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与审计(附光盘)/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系列教材

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与审计(附光盘)/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莉,李湘蓉,梁力军,彭涛 著
图书标签:
  • 会计信息系统
  • ERP
  • 审计
  • 计算机审计
  • 审计署
  • 教材
  • 中级培训
  • 财务
  • 信息技术
  • 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3751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607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7
字数:53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教材,适合审计行业人员进行计算机中级学习、培训之用,也适合会计、审计专业本科、研究生作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教材或参考书使用。随书附有用友ERP教学软件安装盘,供读者上机练习。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化审计模式,提高审计效率,本书在介绍会计信息系统与ERP基本概念、核心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将审计人员如何根据审计目标、利用电子数据开展审计工作作为学习目标。本书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了会计信息系统及ERP中与财务工作密切联系的业务流、数据流、电子数据存储模式等内容;重点阐述了利用SQL、Excel开展审计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审计实例介绍了审前调查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如何利用电子数据开展审计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本书适合审计行业人员进行计算机中级学习、培训之用,也适合会计、审计专业本科、研究生用作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教材或参考书。所附光盘为用友ERP教学软件安装盘,供读者上机练习。

目录

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1
1.1信息社会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1
1.1.1信息技术与信息化1
1.1.2大数据时代的到来5
1.2会计信息与企业信息化的理解5
1.2.1数据与信息的认知5
1.2.2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8
1.2.3企业管理与经营信息化11
1.3信息系统及IT管理规范13
1.3.1信息系统概述14
1.3.2管理信息系统18
1.3.3IT治理与IT审计24
1.4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应用28
1.4.1会计信息化的发展28
1.4.2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涵与构成29
1.4.3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32
1.4.4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34
1.5本章小结38
思考题39第2章企业资源计划40
2.1ERP的起源与发展40
2.2ERP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41
2.2.1ERP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41
2.2.2ERP的运用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深化与革新41
2.3ERP的主要功能模块42
2.3.1财务管理43
2.3.2供应链管理44
2.3.3人力资源管理45
2.4ERP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45
2.4.1管理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趋势46
2.4.2ERP产品的发展趋势46
2.5ERP产品简介47
2.5.1用友47
2.5.2SAP48
2.6ERP对审计工作的影响50
2.6.1ERP对审计工作的积极影响50
2.6.2ERP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50
2.7本章小结51
思考题51第3章总账与报表系统52
3.1用友系统间关系简介52
3.2系统管理53
3.2.1系统管理的启动53
3.2.2设置操作员53
3.2.3建立账套54
3.2.4设置操作员权限57
3.2.5系统管理的其他常用功能58
3.3基础设置58
3.4总账系统60
3.4.1总账初始设置61
3.4.2总账日常业务69
3.4.3出纳管理与账证查询75
3.4.4总账期末处理79
3.5UFO报表管理系统82
3.5.1概述82
3.5.2报表格式定义83
3.5.3报表公式定义83
3.5.4报表数据处理86
3.5.5报表输出管理88
3.6本章小结89
思考题89第4章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90
4.1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概述90
4.1.1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的主要活动90
4.1.2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91
4.1.3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的业务流程91
4.1.4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的操作流程92
4.2销售管理系统93
4.2.1销售管理系统概述93
4.2.2销售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94
4.2.3销售日常业务96
4.2.4销售账表管理101
4.2.5销售期末处理102
4.3库存管理系统102
4.3.1库存管理系统概述102
4.3.2库存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103
4.3.3库存日常业务105
4.3.4库存账表管理109
4.3.5库存期末处理110
4.4存货核算系统110
4.4.1存货核算系统概述110
4.4.2存货核算系统的初始设置111
4.4.3存货日常业务114
4.4.4存货账表管理120
4.4.5存货期末处理120
4.5应收款管理系统123
4.5.1应收款管理系统概述124
4.5.2应收款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124
4.5.3应收款日常业务130
4.5.4应收款统计分析139
4.5.5应收款期末处理141
4.6本章小结142
思考题142第5章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143
5.1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概述143
5.1.1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的主要活动143
5.1.2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143
5.1.3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的业务流程144
5.1.4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的操作流程144
5.2采购管理系统146
5.2.1采购管理系统概述146
5.2.2采购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146
5.2.3采购日常业务149
5.2.4采购账表管理156
5.2.5采购期末处理156
5.3库存管理系统157
5.3.1采购入库业务157
5.3.2产成品入库业务158
5.3.3其他入库业务159
5.4存货核算系统159
5.4.1普通入库业务159
5.4.2暂估入库业务159
5.5应付款管理系统161
5.5.1应付款管理系统概述161
5.5.2应付款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161
5.5.3应付款日常业务166
5.5.4应付款统计分析174
5.5.5应付款期末处理176
5.6本章小结176
练习题177第6章固定资产与工资系统178
6.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178
6.1.1系统概述178
6.1.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182
6.1.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期末处理197
6.2工资管理系统200
6.2.1系统概述200
6.2.2工资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203
6.2.3工资管理系统的期末处理217
6.3本章小结218
练习题219第7章审计准备220
7.1审计模式概述220
7.1.1账项基础审计模式220
7.1.2制度基础审计模式221
7.1.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221
7.1.4数字化审计模式223
7.2审计流程概述224
7.2.1注册会计师审计流程224
7.2.2政府审计流程224
7.3审前调查225
7.3.1审前调查的目的与意义225
7.3.2审前调查的内容226
7.3.3审前调查的方法230
7.4电子数据采集232
7.4.1国标采集232
7.4.2数据库采集233
7.4.3文本采集234
7.4.4模板采集235
7.4.5AO软件采集235
7.4.6前台查询并保存236
7.4.7其他审计工具软件采集236
7.5信息系统审计测试236
7.5.1信息系统测试目标237
7.5.2控制测试内容及底稿设计237
7.5.3控制数据测试方法242
7.5.4控制测试步骤244
7.6本章小结245
思考题246第8章电子数据结构分析247
8.1会计信息系统设计247
8.1.1会计信息系统数据传递248
8.1.2会计信息系统存储模式249
8.1.3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规则250
8.2总账子系统252
8.2.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53
8.2.2总账子系统的账务处理流程255
8.2.3科目代码表256
8.2.4凭证表263
8.2.5余额表269
8.2.6其他账表272
8.3应收应付子系统273
8.3.1业务循环及数据流程274
8.3.2数据表274
8.4固定资产子系统277
8.4.1业务循环及数据流程277
8.4.2数据表279
8.5薪资管理子系统281
8.5.1业务循环及数据流程281
8.5.2数据表283
8.6供应链管理子系统284
8.6.1业务循环及数据流程285
8.6.2数据表289
8.7SAP业务流程及关键表结构分析297
8.7.1总账业务流程297
8.7.2系统权限管理300
8.7.3销售业务控制300
8.7.4采购业务控制301
8.7.5关键表结构分析302
8.8本章小结307
练习题307第9章数据分析方法309
9.1筛选310
9.1.1基于Transact�睸QL的筛选查询310
9.1.2基于Excel的筛选查询311
9.2排序312
9.2.1基于Transact�睸QL的排序312
9.2.2基于Excel的排序313
9.3统计314
9.3.1基于Transact�睸QL的统计314
9.3.2基于Excel的统计分析315
9.4业务连续性316
9.4.1基于Transact�睸QL的连续性检查316
9.4.2基于Excel的连续性检查317
9.5账龄分析318
9.5.1基于Transact�睸QL的账龄分析318
9.5.2基于Excel的时间间隔318
9.6表达式与计算319
9.6.1基于Transact�睸QL的表达式与计算319
9.6.2基于Excel的表达式与计算320
9.7分组320
9.7.1基于Transact�睸QL的分组查询321
9.7.2基于Excel的分级与分类321
9.8分层323
9.8.1基于Transact�睸QL的分层323
9.8.2基于Excel的分层325
9.9连接对比325
9.9.1基于Transact�睸QL的连接查询326
9.9.2基于Excel的数据查找与连接328
9.10比率分析330
9.10.1基于Transact�睸QL的比率分析330
9.10.2基于Excel的比率分析330
9.11数字分析330
9.11.1基于Transact�睸QL的数字分析331
9.11.2基于Excel的数字分析332
9.12班福法则333
9.13本章小结334
练习题334第10章审计实施与案例分析336
10.1审计认定336
10.2基于会计报表的总体分析338
10.3控制测试342
10.3.1存在或发生的控制测试344
10.3.2完整性控制测试345
10.3.3计价、分摊、准确性控制测试346
10.3.4分类测试346
10.3.5截止测试347
10.3.6列报控制测试347
10.4实质性测试348
10.4.1存在或发生的实质性测试349
10.4.2完整性的实质性测试351
10.4.3准确性、计价与分摊的实质性测试351
10.4.4截止测试353
10.5基于SAP报表的审计分析354
10.5.1SAP报表追溯查询分析354
10.5.2费用资本化审计案例355
10.6本章小结356
练习题356附录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357
一、 企业基本资料357
二、 企业日常业务363
三、 期末处理363
四、 编制报表364参考文献365

前言/序言


本书深入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实施与管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理解现代企业财务运作的基础。 第一部分:会计信息系统 本部分详细解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基本构成和发展演变。我们将从系统的基本框架出发,介绍数据采集、处理、存储、输出等关键环节,以及信息系统在企业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系统概述与理论基础: 阐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目标、功能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我们将回顾信息系统理论,包括数据、信息、知识的层级关系,以及系统生命周期等概念,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系统构成要素: 详细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网络、人员和管理等关键构成要素,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介绍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等全过程。我们将探讨不同的开发方法论,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并分析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深入剖析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报表生成等。每一模块的讲解都将结合具体的业务流程,展示信息系统如何支持和自动化这些会计活动。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强调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讲解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与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我们将涉及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审计追踪等内容。 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探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如何革新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提升效率和决策能力。 第二部分:ERP基础 本部分聚焦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平台,深入解析其基本原理、架构、实施过程及其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ERP系统概述: 定义ERP,阐述其核心理念——整合企业所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流程优化。我们将分析ERP系统的发展历程、关键目标和优势。 ERP系统架构与模块: 详细介绍ERP系统的分层架构(如表示层、应用层、数据层)以及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财务管理(总账、应付、应收、固定资产、预算、财务分析)、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特别关注财务管理模块与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 ERP系统的实施过程: 系统阐述ERP系统的实施步骤,从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选型、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定制、数据迁移、用户培训到上线运行和后期维护。我们将讨论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ERP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深入探讨ERP系统如何集成和升级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ERP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端到端集成,打破部门壁垒,提升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为财务分析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源。 ERP系统的选型与评估: 为企业在选择和评估ERP系统时提供指导,包括考虑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业务需求、技术支持、成本效益等因素。 第三部分:审计 本部分将目光转向审计领域,特别是计算机审计,探讨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审计,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审计基础与原则: 回顾审计的基本定义、目标、范围和审计程序。我们将讲解独立性、职业判断、证据收集等审计核心原则。 计算机审计概述: 定义计算机审计,阐述其在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传统手工审计的区别。我们将探讨计算机审计的目标,如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有效性、验证交易的准确性、识别潜在的舞弊行为等。 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工具: 详细介绍计算机审计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审计软件(如ACL, IDEA)、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AATs)的应用。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提取、数据验证、异常交易分析、趋势分析等。 信息系统审计与内部控制: 深入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包括一般控制(如组织与管理、访问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和应用控制(如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的评估。我们将讲解如何测试这些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基于风险导向的方法来规划审计工作。 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 强调数据分析技术在识别风险、发现异常、提高审计效率方面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如统计抽样、回归分析、异常值检测、关联性分析等,并展示其在具体审计场景中的应用。 审计报告与合规性: 讲解计算机审计的审计报告撰写要求,如何清晰、准确地报告审计发现和建议。同时,也将涉及信息系统相关的合规性要求,如数据隐私保护、行业监管规定等。 本书旨在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及审计的系统性讲解,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代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和审计的深刻理解,为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赞赏这本书在“审计”这部分所花费的篇幅和深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审计流程,而是详细地阐述了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讲解数据分析方法时,作者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分析工具,还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我感觉,这部分内容对于想要提升自己计算机审计能力的审计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评分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解释概念的时候,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们不是简单地罗列枯燥的定义,而是会举出一些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例子,比如在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时,会提到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系统设计来防范。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刚接触这一领域的人,能够更快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将所学知识与未来的工作联系起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ERP模块之间数据流动的图示,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但却清晰地展示了不同业务流程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评分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附带了一张光盘。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光盘里的内容,但仅仅是这个附带的资源,就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常来说,教材附带的光盘会包含一些演示文稿、案例分析、软件试用版本,甚至是相关的视频教程。我猜测这张光盘的内容可能会与书本的知识点相互呼应,能够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体验。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光盘里的内容,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觉得非常适合作为一本培训教材。它没有使用过于生僻的专业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到某些概念,作者也会给出详细的解释,并且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我曾经读过一些技术类的书籍,里面的表达方式简直让人云里雾里,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我可以感觉到作者在编写时,非常站在读者的角度,努力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理解和吸收。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通常会用加粗或者下划线的方式强调,方便我记忆和复习。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朴实无华的。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图示,也没有用什么特别醒目的字体来强调“ERP”或者“审计”。它就是那样静静地摆在那里,书名清晰,副标题也完整地呈现了它的定位——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系列教材。这种低调的风格,反而让我觉得它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卖弄形式。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算不错,不是那种特别廉价的印刷用纸,翻阅起来有一定的厚重感,感觉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我特别注意到封底的联系方式和出版社信息,看起来都很正规,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质量和权威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信任感。

评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学习目标”,让我清楚地知道本章要掌握的重点。而章节的结尾则会提供“习题与思考”,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激发我进一步的思考。这种“引导-学习-巩固”的模式,让我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和有条理。我尤其喜欢那些开放性的思考题,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性题目,而是需要我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我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评分

当我翻开第一页,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氛围。书的排版非常规整,段落之间的间距恰到好处,文字清晰易读,没有出现那种挤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的情况。我尤其欣赏的是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从“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讲起,逐步过渡到“ERP基础”的应用层面,最后落脚到“审计”的实践。这种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结构,非常适合我这样想要系统性学习的读者。而且,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力求简洁明了,直接点出核心内容,让我能够快速地了解每一部分的重点。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编辑质量也相当满意。在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发现错别字或者排版上的错误,这对于一本专业性很强的教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这说明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审校和把关。清晰的页面布局,以及合理的章节划分,都让我在阅读时能够保持专注,不会因为阅读体验不佳而分心。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牢固,不会轻易散页,这让我可以安心地反复翻阅和学习。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授者,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它为我打开了认识会计信息系统和ERP世界的一扇窗,并且引导我在审计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知识的实践者。那些案例分析和习题,让我有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本书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评分

当我了解到这本书是“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系列教材”时,我立刻意识到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这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经过了专业机构的审核,并且是为实际工作需求而编写的。对于像我这样在审计领域工作的读者来说,能够接触到这样一套官方认可的培训教材,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和ERP相关的审计知识,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大部分内容是讲用友财务软件的应用,信息系统审计内容少,好在该书财务和审计兼顾,值得一读

评分

不错

评分

号的

评分

号的

评分

内容一多半是用友的使用说明,实际有用的东西不多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好

评分

好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考试用书,最新版本的,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