会出现问题,以及如何从材料层面去规避风险。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都非常强,它让我在焊接设计方面有了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分

《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在工程项目现场一线工作的焊工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平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焊出合格的焊缝,避免出现各种返工。这本书就给了我非常详细的指导。它从焊前准备、焊接操作到焊后检查,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焊接缺陷的图文解析,看到自己焊出的焊缝出现类似的照片时,就能立刻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并且根据书中的建议进行纠正。书中对不同焊接方法的技巧和要点也进行了非常生动的描述,比如如何控制电弧长度、焊接速度、送丝速度等等,这些细节对于我们一线焊工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曾经为如何保证角焊缝的根部焊透问题而烦恼,但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其中关键在于坡口角度、钝边高度的控制以及引弧和填角的技巧,现在我的角焊缝合格率明显提高了。这本书让我感觉,焊接质量评定和检测技术并不遥远,而是与我们每一个焊工的操作息息相关。它提升了我的技术水平,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

评分

自从接触到《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焊接知识体系被极大地拓展和完善了。我是一名在设备制造行业工作的工艺工程师,平时主要负责焊接工艺的开发和优化,但对于焊接质量的评定和检测,总觉得隔了一层。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看待焊接质量。书中对各种焊接缺陷的图示和解析,是我学习的重点,它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焊缝中的问题,并进一步追溯其根源。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母材和焊材的冶金学原理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分析。它不仅解释了碳当量、合金元素等对焊缝性能的影响,还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焊材选择和焊接工艺控制来避免产生不期望的冶金反应。这一点对于我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缝的综合性能非常有指导意义。另外,书中对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的详尽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对超声波检测中的“盲区”问题感到困惑,但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并且还学习到了如何通过多角度扫查等方法来克服这一问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做”,让我从一个更深层次去理解焊接质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给焊接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系统性学习焊接质量评定和检测技术的从业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份厚礼。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焊接检验员,平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焊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而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层面,对于“为什么会出问题”以及“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却缺乏深入的理论支撑。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标准和规范,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焊接缺陷的形成机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例如,书中关于焊缝咬边、气孔、夹渣等常见缺陷的讲解,就从材料、工艺参数、操作技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且提供了非常具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各种检测技术的介绍,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原理层面,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结果的判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超声波检测章节的讲解,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超声波的传播路径、反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回波信号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解释得淋漓尽致,这对于我这样一名需要实际操作检测设备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指导。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对焊接工艺评定的详细讲解,这一点对于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让我对焊接工程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评分

这本《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真的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实用的技术书籍之一。我是一名在工程总承包公司工作的技术经理,每天都需要协调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而焊接质量一直是重中之重。之前,我们总是依赖于一些零散的资料和经验来指导焊接质量的评定和检测,效果参差不齐。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送来了一本“全能手册”。它系统地梳理了各种焊接工艺下的质量评定方法,并且对每一种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评定依据、检测手段、判定标准等等。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不同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对比分析。例如,在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时,书中根据缺陷的类型、材料的特性、成本的考量等因素,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建议,这为我们在项目初期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评定,这一点对于我们一些大型的、受力复杂的结构项目尤为重要,书中对疲劳裂纹的产生机理、扩展规律以及相应的评定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我对如何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长期可靠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指导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

评分

我是一名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的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焊接结构检测任务。说实话,在遇到《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这本书之前,我对很多焊接质量评定的细节和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理解得并不够透彻。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焊接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标准之间的异同,以及在实际检测中如何根据具体项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标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和不确定性评定的章节。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出具权威检测报告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何评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以及如何撰写规范的检测报告。这不仅提升了我工作的严谨性,也让我的报告更具说服力。此外,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检测技术,比如数字射线成像、相控阵超声等,也进行了介绍,这让我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为客户提供更先进的检测服务。这本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它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焊接质量评定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我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评分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焊接教学工作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教材,用来培养学生的焊接工程实践能力。《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这本书,可以说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需求。它不仅在理论上对焊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缺陷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在实践操作层面,对各种检测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书中对国际国内焊接标准和规范的梳理和解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很多设备的操作细节,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学生容易忽视但又非常关键的环节,而这本书就对这些细节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并且配以大量的插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例如,在介绍射线检测时,书中不仅讲解了X射线和γ射线的成像原理,还详细介绍了胶片处理、显影、定影等步骤,以及如何根据显影情况来判断焊缝缺陷。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步骤,对于他们将来独立完成射线检测任务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焊接工艺优化和质量改进的案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非常有帮助。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下一学期的主要参考教材,我相信它一定能帮助我的学生们在焊接工程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焊接工程师,我一直被各种焊接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搞得头晕脑胀。之前看的几本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讲解不够深入,让我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但是,当我拿到这本《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时,我感觉眼前一亮!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比如,书中对各种焊接缺陷的成因、判别标准以及如何预防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还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焊接工艺的质量评定方法的详细阐述,比如手工电弧焊、埋弧焊、MAG焊、TIG焊等等,每一种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案例分析。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这对于我们这些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些图示不仅清晰地展示了焊接缺陷的样子,还生动地解释了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我尤其记得其中关于无损检测的部分,CT、超声波、磁粉探伤等等,之前我总觉得这些高科技离我太远,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我觉得这些技术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我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运用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发现效果真的很好,不少以前遇到过的棘手问题,现在都能迎刃而解了。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自己在这个领域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知识,也让我对焊接工程质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的信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跟我一样,在焊接工程领域努力奋斗的同行们!

评分

在我从事工程建设行业多年的经验中,焊接质量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虽然我不是直接操作焊接设备的工程师,但作为项目的质量负责人,我需要对焊接质量的评定和检测结果有深刻的理解。《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这本书,就为我提供了这样一种宏观而又细致的视角。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焊接工艺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焊接质量的评定。我尤其看重书中对焊接缺陷的分类和等级划分的讲解。它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检测报告中关于缺陷的描述,并能够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做出是否需要返工或者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判断。书中对于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的分析,也帮助我能够更合理地选择检测手段,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评定,这对于确保我们所建造的结构物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试验结果来评定焊缝的力学性能。这本书让我对焊接质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帮助我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

评分

我是一名在工程项目中负责焊接质量监督的工程师,手头有各种各样的图纸和标准,但常常觉得它们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串联,也难以把握焊接质量评定的精髓。《焊接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及检测技术(第2版)》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将那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看待焊接质量问题。书中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下焊接质量评定标准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在石油化工领域,对焊缝的抗腐蚀性和密封性有极高的要求,而书中对这些特定要求的评定方法和检测技术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同样,在桥梁和压力容器等领域,对焊缝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完整性要求也极高,书中对这些方面的评定和检测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检测技术与评定方法之间关系的阐释。它不仅仅是介绍如何检测,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通过这些检测手段,我们能够获得哪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如何用来评定焊缝是否符合要求。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更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了实际可操作的经验。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关于管道焊接质量评定的案例,涉及到了焊前预处理、焊接工艺控制、焊后检验等多个环节,书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检查要点和判定依据。这本书让我感觉,焊接质量评定不再是枯燥的标准条文,而是充满智慧和实践的艺术。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思路,也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在项目现场进行质量把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