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史(套装全6卷,精装)

英国通史(套装全6卷,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乘旦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英国史
  • 通史
  • 精装本
  • 套装
  • 文化
  • 政治
  • 社会
  • 欧洲历史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1754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224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纯质纸
套装数量: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丛书共六卷:第一卷《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第二卷《封建时代: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第三卷《铸造国家:16—17世纪英国》;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作者简介

  钱乘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已出版《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寰球视野:现代化的迷途》、《世界现代化历程》、《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二十世纪英国》、《diyi个工业化国家》、《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等,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卷《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
前言1
第一篇罗马不列颠
第一章从史前到罗马征服3
第二章罗马皇帝与行省32
第三章地方政府58
第四章军队84
第五章城市112
第六章农村138
第七章晚期罗马不列颠163
第二篇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
第一章七国争霸185
第二章基督教的传播210
第三章维京人入侵与英格兰统一234
第四章政治法律制度255
第五章中央层面的治理282
第六章地方层面的治理308
第七章社会经济生活322
第八章思想文化337
附录
一地图353
二大事年表358
三参考书目360
四译名对照与索引374
后记393
第二卷《封建时代: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
前言1
第一篇英国封建主义
第一章封建主义的形成与演变3
第二章封建王权的建立25
第三章封建王权的发展38
第二篇议会君主制统治
第一章议会君主制的形成67
第二章王国统治机制78
第三章中世纪议会发展106
第四章战争与农民起义123
第五章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149
第三篇乡村与城市
第一章庄园与村庄、领主与农民163
第二章乡村社会经济变迁184
第三章城市的兴起202
第四章城市的发展212
第四篇社会生活
第一章宗教生活241
第二章物质生活269
第三章婚姻298
第四章家庭315
第五篇思想、文化与教育
第一章中世纪政治思想337
第二章学校教育与“异端”思想359
第三章语言与英语文学370
附录
一地图383
二大事年表389
三参考书目393
四译名对照与索引400
后记411
第三卷《铸造国家:16—17世纪英国》
前言1
第一篇都铎时期
第一章国王与政府3
第二章议会与法25
第三章宗教改革43
第四章伊丽莎白时代59
第二篇革命年代
第一章斯图亚特早期统治75
第二章17世纪英国革命103
第三章共和国与护国政治122
第四章从复辟到光荣革命133
第三篇农业社会
第一章城市与乡村149
第二章济贫法与农业改良169
第三章社会分层184
第四章地方治理和风俗文化196
第四篇英国与欧洲
第一章小荷初露211
第二章羽翼渐丰226
第三章挺进大海250
第五篇帝国初起
第一章英帝国的肇始283
第二章殖民扩张加速310
第三章第一帝国形成322
第六篇思想和文化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代343
第二章文学和戏剧355
第三章艺术与科学377
第四章学问与思想388
附录
一地图413
二大事年表420
三参考书目426
四译名对照与索引442
后记478
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
前言1
第一篇政治
第一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二章辉格党的优势
第三章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
第四章托利党的保守时期
第五章“旧制度”与议会改革运动
第二篇经济
第一章经济理论的演变
第二章农业领域的变革
第三章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四章资本、银行与贸易
第三篇社会
第一章社会分层
第二章日常生活
第三章社会冲突
第四章宗教与教育
第四篇外交
第一章连横欧陆
第二章英法角逐
第三章结盟反法
第五篇帝国
第一章七年战争前的殖民扩张
第二章第一帝国盛极而衰
第三章从旧帝国到新帝国
第六篇思想文化
第一章文学
第二章思想与学术
第三章艺术与科学
附录
一地图
二大事年表
三参考书目
四译名对照与索引
后记
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
前言1
第一篇经济
第一章经济政策3
第二章工业与交通22
第三章银行与金融47
第四章对外贸易62
第五章农业80
第二篇政治
第一章议会制度改革101
第二章社会民众运动133
第三章政治体制沿革159
第四章行政制度变化177
第三篇社会
第一章阶级对抗193
第二章城市化与城市病220
第三章财富与贫困244
第四章人口、婚姻与家庭262
第五章宗教与教育282
第四篇外交
第一章均势外交307
第二章炮舰外交319
第三章帝国主义外交332
第四章大战前外交347
第五篇帝国
第一章第二帝国的发展369
第二章巩固帝国的努力392
第三章第二帝国的危机413
第六篇思想与文化
第一章文学441
第二章社会思想464
第三章艺术与科学487
附录
一地图501
二大事年表507
三参考书目512
四译名对照与索引534
后记553
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前言1
第一篇政治
第一章20世纪政治制度3
第二章新的世纪31
第三章从战争到战争44
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重建62
第五章“共识政治”与“撒切尔革命”76
第六章撒切尔之后与工党执政89
第二篇经济
第一章20世纪经济理论103
第二章落日余晖114
第三章“馅饼”与“餐刀”123
第四章走向干预138
第五章改弦更张154
第六章复兴与危机169
第三篇社会
第一章人、职业和阶级189
第二章财富、贫穷和福利制度202
第三章工会、劳工运动和劳工立法219
第四章家庭、妇女、两性关系233
第五章宗教与教育245
第六章社会冲突、治安与犯罪264
第四篇帝国与联邦
第一章巩固帝国的努力293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帝国的衰落305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帝国的解体323
第四章从英帝国到英联邦343
第五篇外交
第一章均势、现实与理想367
第二章二战中的外交及影响385
第三章从波茨坦到冷战399
第四章大调整时代412
第五章布莱尔的战争和外交438
第六篇思想与文化
第一章20世纪初的思想遗产461
第二章文学、音乐与艺术476
第三章历史学与历史学家500
第四章学术与科学511尾声: 21世纪的挑战529
附录
一英王世系简表539
二英国历届首相表543
三英联邦成员国一览表546
四地图548
五大事年表554
六参考书目559
七译名对照与索引573后记586

前言/序言

  与英国“脱欧”好像唱一台戏,苏格兰日益起劲地要求“脱英”,这让人感到哭笑不得。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姻”一直是比较成功的,双方在互利的基础上共同生活了三个多世纪,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龃龉。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苏格兰民族主义”突然高涨,起先是文化民族主义,很快就变成政治民族主义;1999年实行分权,苏格兰民族党很快取得苏格兰议会的控制权,但它立即就要求完全的独立,却在2015年的全民公决中未能成功。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完,英国不存在反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也没有限制公投次数的规定,因此这样的公投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下去,直至有朝一日一不当心,超过50%零点几个百分点,公投就过去了。所以它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公投成功,苏格兰独立,因此苏格兰和英格兰在21世纪分家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是一旦苏格兰独立,联合王国还能存在吗?威尔士会怎样?北爱尔兰更会如何?到21世纪结束的时候,联合王国也许已经不存在了;到那个时候,“英国”就和古代罗马一样,变成了一个历史的记忆!英国解体会对欧洲、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英国人是否已做好这个准备?
  即使不出现这个情况,爱尔兰问题仍然很棘手。现在形成的解决方案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有关各方事实上都把这个问题冻结起来,留待后人的智慧去解决。如本书相关章节所述,爱尔兰问题其实是一个死结,无论用什么方法去解,都不能让各方感到满意,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永久冻结,前提是各方都不打破现有的平衡。但如果联合王国因苏格兰独立而解体,这个平衡就被打破,爱尔兰将出现重大危机。一旦出现这个情况,那时的政治家们如何处理?人们不得不拭目以待。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种族—宗教冲突,本书相关章节已介绍过这方面情况,此处不再赘述。此处需要交代的是,英国政府在21世纪宣布“多元文化主义”在英国已经失败,因为“多元文化主义”造成的文化认同超越了国家认同,使社会与国家的撕裂几乎难以避免。由此可以看出种族—宗教冲突有多么严重的潜在破坏力,而英帝国的历史包袱所造成的多种族、多文化的人口现状,又使这种冲突已经是一个事实。加上少数种族在经济上的劣势地位,文化差异与阶级剥削交叉在一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所有这些,都使21世纪成为一个挑战的世纪,英国人不得不细心应对。如果我们在本书结束的时候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那绝不是一句套话。作为历史,本书以此结尾;但作为未来,英国的历史却没有结束,它还要继续走下去。


欧洲历史的宏伟画卷:从古典文明到现代转型 本套图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部气势磅礴的欧洲通史,深度聚焦于欧洲大陆自远古萌芽至近现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全书严谨考据,力求在宏观叙事与微观细节之间取得完美平衡,展现一个多元、复杂且不断演进的欧洲图景。 第一卷:文明的曙光与古典的回响(约公元前1000年 – 公元476年) 本卷聚焦于欧洲文明的源头活水。我们将从爱琴海文明的神秘兴起到希腊城邦的哲学思辨与民主实验开始。深入剖析雅典的黄金时代,探索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如何塑造了西方理性精神的基石。 随后,视角转向罗马的崛起。本书细致描绘了罗马共和国的制度构建、布匿战争的残酷与胜利,以及最终向帝国的转变。重点探讨了罗马法体系的成熟、公共工程的辉煌成就,以及拉丁文化在广袤疆域的传播。我们不仅关注凯撒的征伐与奥古斯都的“元首制”,更深入探讨了帝国晚期因社会矛盾、边疆压力和内部腐败导致的衰落过程,直至西罗马帝国的终结,为中世纪的序幕拉开铺垫。 第二卷:信仰的时代与王权的勃兴(约公元5世纪 – 14世纪) 中世纪并非“黑暗时代”,而是基督教信仰塑造欧洲社会结构、塑造政治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本卷将详细考察西欧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权力真空如何被日耳曼民族建立的新王国(如法兰克王国)所填补。 核心内容将围绕中世纪的两个主要支柱展开:教会与封建制度。我们将考察教皇权力的逐步提升,从格里高利改革到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同时,对封建关系的起源、庄园制度的运作、骑士精神的形成与演变进行深入剖析。 本卷还将关注中世纪盛期的复兴:大学的建立(如博洛尼亚和巴黎大学)、经院哲学的兴起(托马斯·阿奎那的集大成),以及在法兰西(卡佩王朝的巩固)和英格兰(《大宪章》的签署)等地逐步形成的早期民族国家雏形。 第三卷:剧变的前夜与文艺复兴的觉醒(约14世纪 – 16世纪) 随着黑死病的巨大冲击,欧洲社会结构开始松动,为后世的巨变埋下伏笔。本卷着重探讨这一转型期的关键动因。 文艺复兴是本卷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探讨其在意大利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家如何重新发掘古典遗产,将关注点从神转向人,聚焦于个体的价值与潜力。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巨匠的作品不仅仅是美学上的突破,更是世界观转变的体现。 与此同时,政治格局发生剧变:意大利城邦间的权力斗争、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以及西班牙和法国等中央集权君主国的强大。地理大发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索——彻底改变了欧洲的经济地理与世界视野。最后,马丁·路德引发的宗教改革,以其对神学权威的颠覆,彻底撕裂了西欧基督教世界的统一,为欧洲带来了长期的宗教冲突与国家主权的重塑。 第四卷:宗教冲突与绝对君权的鼎盛(约17世纪) 本卷深入探究了欧洲在宗教改革余波中如何走向国家主权的确立与绝对君主制的巅峰。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理解这一时期的关键。本书详细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宗教起因、政治目标及其对德意志地区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最终催生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近代国家体系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与不干涉内政。 法国在路易十四治下达到了绝对君权的光辉顶点,凡尔赛宫象征着中央集权的力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英国则经历了内战与“光荣革命”,通过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开辟了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思想领域,科学革命正在酝酿和爆发。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发现,运用理性与观察来解释自然规律,为即将到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性基础。 第五卷:启蒙、革命与民族主义的兴起(约18世纪末 – 19世纪中期)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本卷将剖析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如何批判专制主义、倡导天赋人权与三权分立,他们的思想如何渗透到社会精英阶层。 这些思想的实践,首先在法国大革命中以极端而彻底的方式爆发。本书细致梳理了攻占巴士底狱、雅各宾专政的恐怖统治,以及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旧秩序的颠覆与重塑。拿破仑的军事征服,虽然带来了法律和行政改革,但也无意中激发了被占领地区的民族意识。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协调”试图恢复保守秩序,但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英国率先完成的工业化,催生了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带来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为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埋下了伏笔。 第六卷:帝国主义的顶峰与现代世界的挑战(约19世纪后期 – 20世纪初) 本卷聚焦于欧洲力量达到顶峰,却也走向自我毁灭的时期。德国的统一与崛起,打破了欧洲的均势,加剧了列强间的竞争。 我们将深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钢铁、电力、化学工业)对社会、城市化进程以及军事能力带来的深刻影响。民族主义从解放思想的工具异化为扩张主义的驱动力。在“瓜分世界的狂潮”中,欧洲列强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全球,帝国主义竞争白热化。 同时,内部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种政治流派(如改良的社会主义、激进的无政府主义)激烈交锋。欧洲的文化生活也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从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反映着人们对快速变迁世界的深刻不安。最终,一战前的错综复杂的同盟体系、军国主义的膨胀,将欧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边缘,为20世纪的全面动荡拉开了序幕。

用户评价

评分

购买这套精装版,很大程度上也是冲着它的收藏价值去的。书本本身的纸张质量和装订工艺都无可挑剔,放在书架上显得十分大气。就内容而言,它成功地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将一个不断变化、内部矛盾重重的国家历史,叙述成一个相对连贯的故事。我个人对它处理“光荣革命”的部分尤其赞赏,它没有将之简单地视为一场“宫廷政变”,而是深入挖掘了资产阶级、贵族阶层与王权之间关于财政权和立法权的长期斗争,展示了英国政治体制是如何通过渐进式的改良避免了欧洲大陆式的剧烈革命。读完这套书,你会深刻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传统”和“渐进主义”如此看重,因为他们是通过血与火的洗礼,一步步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国情的治理模式的。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现代西方文明起源的绝佳窗口,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西方社会结构感兴趣的深度读者。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买这套书是有点“望而生畏”的,想着这么厚的六卷本,估计得啃很久。但真正开始读之后,发现那种期待中的枯燥感并没有出现。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画面感,尤其是描述那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比如玫瑰战争的血腥场面,或是工业革命初期城市面貌的剧变,读起来简直像在看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非常注重地方史和普通民众生活的描绘,比如详细记述了黑死病对英国乡村人口结构的冲击,以及圈地运动如何改变了农民的生存状态。这些微观的视角,使得宏大的历史叙事不再是冰冷的面孔,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韧性。当然,对于那些只关注战争史的读者来说,书中关于早期贸易路线和殖民地政策的论述可能会显得略为冗长,但我认为正是这些经济和贸易的铺垫,才更好地解释了后来大英帝国崛起的原因。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理解,历史是由无数个微小的“人”共同推动的宏大进程。

评分

这部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福音,我一口气读完了前三卷,深感作者在史料的搜集和梳理上下的功夫之深。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编年史,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将英国数千年的演变串联起来,从凯尔特人的时代到都铎王朝的兴衰,每一个关键转折点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中世纪庄园制度和教会权力变迁的分析,那些复杂的法律条文和封建关系的纠葛,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易懂。我之前对英格兰早期的历史总觉得有些模糊不清,但读了这本书后,对于诺曼征服对英国社会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关键人物如威廉一世、亨利二世等人的性格侧写也相当到位,不是简单的好人或坏人,而是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和复杂性。精装版的装帧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每一次翻阅都是一种享受。虽然内容厚重,但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即使是初次接触英国史的读者,也能很快被带入那个宏大的历史场景之中,绝对是案头常备的经典之作。

评分

我给这本书打五星,纯粹是因为它的学术深度和广度。我过去读过不少关于英国某一特定时期的断代史,但很少有能像这部著作一样,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思潮进行如此细致且宏观的整合。它不仅仅罗列了国王的更迭和战争的胜负,更深入探讨了“英国性”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被塑造出来的。比如,关于大宪章的形成部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解读上,而是结合了当时的贵族阶层斗争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赋予的不同意义,这一点极具启发性。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宗教改革问题时的中立视角,既没有过度美化新教的进步性,也没有过分贬低天主教的传统价值,而是客观呈现了其背后复杂的权力博弈和民众信仰的撕裂。对于研究近现代英国政治体制演变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让你明白,今天的议会民主制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次妥协、流血和制度创新的结晶。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和索引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查阅特定历史名词和人物的读者来说,简直太方便了。我曾尝试用其他一些二手资料来梳理都铎王朝的宗教政策,但总觉得缺乏一个连贯的、权威的脉络。而这套书,特别是涉及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对“教义统一”和“政治稳定”之间微妙平衡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作者在解释新教与天主教在英国共存的复杂局面时,非常擅长引用第一手资料,那些早期的法令文本和私人信件的穿插使用,让历史的现场感扑面而来。唯一可能需要读者适应的是,由于其叙事时间跨度极大,不同卷册之间的写作风格和侧重点略有差异,这很可能是由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史料可得性和研究热点不同所致,但整体上保持了高度的学术一致性。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非常稳固的英国历史框架,远超我预期的效果。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棒

评分

书非常不错,快递也很快

评分

中国学者自己的英国史巨作!

评分

很好

评分

活动期间买下了这套书,比较值。感谢京东,感谢刘总

评分

京东买书成为一种习惯 价格物流都给力

评分

好书,好思想,不愧是专业大家的力作

评分

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