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上中下册)》上起秦汉,下迄清末民初,为邓之诚先生在燕大和北大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删订而成,前后费时十六七年,所谓“壮年经始,晚幸观成”,在坊间各家通史中一向以史料宏富、叙述赅博著称。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上中下册)》的编纂肇自1917年,蔡元培先生手自编订条例,以时代为经,略依纪事本末体例,举凡王权递嬗、政治沿革、民族消长,乃至历代重要史实及人物、地理官制、学术源流、文学艺术、风俗掌故,首重正史,兼取政书、杂史,以求全面、完整地反映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
原书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编入“大学丛书”;1956年由中华书局再版。此次重印,我们除了将原书五卷九册合编为上、中、下三册,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还加了汉语规范标点,以便于当今读者使用。
作者简介
邓之诚(1887—1960),字文如,号明斋,近代国学大师,尤以中国通史名世。原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祖籍江宁,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学校、云南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编辑。自1917年入教育部国史编纂处,历时十六七年,“壮年经始,晚幸观成”,终于以一己之力著成《中华二千年史》,在各家著述中著称宏富。另有《骨董琐记全编》《清诗纪事》等行世。邓之诚先生早年在报社撰写政论,积极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护国运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与陆志韦、洪煨莲等遭日军逮捕,获释后仍回燕大执教。1952年并入北京大学,并为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员。邓之诚先生治学谨严,及门弟子有黄现瑶、谭其骧、周一良、朱士嘉、劳干、王钟翰等。
目录
叙录
卷一 秦汉三国
秦世系
一 秦之统一
二 秦之开边
三 秦始皇之政治
四 秦之民生状况
五 李斯成统一之功
秦汉之际
一 豪杰亡秦
二 楚汉相争
汉世系
一 汉之统一
二 汉之疆域
三 汉之制度
四 汉之开边
五 汉代之政治
新
一 王莽之改制
二 王莽之灭亡
东汉世系
一 光武之统一事业
二 东汉之疆域
三 东汉之制度
四 东汉之开边
五 东汉之衰亡
三国
魏世系
蜀世系
吴世系
一 三国之分立
二 三国之疆域
三 三国之制度
四 三国时代之诸族
五 三国鼎峙之局
两汉三国之社会
一 人民生活状况
二 学术思想
三 风俗
卷二 两晋及南北朝
晋及十 六国世系
晋
十六国
一 两晋之疆域
二 两晋之政变
三 十六国之分合
南北朝世系
南朝
北朝
一 南北朝之疆域
二 南朝之治乱
三 北朝之治乱
四 南北朝之和战
两晋南北朝制度
一 官制
二 兵制
三 刑法
四 学校
五 选举
两晋及南北朝之社会
一 生活状况
二 学术思想
三 宗教
四 风俗与习惯
五 制造
六 域外交通
卷三 隋唐五代
隋世系
一 隋之统一事业
二 隋之开边
三 隋代人民生活状况
四 隋之建设事业
五 隋之学术思想
隋唐之际
一 隋之灭亡
唐世系
一 唐之统一
二 唐初之政局
三 唐之疆域
四 唐之制度
五 唐与诸族之关系
六 武韦执政
七 玄宗时代之治乱
八 唐之衰运
九 唐之乱亡
十 唐代民生状况
十一 风俗与习惯
十二 制造
十三 宗教
十四 学术思想
十五 海外交通
五代十国
梁世系
唐世系
晋世系
汉世系
周世系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闽
楚
南汉
荆南(南平)
吴越
北汉
一 五代诸国疆域
二 五代之分争
三 文化之进步
四 五代之风俗
卷四 宋辽金夏元
宋世系
辽世系
金世系
夏世系
元世系
一 宋之统一
二 宋之疆域
三 宋之制度
四 宋初之政治
五 王安石之变法
六 党争之误国
七 宋之边患
八 北宋之灭亡
九 南宋之建国
十 南宋与金之对峙
十一 南宋之灭亡
十二 元之建国
十三 元之衰亡
宋辽金元之社会
一 民生状况
二 学术思想
三 工艺制造
四 风俗
卷五(上) 明清上
明世系
一 明之统一
二 明初之政局
三 明之疆域
四 明与诸民族之关系
五 明之海上交通
六 明代之政治
七 明代之宦官
八 明代之党争
九 明之衰亡
卷五(中) 明清中
清世系
一 顺治之始基
二 康熙之统一
三 康乾施政之张弛
四 康雍间之国内外诸民族
五 乾隆之“十全武功”
六 清之中衰
七 人民之反抗
八 鸦片战争
九 太平天国
十 母后之临朝
十一 维新之开始
十二 外患之迭乘
卷五(下) 明清下
十三 戊戌变政
十四 义和团
十五 清末之时局
十六 辛亥革命
明清两代社会生活
一 制度
二 生业
三 学术
精彩书摘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上中下册)》:
二 秦之开边 始皇既并天下,北击匈奴,西逐西戎,南奠闽越,于是中国疆域,开拓益广矣。
1.取西戎地 秦之先世,已征服西戎,称霸西方。
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有子五人,其长者日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襄公七年春(前771年)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日: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
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文公十六年(前750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史记》卷五《秦纪》) 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至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豲邦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郦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颍洛以西有蛮氏之戎,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后晋灭郦戎。是时伊洛戎强,东侵曹鲁。襄王时,秦晋自瓜州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允姓之戎迁于渭油,东至軒辕。在河南山北者,号曰阴戎。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开地千里……后陆浑戎叛晋,晋荀吴灭之。后楚执蛮氏,而尽囚其人。
至周贞王八年(前461年),秦厉公灭大荔,取其地。赵亦灭北戎。韩魏后稍并伊洛诸戎,灭之。其遗脱者皆走,西逾沂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最为强盛,屡为秦患。及昭王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始皇兵务东向,故得繁息。
(《通典》卷一八九《边防五》) 及始皇统一天下,复逐而西之。
三十三年(前214年),……使蒙恬……筑亭障,以逐戎人。
(《史记》卷六《秦始皇纪》) 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度。
(《后汉书》卷一一七《西羌传》) 2.取匈奴地 当战国之末,匈奴已渐强。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注:师古日,以殷时始奔北照)……秦昭王……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距胡。而挺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前307年)其后燕有贤将秦开……袭破东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胡。当是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注:如淳日,燕、赵、秦。) (《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
……
前言/序言
unll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上中下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上中下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