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桂冠诗人廖伟棠,写诗二十六载,年少成名,拿奖拿到手软:他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香港艺术发展奖2012年年度作家。
●作者情诗首度结集隆重出版,入选作品多为内地首次发表,此次精心制作,以飨内地读者:诗集精装,双色印刷,配有精美插图若干,书口三边扫红(价格昂贵,占印制成本的1/3),并附赠廖伟棠摄影作品精美明信片。图书精美,值得珍重收藏。
●这样一本情诗集,适合有情之人,于陌上花开之际,持而念之,可缓缓归。
●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作序,妙文诚意推荐。
海报:
《春盏》是廖伟棠写诗二十余年的精选集,诗作大半为内地首次结集发表。廖伟棠的诗重性情,文字流宕多姿而锐气鲜明,思接渺茫空阔而不忘尘世纷芸,拥有不囿于“文学”的自由。
廖伟棠,1975年出生,诗人、作家、摄影家。居香港,曾居广东、北京、意大利。1990年开始写诗,出版诗集《少年游》《野蛮夜歌》,散文集《花着身》、《衣锦夜行》,评论集《反调》、《波希米亚香港》、《游目记》,摄影诗文集《寻找仓央嘉措》以及小说集、摄影集等二十余本。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香港艺术发展奖2012年年度作家,获邀参加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台北国际诗歌节等。
序我们在诗里殊途同归
自序
辑一
一九二七年春,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
献给特拉克尔
波提切利·春天
一九八三年夏天
骨灰堂情歌
白桦树下──献给塔可夫斯基
乡间来信
一个无名氏的爱与死之歌──对BobDylan的五次变奏
岁暮怀莫须有先生──献给废名
沃罗涅日情歌——给MY
一九一八年二月二十三日纪念诗
后海觅魂记
来生书──给F
枕边书──给疏影
在城建第四医院
邦妮与克劳德──给疏影
二龙山──给疏影
冬夜口占猫诗一首
故都夜话
野蛮夜歌
凌晨4点,和我做爱──给疏影
听戴女士歌唱──献给BillieHoliday
拟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给疏影
鹿苑给疏影的生日诗小祷文听得吴咏梅《叹五更》致夜树佛罗伦萨奇娅拉──给CHIARA列宁旅馆歌谣依莎贝舞弗拉明戈行
写给珠三角的骊歌
一个藏语爱情故事──给疏影
辑二
吾乡
秋老虎──致茨维塔耶娃
致二十一世纪少年小催眠曲桃花谣怀木心先生忆牯岭街少年昔日冒死旅行然后就下起了雨沉香诔千年夏歌闪电,或再论虚空迷失菩提谣纪念诗──写给MY白石写给初初的秋歌旧诗集拟末日诗──给疏影祭如在在天水围,在定福庄京都梦抄
十七岁年轻时,我们曾经相爱却浑然不知幌马车之歌
无情游
另一个仓央嘉措(组诗六首)
星空下
梦祭姜夔墓
无常之诗
大化之诗
苍苍之诗
西伯利亚情歌206存歿笔记
寄阿勒泰
情人节的妓女之歌
回旋曲
立秋庆典──给疏影
东涌的一位穆斯林女子
送别──祭李香兰
小舞者
苦苓林
趁还记得
金色臂镜花缘小奇遇记像塞尔努达那样活着
洱海畔听周云蓬鼓琴
海舌
白素贞当我们坐在冥王星的冰块旁哭泣过旧居新居赋听得石小梅惊梦月光光上面的海是怎样的十月一日九广铁路上当你睡着时发生的事观察雪山的一百四十七种方式反科幻诗熊说应许之地——给呼咪生日诗巡礼之年岁暮见旧作《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有怀
序
我们在诗里殊途同归——周云蓬
廖伟棠,听名字就不是中原人,典型的“南蛮”,确切地说他是个粤语诗人。第一次见他,是在北大旁的万圣书园的诗会上,他很摇滚地用粤语念了一首诗,跟张国荣附体似的。念一句,另一位摇滚诗人颜峻就用普通话翻译一句,感觉这样用方言念诗还是很有趣的。
那时我扎根在圆明园的画家村,毗邻北大、清华,经常去北大参加各种诗歌活动,文艺穷光棍们对于诗和女生如饥似渴。有胆子大的,借机会蹿上台,抢过话筒,念一首自己的诗表现一下。所以我们这些人是不太招待见的。可廖伟棠比我们混得好,他总能坐在台上。后来他终于心想事成,把五四文学社漂亮的女社长曹疏影给勾搭走了,此后远遁他乡。
廖伟棠还是一个摇滚乐爱好者,所以虽然他离开了北京,但我每每到南方巡演,还会常与他遭遇。某年在深圳旧天堂书店,他和我还联手举办了一场诗与歌的音乐会。另,他也是一个摄影家,为周围的落魄摇滚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他曾经跟另一位音乐人宋雨喆一起进藏,搜集整理仓央嘉措的民歌。
这一次他找我为他的诗集写序,估计想我又不是个专业诗人,置身诗歌圈之外,可以大胆地夸赞他!我认真地听读了好几遍,这本诗集就相当于他的诗歌自传,前面一些诗来源于阅读经验,有关里尔克、特拉克尔的,还有俄罗斯的白银时代,还有一块土壤就是美国的61号公路,比如鲍勃·迪伦、帕特·史密斯、平克·弗洛伊德……去香港之前,他曾是一个岭南的乡下少年,他有一个奶奶,困守家中,还有个小妹妹。到后来,他就带着故乡、俄罗斯和美国摇滚乐去了北京。我也从东北、小河从邯郸将要去北京,大家殊途同归。我们看到他的诗里出现了四环、六郎庄、五道口,北京是一个坚韧强大的现实,它会毫不客气地植入你的生活和写作。浪漫主义土崩瓦解。可他那个时期的爱情诗还是很动人的,例如《凌晨4点,和我做爱》:
这时候我翻过罗伯特,
《我的掌纹》摄影集,便不可抑制地想你。
想抱紧你在万里高空中一具有血有肉的身体,
一起走进过去的、未来的、迎面而来的万顷空虚,
走进我们毫不惧怕的死。
在所有的诗歌题材中,我更偏爱悼亡诗。在这本诗集中,也有几首写给逝去的人。如《纪念诗——写给MY》:
有时我看见高速路旁有人如鬼魂般站着
企图卖一点枇杷或者买一点爱
我才担忧这是一个没有鬼魂的世界
我未能与你交换青影或者遗忘的火焰
在此,诗人调暗了自己才华的场灯,太强的光是对死者的不敬,才气为苦痛让路,哪怕让出一片荒地,我喜欢这样的诗。
携美而归,离京之后,廖伟棠就去了香港,诗歌有了更多南方视角。我理解的南方视角;就是一种从古代向现代看的视角,比方说姜夔在南方,苏东坡在南方,他们的语言和眼神都属于南方。我们挣扎于地沟油、沙尘暴中,想回归古代谈何容易?想去廖伟棠那,还要办各种证件,大家各安天命吧。夸的不对的地方请读者诸君谅解。
来生书──给F
序诗
如今我只想静静的
躺在一个人的身边,
任天上流云的影子
千年如一日的漂过我们的脸。
我们爱过又忘记
像青草生长,钻过我们的指缝,
淹没我们的身体直到
它变成尘土、化石和星空。
落叶沙沙,和我们说话,
这就是远方春鸟鸣叫,
就是水流过世界上的家宅,
人走过旧梦和废诗、落日和断桥。
走过我们言语的碎屑,
我们用怨恨消磨掉的长夜:
唱一些嘶哑走调的歌谣,
笑一个再也不为谁回旋的笑。
啊,平原正在扩大,
一条路在遗忘的地图上延伸,
我在一夜又一夜的黑暗中化成风,
化成烛火,烧着我们自己的虚空。
不要再说那些陌生人的故事了,
那只是蟋蟀在枕边啃噬。
不要说前生、今生和日月的恒在,
砂钟在翻转,翻转荒芜的灵台。
候鸟在夕光中侧翼,
一个季节就这样悲伤的来临,
歌唱完了它又再唱一遍,
世界消失了它也只能这样。
然而我只想静静的
躺在一个人的身边,
任天上流云的辉光
一日如千年的漂过我们的脸。
小祷文
我是泥土每天我心中路纷纭又愈合
哦如果寒冬来临请垂悯
路边这两个宽频推销员的爱情
请垂悯路灯熄灭后的三个小时暗夜。
很奇怪,世界还没变成残卷
人们还切着风来食,空中蘸着火沫
零碎者落为雪屑。
人们目光炯炯,荒草间捡拾未溶的
世界,世界的笔墨分皴开裂
我奉献一把金剪。
电光在努力扩大它能照亮的郊野
雨将时刻狙杀,人们传习着
蚯蚓的生活。
我是泥土每天我心中路纷纭又愈合
不理人世间犬豚奔突
风暴的弹簧突然被拉到最直。
只是如果寒冬来临请垂悯
路边这两个喋喋的主妇的爱情
请垂悯路灯熄灭后的三个世纪暗夜。
致二十一世纪少年
日日渡海,采云,熬粥
在厨房安排九个行星的运行
无暇写诗,仅为你旋转不已
生命中最重要莫另一生命因己存在
即使另一生命还在河边拾贝
你抬头张望,河畔林中雾浓
并没有我,于是你又笑着奔跑踩水
我们躲在松树爷爷背后偷看你
我们呼吸一百吨毒雾保护你
我们在林中捉迷藏,借鸟羽变戏法
林外是人潮滔滔,万千人不曾爱你
我们在万千人围观中卖艺
不敢炫耀,绳攀向空中我们消失
白鹤飞回,我们带着一捧茉莉。
怀木心先生
一只巨兔在江南那灰暗地方看雪
雪落了一个好处
它的鼻子悉悉,目光如梅伸向寥寥的题字
一只巨兔绒毛蓬松,十字路上人人经过
经过而不知其范围天地
而不过,它的灰浑忘了阴阳
它的前生必是一个美男子啊
二战的炮火仅仅使他如风、落帽
露出了他完美的耳朵
在江南那灰暗地方,月饼冻成了少女的昼梦
1946年,雪落了一段好辰光这好男好女,
不好商量,反正牵手一襟暖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一场味蕾的冒险,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带着读者亲手触摸那些原材料的质感。文字的组合带着一种自然的韵律,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放松,即使是描述那些复杂的情节,也处理得轻描淡写,却又暗藏玄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场景时的那种沉浸感,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精准到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独特香气。故事的推进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快节奏,而是徐徐展开,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其中的味道和情感。看到那些人物在各自的境遇中挣扎、成长,那种真实感让人难以抗拒。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有巧思,看似松散,实则内在逻辑严密,每一次的转折都出人意料,却又在回味之后觉得合乎情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对生活深层意义的探索,通过那些日常的片段,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读完之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总想再翻回去看看那些被我忽略的精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运用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境界,它不是那种华丽堆砌辞藻的文字,而是带着一种洗尽铅华的朴素美感。作者对于语法的掌握炉火纯青,时而用短促有力的句子制造紧张感,时而又用绵长婉转的复合句来描绘细腻的情感波动。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人物内心独白时的那种内敛和克制,没有过多的渲染,却能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故事中角色的塑造非常立体,他们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真实得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选择和困境让我们感同身受。这本书的世界观构建得宏大而又细致,作者似乎对所描绘的那个时代背景做了深入的研究,所有的设定都显得真实可信,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成功地将宏大的主题包裹在微小的个体故事之中,让我们在关注个人命运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时代洪流的不可抗拒。整体来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享受,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期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闪光的瞬间。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视角切换得非常自然流畅,时而置身事外客观冷静地叙述,时而又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多维度的观察角度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情节的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建立起来,没有突兀的爆发点,而是如同温水煮青蛙般,将读者慢慢引入一个越来越紧张的氛围之中。作者对情绪的捕捉非常敏锐,即便是最微小的表情变化,都能被他精准地捕捉并用文字放大,让人对人物的情感变化了如指掌。我发现这本书的配角也塑造得十分成功,他们不仅仅是推动情节的工具人,每一个都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轨迹和鲜明的个性,为主角的故事增添了丰富的注脚。从文学技法上来说,它大量运用了象征和隐喻,使得文本在表层叙事之下,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领悟,那种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滋养,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评分这部作品的整体氛围营造堪称一绝,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奇妙的疏离感和亲近感交织的复杂情绪。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尤其擅长运用对比手法,将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并置,使得故事张力十足。人物的成长弧线描绘得极其细腻,他们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步选择都伴随着深刻的代价与收获,这种真实感是很多作品难以企及的。情节的悬念设置得高明,并非那种简单的反转,而是基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必然发展,让人在解谜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智力上的愉悦。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执着,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道具或场景描述,往往在后文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整体构思的精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感受的作品,它不仅仅是提供娱乐,更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读完后让人感到充实而满足。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被彻底洗涤的感觉,它所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涉及了时间的流逝、记忆的不可靠性以及个体在历史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作者的文风带着一种古典的沉稳,但叙事手法上却大胆创新,偶尔出现的跳跃性思维和非线性叙事,非但没有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强了作品的现代感和实验性。故事中的对话设计尤其出色,既有市井的烟火气,又不乏哲思的碰撞,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很擅长利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比如对光影和天气变化的细致刻画,总是与角色的情绪变化形成奇妙的共振。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短,但阅读过程却出乎意料地高效,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引力牵引着向前。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更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久久地思考着那些未曾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
评分预售就买了,发货也很快!
评分预售就买了,发货也很快!
评分亲吻鹅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评分很好。 很喜欢。 下次还会继续购买。
评分很好
评分送货给力,书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评分读过,写了笔记。
评分好书,质量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廖伟棠的书想买很久了,装帧非常漂亮,很好,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