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信札》不是简单的旅行笔记,有哲思,有文化内涵,文字亦庄亦谐,非常值得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且有文化情结的后学们借鉴……
《旅行人信札》是陈嘉映教授的旅行随笔,是他1981年春游历时写给亲友的信。书中不但摹景状物,开出疏朗境界,又杂有作者于自然、人生的感悟,与草木山水相映成趣。不同于他学术文章的严谨,本书笔调清新明快,既描写了旅行沿途的景致,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又有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思考和联想。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学术成就有:专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等,译著《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一路上,人们常问我,一人出门,不寂寞吗?从买卖兴隆、拥挤喧嚣、体臭熏人的感情仿制品商店脱身,落入寂寞与孤独,自当庆幸;即使身处真情实意之中,人也该有一个机会出离他处熟的环境,中止不断重复的话语,在寂寞中同自己交流,从沉默的方面把生活再体会一遍。
●在中国思想的少年时代,我们有过庄子。可惜后人每以佛学解之,特特看重消极遁世,少见其天真烂漫,游戏人生。庄周的出世,不是心力衰竭的逃避,而是心从所适的畅达;无行地也,非绝迹焉。
●有些景点,走过倒也平平,但若择良辰来携良朋,或待月,或迎日,或观雨,或弄晴,必然都好。本欲坐到晚上,但独自坐得久了伤神,便下山来。未坐车,仍沿湖中堤路走。游丝横路,湖风送凉,时而透出一道斜阳,湖面上耀起金红。堤路无人,就由我躺倒喊上两声。独处久了,诚是有点儿疯癫了。人的岁月太短,还容不到好生享受它,已把最好的日子打发尽了。
●多美好的夜晚。人们都怎么啦?干吗不出来走走?生命,我们有的是,挥霍一点吧,都攒着生利息吗?愿意所有的人,熟识的和陌生的,都怀着温柔的充实的谅解的心情到这春夜中来巡游。
●我总相信,写字和为人一样,不可制定出一种标准的风格。有人重错综玄深,有人喜巧思奇构,有人取款款交心的方式。至于我自己,则力求远避烂漫芜杂,做到质直准确干净。
●Heidegger说,人生存在未来中。这种人恐怕太坚强了。那么,沉湎于往事的心灵,诚是些柔弱的心灵!像68年69年,情窦初开,学着刚强,其实是个孩子。这段惆怅不去,就永远是个孩子。都讲外柔内刚,是见了柔的弱处,不提柔的强韧。性格要刚,却何必要刚硬的内心?心柔,就又体贴到那无际绵延的爱和烦。人还活着,总还对世界有所留恋,世界却一无所谓,所以怀抱对世界之爱就总有一种失恋的感受。在那种饱满的伤感中也不是没有欢欣,那种隐秘的对生之欣喜,为能爱而欣喜。而那就是生本身了,那一切欢欣与烦恼的泉源。贴近这生的本身,我们就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呢!
●记记所见所闻,发发感想,总是容易轻松的,虽然记录也有精彩与否之分,感想也有深刻与否之分。但这些东西总代替不了系统艰苦的思考所生产的果实。托翁的日记极深刻,但俄罗斯天命的全景却是在战争与和平和安娜里展开的。歌德的随感无比精彩,但只有他的Faust才托得起近代精神的日月星辰。而且,歌德若不是写Faust的那个人,我们也很难想像他道得出随感中那样有分量的见地。现在流传下来的孔夫子,似乎只有些语录,但我们别忘了这位夫子是写定诗经春秋的人,是读易而三绝韦编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系统浩大的工程,非如此又怎能设想一部论语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石?翻开论语,哪一句不是系统思想的概括,哪一句像是浮泛的感想?反观那些感想家的随感,立刻就看出差别了,其中纵有些聪明隽永,也只适合给小报当佐料,和一个时代的基本精神追求毫无干系。——当然,也许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基本的精神追求,那又另当别论。的确,如果一个民族的精英都热衷于发感想听感想,那恰好说明这个民族已经失去精神的基地了。
●忽然觉得自己像狼一样孤独,希望见到人,哪怕一个陌生人,哪怕一个坏蛋。心底的脆弱忽然通过裂变增生,在全身蔓延开来,瓦解了意志与精力,只想安安静静地爱,被爱。一路上常有人把我这样一个人长途旅行视为异事,一向不以为意,这时却感到两个月不停顿的奔波,情绪像山中的天气一样变幻不定,似乎已经把力量消耗尽了。无论如何努力,竟不能使自己镇定如常。拉住自己,不到悬崖上去辨别方向。
●一座大山,就像一个伟大的人格一样,当然只有离开一段距离才可得观其全貌,得观其外部的轮廓。但这个全貌就是庐山的真面目吗?我们必须曾在此山之中,勘踏过其中的草径,漱饮过其中的溪流,抚摸过其中的石和树,我们必须曾活在那里,才能真正看到,才能从外形看到实质。看,跳出来看,是一种回忆。惟曾在者能看。
●像我们站在青春的边缘,感觉到时间的离心力正在把人们抛出去,抛出动荡、冲击、炫目的人生中心,抛向安稳的常规生活。
……
拿到《旅行人信札》这本书,第一眼就觉得它与众不同。它的排版,它的用词,都透着一种精致和讲究。我能感觉到,作者在文字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每一个词语的选择,每一句话的结构,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对语言的敬畏之心,在如今快餐式的阅读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细节的敏锐捕捉。也许,作者在描述某个场景时,会用最贴切的比喻,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在表达某种情感时,会用最含蓄的语言,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期待它能带我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或许会描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朴实生活。它不像那些追求大场面的作品,而是更注重于个体生命的体验,用细腻的笔触,去展现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重新审视生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并在其中找到共鸣。
评分这本书给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治愈感。它不会强硬地灌输某种观点,也不会刻意地卖弄文采,而是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你的心里。我能想象,作者在写下这些信札的时候,一定带着一份温柔和善意,他对待世界,对待他人,都怀揣着一份真诚。他的文字里,或许充满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对生命中那些微小却珍贵的瞬间的捕捉。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我们可以放下戒备,坦诚相对的世界。这种温暖的基调,在如今有些冰冷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轰轰烈烈,而是更注重于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在疲惫时可以依靠的港湾,让我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并在其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气质,怎么说呢,就像是某个夏日午后,阳光透过老式木窗斜斜地照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页和陈年木头的味道。我翻开扉页,还没读到正文,就被那纸张的触感和泛黄的色泽深深吸引。仿佛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那些久远的记忆和无声的故事。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对生活有着细腻体察的人,他的文字里,或许藏着对世界的好奇,对远方的渴望,以及那些在旅途中触动灵魂的瞬间。这种感觉,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阁楼里翻看祖父留下的旧日记,每一页都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饱满的珍珠,等待你去发掘。我尤其喜欢书的装帧,那种复古的、不落俗套的设计,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又神秘的氛围,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潜入其中,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奥秘。这本书,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通往内心深处的那扇门,引领你去发现那些被日常琐碎掩盖的,真正值得珍藏的情感和风景。我期待它能带我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人文关怀的世界。
评分《旅行人信札》这本书,给我一种探索未知的好奇感。它不像是那种有明确答案的书籍,更像是一张藏宝图,指引着我去发现那些隐藏的宝藏。我猜测,作者的笔触,一定充满了画面感,能够将遥远的风景,鲜活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异域的风情,体验不同文化的碰撞。它不是那种让人一目了然的书,而是需要我去一点点地挖掘,去一点点地品味。我喜欢这种“解谜”式的阅读体验,它能够激发我的思考,让我对世界产生更深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展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并从中获得启迪,去发现更多属于自己的“宝藏”。
评分这本《旅行人信札》,给我一种沉静而悠远的阅读体验。它没有那种瞬间抓住人眼球的戏剧性冲突,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悬念迭起,而是像一位老友,娓娓道来,用一种平和的语调,分享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我仿佛能看到,他在某个异国街角,静静地坐着,手中握着一支笔,将内心的波澜化作文字,寄往远方。那些信札,不仅仅是记录路途的见闻,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他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在不同文化碰撞中所激发的哲学火花。这种写作方式,虽然不如快节奏的书籍那样直接,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需要读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我喜欢这种“慢阅读”的感觉,它能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让我的思绪随着文字一同飞翔,去感受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去领悟那些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它不像是一本消遣读物,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与作者,也与自己的深度交流。
评分快递小哥辛苦,东西不错!
评分买的可心,送的及时,一次愉快的购物体验!
评分书还可以。用了优惠券。活动力度一般。以后再来看看
评分送货速度快,产品质量好,很满意。
评分据说作者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哲学家的人。
评分6.18搞活动买的,价格比较实惠,还没有开始看。
评分还不错
评分该书的切入点新颖,对我的研究十分有帮助!
评分挺好的内容一般挺好的内容一般挺好的内容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