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II(上下)(套裝共2冊) | ||
| 定價 | 79.90 | |
| 齣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09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二木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517035282 | |
目錄
Chapter1 130種流行景天科多肉圖鑒
一、景天科風車草屬 1
二、景天科伽藍菜屬 20
三、景天科厚葉草屬 32
四、景天科景天屬 45
五、景天科蓮花掌屬 76
六、景天科擬石蓮花屬 82
七、景天科青鎖龍屬 61
八、景天科石蓮屬 66
九、景天科銀波錦屬 73
十、景天科仙女杯屬 79
十一、景天科長生草屬 82
十二、景天科瓦蓮屬 87
十三、相似品種的區彆與對比 100
Chapter2 如何打造自己的多肉花園
一、陽颱、露颱多肉花園 102
二、多肉植物小型花園 123
三、多肉植物大棚、大型花園 142
Chapter3 多肉植物的故鄉——南非
一、南非kirstenbosch(剋斯騰伯斯)國傢植物園 151
二、Hermanus(鯨魚小鎮) 172
三、好望角 176
四、西海岸Paternoster 182
五、Inverdoorn(因弗多恩)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192
六、納馬誇蘭BushmansKloof 210
Chapter4 多肉養護經驗談
一、掰葉片清理生長空間 256
二、露養多肉植物 258
三、生根 264
四、鋪麵石的作用 271
五、多肉植物的繁殖 278
Chapter5 多肉植物組閤盆栽
一、保持組盆美麗形態的4個小技巧 289
二、小型素盆多肉組盆 290
三、可愛的呆萌小組盆 292
四、組盆中,多肉的搭配技巧 294
五、各類花器的多肉組盆 299
六、多肉小盆景(單棵多肉盆栽塑形) 310
Chapter6 多肉植物醫院——病例分析和治療方案
一、介殼蟲的發現與處理 312
二、蚜蟲的發現與處理 312
三、玄灰蝶的發現與處理 313
四、蟲害地老虎 313
五、葉片腐爛 313
六、缺水導緻葉片褶皺發軟 313
七、長時間不見生長跡象 313
八、葉片乾枯萎縮 314
九、中心生長點被破壞 314
十、缺光徒長 314
十一、曬傷 315
十二、枝乾腐爛 315
十三、其他的病例情況 315
Chapter7 二木花園初長成
一、花園選址 318
二、花園基礎建設 320
三、花園定位及規劃設計 3371
四、大棚變花園,醜小鴨變天鵝的過程 358
五、颱風“麥德姆”席捲花園 362
六、這個鼕季我們很快樂 374
Chapter8 韓國多肉植物介紹
一、多肉植物大棚地區分布 380
二、韓國如何養護多肉植物 382
三、韓國多肉植物育種 395
四、韓國陶藝與多肉植物的結閤 410
顯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前言
時隔兩年,我的第二本書《和二木一起玩多肉Ⅱ》終於也齣版瞭。
兩年時間,從單純的愛好者變成瞭園藝行業的從業者,一路走來,
感觸頗多。也許在許多人眼裏,我是一個將愛好做成事業的“成功人士”。我想告訴大傢的是:愛好永遠是愛好,事業也永遠是事業,兩者一定不能混淆在一起。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瞭自我的狀態切換,工作時全心全意投入其中,而空閑時間就變成瞭自己的私人愛好,繼續保持著對多肉植物zui初的那份熱愛。
在對多肉植物的養護上,我也更加自然隨意,製造齣一份接近
天呐,我最近剛入手瞭一本關於室內綠植的書,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是個“植物殺手”,但自從有瞭它,我感覺自己都能和那些嬌嫩的小傢夥們好好相處瞭。這本書的排版真是太用心瞭,圖片高清到讓人感覺空氣裏都彌漫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真正手把手教你如何從零開始打造一個生機勃勃的小陽颱。裏麵有一章專門講瞭不同光照條件下植物的選擇,簡直是為我這種住在陰暗小角落的人量身定製的。我試著用它裏麵介紹的自製營養液澆灌瞭我那株快要枯萎的吊蘭,沒想到它竟然重新煥發瞭活力,冒齣瞭好多新芽!而且,作者在講解病蟲害防治時,推薦的都是那些非常環保、我們日常就能找到材料的方法,完全不用擔心噴灑化學藥劑對傢裏的小朋友或寵物造成影響。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讀起來就像是鄰居傢那位經驗豐富的老奶奶在跟你拉傢常,一點壓力都沒有。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跟我一樣對“園藝”充滿嚮往卻又望而卻步的朋友們,相信我,看完這本書,你也能成為朋友圈裏最會養花的那個人!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季節養護側重點的分析,非常細緻入微,讓人覺得園藝真的可以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去。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硬核”園藝愛好者準備的“進階秘籍”!我之前已經積纍瞭一些基礎知識,但總感覺在一些更深層次的土壤配比和植物繁殖技術上還差點火候。這本書的“秘籍”部分讓我大開眼界。它對不同介質的酸堿度、透氣性和保水性的關係進行瞭深入的化學和物理分析,不是那種籠統地說“用疏鬆的土”,而是具體到不同顆粒物(比如赤玉土、鹿沼土、蛭石)的最佳混閤比例以及對特定植物的影響麯綫。更讓我驚喜的是,它詳細介紹瞭無性繁殖中的嫁接技術,配有極其精確的圖示和步驟分解,連皮層結閤的力度和角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我嘗試用它教的方法嫁接瞭一顆我非常喜歡的月季品種,成果喜人,切口愈閤得非常完美,這在以前是我不敢想象的操作。這本書的論述邏輯性極強,引用瞭大量的園藝學專業術語,但同時又通過嚴謹的實驗數據來支撐觀點,讓每一個操作都有據可依,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園藝實踐的科學性和成功率。對於希望將愛好提升到專業層麵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可估量,它真正做到瞭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跨越。
評分我不得不說,我很少看到一本關於植物的書能把“美學”和“實用性”結閤得如此完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養護手冊,它更像是一本植物造型藝術的入門教材。它用大量的篇幅講解瞭盆器選擇、高低錯落的組閤搭配,以及如何利用植物的形態特徵來彌補傢居空間布局上的不足。我特彆喜歡它介紹的“微景觀”製作章節,它詳細解析瞭如何利用苔蘚、小石子和不同形態的多肉植物,在小小的玻璃容器中營造齣一種充滿禪意的自然場景。作者在講解組閤盆栽時,非常注重色彩和質感的協調,例如如何用深綠色的葉片來襯托帶有粉邊的植物,形成視覺上的衝擊力。書中的攝影作品簡直可以直接拿去展覽,光影的運用讓每一株植物都顯得格外有生命力。我完全是抱著學習“如何擺放更漂亮”的心態開始看的,結果卻收獲瞭遠超預期的設計靈感。這本書讓養花從單純的“養活”升級到瞭“打造居傢藝術品”的層麵,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審美情趣。
評分這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對“土壤科學”的探討達到瞭令人贊嘆的深度,完全超越瞭我以前接觸過的任何一本園藝書籍。它沒有敷衍地告訴你配土要“透氣”,而是詳細分析瞭不同礦物質顆粒在不同濕度下對根係呼吸的作用機理。作者甚至還分享瞭他自己通過常年觀察和記錄,總結齣的針對不同地區氣候特點的“定製化”土壤配方。比如,在潮濕的南方地區,他推薦增加火山岩的比例以增強排水性,而在乾燥的北方,則建議適當提高泥炭土的比例來增強保水能力。這種因地製宜的指導思想,讓我這個總是在“水培還是土培”之間糾結的人找到瞭明確的方嚮。我按照書中的建議,為我新買的一批進口稀有品種重新配置瞭土壤,僅僅幾周時間,那些植物的根係就錶現齣瞭前所未有的健康狀態,新葉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本書對於那些已經掌握基礎,正尋求突破瓶頸的資深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一本可以讓你在專業領域更上一層樓的寶典,它提供的知識密度非常高,需要反復閱讀和實踐纔能完全吸收。
評分我最近為瞭給傢裏換一批能淨化空氣的室內植物,專門淘瞭這本號稱“全能型”的綠植指南。說實話,市麵上關於室內植物的書浩如煙海,但大多內容重復且膚淺。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是它對“環境適應性”的考量,它不像其他書那樣隻羅列植物名稱,而是根據植物的耐陰性、對濕度的要求以及生長速度,將它們分成瞭好幾個適閤不同傢庭環境的“主題包”。比如,它有一個專門為“新裝修傢庭”推薦的植物清單,重點強調瞭對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吸收效率和安全性。書中還包含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植物急救手冊”,當我的一盆蕨類植物突然葉片發黃時,我立刻翻到瞭那一頁,根據癥狀對照,迅速找到瞭問題的根源——可能是澆水過多導緻的爛根,並立刻采取瞭措施。它的版式設計非常適閤快速查閱,關鍵信息都會用粗體或者小框突齣顯示,這對於像我這樣追求效率的都市白領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復雜的植物學知識轉化為日常可執行的養護方案,讓養花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體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