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忆旧》是梁实秋晚年极为重要的作品,既有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温馨记忆,也有对亲朋和师友的深切缅怀。在最后一辑《槐园梦忆》中,作者叙述了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伴一生的点点滴滴,感人至深。
历经岁月的沉淀,那些印在心底的故人往事,在梁实秋朴素、静默的笔下越发清晰而动人,那些从不曾忘却的感情也越发醇厚,成为作者心中永不消逝的美好。
梁实秋(1902—1987),
原名梁治华,笔名子佳、秋郎等。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专业。
梁实秋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纪录。不论是调侃柴米油盐,还是描摹风花雪月,抑或探讨琴棋书画,他的文字都清雅简洁,充满幽默和智慧。代表作主要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忆旧》,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
★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来,下笔千言,谐而不俗。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应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
——余光中
★先是读了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再是詹宏志的《绿光往事》,最近则是梁实秋的《雅舍忆旧》,感动依次升级。
——豆瓣读者
第一辑
回首往事001
忆《新月》 / 003
纽约的旧书铺 / 011
回忆抗战时期 / 012
《琵琶记》的演出 / 021
讲演 / 027
演戏记 / 031
相声记 / 035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 038
记得当时年纪小 / 040
童年生活 / 047
我在小学 / 049
我的暑假是怎样过的 / 056
清华八年 / 059
点名 / 082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 084
第二辑
怀念故人091
忆冰心 / 093
忆沈从文 / 103
忆周作人先生 / 106
忆岂明老人 / 111
忆杨今甫 / 114
忆李长之 / 118
记卢冀野 / 122
方令孺其人 / 126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 130
酒中八仙 / 133
辜鸿铭先生逸事 / 139
谈徐志摩 / 140
陆小曼的山水长卷 / 172
怀念陈慧 / 176
关于老舍 / 179
胡适先生二三事 / 186
闻一多在珂泉 / 191
悼齐如山先生 / 199
悼朱湘先生 / 202
悼念道藩先生 / 205
悼念陈通伯先生 / 208
悼念夏济安先生 / 209
悼叶公超先生 / 211
想我的母亲 / 213
第三辑
槐园梦忆217
槐园梦忆 / 21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在民国十二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做第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
那年的某个午后,我无意间翻开了这本《雅舍忆旧》,就如同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小窗,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带着旧时气息的清风。书页泛黄,字迹隽秀,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年代的温度。我不是那种喜欢追逐潮流的读者,反而偏爱这种沉淀下来的文字,它们带着故事,带着情感,不急不缓地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梁实秋先生的笔触,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他描绘的那些生活片段,看似平淡,却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他写故乡,写童年,写日常的琐碎,但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那个逝去时代的深深眷恋,是对生命中那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的细致捕捉。读他的文字,我仿佛也跟着他一起,在雅舍那个不算宽敞却充满温情的小天地里,感受着生活的点滴甘苦。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词句,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让我在阅读时,不禁停下来,细细品味。仿佛置身于旧日的时光,品一杯香茗,听一段往事,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慰藉。
评分当我翻阅《雅舍忆旧》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奇妙的疏离感,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亲切。梁实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些许疏离的目光,观察着周遭的世界,也审视着自己。他笔下的“雅舍”,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居住空间,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栖息地。在那里,生活被简化,被提炼,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我喜欢他写人,写事,那种不带褒贬,却又字字珠玑的描写。他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深情参与者,用冷静的笔触,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可爱。阅读的过程,如同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试图去理解他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理解他对于人情世故的洞察。这种理解,并非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而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一种对生命体验的共同体会。他让我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得以片刻停歇,去回味那些被遗忘或忽略的细节,去感受那些质朴而真挚的情感。
评分《雅舍忆旧》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梁实秋先生以他特有的、带着些许疏离又充满温情的笔触,描绘了他心中的“雅舍”。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生活细节的刻画,那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在他笔下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分享生活,分享他对生命的体悟。我欣赏他那种不动声色的智慧,那种看透世事却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态度。读他的文字,总能让我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去思考一些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本质问题。他笔下的“雅舍”,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也是一个精神的寄托。在这里,我找到了共鸣,找到了慰藉,也找到了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审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看到了一个人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
评分《雅舍忆旧》这本书,于我而言,更像是一本被精心收藏起来的旧相册,每一页都承载着一段珍贵的记忆。梁实秋先生以他特有的幽默和睿智,将那些过往的日子,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生活细节的描摹,那些关于食物、服饰、人际交往的片段,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他不是那种高谈阔论的作家,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述着最真实的人生。读他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安宁,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旧时庭院,听长辈娓娓道来那些陈年的故事。他笔下的“雅舍”,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怀寄托。这种情怀,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一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向往。
评分翻开《雅舍忆旧》,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时光温柔拂过的世界。梁实秋先生的文字,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像狂风暴雨般席卷,却能像春雨般润物无声。我欣赏他那种从容不迫的叙事风格,他不会刻意去渲染情绪,也不会去强加观点,而是将自己对生活、对人事的观察,不动声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雅舍”,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所在,也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情感的空间。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走进了那个属于他的世界,感受着那里的人情冷暖,体味着那里的人间百味。他对于故乡、亲友的描绘,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让我感同身受。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过往的重逢,一次与自己的对话,都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大师作品,买来品读一下。
评分很喜欢梁实秋的杂文,散文,文白相济,幽默诙谐,获益不少。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京东,我的大爱,只要能在上面搞定,决不跑腿,字数够吗
评分正版,非常满意。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很不错 经典
评分好书!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