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歌德集:歌德谈话录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歌德集:歌德谈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艾克曼 著,洪天富 译
图书标签:
  • 歌德
  • 谈话录
  • 文学
  • 德语
  • 经典
  • 翻译
  • 世界名著
  • 人文社科
  • 思想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5382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798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歌德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608
字数:4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
  研究歌德的必读书目
  阅读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贴近的一扇窗户
  全面展示歌德的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思想

内容简介

  《歌德谈话录》是由歌德的助手艾克曼辑录整理而成的,对歌德作了细致而深刻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日常生活,处世态度,以及与席勒,黑格尔,司各特,伏尔泰,拜伦,拿破仑等人的交往,内涵非常丰富。《歌德谈话录》有助于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全面了解歌德,走近歌德,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思想情操,领略人生真谛。

作者简介

  艾克曼(J.P.Eckermann,1792—1854),名著《歌德谈话录》作者。出生在德国上的一个贫农家庭,在当地一位要人的资助下学习了一些德文、拉丁文和音乐。1823年,他将已经写成但尚未出版的论文集《论诗特别以歌德为证》寄给歌德,使歌德深为感动。1823年,歌德在魏玛接见了他,并建议他留在魏玛工作。从此艾克曼就留在歌德身边与歌德合作,编辑由歌德亲自审订的《歌德文集》,从此一直担任歌德的助手,并直接参与了歌德晚年的全部创作,一直到歌德逝世。1836年,《歌德谈话录》出版,该书一经问世即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艾克曼也因此而闻名。

  洪天富,1934年生,北京大学西语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诗人冯至教授。主要译著有《儒教与道教》、《歌德谈话录》、《亲合力》、《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及《卡夫卡和现代主义》等。

精彩书评

  我的作品是不会家喻户晓的。谁要是认为我的作品会受到群众喜爱,而且致力于在群众中传播它们,他就会大错特错。因为我的作品不是为群众写的,而是为少数想法和志向与我相似的人写的。
  ——﹝德国﹞歌德

目录

歌德谈话录
歌德与索勒的谈话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1828年10月23日?星期四

  歌德今天高度评价了首相所写的那篇以大公爵卡尔?奥古斯特为描写对象的短文,它简短扼要地叙述了这位罕见的公爵的富于业绩的一生。

  歌德说:“这篇短文的确写得很好,它不仅材料全面,而且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大公爵的最真挚的爱,此外,描述非常简洁扼要,大公爵的业绩一个接一个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当我们看到大公爵的这一系列的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们感到心情愉快,仿佛陷入陶醉之中。首相也把他的这篇文章寄往柏林,并在不久前收到了亚历山大?封?洪堡从柏林寄来的一封非常值得注意的信。当我读这封信的时候,内心里深受感动。洪堡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和大公爵结成最真挚的友谊。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大公爵生来就好学,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而洪堡恰恰是能够满足他的求知欲的人。洪堡博古通今,能够对大公爵提出的任何问题做出最好的和最彻底的回答。说来也奇怪,碰巧大公爵在柏林逝世前的最后几天,几乎总是和洪堡在一起度过的,他在逝世前不久还就某些他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请教他的朋友。另一方面,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大公爵这位德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伟大的公爵之一,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有洪堡这样的人作为见证人。我已经让人寄来洪堡这封信的抄本,你马上就会知道这封信的一切内容。”

  歌德站了起来,朝他的书桌走去,从那儿取来了洪堡的那封信,然后又坐到了我的身边。他把这封信默念了一会儿。我看到他眼里含着泪水。然后他说:“你自己去读吧。”他把信递给我。他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我则读那封信。

  洪堡在信中写道:“对已故者的突然逝世,有谁会比我更加感到震惊呢,三十年来他始终关心着我,经常给予我嘉奖,我可以说,我受到了他的真诚的偏爱。在这里(柏林),他也希望我能随时在他的周围。在与他相处的最后的日子里,死神似乎在召唤他,这死亡的预兆像雄伟的被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顶的亮光一样清楚明确。在我们相处的最后的日子里,这位伟大而仁慈的公爵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活跃、风趣和宽厚,他始终关心着人民生活的进一步发展。

  “我充满预感地和忧心忡忡地多次对我的朋友们说,大公爵身体虽然非常虚弱,但是生气勃勃,头脑非常清醒,我觉得这是一种恐怖的现象。他自己显然摇摆于希望康复和等待大的灾难之间。

  “当我在吃早饭时看到他的时候,也就是在大灾难发生前二十四小时,他由于生病不想吃东西,但是他还关心地问起那些从瑞典运来的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的花岗岩卵石,问起那些可能对我们的大气起干扰作用的彗星带,还问起所有的东海岸的冬天寒冷的原因。

  “当我最后看到他的时候,他和我握手告别,说了几句轻松愉快的话:‘洪堡,您相信特卜里茨和所有的温泉都是像水一样可以用人工加热吗?这不是厨灶之火!要是您和那位国王来特卜里茨,我将和您争论这个问题。您会认识到,您的古老的厨灶之火必将再次把我和您聚集在一起。’真怪!在这样一位伟人的身边,一切都变得有意义。

  “在波茨坦的时候,我单独和他在长沙发上坐了好几个小时;他交替地喝酒和睡觉,他重新喝酒,然后站了起来,为的是给他的夫人写信,接着又睡。他很快活,但是非常疲劳。在那些时间里,他逼着我和他讨论有关物理、天文学、气象学、地球构造学、彗星核的透明性、月面上的大气层、彩色的双星等等极为复杂的问题。此外,他还逼着我和他讨论日斑对温度的影响、史前世界中有机体的表现形式,以及地球内部的地热这样一些极为复杂的问题。他在和我交谈时睡着了,常常变得心神不定,然后温柔地和友好地请求我原谅他表面上的不专心,一边对我说:‘您瞧,洪堡,我完蛋了!’

  “突然他把话锋一转,谈起了宗教问题。他抱怨正在蔓延的虔信主义,因为它在政治上为专制主义辩护,主张镇压一切更加自由的思想运动。他大声地叫了起来,‘那是一些不诚实的家伙,他们以为通过虔信主义就可以取悦于诸侯们,就可以获得职位和带绶带的勋章!他们对中世纪的诗歌情有独钟。’

  “他的怒气很快就平息了,现在他又在基督教里找到了不少的安慰。他说:‘基督教是一种博爱的学说,但是从一开始人们就把它丑化了。最早的基督教徒是激进分子当中的自由主义者。’”

  我让歌德觉察到我对这封精彩的信的由衷的喜悦。歌德说:“您瞧,大公爵是个何等重要的人物啊!而洪堡做得多么好啊,他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大公爵的性格特征,他用象征的手法反映出这位杰出的公爵的整个性格。是啊,大公爵就是这样!我最有理由这样说,因为实际上除我之外别无他人如此彻底地了解他。不过,如果世界上不存在区别,如果大公爵这样的人不得不过早地离开人世,这岂不是一件憾事?只要再过短短的一百年,身居如此高位的他就会使他的时代突飞猛进!不过您知道他为何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世界不会像我们所想象和所希望的那样如此迅速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世界上始终存在着阻止历史前进的魔鬼,它们到处插手,到处与世界作对,所以世界总的说来虽然在前进,但是很慢。您还要继续生活下去,您会发现我所说的话是对的。”

  我说:“人类的发展看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歌德说:“谁知道,也许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是不管人类的历史持续多久,人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困难和障碍。人类为了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人类会变得更加聪明和更加明智,但不会变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加精力充沛,或者毕竟只是在某些时代里。我看到一个时代正在来临,在这个时代里,上帝不再喜欢人类,他为了使世界变得年轻,不得不再次把一切打碎。我相信上帝正竭尽全力使世界年轻化。我同样相信,在遥远的将来肯定会出现一个年轻化的时代。但是到那时肯定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还能在这个可爱和古老的地球上生活几千年,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乐趣。”

  歌德的情绪特别高昂。他让仆人拿来一瓶葡萄酒,他为自己和我斟了一杯。我们的谈话又回到了大公爵卡尔?奥古斯特上。

  歌德说:“你瞧,大公爵是个有特殊才能的人,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他不仅研究物理学、天文学、地球构造学和气象学,还研究史前世界里的植物和动物形式,以及其他与自然王国有关的学问。他对一切都感兴趣。我来魏玛的时候,他才十八岁,可是就在那时,他已崭露头角,预示着他将是国家的栋梁。他很快就和我结成最真挚的友谊,并全面地参与我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我几乎比他大十岁,这对我们的交往是有好处的。他经常整个晚上坐在我的身边,就艺术和自然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有益的事情和我进行深入的交谈。我们常常坐到深夜,经常在我的长沙发上一起睡。我们在一起学习和讨论了五十年,终于做出了一些成绩,这是不足为奇的。”

  我说:“像大公爵所具有的这种彻底的学识,其他的诸侯是很少具有的。”

  歌德回答说:“很少具有。虽然有不少的诸侯能够非常巧妙地对一切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看不到问题的核心,只是在表面上爬行。这不足为奇,如果我们考虑到一位年轻的诸侯所面临的那些宫廷生活所特有的消遣和琐碎的事。他一切都得注意。他什么都得知道一点点。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事也定不下来,什么事也无法生根。为了在这样一些要求下不使自己化成一团灰,年轻的诸侯必须具有坚强的性格。大公爵当然是一位天生的伟人,所以别的诸侯做不到的事他能做到。”

  我说:“大公爵不仅学识渊博,看来也善于治理国家。”

  歌德回答说:“大公爵是个完整的人,他的一切思想和行动来源于一个伟大的源泉。整体好了,个别也就好了,不管他想干什么事情,他总想把它干好。此外,有三件东西对他治理国家特别有用。第一,他有区分各种人的才能,善于把每一个人安排在适当的职位上。这一点很重要。第二,这一点也同样重要,他对人类怀有最崇高的好意和最纯洁的爱,一心只想做最好的事。他总是最先想到国家的幸福,最后才稍微想到他自己。他总是乐于迎合高尚的人,乐于促进良好的意图。在他身上有不少神性的东西。他希望全人类能够幸福。而爱是会产生爱的。谁要是获得人民的爱,他就容易进行统治了。第三,他比他周围的人更伟大。发生某一事件的时候,他除了听到刮到他耳朵里的十个声音之外,还听见第十一个更好的声音。别人的窃窃私语对他都成了耳边风。他不会轻率地做出不符合他公爵身份的事情,例如冷淡对待模棱两可的功绩和庇护被推荐来的流氓无赖。他自己到各地进行观察,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满怀信心。此外,他还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说话之后紧跟着就是行动。”

  我说:“很遗憾,我只知道他的外表,而很少知道他的为人。但是他的风度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我还经常看到他坐在他那辆旧的马车上,身上穿着那件穿破了的灰色大衣,头上戴着一顶军帽,嘴里吸着一支雪茄烟。每当他乘车出外打猎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他的那群心爱的狗。我从来也没有看到过他乘坐豪华的马车,他只乘坐双套马车。六匹马驾驶的豪华马车和佩戴着星形勋章的男上衣,看来很不合他的口味。”

  歌德回答说:“这对今天的公侯们来说压根儿还不是时候。现在重要的是,要看一个人在人类的天平上称什么(意为对人类做出什么贡献);其他的一切是无价值的。佩戴着星形勋章的上衣和六匹马驾驶的马车或许只会使最粗野的群众赞叹不已,但是大公爵乘坐的马车大概不会引起他们的赞叹。此外,大公爵的这辆旧马车里没有装上弹簧垫。谁和他乘坐这辆马车,就得忍受可怕的颠簸。可是这正合大公爵的心意,他喜欢粗糙的东西和不舒适的东西,反对一切使人娇生惯养的东西。”

  我说:“我在您的题为《伊尔美瑙》的那首诗里就已经发现这方面的痕迹,您在这首诗里似乎描绘了大公爵的生活。”

  歌德回答说:“那时大公爵还很年轻,我们当然做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他就像一种名贵的酒,不过还刚刚开始发酵。他不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力量,我们常常鲁莽行事,差点送了性命。我们骑马纵狗打猎,跳过矮树篱和沟渠,穿过河流,上山进山,整天劳累不堪地打猎,到了晚上,我们在露天过夜,在树林中燃起篝火:这合乎他的心意。继承了一个公国,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可是要是他能猎获一头野兽,他会感到格外高兴。”

  歌德接着说:“《伊尔美瑙》这首诗是我于1783年创作的,它反映了大公爵和我在青年时代的一段生活中的插曲。从1783年至今,已经过了好多年了,以至于我在这首诗里只能把自己称为一个历史人物,我在这首诗里只能和多年前的我聊天。正如你所知,我在这首诗里展示了一个夜间的场面,也就是在有生命危险的打猎之后在山里露营的场面。我们在一个岩石的底部盖起了几间小茅屋,用冷杉的嫩枝做屋顶,以便在干燥地上过夜。在这几间茅屋的前面我们燃起了几堆篝火,我们或煮或烤猎获物。克涅伯尔紧靠篝火坐着,他不停地抽着烟斗,用各种各样干巴巴的笑话使我们大家轻松愉快,在他说笑话的同时,葡萄酒瓶从一只手里传到另一只手里。四肢长得又长又秀气的瘦高个儿塞肯多夫伸开四肢舒适地躺倒在树干上,哼唱着各种各样富有诗意的歌曲。在旁边的一间类似的小茅屋里,大公爵已沉入梦乡。我自己坐在这间小茅屋的前面,在发出微光的炭火旁边,陷入了各种各样的沉思,也对我的著作所造成的某些祸害突然感到遗憾。我直到现在一直觉得我在这首诗里所描绘的克涅伯尔和塞肯多夫很不错,诗里的那位年轻的公爵也不像他二十岁时那样忧郁和狂热:


  好奇心引他去远方,

  他不怕险峻的悬岩,

  狭隘的山道;

  事故潜伏在他的身旁

  把他投入困苦的怀抱。

  于是,过分紧张得痛苦的激动

  强有力地把他驱至各地,

  由于不愉快地活动

  他又得不愉快地休息。

  在晴天里也郁郁不乐,

  放纵不羁,没有喜悦,

  他的身心俱已受伤而且破碎,

  他在一张硬板床上酣睡。


前言/序言



《歌德集:歌德谈话录》:一扇窥探巨匠灵魂深处的窗口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时空的阻隔,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不仅是德国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巨匠,其思想的深度、艺术的广度以及对人生与社会的洞察,至今仍为无数人所汲取和仰慕。《歌德集:歌德谈话录》并非是关于歌德生平的流水账,也不是对其作品的简单罗列,而是一部更加珍贵、也更加私密的文献——它通过歌德本人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人的对话,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这位文学巨人内心世界、思想轨迹和艺术哲学的窗口。 这部“谈话录”之所以弥足珍贵,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直接、 unfiltered(未经修饰)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绕开研究者的解读,直接聆听歌德本人的声音。与严谨的学术著作不同,谈话录的形式更具生活气息,它捕捉了歌德在日常交流中的随性、深刻、幽默与睿智。这些对话,或是对文学创作的感悟,或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或是对自然科学的见解,或是对社会现实的评述,无不展现出歌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和丰富细腻的情感。通过这些片段式的记录,我们得以拼凑出歌德思想的多棱镜,感受其思想的演进和成熟。 一、 文学创作的“神谕”与“匠心”: 作为文学巨匠,歌德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歌德谈话录》中,他时常谈及文学的本质、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艺术的使命。他并非认为创作是神灵的“神谕”式的降临,而是强调“匠心”的重要性。他认为,伟大的作品并非凭空而生,而是建立在深厚的积累、敏锐的观察和不懈的努力之上。他谈到,当灵感枯竭时,需要的是勤奋与坚持,是深入生活,从最平凡的细节中挖掘不平凡的意义。 歌德对“诗”的理解,也超越了简单的遣词造句。他认为诗歌是“直接体验的直接表现”,是“人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关怀”。他强调诗歌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应该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唤醒人的情感,引导人去思考。他谈到,真正的艺术不仅仅是形式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内容的深刻,是能够传递真理、引发共鸣。他对于虚浮、空洞的艺术嗤之以鼻,而推崇那些饱含生命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杰作。 他对于不同文学体裁的看法,也同样引人深思。他对戏剧的精妙结构、对诗歌的抒情力量、对小说叙事的张力,都有着独到的分析。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他会坦诚地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挣扎与喜悦,揭示那些我们熟知的伟大作品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少个不眠之夜和无数次的修改。这些谈话,对于任何热爱文学、从事创作的人来说,都无疑是宝贵的启示和鼓励。 二、 人生哲学的“大智慧”与“小感悟”: 歌德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的人生阅历之丰富,足以写就一部史诗。在《歌德谈话录》中,他将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转化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对于“生命”的理解,并非仅仅是生理上的存在,而是包含了精神的成长、情感的体验以及对世界的积极参与。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超越的过程。 他并不回避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反而从中汲取力量。他谈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失败的勇气。他主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努力寻找光明。他对于“幸福”的定义,也并非是物质的富足,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是对自己所做之事的热爱与投入。他强调,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对生活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理解。 歌德的思想,既有宏大的哲学视野,也有细微的生活感悟。他可以就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侃侃而谈,也可以就一杯咖啡的香醇、一朵花的绽放,发表充满诗意的感慨。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跳跃,恰恰展现了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他对于“时间”的流逝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瞬间。他对于“变化”的看法,也具有前瞻性,他认为变化是永恒的,适应变化、引领变化,才是生存之道。 三、 对自然与科学的“敬畏”与“探索”: 歌德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他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在《歌德谈话录》中,他时常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对自然科学的观察联系起来。他认为,文学与科学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严谨能够为文学提供客观的依据,而文学的想象力则能够为科学的探索带来新的视角。 他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让他对生命的奥秘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他研究植物的形态,观察光学的现象,甚至在解剖学方面也有所涉猎。他并非将自然视为冰冷的机器,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体。他对自然界的赞美,常常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他认为自然是真理的源泉,是艺术的灵感库。 歌德对于科学的探索,并非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他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以人为本,应该为人类的福祉服务。他对于新技术、新发现的态度,总是保持着一种开放和好奇。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使得歌德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历史与社会的“洞察”与“反思”: 作为一位生活在风云变幻时代的思想家,歌德对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经历过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在《歌德谈话录》中,他时常对历史的进程、社会的演变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进行深入的剖析。 他对政治的看法,既有理想主义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考量。他关注国家的命运,关注人民的福祉,但他更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由。他对于“自由”的理解,并非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放纵,而是建立在理性与责任基础上的自主选择。他对于“教育”的重视,也体现在他对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关注上。 歌德对社会的观察,常常带着一种批判性的视角。他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公与弊端,但他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他相信,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而这种进步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与反思。他对于“人性”的看法,也极为深刻。他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既有崇高的品质,也有阴暗的欲望。他主张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去引导和升华人的本性。 《歌德谈话录》:一本“永不落幕”的书 《歌德集:歌德谈话录》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它所蕴含的思想是普世的、永恒的。无论是关于文学的追求,人生的智慧,对自然的感悟,还是对社会的洞察,歌德的言论都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式,让我们得以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刻意的说教,只是以最朴素、最真实的方式,呈现了一位伟大灵魂的思想火花。阅读《歌德谈话录》,就如同与一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你将在他的话语中,找到对人生困惑的解答,获得精神的启迪,最终,你会发现,你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并非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热爱生活,去追求真理。它提醒我们,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不平凡的意义。翻开《歌德谈话录》,你将踏上一段发现自我、认识世界的旅程,而这段旅程,必将让你受益匪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歌德集:歌德谈话录》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却又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歌德的作品,比如《浮士德》,虽然惊叹于他的才华,但总觉得隔着一层距离。而这本书,就像一道窗户,让我直接看到了歌德本人在思考、在表达。书中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学创作的技巧,到社会政治的变迁,再到个人情感的纠葛,几乎无所不包。我特别着迷于他对于“天才”的看法,他并没有将之神化,而是将其归结为勤奋、专注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这种脚踏实地的解释,让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找到努力的方向。而且,他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有时简洁明了,有时又充满了诗意的想象。读着读着,我仿佛能听到他抑扬顿挫的声音,看到他眼中闪烁的光芒。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重新审视自己的契机。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足够投入,是否也曾尝试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

评分

我不得不承认,《歌德集:歌德谈话录》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经典”的认知。我之前总觉得,经典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那种高高在上,需要费力解读的。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自然、极其亲切的方式,将歌德这位巨匠展现在我面前。书中的对话,与其说是“谈话录”,不如说是一场场精彩的人生哲思小品。歌德他老人家,就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游览他的精神世界。他谈论人生,谈论爱情,谈论理想,谈论现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只有真诚的分享和深刻的感悟。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经验”的看重,他认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些经历过的一切。这种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点,它既有文学的韵味,又不失日常的朴实。读起来,就像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辈促膝长谈,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内心就被滋养了,思路也被打开了。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一直以为“名著”二字就意味着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歌德集:歌德谈话录》却用一种异常亲切、甚至有些“接地气”的方式,让我窥见了伟大的灵魂。书中的对话,不像我们平日里生硬的理论课,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歌德他老人家就像一个睿智的长者,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洞察力,与访客们坦诚交流。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艺术、关于自然、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感觉他并不是在“教导”什么,而是在分享,分享他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理解。有的时候,他会对一些现象表现出孩子般的好奇,有的时候,他又会流露出诗人特有的敏感和忧郁。这种多面的歌德,让我觉得他不再是书本上的一个符号,而是一个真实存在、有血有肉的人。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个舒适的午后,围坐在炉火旁,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他的故事,虽然有时会被他深刻的见解震撼,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慰藉和启发。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思想,也可以如此贴近人心。

评分

难以置信!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本关于“谈话录”的书,竟然能让我如此欲罢不能。《歌德集:歌德谈话录》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这类书籍的刻板印象。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集,也不是空泛的人生哲理说教。相反,它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编年史,记录了一个伟大灵魂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书中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也时不时闪烁着幽默的调侃。歌德他老人家,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人生的航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浪,而他总能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给出最精辟的见解。我尤其欣赏他对于“美”的追求,他认为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生活中最平凡的角落。这种对美的敏感和热爱,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诗意。阅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老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虽然这位朋友远在天边,但他的思想却能如此清晰地触及我的内心,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怎么说呢?它就像一本穿越时空的指南,指引我如何去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自我。《歌德集:歌德谈话录》并不是一本需要你“读懂”的书,而是一本需要你去“感受”的书。歌德的语言,有时像春风拂面,温暖而轻柔,有时又像惊涛骇浪,震撼人心。他对于人性的洞察,对于社会发展的预测,都展现了他惊人的远见卓识。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学习”的论述,他强调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用心去体会,用实践去检验。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是融入生活,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书中那些关于文学、艺术、科学的讨论,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他能够将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巧妙地联系起来,展现出他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每读一页,都感觉像是在与一位拥有千年智慧的老者对话,他的话语,虽然古老,却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无尽的思考。

评分

给孩子买的,希望有所助益

评分

纸张不错的

评分

大师经典,经典书系,书系很全。京东买书还是很实惠的,包装也很好,内容充实。

评分

6.18日活动时买的,都是些名著,高中时必看的,非常好,物有所值,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

评分

书看起来很棒,慢慢看可以提升修养

评分

思想家的精品佳作,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

商品非常好,纸质非常棒,京东就是好

评分

读名家,读经典。

评分

书蛮好的,孩子喜欢它。最重要的是物流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