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全彩圖文本!韓國美女主播、人氣名師水晶老師的爆笑式韓語學習法!
◆超值附贈“40音教學視頻+180分鍾MP3”光盤!
◆用簡潔易懂、輕鬆活潑的方式,讓大傢學會標準地道的韓語!
◆韓國人氣名師水晶老師上門授課啦!你還在聽MP3學韓語發音?那就落伍啦!本書除瞭MP3,還附贈水晶老師的完整教學視頻!讓你不隻用耳朵聽,還可以用眼睛看。
◆學韓語,當然要有趣一點啦!不簡單有趣,怎麼學得會韓語99句!
◆“吃烏鴉”?“前世救國美女”!?就是要連背景文化一起學,纔會有趣啊!
◆在什麼情況下,韓國人會說:“她應該想告醫生吧?”
◆在韓國,贊美一個人漂亮,會說她擁有“很自私的外貌” ?
◆全智賢、金泰熙是“前世救國”的美女?
◆在韓國,試穿衣服有訣竅! 隻要說“我沒有化妝”,就算是白色的衣服,老闆也會說:“給你穿!”
◆“我的爺爺奶奶到底做瞭什麼啊!”──是什麼讓韓國人這樣大叫?
內容簡介
《不管三七二十一?零起點韓語入門就這麼任性 這99句韓語不會怎麼行?》是一本專門講解韓語常用句子的韓語學習書。本書共分為33課,每課介紹一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景,每個情景都分為“常用例句”“這樣說的原因是”“順便學點補充單詞”“多學一點點”“常見迴答”以及“為什麼這樣說”六個部分。另外,書中還介紹瞭不少韓語的背景文化,豐富學習者的韓語基礎知識,讓讀者快速掌握韓語常用句子,保證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本書還附贈包含有180分鍾MP3音頻和水晶老師的爆笑式完整40音教學視頻的超值光盤。擔心光看書學不會韓語?那就看視頻、聽音頻吧!
總之,本書易學易懂,輕鬆活潑,旨在讓初學者用好懂、好玩的方式,學會地道標準的韓語句子。
作者簡介
魯水晶,畢業於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傳播媒體係、中文係(雙學士學位),並取得韓國東國大學戲劇研究所戲劇理論及評論專業碩士學位。曾任韓國自由主播,並曾在知韓苑、維多利亞補習班及(中國)颱灣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韓語講師。目前擔任魯水晶韓語補習班教學主任。
水晶老師特擅長讓學生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在短暫的時間內開口說齣流利的韓語,因此她的韓語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她的另一本著作《不管三七二十一·零起點韓語入門就這麼任性——韓語40 音不會怎麼行?》齣版後,瘋狂再版,好評如潮。
目錄
PART 1 與日常生活相關的45句韓語
1.早上起床,一定會說的3句話是……
2.跟好朋友閑聊時,韓國人常說……
3.贊同對方的意見時,你可以說……
4.一邊暗爽,一邊可以說……
5.這個要怎麼吃?
6.買衣服時必備的3句韓語
7.眼前有情侶秀恩愛時……
8.哇! 我的朋友抓狂瞭!
9.在餐廳點餐時,我們會說……
10.嚮朋友錶達自己的看法時,最常說……
11.忘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
12.給朋友加油時,我們最常說……
13.想去廁所時,我們會說……
14.買禮物時最常說的3句韓語
15.送禮物時最常說的3句韓語
PART 2 不開心時用得上的30句韓語
16.跟男朋友吵架時……
17.不太想跟對方說話的時候……
18.挑釁人時最常說的3 句韓語
19.對朋友很失望時……
20.覺得“豈有此理”時,我們可以說……
21.啊! 我的朋友夠冷的!
22.介意彆人的眼神時最常說的3句韓語
23.遇到沒眼色的人,最常說的3句韓語
24.遇到很做作的人時……
25.等朋友時最常說的3句韓語
PART 3 中國、韓國很不同的24句韓語
26.看到“暖男”時,你可以這樣贊嘆……
27.在咖啡廳點飲料時,我們可以說……
28.贊嘆彆人的外貌時……
29.看到整形美女時偷偷說的3句韓語
30.跟朋友喝酒時……
31.跟朋友聚餐,要埋單時最常說的是……
32.去韓式桑拿房時,最常說的3 句韓語
33.拍照片時最常說的3 句韓語
前言/序言
前言
自從在颱灣地區開始從事韓語教學後,我每天都沉浸在教學的樂趣中,過得充實而精彩。但是,我卻深刻地體會到為人師錶所要擔負的沉重責任感。學生的熱情,還有他們對我的信賴及愛戴都是促使我勇往直前的動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總是十分惋惜學生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背誦單詞上。因為對於提高韓語能力來說,隻靠背誦單詞,其實收效甚微。為什麼呢?因為無法從自己的嘴巴裏說齣來、同時也無法用耳朵聽齣來的單詞就如同拉丁語一般,是“死的語言”,毫無用武之地。因此學生們盡管花瞭許多時間背誦單詞,卻僅能將幾個單詞列舉齣來,而無法說齣一句可以進行溝通的完整句子。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采用“整句背誦”的方式教導初、中級學習者。換句話說,如果在死背單詞之前,就能先將自己想說的句子背誦下來,那麼在需要說齣那句話時,就可以省去在腦中造句的時間,直接脫口而齣。另外,直接背誦整個句子,不僅語法不會齣錯,而且句子中齣現的單詞也會自然而然地印在腦海中。這就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流暢地說齣韓語的重要秘訣。
采用這種學習方法的學生,時常告訴我他們的親身體驗。比如,當他們到韓國旅遊,見到韓國人時,可能當場腦袋就變得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此時,他們隻好“朗誦”幾句平時背誦的句子,結果韓國人就用驚訝的錶情問道:“你的韓語怎麼會這麼好?”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而這樣的喜悅也隻有采用“整句背誦”這種學習方法的學習者纔能夠體會。
這也正是我寫本書的原因。通過背誦時下年輕人常說的句子,不僅能正確錶達自己的意思和想法,同時也能無障礙地和韓國人溝通。而這種能夠流暢地利用韓語與人交流的成就感,也是學習者持續學習韓語的極大動力。
常常看韓劇、聽韓語,但韓語能力卻始終不見提高?拼命死背瞭一堆單詞,但是見到韓國人卻還是結結巴巴說不齣完整句子?那麼你一定要試試將本書中的99個句子全部背下來!你會發現,不知不覺,想說的話都成瞭一句句完整的句子。在那一刹那,你會因為邁嚮一個全新的韓語學習世界而感到欣喜若狂,所有的辛苦在此時都將化為甜美的果實。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媽媽,她每天都為我祈禱。我也要感謝全力支持我的老公,還有我的女兒恩誠,由於她的存在,讓我的生命圓滿,並且充滿力量。
魯水晶
圖書簡介:《世界史的輪廓:從古代文明到全球化時代》 一捲洞察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一部梳理權力、思想與變遷的史詩巨著。 在這部力求全麵而又精煉的《世界史的輪廓》中,我們不再滿足於孤立的民族史敘述,而是嘗試描繪一幅跨越數韆年、連接五大洲的宏大曆史畫捲。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清晰、係統的全球史觀,理解人類社會是如何在地域差異、技術革新、文化碰撞與資源競爭的復雜網絡中,一步步走嚮我們今日所處的全球化世界。 第一部分:文明的黎明與早期形態的構建(約公元前 3500 年 - 公元 500 年) 本部分聚焦於人類曆史上最關鍵的轉型期——從狩獵采集到定居農業的轉變,以及由此催生齣的早期文明的形態。我們首先探討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巴比倫)和尼羅河榖(古埃及)的誕生,重點分析灌溉技術、文字的發明(楔形文字與象形文字)以及早期神權政治結構的形成。 隨後,我們將目光投嚮東方:黃河與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獨特發展路徑,包括印度教的早期思想基礎與中國早期王朝(夏商周)的禮樂製度。在這一階段,我們特彆關注軸心時代(Axial Age)的思想覺醒。在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奠定瞭西方理性哲學的基石,民主思想的萌芽與局限性被深入剖析。同時,東方聖賢,如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其教義如何塑造瞭此後數韆年的社會倫理與精神信仰,構成瞭世界思想史的共同遺産。 亞曆山大大帝的東徵及其“希臘化時代”的文化融閤,以及羅馬帝國的崛起與擴張,構成瞭西方古典文明的頂峰。本書詳細考察瞭羅馬法、工程技術及其龐大的帝國管理體係,並深入分析瞭基督教如何從一個邊緣的猶太教派,最終成為西羅馬帝國後期的精神支柱,為中世紀的到來埋下瞭伏筆。在遠東,秦漢帝國的統一,中央集權製度的建立,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闢,標誌著歐亞大陸早期商業和文化交流網絡的初步形成。 第二部分:中世紀的多元形態與區域性的高潮(約公元 500 年 - 公元 1450 年) 古典文明衰落後,世界進入瞭一個區域性發展與文化重塑的階段。本書並不將“中世紀”視為一個統一的“黑暗時代”,而是著力展現其內部的多元活力。 西歐在查理曼帝國破碎後,封建製度的形成、天主教會的權威確立,以及大學的萌芽,是其艱難復蘇的標誌。十字軍東徵不僅是宗教戰爭,更是東西方之間一次大規模的物質與知識交換。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斯蘭世界的黃金時代。從阿拉伯半島興起,伊斯蘭教的迅速傳播不僅在政治上形成瞭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哈裏發帝國,更在科學、醫學、數學(代數、阿拉伯數字)和哲學領域取得瞭輝煌成就,有效地保存並發展瞭希臘古典遺産。 在東亞,唐宋時期的中國,無論是科技創新(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還是商業繁榮(宋代的海上貿易、紙幣的使用),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和朝鮮半島則在此期間形成瞭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但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區域文明。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他重要區域。拜占庭帝國作為東羅馬的延續,其法典與宗教藝術對東歐産生瞭深遠影響。中南美洲的瑪雅、阿茲特剋和印加文明,在與歐亞大陸隔絕的情況下,發展齣瞭令人驚嘆的曆法、建築和農業體係,展現瞭人類適應環境的無限可能。濛古帝國的興起,雖然帶來瞭巨大的破壞,但也空前地整閤瞭歐亞大陸,促進瞭信息的快速流通。 第三部分:全球性的轉型:連接與衝突(約公元 1450 年 - 公元 1800 年) 這一部分是世界史的轉摺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標誌著西方文明的加速崛起,並開始主導全球事務。 本書詳細分析瞭“地理大發現”背後的經濟驅動力(對香料和貴金屬的渴求)以及技術基礎(航海術的進步)。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航行,不僅連接瞭被地理阻隔的各大洲,也引發瞭災難性的“哥倫布大交換”——物種、疾病和人口的全球性流動,永久性地改變瞭各大洲的生態和人口結構。 大航海時代帶來瞭“價格革命”和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在亞洲,明清兩代雖然國力強盛,但在麵對西方新興的商業和軍事力量時,逐漸顯露齣結構性的保守。歐洲,特彆是西歐,通過殖民擴張、奴隸貿易和重商主義政策,積纍瞭前所未有的財富和權力。 啓濛運動思想——自由、人權、主權在民——為後來的政治革命提供瞭理論武器。從美國的獨立戰爭到法國大革命,對傳統君主專製和等級製度的挑戰,重塑瞭現代政治的版圖。我們同時也會考察奧斯曼帝國、莫臥兒帝國在這一時期的內部調整與外部壓力。 第四部分:工業化、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約公元 1800 年 - 公元 1945 年) 工業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生産力最劇烈的飛躍。本書深入剖析瞭蒸汽機、工廠製度的齣現如何徹底改變瞭社會結構、城市化進程和階級關係。工業化的不平衡發展,直接導緻瞭西方列強對全球的加速徵服——新帝國主義的興起。 對原材料的需求和民族主義的膨脹,推動瞭對亞洲和非洲的瓜分。本書將審視印度民族起義、中國的鴉片戰爭和“自強運動”,以及非洲大陸在柏林會議上的被肢解。 與此同時,新的意識形態——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深刻地影響瞭社會變革。列寜的布爾什維剋革命不僅是俄國的一場內戰,更是對既有世界秩序的第一次根本性挑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標誌著舊歐洲均勢的徹底瓦解。凡爾賽體係的脆弱性、大眾消費時代的來臨,以及隨後齣現的經濟大蕭條,為極端主義的抬頭創造瞭溫床。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崛起,最終導緻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麵爆發,這是一場涉及意識形態、種族滅絕和空前規模技術戰爭的人類浩劫。 第五部分:冷戰、去殖民化與全球化時代(公元 1945 年至今) 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所主導。冷戰不僅僅是軍事和政治上的對抗,更是意識形態(資本主義與共産主義)的全球競賽。本書詳細梳理瞭雅爾塔體係的形成、核武器時代的陰影、代理人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美蘇在太空競賽中的角力。 在這一時期,殖民體係的瓦解是曆史的主鏇律。亞洲和非洲的新興國傢通過非暴力抗爭(如甘地領導的印度獨立運動)或武裝鬥爭,紛紛獲得獨立。然而,去殖民化後的國傢往往麵臨著民族衝突、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新殖民主義的挑戰。 1989 年柏林牆的倒塌和 1991 年蘇聯的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和美國短暫的單極時刻。本書最後探討瞭信息技術革命(互聯網的普及)如何加速瞭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進程。全球貿易體係的擴張、跨國公司的崛起、環境問題的全球化應對(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的興起,以及新興大國(特彆是中國)的迴歸,構成瞭當代世界史復雜多變的特徵。 《世界史的輪廓》不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次思維的訓練,引導讀者超越地域局限,在時間的河流中,定位自身的文化坐標,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過程中所經曆的輝煌、衝突與未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