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海内外新解密档案,真实展示中统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直至败走台湾的历史全景。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他们网络党羽、特务的手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
本书整合档案资料,真实地还原历史真相,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统的前世今生。
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八本。代表作有《国民党特务活动史》《惨胜》等。
  林建英,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馆员,著有民国特工史等专著三本,发表论文多篇。
第一章 中统的成立及沿革
第一节 中统成立的历史渊源 001
第二节 中统的前身——党务调查科 007
第三节 中统的重要发展——特工总部 013
第四节 中统局的成立 017
第二章 中统巨枭
第一节 中统教父——陈氏兄弟 021
第二节 中统老板——徐恩曾 040
第三节 中统的主要干将 056
第三章 中统的“特色工作”
第一节 反省院始末 063
第二节 知彼训练——特工训练班 074
第四章 中统与中共中央特科的生死较量
第一节 中共中央特科的成立 078
第二节 “龙潭三杰”潜入中统 082
第三节 白皮红心的中统特派员杨登瀛 087
第五章 惊心动魄的“顾顺章案件”
第一节 顾顺章的被捕叛变及其恶果 102
第二节 “牛兰事件” 111
第三节 为中统卖命求荣 115
第四节 顾顺章之死 119
第六章 抗战前夜的疯狂屠戮
第一节 毒辣的“细胞反间计” 122
第二节 反共图谋的连续失败 134
第三节 应对“西安事变”束手无策 154
第七章 由盛而衰
——抗战期间中统的活动
第一节 中统重建国民党南京地下市党部的活动 157
第二节 “特种工作会报”始末 166
第三节 军统与中统的矛盾与火拼 170
第四节 中统与汪伪的斗争与勾结 178
第五节 插手蒋介石家事 暗杀章亚若 195
第六节 坚持反共 陕北屡败 199
第八章 短波传讯
——中统的电台
第一节 中统电台的建立 212
第二节 抗战期间对“电报战”的贡献 216
第九章 洋为中用
——中统与英国情报组织的合作
第一节 中统与英国情报组织合作的开始 241
第二节 中统助英训练中国留印海员 245
第三节 中英合作建立缅甸情报网 249
第四节 SOE在中国 254
第十章 反共血债
——中统对中共南方地下党的大破坏
第一节 江西省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整合 261
第二节 破坏中共江西省委 266
第三节 破坏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 271
第四节 在偶然之中捕获廖承志 275
第五节 破坏中共南委及广西工委 280
第六节 历史的教训 285
第十一章 穷途末路
——中统组织的衰落
第一节 中统的没落 292
第二节 中统改组为党通局 305
第三节 最后的疯狂——国共内战中中统的反共活动 312
第四节 党通局再改为内政部调查局 329
第五节 收缩、逃跑与覆亡 337
本书由马振犊、林建英合作写成,在马振犊原著《国民党特务活动史》的基础上,补充增添了新史料,重拟了系统大纲。感谢金城出版社慧眼识珠,为本书问世提供了全力支持与保障;并希望学界同人与广大读者有以指教,使对于有关国民党中统组织的历史研究能够不断推进。
……
从文笔来看,作者的语言风格成熟老练,兼具古典文学的凝练和现代白话的流畅。书中充斥着大量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性词汇,比如对夜色、灯火、甚至是某个眼神的描绘,都极富表现力,将人物的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完美融合。不同于一些严肃的历史著作,这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融入了非常精彩的文学想象力,使得阅读体验充满了美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据和尊重,虽然是文学性的叙述,但其根基是扎实的,这让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的满足感。这种将历史的骨架与文学的血肉完美结合的尝试,是值得称赞的,它极大地拓宽了严肃题材作品的受众范围,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大量的历史知识。
评分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史料细节,这是许多宏观叙事作品所缺乏的。作者似乎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档案室和口述历史中搜集材料,这些细碎却关键的信息被巧妙地编织进了叙事之中,构建了一个立体而非扁平化的历史图景。无论是对特定武器装备的描述,还是对某个秘密联络点布局的还原,都显示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查阅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这充分说明了它激发了更深层次的求知欲。这本书就像一个高质量的导览图,带领我们走入了历史的深处巷陌,去观察那些隐藏在官方记录之外的真实生活片段,让人对历史的认知更加丰满和立体,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并非简单的时间线叙事,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多线并行、穿插回忆的方式,使得整个故事的张力得以持续提升。作者似乎深谙如何运用悬念来牵引读者的注意力,每一个章节的结尾都留下了恰到好处的钩子,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阅下一页去探寻真相。这种精巧的布局,避免了历史题材可能带来的枯燥感,反而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更令人赞叹的是,作者在处理复杂的派系斗争和情报网络时,展现了极强的逻辑梳理能力,即使是初次接触相关历史背景的读者,也能清晰地跟上脉络,不至于迷失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代号之中。这种叙事上的高超技艺,使得原本厚重的题材变得引人入胜,简直像在阅读一部节奏紧凑的政治惊悚小说,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智力都被锻炼了一番。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笔触极其细腻,仿佛带着读者亲身回到了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那些潜藏在光鲜外表下的挣扎、恐惧与信仰的摇摆,都被描摹得淋漓尽致。读到主人公在两难境地中抉择的片段,我常常感到窒息,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漩涡之中。书中对环境氛围的渲染更是高明,无论是阴暗潮湿的秘密据点,还是觥筹交错的上流社会酒会,都通过精准的细节描写,构建出一个真实可感的历史场景。特别是对于特定时期社会风貌的捕捉,那种表面平静下暗流涌动的压抑感,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某个特定组织的史料,更是一面映照出人性复杂与历史洪流冲击下个体命运的镜子。对于想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社会肌理和人情冷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切入点,读起来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扑面而来的真实感,让人深思。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其对“忠诚”与“背叛”主题的深刻探讨。作者没有简单地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在特定意识形态和残酷现实面前所做的艰难抉择。那些所谓的“特务”,他们的行为动机复杂得多,夹杂着个人理想、家族责任、生存压力乃至对国家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对情报工作中的心理博弈描写得尤为精彩,那种表面上的合作与暗地里的试探,让人读来心惊胆战,也让我对人性的幽微之处有了新的认识。它迫使读者跳出简单的道德审判,去理解历史情境下个体命运的无奈与抗争。这种对复杂人性的细腻捕捉和哲学层面的反思,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历史回顾,更像是一部探讨权力、信仰与人性的深刻寓言。
评分好。。。。。。。。。。。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评分很不错,值得买哦
评分很不错,值得买哦
评分经典好书,尽在京东,欢畅便宜,物流无双。
评分好书,值得一读,作者还有两本关于军统和七十二号的作品,也要买来一读
评分据说很不错。。。。。。。。。。。。中信出品,必属精品好
评分帮同学买的,不知道实际感受如何
评分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挺好的朋友!挺好的朋友!挺好的朋友!挺好的朋友!挺好的朋友!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挺好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