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作品自选集10:孤寺老僧》为“蔡澜作品自选集卷三”其中一种,蔡澜自己起名为《孤寺老僧》。多为近年撰写发表在各种报刊、收录于图书或写在博客上的文章,内容涉及美食、旅游、影视评述、写人写物、抒怀感悟等。字里行间体现出这位“老花花公子”于生活细节之处的考究和雅趣,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和豁达,以及在平常中不忘提炼人生感悟的智慧。
蔡澜,祖籍广东潮州,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16岁留学日本,专攻电影。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首尔、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曾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嘉禾电影公司副总裁,监制过成龙系列电影。长期在《壹周刊》《苹果日报》撰写专栏,与黄霑、倪匡、金庸并称“香江四大才子”,已出版书籍超过200种。主持过《蔡澜人生真好玩》《蔡澜叹世界》《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多档电视节目,集旅游、美食、消费、娱乐于一体,大
受观众欢迎。
老友倪匡如此介绍蔡澜——作家,电影制片家(监制、导演、编剧、策划、影评人、电影史料家),美食家(食评家、食肆主人、食物饮料创作人),旅行家(创意旅行社主持、领队),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鉴赏家(一切艺术品民间艺术品推广人、民间艺术家发掘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好朋友(很多人的好朋友),等等,还有很多,真的不能尽述。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蔡澜见识广博,懂的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一流的通达。
——金庸
他的文章之中,处处透露对人生的态度,其中的浅显哲理,明白禅机,都使读者能得顿悟,可以把本来很复杂的世情困扰简单化:噢,原来如此,不过如此。可以付诸一笑,自然轻松快乐,这是蔡澜小品文的内涵。
——倪匡
蔡澜先生是文章妙手,也是性情中人。他的文章天南地北,三教九流,吃喝玩乐,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鲜活生动,妙不可言,令人称奇,也令人莞尔。虽然都是大白话,却很耐读。
——陈子善
三联版总序
微小又伟大的食物1
仙馔5
天下美食9
香港八大早餐出处13
吃些什么?18
死前必食22
冬虫夏草26
沪菜吾爱30
重现避风塘旧梦34
蟹满汉38
又一个白日梦42
一桌斋菜46
日本米50
鲷54
羊痴大聚会58
顺德菜62
正统的寿司66
求精70
两大粥铺74
到会记78
甜菜苦菜 82
虾米与虾酱86
百花魁90
春94
伎生宴食谱99
炒面天下103
炒饭天下107
慕札医生111
奇人高仲奇115
二位长眠了的淑女119
谭将军123
菊地127
莎岗131
教父135
苏美璐画展139
好莱坞143
活着147
手机女郎151
底裤大王的案子155
为《蔡萱的缘》作序159
恤衫先生163
牛魔王167
跳肚皮舞的巴士小姐171
一群纹身的女人175
摹黄鹤楼记179
波尔多之旅183
爱情酒店187
邂逅康桥191
佑汉市场195
为狗民服务199
懂得花203
谈豁达207
长不大的商人211
救命记215
履历书220
狂想曲224
音乐的旅程228
难忘的歌词232
从电影到文学237
一本小说四部电影241
从电影学会说故事245
真249
战争片253
CNN锚头257
《国际先驱报》261
妮嘉拉的噬嚼265
电子书269
树273
牙签随想277
足神281
毛衣285
谢幕289
最初写作,是将过往的生活点滴记下,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在报纸的专栏写了一些,终于足够聚集成书。倪匡兄说:“也好,当成一张名片送人,能写出一本,已算好的了。”
每天写,不断地努力,不知不觉间,书也出版了两百多本。如今看来,其中有些文字已过时,有些我自己不满意,也被编入书中。
认识了汕头三联书店的李春淮兄,他建议由三联出版我的全集。我认为与其出版全集,不如出版自选集,文章是好是坏,自己清楚。
与北京三联书店的郑勇兄谈妥,以“蔡澜作品自选集”为题,计划每辑四册,总共出七辑二十八册,收录这三十多年来的文章。略觉不佳的,狠心删掉;剩下来的,都是自己觉得还过得去,和大家分享。
此事由李春淮兄大力促成,书面市时,汕头的三联书店已经因购书者稀少而关闭。特此以这集书,献给他。
2012年11月22日
这本书的篇幅并不算长,但我却花了比平时更长的时间去阅读,因为它值得反复咀嚼。我惊喜地发现,《孤寺老僧》并非如书名那样,仅仅是关于寺庙的僧人故事,而是蔡澜先生对人生的一种宏大叙事。他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对世事的洞察,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巧妙地编织在字里行间。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物”的观察,那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他眼中却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他会从一块石头、一棵老树,甚至是一件泛黄的旧物中,读出故事,悟出哲理。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我不禁汗颜。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对生活的“热爱”是可以如此深刻,如此具象化的。他对于“传承”的关注,也让我深思。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的手艺和文化正在消失,而蔡澜先生却一直在努力地记录和守护着它们,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功德。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刻的蔡澜。
评分《孤寺老僧》这本蔡澜先生的自选集,仿佛是一扇通往他内心世界的窗户,让读者得以窥探这位美食家、旅行家、作家,乃至生活哲学家深邃而有趣的灵魂。即便我在此之前从未翻阅过他任何著作,但仅凭书名“孤寺老僧”,便勾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仿佛能闻到古刹中袅袅的檀香,感受到岁月沉淀的智慧。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目光如炬的长者,在远离尘嚣的寺庙里,与青灯古佛为伴,沉思人生百态,并将这些感悟融入他的笔尖。我想,这本书不会仅仅是关于美食的琐碎记录,更不会是泛泛而谈的旅行攻略。蔡澜先生的文字,我曾几何时在某个杂志的角落偶遇过,他那种信手拈来,却又字字珠玑的功力,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我期待着在《孤寺老僧》中,能够读到他对于生命、对于存在、对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深意的事物的独到见解。或许,他会以一种温和而又犀利的视角,剖析世间的种种现象,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品味那些被遗忘的朴素真谛。那种“孤寺老僧”的意象,也暗示着一种内心的独立与自足,不随波逐流,不畏惧孤独,反而能在孤独中获得更深刻的领悟。我迫不及待地想走进蔡澜先生的文字世界,跟随他一同“修行”,一同“参悟”。
评分《孤寺老僧》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我原以为会看到许多关于寺庙美食的介绍,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蔡澜先生的文字,表面上是轻松诙谐,实则饱含深意。他常常用一种戏谑的方式,道出人生的真相,让人在笑声中有所领悟。我尤其欣赏他对“孤独”的解读。在很多人看来,孤独是需要逃避的,是负面的。但在蔡澜先生的笔下,孤独却成了一种奢侈,一种可以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沉淀自我的宝贵时光。他提到,在“孤寺”中,老僧才能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去体味生命的真谛。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孤寺”,一个可以让我们暂时放下外界的喧嚣,与自己对话的空间。书中很多篇章,都充盈着一种东方哲学式的智慧,不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将道理融入其中。我感觉,作者是在以一种极度温柔的方式,轻轻地敲打着我们那颗被世俗磨砺得坚硬的心。
评分《孤寺老僧》这本书,在我阅读之前,我其实对“孤寺”和“老僧”这两个概念有着非常固定的想象,我以为会是关于一些出家人清苦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片段。然而,翻开书页,我才发现,这是一种更广阔、更深刻的隐喻。蔡澜先生以他一贯的轻松幽默的笔触,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关于人生、关于修行、关于“慢”的画卷。他并没有刻意去描绘宗教色彩,而是将“孤寺”理解为一种内心的安宁之地,一种不被外界纷扰的独立空间,“老僧”则象征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与豁达。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时间”的态度。在如今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他反而强调了“慢”的价值,比如对美食的耐心制作,对茶道的细致品味,甚至对人际关系的深度经营,都离不开时间的沉淀。他的文字,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温和的语调,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思考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快”与“慢”、“热闹”与“孤寂”的辩证关系。
评分最近读完《孤寺老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一直以为蔡澜先生的书都是围绕着吃喝玩乐展开,或许会有些生活小品,但没想到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如此之大。书中的“孤寺”并非指物理上的寺庙,而是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栖居之地,一种在喧嚣尘世中寻得的片刻宁静与超脱。“老僧”则代表着一种历经沧桑、洞察世事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慢”的阐述,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崇尚“快”的时代,蔡澜先生却告诉我们,很多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间去酝酿、去沉淀。无论是烹饪一道菜,还是品味一杯茶,亦或是与人交心,都需要一份耐心和专注。他用极其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在现代社会中渐渐消失的传统技艺和生活方式,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悠闲而充满人情味的年代。他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和释然。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剂良药,能够治愈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浮躁。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节奏,是否过于匆忙,是否错过了许多本应细细品味的美好。
评分okokokokokokokokokok
评分价格非常实惠,慢慢阅读。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是正品。物超所值,下次还来这家店买!
评分东西便宜实惠,送货上门,速度很快,态度很好。
评分很好看
评分蔡澜先生的书看着总是很轻松、愉快,已经买了不少了
评分好好
评分作字四本,很快看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