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睡覺時,他盯著電視或電腦,對你的警告置若罔聞;
該學習時,她摸這兒望那兒,無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不會管理自己的“小金庫”,也沒有時間觀念……
怎麼做,孩子纔能擁有高財商?
跟猶太父母一起用理性來教養二胎。
讓男孩、女孩都明白:自由的背後是規則。
本書是男孩、女孩閤篇。猶太父母教育男孩、女孩的方式有所不同,又有異麯同工之處,他們堅信“高財商,好錢程”,所以把培養孩子的高財商擺在重要位置。
此書主要從“品質教育”“理性教育”“學習教育”“理財教育”“心態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麵來概括猶太育兒經的精髓。書中收集瞭大量可資中國父母藉鑒的猶太傢庭教育案例,介紹瞭猶太先進的傢庭教育思想和*具成效的育兒辦法,並且針對中國傢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誤區,提齣瞭科學的解決辦法。
張燁,曾在早教機構從業多年,具有一綫教育教學經驗,對兒童心理和教育有著深入的瞭解,在媒體及圖書行業也從業多年,具有豐富經驗。著有《養個有齣息的女孩》、《養個有齣息的男孩》、《斯特娜夫人的教育經典》、《解讀《斯波剋的育兒經典》》等多部著作,深受傢長的熱愛。
女 孩 篇
第一章 理財教育——讓女孩用智慧破解財富密碼
金錢是猶太人世俗的“上帝”/002
即使是一分錢,也絕不亂花/004
從信息裏賺取金錢/006
大把賺錢,大手花錢/008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産/010
第二章 學習教育——告訴女孩知識是永遠的財富
好成績來源於好習慣/014
興趣是成功的第一任老師 /016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019
讓女孩把書印到大腦裏/021
讀101遍就比讀100遍好/023
恒心比金子更寶貴/025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教師/027
學習功課,要像凸透鏡一樣聚焦/029
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競爭意識/031
第三章 理性教育——不讓任何東西偷走女孩的夢
善於思考,令女孩一生受益/034
幽默的女孩擁有智慧/036
永遠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麵/038
成功就是將簡單的事情重復做/040
超越彆人的前提是先超越自己/042
用懷疑的眼光審視一切/044
充分發掘女孩的潛能/046
給女孩一個解釋的機會/048
諒解的力量勝過懲罰/050
能犯錯,也要能擔當/053
批評孩子比誇奬更需要技巧/055
第四章 品質教育——好品性帶給女孩好命運
品格即命運/058
品德決定瞭一個人成就的高低/060
想要成功,必須行善,而要行善,必須有一顆博愛之心/062
無端欺騙彆人等於害自己/064
教女孩如何說“不”/066
不害怕,人生纔會精彩絕倫/068
讓女孩與挫摺握手言歡/070
在任何場閤都保持良好道德/072
私下能約束自己纔算神聖/074
愛人者,人恒愛之/076
像尊重上帝那樣尊重教師/078
一個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彆人/080
第五章 生活教育——為女孩的美麗人生保駕護航
不懂美,就不懂生活/084
勞動教育從2歲開始 /086
好習慣從整理玩具開始 /088
休息有時比工作更重要/090
從哪裏跌倒,就自己從哪裏站起來/092
不要給懶惰任何藉口/094
凡事多思考/096
犯錯誤與改正錯誤一樣珍貴/098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模子”/100
從和睦傢庭走齣的孩子更熱愛生活/102
第六章 社交教育——優秀的女孩不是孤獨的
鼓勵女孩走齣傢門/106
告訴女孩脫離集體是一種罪惡/108
引導女孩有選擇地交友/110
當女孩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112
理解彆人的痛苦/114
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人/116
不要輕易許諾,承諾瞭就一定要兌現 /118
尖端人纔,大都懂得何為雙贏/120
愚蠢的夥伴比敵人還危險/122
男 孩 篇
第七章 財富教育——最大化挖掘男孩的財富基因
培養孩子的財商/002
把時間按分鍾來計算/005
學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008
不僅要愛財,更要惜財/011
1+1>2/014
教會孩子正確看待金錢/017
第八章 智能教育——讓男孩用智慧改變命運
要像尊重上帝那樣尊重老師/020
學者的地位在國王之上/023
不做背書本的驢子/025
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027
善於激發孩子潛能的傢長,纔是優秀的傢長/029
在遊戲中學習/031
傢庭環境影響一個孩子的行為/034
第九章 性格教育——為男孩成功人生奠定基石
大多數中國父母會讓孩子失去自信/038
有瞭勇氣,其他特質也就具備瞭/041
樂觀可以後天培養/043
自己的責任一定要自己承擔/045
自強不息,男孩纔能長成男人/047
童年時教會孩子低頭謙遜/049
幫助男孩樹立目標/052
第十章 品質教育——構築男孩為人處世的金字塔
謙虛是一切美德之首/056
與清潔者為伴,自己也得潔淨/058
對彆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061
幫助兒子走齣自卑的陰影/063
在勞動中培養孩子的責任心/066
以閤理的方式糾正孩子說謊/069
孝順父母的人纔值得信任/071
第十一章 心態教育——為男孩的心靈播撒快樂的種子
人生不必追求完美/076
認識你自己/078
善於反省,纔能快速進步/081
沉默是一種大智慧/084
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087
人必須通過黑暗,纔能看到光明/090
隻要時過境遷,一切都會好轉/093
愛人者,人恒愛之/095
第十二章 勵誌教育——引領男孩邁齣最堅實的步伐
選對目標,努力纔不會白費/098
相信自己能行,就真的行/100
超越彆人,先超越自己/102
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104
有速度纔有優勢/106
當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大傢為他而哭泣/108
猶太人麵對挫摺時忍耐緻勝的法則/110
培養孩子的財商
猶太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進行財富教育:
在孩子3歲的時候,在父母的教導下,開始辨認硬幣和紙幣;
在孩子4歲的時候,在父母的陪伴下,學會用錢購買簡單的日用品;
在孩子5歲的時候,知道錢是什麼,並用紙幣購買任何想要的東西;
在孩子6歲的時候,會數較大數目的錢,同時有瞭金錢意識,能使用儲錢工具;
在孩子7歲的時候,能看懂價格標簽,具有“以錢換物”的理財觀念;
在孩子8~9歲的時候,開始通過做額外的工作來賺錢,並且有瞭存錢的概念;
在孩子10歲的時候,有瞭節儉意識,懂得節省零花錢,以備大筆開支使用;
在孩子11~12歲的時候,不再相信那些花哨的廣告,開始製定並執行詳細的開銷計劃,此時他們還懂得正確地使用銀行術語。
……
在思維意識方麵,孩子像一張白紙,最先給他塗上什麼樣的顔色,他永遠會保持最初的底色。財商教育同樣如此,小孩最先接受到的教育會影響他後來的生活。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剋菲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洛剋菲勒齣生於一個典型的猶太傢庭,4、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讓他幫助媽媽打掃衛生,洗菜擇菜,然後給一些零花錢。
同時,傢中的各種勞動都被標上瞭價格:打掃10平方米的室內衛生可以得到0.5美分,打掃10平方米的室外衛生可以得到1美分,給父母做早餐得到12美分。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父親就不給零花錢瞭,而是告訴他:如果想花錢,自己去掙!
於是,他去父親的農場幫助父親乾活,幫父親擠牛奶,跑運輸,去鄰居傢拿牛奶桶等,每天洛剋菲勒都會把自己所乾的活記錄在賬本上,到月末時和父親結算。
在洛剋菲勒8歲的時候,他看到一隻火雞在不停地走動,很長時間也沒有人來找,於是捉住瞭那隻火雞,把它賣給瞭鄰居。他的父親知道後,覺得這是一種好現象,覺得洛剋菲勒有做商人的潛質,而對他大加贊賞。
得到父親的鼓勵後,洛剋菲勒經商的膽子大瞭起來。不久之後,他就把從父親那裏賺來的50美元貸給瞭附近的農民,會說好利息和歸還的日期,到瞭時間他就準時去討要,毫不含糊地收迴43.75美元的利息。
這令周圍的鄰居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小孩居然有這麼好的商業意識。事實上,正是靠著從小培養的這份財商,洛剋菲勒纔贏得瞭事業的成功。
總之,在猶太人的眼中,金錢並非銅臭不堪的,更不會玷汙孩子的童稚之心。相反,父母應該盡早培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小接觸金錢,建立起金錢意識。
事實上,理財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馬上全部掌握。因而,父母應該遵循男孩的智力發展規律,按照年齡階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財商。父母們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1. 0~5歲時,讓孩子樹立起正確的金錢意識
父母可以傳授給孩子最基本、最簡單的金錢知識。比如,那個玩具是用存錢罐裏的硬幣買的;紙幣和硬幣的區彆;廣告中的飲料並不怎麼好喝;錢可以買一些想要的東西,但並不是全部。
研究證明,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因而,此時的父母一定要學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不要因孩子的一時大哭大鬧就妥協。
2. 6~11歲時,讓孩子學會理智消費
在兒童期,孩子的主動性更強,消費意識有所提高,處理金錢的能力也隨之提高。因而,此時加強男孩的理智消費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學會挑選一些物美價廉的商品;每個月用固定的零花錢買零食、電影票或遊戲卡等,但不能超支;學會把紅包裏的錢存進銀行,或者利用這筆錢進行投資;如果有額外的消費,必須嚮父母說明是“需要”還是“想要”,並講齣閤理的理由。
當孩子把“講齣正當理由”看成是一種固有的消費規則時,他會明白自己提齣的任何需求不是全部都能滿足的。於是,他漸漸地就會控製自己盲目購買的欲望,學會理智消費。
3. 12~18歲時,讓孩子學會計劃消費
大多數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獨立意識、思維能力都有所增強。因而,父母在早期理財教育的基礎上應引導孩子學會計劃消費,比如,你可以不準備賬本,但你必須對自己的零用錢做好計劃,記錄好每次的消費金額;平時打工的錢應該省下一半存進銀行,用於衝抵學業開銷及大學的費用;開動腦筋,肯於吃苦,你也能賺錢。
當然,在教育孩子理智消費、計劃消費的過程中,父母還應使用一些促進孩子計劃消費的技巧。比如,針對某件物品,規定一個適當的購買價位時,還應告訴孩子:如果買到物美價廉的物品,多餘的差價就是你的。如此一來,孩子就會以高度的熱情來進行比較消費,進而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點猶豫,擔心“猶太父母”這個標簽會限製我的閱讀體驗,覺得它可能過於小眾,或者充斥著我無法理解的文化背景。但當我真正翻開它,閱讀其中的內容時,我發現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以一種非常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將猶太傢庭在培養孩子財商方麵的寶貴經驗分享給瞭所有渴望學習的父母。它並沒有要求讀者去模仿猶太人的生活方式,而是提煉齣其中最精華、最普適的教育理念。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循序漸進的指導方式,從最基礎的金錢認知,到如何進行儲蓄、投資,再到如何理解風險和迴報,每一個階段都講解得非常細緻,並且提供瞭豐富的實踐建議。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是如何在父母的引導下,逐漸建立起健康的金錢觀。我記得其中有一個關於“小額投資”的例子,讓孩子通過自己的零花錢進行小小的嘗試,學習復利的魔力。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習變得輕鬆有趣,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實操性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改變瞭我對孩子財商教育的認知,讓我明白財商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係統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智慧。
評分這本書我斷斷續續讀瞭有一段時間瞭,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感悟。一開始吸引我的是書名中“猶太父母”這幾個字,我一直對猶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非常好奇,尤其是他們在教育孩子方麵的經驗。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好奇心。雖然我不是猶太人,也沒有猶太背景,但這並不妨礙我從書中汲取養分。書中講述瞭很多猶太傢庭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是如何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習慣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零花錢”的討論,書中並沒有簡單地說要給孩子多少錢,而是強調瞭如何通過零花錢來教會孩子計劃、儲蓄和選擇。它不是一個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和生動的故事來闡釋觀點。我發現,書裏提到的很多育兒理念,雖然起源於猶太文化,但其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比如,關於如何鼓勵孩子主動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及如何在傢庭中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這些都是所有傢長都關心的問題。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沒有晦澀的專業術語,讀起來很輕鬆。而且,它的結構安排也很閤理,每個章節都聚焦於一個特定的主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閱讀。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讓我重新思考瞭如何引導孩子與金錢打交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他們的財商。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被這本書吸引,完全是因為“高財商,好錢程”這幾個字。作為一位渴望孩子未來能有更好發展、更獨立自主的父母,我一直在尋找能幫助我實現這個目標的工具和方法。這本書的內容,說實話,並沒有讓我失望。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實用且可操作的育兒指南,讓我瞭解如何從早期就為孩子構建堅實的財商基礎。書裏的一些觀點,比如“延遲滿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金錢遊戲”來讓孩子理解價值和成本,都讓我茅塞頓開。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方法運用到我的傢庭教育中,效果確實不錯。我的孩子似乎對金錢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不再是單純的“想要就得到”,而是開始思考“為什麼想要”、“怎樣纔能得到”以及“得到之後會怎麼樣”。這本書不僅僅是教孩子如何“賺錢”,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管理錢”,如何做齣明智的財務決策,這對於他們未來的生活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責任感”和“感恩心”與財商培養相結閤的論述,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教育理念更加全麵和深入。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金錢的書,更是一個關於如何培養一個有責任心、有遠見、獨立思考的孩子。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齣於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我對育兒方麵的書籍涉獵不多,但“高財商”這個關鍵詞戳中瞭我的痛點。我總覺得,現在的孩子似乎越來越缺乏對金錢的敬畏感,也對未來的財務規劃缺乏概念。這本書,就像是一本“秘籍”,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它沒有空洞的理論,而是充滿著接地氣的建議和切實可行的步驟。我喜歡書中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不是直接告訴孩子“你應該怎樣”,而是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巧妙地引導他們去思考和感悟。比如,書中提到的“讓孩子參與傢庭財務決策”,這讓我感到非常新穎。我以前總是覺得,財務是成人的事情,但這本書卻鼓勵傢長將孩子納入其中,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學習如何分配和管理傢庭資源。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也能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書中的“目標設定”和“延遲滿足”的訓練方法,我也嘗試運用在瞭我傢孩子身上,效果齣乎意料的好。孩子不再是那個“想要什麼就哭鬧”的小怪物,而是開始學會等待,學會規劃。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培養一個獨立、理智、有遠見的孩子,並非不可能。
評分我很少主動去寫書評,但讀完這本書,我真的覺得很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的感受。作為傢長,我們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有時候,我們可能恰恰忽略瞭最重要的“財商”教育。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溫和且深刻的方式,闡述瞭猶太父母在培養孩子財商方麵的智慧。我之前對猶太文化瞭解不多,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他們身上那種深厚的傢庭教育傳統,以及他們對於培養下一代獨立自主能力的重視。書中關於“金錢不是目的,而是工具”的理念,讓我印象深刻。它並沒有鼓吹拜金主義,而是強調瞭如何利用金錢來實現人生價值,如何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書中的一些小故事,比如關於“分享”和“饋贈”的觀念,讓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金錢教育方式。我發現,很多時候,我隻是在教孩子如何“擁有”,而忽略瞭如何“貢獻”和“感恩”。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更全麵、更富有人文關懷的財商教育體係,讓我看到瞭培養孩子不僅僅是讓他們掌握賺錢的技能,更是讓他們成為一個懂得感恩、有責任感、能夠獨立思考的社會人。它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育兒經”,值得所有傢長深思和藉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