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兽医技术人员、养鹅专业大户等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兽医等专业师生的良好参考读物。 本书突出了林地生态养殖概念,全面介绍了林地生态养殖条件下的各种鹅病防治理念和技术,符合绿色生态要求和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林地养鹅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技术、消毒、免疫和驱虫、科学用药、疾病诊断、传染病的防治、寄生虫病的防治、中毒性疾病的防治、营养代谢病的防治等核心技术内容,反映了当前林地养鹅疾病防治新技术。
本书适合兽医技术人员、养鹅专业大户等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兽医等专业师生的良好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张鹤平,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行为学”,“动物生物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多年来,经常到河北邯郸、廊坊等地进行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等科技服务,为养殖专业户做多场技术讲座,被多家养殖场、饲料厂聘为技术顾问,在兽医疾病防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林地养鹅疾病综合防控技术1
一、场址选择、场内布局2
二、水源选择和水质要求13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18
四、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19
五、搞好林地鹅场消毒21
六、做好免疫接种27
七、定期驱虫33
八、预防性投药33
第二节林地养鹅疾病及其发生特点34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防控34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方式和防控39
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和防控42
四、中毒病的发生和防控44
五、林地养鹅疾病发生特点47
六、不同季节鹅的健康管理48
第二章林地养鹅饲养管理/55
第一节雏鹅饲养管理55
一、育雏55
二、雏鹅的饲养59
第二节育成鹅阶段林地放养技术73
一、育成鹅的特点74
二、育成鹅放养技术74
第三节产蛋鹅林地放养饲养管理93
一、产蛋鹅的生理特点93
二、产蛋鹅的林地放养技术94
第四节种鹅和育肥鹅的饲养管理105
一、种鹅的饲养管理105
二、育肥鹅的饲养管理106
第五节不同林地生态养鹅饲养管理108
一、果园养鹅饲养管理108
二、林地生态养鹅技术113
第三章林地养鹅疾病诊疗和合理用药 /116
第一节鹅疾病的诊断116
一、流行病学调查116
二、临床症状116
三、病理剖检118
四、实验室诊断119
第二节林地养鹅合理用药121
一、生态养鹅用药要求121
二、鹅的用药方法123
三、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126
四、常用药物127
第四章传染病 /131
第一节病毒性传染病131
一、小鹅瘟131
二、鹅的鸭瘟133
三、鹅副黏病毒病137
四、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139
五、禽流感141
第二节细菌性疾病144
一、鹅巴氏杆菌病144
二、鹅大肠杆菌病146
三、鹅副伤寒148
四、葡萄球菌病151
五、鹅传染性气囊炎152
六、肉毒梭菌中毒154
七、鹅疫里默杆菌病155
第三节寄生虫病157
一、鹅球虫病157
二、毛滴虫病159
三、绦虫病161
四、鹅裂口线虫病163
五、鹅嗜眼吸虫病164
六、鹅棘口吸虫病165
七、异刺线虫病166
八、比翼线虫病167
九、鹅羽虱168
第四节其他传染病169
一、鹅曲霉菌病169
二、鹅念珠菌病(鹅口疮)171
第五章普通病/173
第一节中毒性疾病173
一、一氧化碳中毒173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174
第二节营养代谢性疾病175
一、矿物质缺乏或过多175
二、维生素缺乏或过多178
第三节其他疾病184
一、硬嗉病184
二、鹅异食癖185
三、中暑186
附录/188
参考文献/191
前言/序言
林地生态养殖生产的畜禽产品(蛋、肉)具有口味好、无农药残留等特点,属绿色、生态产品,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放心、安全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全国各地林地生态养殖项目蓬勃发展,林地养殖畜禽成为各地大力发展的养殖方式。生产中养殖户对林地生态养殖的知识和先进技术需求迫切。
疾病防控技术是畜禽林地生态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林地生态养殖的成功与否。由于畜禽林地养殖,尤其是生态散放养时畜禽生长环境相对开放,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各异,所以畜禽林地生态散放养和常规舍饲养殖相比,畜禽的发病规律有其特殊性,防治也具一定难度,防治方法也不能完全照搬常规饲养条件下畜禽疾病的方法。畜禽林地养殖疾病的防治技术是当前养殖场(户)亟须的技术,但畜禽林地养殖疾病防控技术还不够规范,涉及这方面的科技书籍也较少。
本书详细介绍了林地生态养鹅的疾病防治技术,为林地生态养鹅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笔者根据近年来林地生态养鹅的生产实践和科研积累的资料及经验,编写了本书,以期对从事林地生态养鹅的养殖场(户)有所帮助。
由于林地养鹅这项新技术还有待完善,加之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7
《稻草人农事指南:草本植物的种植、养护与利用》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农事指南,专注于介绍各类草本植物的种植、养护及其多方面的应用。它旨在为广大农户、园艺爱好者以及对植物学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知识体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种植和利用身边的草本植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第一章:草本植物的奥秘与分类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奇妙的草本植物世界,揭示它们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我们将从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阐述“草本植物”的定义、特征,并与木本植物进行对比,让读者对两者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什么是草本植物?我们将从形态学角度,详细介绍草本植物茎秆的特性(如木质化程度低、易折断、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等),叶片、花朵、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环境互动的生物学机制。 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我们深入探讨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特点,包括种子萌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以及越冬或越夏的策略。通过了解这些生命周期规律,读者可以更科学地规划种植时间,提高作物产量。 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分类:我们将介绍目前主流的草本植物分类体系,包括按照科属、用途(食用、药用、观赏、饲料等)、生长环境(阳生、阴生、旱生、湿生等)等不同维度进行的分类。本章将列举一些代表性的草本植物科属,如禾本科、豆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并简要介绍其重要性。 草本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除了作为农作物,草本植物在维护土壤健康、保持水土、提供栖息地、支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将深入剖析这些生态功能,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草本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理想的种植环境与土壤准备 一个适宜的种植环境是成功种植草本植物的基础。本章将详尽指导读者如何根据不同草本植物的需求,选择和准备最佳的种植场所。 光照与温度: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草本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全日照、半阴、全阴),以及它们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目标植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或通过温室、遮阳网等设施进行调控。 水分管理:本章将深入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我们将介绍滴灌、喷灌、漫灌等多种灌溉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通过土壤湿度监测工具进行精确管理。 土壤的选择与改良:土壤是草本植物生长的载体,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土壤类型(沙土、壤土、粘土等)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有机肥、绿肥、覆盖物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改善排水性和保水性,为草本植物创造最适宜的生长基质。 pH值的控制:不同草本植物对土壤pH值有不同的偏好。本章将介绍土壤pH值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施用石灰或硫磺等物质来调整土壤酸碱度,使其达到目标植物的最佳生长范围。 第三章:精细化种植技术与管理 本章将聚焦于草本植物的实际种植操作,从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提供一系列精细化的技术指导。 播种与育苗:我们将详细介绍草本植物的播种方法,包括直播、育苗移栽等,以及不同种子对播种深度、播种密度、播种时间的具体要求。针对一些对温度、光照敏感的种子,我们将提供专业的育苗技巧,如种子预处理(浸泡、层积催芽等)、育苗基质的选择、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 移栽与定植:对于需要移栽的草本植物,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健康的移栽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移栽前的准备工作、移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护根系)、以及移栽后的管理(缓苗)。 除草策略:杂草会与草本植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影响其生长。本章将介绍物理除草、化学除草、生物除草等多种方法,并强调以预防为主,结合人工拔草、覆盖物阻隔等综合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减少杂草的危害。 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草本植物也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本章将详细介绍常见草本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锈病、枯萎病等)和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传播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介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的使用、农业防治措施(如轮作、间作、选择抗病品种等),以及在必要时如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追肥与水肥一体化:随着草本植物的生长,它们对养分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情况,科学地进行追肥。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的特点及其在追肥中的应用。同时,也将探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灌溉系统将水和肥料同步输送给植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修剪与整形:适度的修剪能够促进草本植物的分枝,改善通风透光,控制植株高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的修剪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通过整形技术,使其达到理想的形态。 第四章:草本植物的多元化利用 草本植物的价值远不止于农业生产,它们在医药、食品、工业、园林绿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将深入探讨草本植物的这些多元化价值,为读者拓展思路。 食用草本植物:我们将介绍大量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包括蔬菜类(如菠菜、生菜、油菜)、香料类(如薄荷、迷迭香、罗勒)、药食同源类(如枸杞、菊花、当归)等。本章将重点介绍这些食用草本植物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加工方式,以及一些特色食谱。 药用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介绍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常见草本植物,阐述其主要药效成分、传统功效、现代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同时,也将强调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提醒读者咨询专业人士。 观赏草本植物:在园林绿化和家庭装饰中,观赏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季相变化,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本章将介绍各类观赏草本植物,如草本花卉(如玫瑰、郁金香、薰衣草)、观叶植物(如蕨类、彩叶草)等,并提供不同风格的花园设计理念和养护技巧。 饲料与能源草本植物:一些草本植物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如苜蓿、三叶草等,它们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一些草本植物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做出贡献。本章将简要介绍这些应用领域。 其他工业用途:某些草本植物还具有丰富的工业价值,如提供纤维(如亚麻)、染料(如蓝靛)、精油(如香茅油)等。本章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展望 本章将回归到草本植物在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草本植物与土壤健康:我们将重点阐述草本植物(特别是绿肥、覆盖作物)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土壤侵蚀等方面的作用,强调草本植物在构建健康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 草本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草本植物是许多昆虫、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种植和保护特定草本植物,来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有机种植与生态农业:本书将倡导草本植物的有机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护环境,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我们将介绍有机认证标准,以及如何将草本植物融入到生态农业系统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草本植物的未来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草本植物的潜在价值正在被不断发掘。本章将探讨草本植物在基因改良、生物技术、新药研发、生物材料等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鼓励读者关注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 附录 常见草本植物图谱:精选常见且重要的草本植物,配以高清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方便读者识别和记忆。 草本植物种植实用表格:提供常用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播种期、收获期、病虫害防治要点等实用表格,便于读者查阅和参考。 术语解释:对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稻草人农事指南:草本植物的种植、养护与利用》是一本集理论、实践、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读物,它不仅能帮助读者掌握草本植物的种植技术,更能引导大家认识到草本植物的深远价值,从而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日常生活中有更明智的选择和更丰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