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各设计专业领域共同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再逐层深入,循序渐进,引导读者学习。
2)从视觉特性、操作特点和环境响应等方面根据专业的不同,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将心理学的一般规律运用于设计活动,促进心理学对艺术设计的理论指导。
3)大量案例引用当下的新设计成果,范畴超出传统的设计关注的视野。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设计心理学(升级版)》的编写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设计目标和受众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能力,从而更好实现设计目标,提升设计实践能力。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明确为设计服务的目的。本书共有六章,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梳理了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近年来设计心理比较活跃的几个领域——可用性工程设计、情感设计和感性工学等。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将重点落于与视觉艺术息息相关的“感知觉”现象上,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破解设计中的感觉(特别是视觉)与知觉。第三章“认知与学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将原型、特征、图式、表象、记忆等重要原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设计中的情感,一方面对情绪和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进行科学解读,另一方面着眼于设计现象,总结出设计中常用的情感激发方式和表现形式。第六章“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重点对此展开分析。
柳沙,1978年生于湖南,长沙人,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讲师。2006年1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设计艺术学博士,2002年6月在湖南大学获设计艺术学硕士,1999年8月在湖南大学获工业造型学士。主要从事工业设计,设计艺术学理论、设计艺术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领域研究,编著出版《设计艺术心理学》,出版译著《标牌与标识——环境中的标识语言》,曾在《文艺研究》、《装饰》、《艺术与科学》等重要期刊、丛书发表学术论文。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2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1.3 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1.3.1 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3.2 工业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1.3.3 职业设计师的经验知识
1.4 现代设计心理学
1.4.1 可用性工程
1.4.2 感性工学
1.4.3 基于仪器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二、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以“视觉生产”为核心的艺术设计
2.1 感觉
2.2 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
2.2.1 感觉的多通道
2.2.2 阈限
2.3 视觉
2.3.1 颜色视觉
2.3.2 明度视觉
2.3.3 运动视觉
2.4 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
2.4.1 知觉
2.4.2 知觉组织
2.5 错觉:被愚弄的知觉
2.5.1 有效错觉
2.5.2 错觉矫正
三、认知与学习——调节信息加工负荷的设计
3.1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3.2 人的认知
3.2.1 辨认和识别
3.2.2 设计中的识别理论
3.2.3 记忆三级模式
3.2.4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3.3 注意:眼球争夺战
3.3.1 注意指向
3.3.2 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
3.3.3 注意分散
3.3.4 信息搜索策略
3.4 记忆:学习策略
3.4.1 记忆的分类
3.4.2 记忆干扰
3.4.3 长时记忆的存贮结构
3.4.4 学习与训练: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3.5 信息加工理论的应用:可用性设计
四、设计情感
4.1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4.2 设计的情绪表达
4.2.1 情绪的作用
4.2.2 情绪的维度
4.3 设计情感
4.3.1 设计情感的特殊性
4.3.2 设计情感的层次性
五、情感设计
5.1 情感肌肤
5.2 情感的设计策略
5.2.1 快乐或高兴
5.2.2 痛苦
5.2.3 悲伤或悲哀
5.2.4 愤怒或生气
5.2.5 恐惧或害怕
5.2.6 惊讶或惊奇
5.2.7 厌恶或厌烦
5.3 设计情感的表达
5.3.1 点
5.3.2 线
5.3.3 面和体
5.3.4 结构
5.3.5 色彩
5.3.6 材质和肌理
六、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
6.1 设计思维
6.1.1 思维
6.1.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6.1.3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6.1.4 问题求解
6.1.5 创造性思维
6.1.6 设计思维
6.1.7 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艺术思维
6.2 设计师个体心理
6.2.1 创造力
6.2.2 创造力的结构
6.2.3 设计师人格与创造力
6.2.4 设计师“天赋论”
6.2.5 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与激发
6.3 设计师压力应对
6.3.1 设计师常见的职业压力
6.3.2 设计师的压力应对
附录
参考书目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名字听起来很“学术”的书是有点抗拒的,总觉得会枯燥乏味,充满了晦涩难懂的理论。但身边的朋友极力推荐,说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生活化,用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例子来阐述复杂的心理学原理。比如,他们提到书中会分析为什么某些广告语会让人印象深刻,或者为什么某些网站的布局让人感觉更舒适。这让我非常好奇,因为我一直觉得,优秀的设计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如果这本书能揭示这些背后的“魔力”公式,那简直太棒了!我希望它能帮我跳出那种纯粹的美学范畴,更深入地思考设计的本质——如何与人的心智进行高效、愉悦的沟通。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堆荧光笔和便利贴,打算把书里那些“醍醐灌顶”的句子都标记出来,以后做项目的时候随时翻阅参考。
评分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眼球了!那种充满现代感的几何图形和大胆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在一个设计论坛上偶然看到别人推荐的,说是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案例分析,特别是关于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这块的内容,简直是新手入门的宝典。我本身就是学设计出身的,但总感觉自己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尤其是在理解“为什么好的设计能打动人”这方面,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听说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特别期待里面关于视觉感知和认知负荷那几章,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突破口,让我的作品不仅仅是“好看”,更能“好用”,甚至达到“好用中带着惊喜”的境界。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也很充实,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开始阅读了,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路,让我的设计之路不再迷茫。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作者的名声去的。这位作者在业界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他的作品总是能在技术实现和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教你如何做”的层面,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的层面。我希望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哲学层面的引导,理解优秀设计背后的深层驱动力。我特别好奇书中关于“易用性”和“情感化设计”之间的张力是如何被处理的。有时候,为了追求极简和高效,设计可能会变得过于冷漠;而为了追求情感连接,设计又可能变得冗余和复杂。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一种成熟的策略,让我们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设计出既高效又温暖的产品体验?我已经准备好接受一次思维上的洗礼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如果一本书内容再好,但排版混乱、图文不搭,我真的很难坚持读下去。看到样书图片时,那种清晰的图例和恰到好处的留白让我感到非常舒适。而且,听说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多次迭代和升级的,针对当前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发展做了很多补充,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紧跟时代的设计师来说太重要了。我一直觉得,设计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太快了,很多老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本书既然是“升级版”,想必在覆盖最新的交互模式和新兴技术领域(比如AI辅助设计对用户认知的潜在影响)等方面应该有独到之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同时又不会显得过时,真正成为一本可以长期使用的工具书。
评分最近在做一个App的原型设计,遇到了瓶颈期,很多交互流程怎么设计用户都会觉得别扭,反馈很不理想。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设计思维还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正在我感到沮丧的时候,一位资深设计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他强调,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教授如何构建“用户心智模型”,理解用户的预期和行为模式。他特别提到了书中关于“心流体验”的章节,说读完之后会对如何设计沉浸式体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非常看重这一点,因为现在App竞争太激烈了,用户留存才是王道,而留存的关键就在于用户是否愿意“沉浸”其中。我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设计法则,比如如何通过色彩、形状和动态效果来引导用户的注意力,避免让他们产生焦虑或困惑,让整个使用过程像一次愉快的对话。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很棒,是我们老师的书,正品
评分不错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不错,东西很好,比较满意
评分很多考点,这本书要通透的背下来。设计心理学完美。
评分很多考点,这本书要通透的背下来。设计心理学完美。
评分??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