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要素

爵士要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翟黑山 著
图书标签:
  • 爵士乐
  • 音乐史
  • 音乐理论
  • 和声
  • 即兴演奏
  • 节奏
  • 布鲁斯
  • 摇摆乐
  • 美国音乐
  • 音乐欣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452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5433
品牌:人民音乐出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黑山爵士音乐系列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爵士要素》作者台湾爵士乐泰斗,长期在台湾及大陆多地授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著成系列教材。此为“黑山爵士音乐系列·爵士精华”四书之爵士要素篇。内容主要以简单讲解及曲例练习为主,根据不同的爵士要素知识点设计各种曲例练习,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了解学习直至熟练掌握。

作者简介

翟黑山,华人爵士音乐泰斗,留美专攻爵士音乐、爵士编曲和爵士吉他的华人、在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内地及台湾大专院校讲授爵士乐的华人从事爵士音乐教育时间长、写作爵士音乐教材数量很多的华人门下弟子众多:台湾鼓王黄瑞丰、爵士吉他大师苦瓜(许治民)、贝斯手郭宗韶、流行钢琴教师杨灿明……

目录

一、节奏
1.装饰音型
2.先行音型
3.后击音型
4.休止音型
5.挂留音型
6.结合音型
7.流行音型
8.拉丁音型
9.抒情音型
10.摇滚音型
11.爵士音型
12.新潮音型

二、旋律
1.重复音
2.和弦音
3.经过音
4.辅助音
5.突接音
6.双半音
7.间接音
8.引伸音
9.变化音
10.蓝调音
11.装饰音
12.音效音

三、和声
1.三主和弦
2.常用和弦
3.顺阶和弦
4.V—I和弦
5.V/V—V和弦
6.Ⅱ一V和弦
7.小调和弦
8.代V和弦
9.增三和弦
10.减七和弦
11.功能和弦
12.调式和弦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爵士乐的迷人世界》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专注于介绍爵士乐的发展脉络、流派特色、重要音乐家以及其文化影响,完全避开您提及的《爵士要素》一书的任何内容或主题。 --- 《爵士乐的迷人世界:从新奥尔良的黎明到现代的交响》 一部深入探索美国音乐瑰宝——爵士乐的权威之作 爵士乐,这一诞生于美国南方的独特音乐形式,如同奔腾的密西西比河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流淌着无尽的创意与情感。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二十世纪以来全球音乐、艺术乃至社会思潮变革的缩影。本书《爵士乐的迷人世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广阔而精细的画卷,带领我们穿越一百多年的时光,探寻爵士乐从泥土中萌发、经历蜕变,直至成为世界性艺术语言的完整历程。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爵士乐自诞生以来的各个关键时期,深入剖析了不同流派的音乐特征、技术创新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我们不会止步于简单的名人录,而是致力于解析音乐家们如何通过即兴创作,将蓝调、拉格泰姆(Ragtime)、欧洲古典音乐元素以及非洲节奏完美熔铸,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充满生命力的声音。 第一部分:根源与黎明——新奥尔良的熔炉(约1890s – 1920s) 爵士乐的摇篮,无疑是那个充满多元文化碰撞的新奥尔良。本部分将细致描绘“故事城”的独特生态——那里融合了法国、西班牙、非洲、加勒比以及美国本土的文化遗产。我们将探讨早期布鲁斯(Blues)和牧师歌(Spirituals)如何奠定了情感基调,而拉格泰姆的切分节奏如何为未来的即兴演奏提供了结构基础。重点章节将聚焦于“集体即兴”这一早期爵士乐的核心特征,解析早期乐队如巴迪·博尔登(Buddy Bolden)的传奇故事,以及金格·奥利弗(King Oliver)和他的克里奥尔爵士乐队如何将这种音乐形式带入记录时代。此外,我们还将详述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如何从一个新奥尔良的学徒成长为现代独奏家的奠基人,他对节奏、旋律和个人表达的革命性贡献,将作为这一时期的核心论述。 第二部分:大乐队时代的辉煌与摇摆的节奏(约1930s – 1940s) 随着禁酒令的结束和爵士乐向北方城市如芝加哥和纽约的迁移,爵士乐迎来了其商业上最辉煌的时代——摇摆乐(Swing Era)。本部分将深入分析大乐队(Big Band)的编曲艺术,探讨从五人小组到十几人编制的乐队如何平衡结构化的乐谱与自由的即兴发挥。本章的重头戏是对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摇摆乐之王”的解读,他如何将爵士乐带入主流白人社会,以及他对种族融合在音乐领域所起到的先驱作用。同时,我们将详细比较不同大乐队的风格差异,从更具蓝调色彩的坎农布里·艾灵顿(Duke Ellington)那富含色彩的管弦乐作品,到科特·贝斯(Count Basie)那以律动(Riff)为基础的简洁有力风格。 第三部分:革命与重构——波普的诞生(约1940s末 – 1950s初) 二战后,一群年轻的音乐家们对摇摆乐的商业化和既定结构感到不满,他们渴望回归音乐的本质——即兴创作的纯粹性。这催生了比波普(Bebop)的革命。本书将细致解析波普的音乐理论,包括快速的和弦进行、复杂的和声替代、不规则的重音以及更长的、更具叙事性的独奏段落。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和迪兹·吉莱斯皮(Dizzy Gillespie)不仅是技术上的大师,更是哲学上的叛逆者。他们的音乐语言如何迫使听众以更专注、更具智识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以及小乐队(Combo)如何成为表达这种新想法的主要载体,都将在本部分得到充分阐述。 第四部分:风格的多元化与内在的探索(约1950s – 1960s) 波普的出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爵士乐开始向各个方向分化。本部分将考察随之而来的重要流派: 1. 冷爵士(Cool Jazz): 以西海岸为中心,探讨其对欧洲室内乐的影响,以及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早期的作品如何体现出克制、内敛的音色美学。 2. 硬波普(Hard Bop): 对波普的复兴,但更强调灵魂乐和福音音乐的根源,以亚特·布莱基(Art Blakey)和霍拉斯·西尔弗(Horace Silver)为例,展示其更强烈的律动感和布鲁斯亲和力。 3. 调式爵士(Modal Jazz): 以迈尔斯·戴维斯的《Kind of Blue》为里程碑,解析“调式”替代传统和弦进行如何解放了即兴的思维空间,以及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如何将其推向极致的灵性探索。 第五部分:自由、融合与当代回响(约1960s至今) 六十年代的社会动荡,也深刻地反映在了爵士乐中,自由爵士(Free Jazz)的出现标志着对所有既有规则的彻底颠覆。本书将剖析奥奈特·柯尔曼(Ornette Coleman)和塞西尔·泰勒(Cecil Taylor)如何挑战音高、节奏和结构的定义,将音乐推向纯粹的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辨。随后,我们将探讨爵士乐与摇滚乐、放克(Funk)的融合,特别是融合爵士(Fusion)的兴起,解析其对电子乐器和摇滚节奏的采纳。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当代,介绍那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的音乐家,探讨爵士乐在全球,尤其是在欧洲、日本以及拉丁美洲的发展,论证爵士乐如何从一种美国地方音乐,蜕变为一种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生命力的现代音乐语言。 为什么阅读这本书? 《爵士乐的迷人世界》不仅是一部音乐史,更是一部关于美国精神、创造力、抗争与融合的史诗。通过对音符、和声、节奏和传奇人物的细致描摹,读者将能够真正理解爵士乐为何被称为“即兴的艺术”,以及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其永恒的魅力和批判精神。无论您是爵士乐的资深爱好者,还是初次接触这一迷人领域的探索者,本书都将是您理解和欣赏这一伟大音乐传统的最佳向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是太独特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心爱的音乐。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剖析了爵士乐的核心要素。他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大量生动的例子和比喻,将那些看似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比如,他对“和声”的讲解,就避开了那些晦涩的乐理术语,而是通过描述不同和弦组合所产生的“色彩”和“情绪”,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和声的魔力。他甚至将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比喻成一场“自由的对话”,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不同乐器之间你来我往、默契配合的画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把爵士乐局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音乐流派,而是强调了爵士乐的“演进性”和“包容性”。他解释了爵士乐是如何不断吸收其他音乐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读到这里,我才意识到,爵士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的音乐形式。这本书让我对爵士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主动去寻找和欣赏更多的爵士乐作品。

评分

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没想到读起来却像是在听一场精心编排的音乐会。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并没有直接扔给你一堆术语和乐理知识,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层层递进的引导,让你不知不觉地沉浸在爵士乐的世界里。一开始,我还在担心自己是否能跟上节奏,但很快,我就被他所描绘的那些即兴的旋律、独特的和声以及充沛的情感所吸引。他对于不同乐器在爵士乐中的角色分析尤其到位,让我对萨克斯的慵懒、钢琴的灵动、贝斯的沉稳以及鼓的律动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节奏”这一部分的阐述,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四四拍”上,而是深入挖掘了摇摆(swing)的精髓,以及切分音(syncopation)如何赋予音乐生命力。他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种“错位”带来的惊喜感,仿佛是在描述一个舞者在不经意间展现出的惊艳舞步。读到这里,我不仅对爵士乐的节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开始反思自己在其他领域是否也忽略了这种“意料之外”的魅力。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让我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收获了扎实的知识。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音乐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对那些听起来“不一样”的音乐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是一把开启爵士乐宝藏的金钥匙。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爵士乐的历史和代表人物,更是深入挖掘了构成爵士乐灵魂的那些“看不见”的元素。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爵士乐的“布鲁斯根源”,那种深沉的忧郁和不屈的生命力,让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美国南部尘土飞扬的音乐场景。而对于“摇摆”的解释,更是精彩绝伦。他并不是简单地说“摇摆就是一种节奏”,而是通过对强拍弱拍的处理,对音符时值的微妙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摇摆所带来的那种独特的律动感,那种身体不由自主想要跟着摆动的冲动。读到这部分,我甚至感觉自己的手指都在轻轻敲击桌面,想象着那些即兴演奏的乐手是如何将这种律动注入到每一个音符中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爵士乐之所以迷人,不仅仅在于它的炫技,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真实的情感和自由的精神。

评分

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种艺术形式,就必须了解它的“根”。而这本书,正是帮助我找到爵士乐根源的那盏明灯。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谈论复杂的乐器编排或者高深的乐理,而是从爵士乐最根本的“灵魂”——“布鲁斯”开始讲起。他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布鲁斯音乐中那种深刻的情感表达,那种饱含生活沧桑的旋律,那种对自由的渴望。我仿佛能听到奴隶们在田野里哼唱的劳动号子,能感受到那些在压迫下依然不屈的生命力。然后,他循序渐进地将这种布鲁斯精神如何融入到爵士乐的各个方面,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以及最重要的——“即兴”。我对“即兴”的理解,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再是简单的“随便乱弹”,而是建立在深厚功底和对音乐深刻理解之上的“有组织有创造力的自由”。作者将“即兴”的魅力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中那种最纯粹的生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爵士乐的入门读物,它更是一次关于音乐、关于情感、关于自由的深刻探索。

评分

说实话,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爵士乐的认知基本上是模糊的。在我脑海里,爵士乐就是一种“黑人的音乐”,充满了即兴和难以捉摸。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就像一位资深的导游,带领我一步步探索爵士乐的深层肌理。他没有回避爵士乐复杂的和声和即兴技巧,但他的解释方式却非常人性化。他会从爵士乐最核心的“对话”概念讲起,将乐手之间的互动比喻成一场精彩的辩论,每一个乐句都是一个观点,每一个回应都是一次巧妙的接招。这种“对话”的概念贯穿全书,让我对爵士乐不再是“听个响”,而是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交流。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即兴”的解读,他并没有将其神化,而是强调了即兴背后的严谨训练和对音乐理论的深刻理解。他用“在熟悉的框架内自由翱翔”这样的比喻,让我顿时豁然开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音乐的,它更像是一门关于创造力、沟通和自由的哲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音乐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

非常白金汉

评分

还没使用,先好评吧!支持一下京东!

评分

要素,要材,基础的东西。

评分

还没使用,先好评吧!支持一下京东!

评分

非常白金汉

评分

还没使用,先好评吧!支持一下京东!

评分

还没使用,先好评吧!支持一下京东!

评分

非常白金汉

评分

还没用,先好评吧,相信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