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頭頸部超聲病變圖譜,內容甚為全麵,體現在總論與個論兩方麵,前者既涵蓋瞭灰階超聲的基本原理、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的基本原理、超聲檢查的操作技巧,還規範瞭超聲報告術語、書寫的要點及注意事項等,後者簡練又不失細緻地介紹瞭甲狀腺、頸部淋巴結、顱外神經、口底、涎腺、麵部軟組織、鼻旁竇和麵中部、喉下咽、顱外血管等器官與結構的超聲診斷要點與誤區。該書的另一個可圈之處是無論是示意圖還是聲像圖均具優良品質,圖解圖標簡明易懂、與正文密切呼應,能很好地幫助讀者加深理解,準確掌握核心要點。
海因裏希·艾洛,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弗裏德裏希-亞力山大大學醫學耳鼻喉頭頸外科係主任,教授。亞曆山大·巴澤圖,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弗裏德裏希-亞力山大大學醫學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約翰尼斯·岑剋,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弗裏德裏希-亞力山大大學醫學耳鼻喉頭頸外科係副主任,教授。
硃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超聲醫學係副主任。研究領域:淺錶器官(甲狀腺、喉下咽、淋巴結、乳腺、皮膚等)、胃腸超聲影像學及超聲設備部件研製。
社會任職: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科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常委兼總乾事、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超聲醫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理事、北京醫學會超聲分會副主委、北京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學影像科專傢委員會副主委。
第1部分 總論 1
第1章 超聲成像基本原理 3
B型超聲的物理原理 3
超聲頻率 3
超聲的産生 4
脈衝迴波技術 4
聲傳播的物理定律 4
B型圖像采集:2D成像 5
後處理 6
僞像 6
第2章 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的物理原理 10
多普勒效應 10
多普勒技術 10
頻譜多普勒方法:脈衝多普勒 10
混疊和尼奎斯特頻率 11
頻譜多普勒的角度校正及其準確性 11
多普勒取樣位置 12
彩色編碼雙功能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 12
能量多普勒 12
壁濾波 12
彩色多普勒混疊 13
角度對彩色多普勒的影響 13
頻譜多普勒的參數設置及圖像優化 14
彩色血流和能量多普勒參數設置 14
小結:多普勒參數設置指南 16
小結:超聲圖像閱讀指南 16
第3章 超聲檢查的操作技巧 17
分辨率和穿透力 17
聲場特性 17
增益和時間增益補償 19
頸部分區的臨床檢查 20
檢查順序 27
第4章 超聲報告與術語 29
規範化的超聲用語 29
第2部分 超聲解剖和病理 39
第5章 甲狀腺 41
局部解剖 41
超聲檢查 41
小結:甲狀腺 56
甲狀旁腺 57
第6章 頸部淋巴結 60
解剖 60
炎性病變 69
良性腫瘤 75
惡性腫瘤和淋巴結轉移 81
腫瘤的超聲隨訪 86
超聲引導穿刺活檢 92
第7章 顱外神經 94
解剖 94
炎性病變 94
良性腫瘤 94
惡性腫瘤 97
第8章 口底與口咽 102
解剖 102
炎性病變 102
良性腫瘤 103
惡性腫瘤 103
第9章 涎 腺
解剖 122
炎性病變 126
良性腫瘤 143
惡性腫瘤 143
第10章 麵部軟組織 156
解剖 156
炎性病變 156
良性腫瘤 156
惡性腫瘤 157
第11章 鼻竇和麵中部 171
解剖 171
炎性病變 171
良性腫瘤 171
惡性腫瘤 171
創傷 172
第12章 喉和下咽 178
解剖 178
炎性病變 178
良性腫瘤 178
惡性腫瘤 179
第13章 顱外血管 187
引言 187
解剖 187
頸動脈 187
椎動脈 202
頸內靜脈 202
第3部分 超聲新技術及展望 209
第14章 圖像處理方法 211
寬景成像 211
諧波成像;組織諧波成像 211
空間復閤成像 211
三維超聲成像:3D成像,4D成像 212
超聲造影 212
彈性成像 212
超聲組織特徵分析 221
展望 222
推薦閱讀 226
索引 231
自上世紀下半葉超聲首次應用於頭頸部診斷檢查以來,其設備與技術已經得到瞭飛速發展,同時也促進瞭對頭頸部解剖和疾病診斷的深入瞭解和把握。時至當今,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和新型超聲探頭工藝使超聲圖像分辨率可達亞毫米水平,使能檢測齣微小的組織學變化。在某些部位或條件下,其圖像質量可以優於CT和MR成像。許多新的成像技術不斷齣現,如組織諧波成像、復閤成像、彈性成像、寬景成像、超聲造影等,與灰階超聲和彩色多普勒技術融閤於同一係統,不僅能夠顯示器官的形態解剖結構,還能進一步提供功能等方麵的信息。
CT和MR成像可以全麵評價頭頸部病變,然而與超聲相比,這些檢查方法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難以較廣泛的普及,同時檢查操作不夠簡便快速,可能會導緻疾病診治的延誤。此外,超聲檢查操作的同時,可以詳細瞭解患者的其他重要信息,如現病史、既往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使做齣的超聲診斷更加客觀和全麵。
隨著技術的提高與進展,其應用範圍會變得越加寬廣,同時也會變得越加復雜,從而設備係統參數的調整和分析診斷就越顯難度。這就需要有紮實的設備儀器知識和解剖學基礎,全麵掌握典型的超聲影像學錶現。
鑒於以上所述,超聲診斷檢查的質量取決於具體操作的個人專業水準,即“操作者依賴性”較強,這是根本的不利因素。剋服這一常常受到詬病的缺陷,以達到或超越CT和MR診斷的程度,唯一的途徑是不斷實踐、不斷學習。為此,基於編者們20多年的臨床經驗,試圖編寫一本與日常實踐工作內容十分貼近、實用性較強、簡明扼要的繼續教育教材,力圖為大傢解決臨床實際難題。
本書雖是圖譜式的簡明教程,但在為初學者係統地介紹頭頸部超聲的基本知識的同時,也是較高年資者學習提高的可讀之物。在編排上,采用瞭符閤日常臨床工作需要盡快解決問題的書寫風格。第一部分的超聲基礎內容也分列瞭四個章節予以逐一的介紹。為瞭對頭頸部超聲影像學的全麵瞭解,本書納入瞭多學科交叉較明顯的器官結構內容,如甲狀腺和血管。為保證圖片的高質,盡可能選用瞭在最新的超聲儀器上所采集的圖像。並且除本書所呈現的靜態圖像,為讀者更容易地辨認解剖學知識、更清晰地閱讀疾病影像、加深理解典型徵象,在網絡在綫還配備有更清晰的動態錄像片段。
超聲診斷無創、信息量大,在頭頸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必不可少。作者所在單位每年達3500多人次的有關檢查量便是最佳的印證。
我在影像科工作多年,接觸過不同學科的超聲書籍,但對於頭頸部超聲,總覺得在某些方麵不夠深入,特彆是在一些疑難雜癥的診斷上,往往需要參考更多的文獻和經驗。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眼前一亮。我特彆關注書中的病例分析部分,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影像圖片,而是能深入地剖析病變的形成機製、超聲影像的變化規律,以及與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的對比。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超聲技術,比如彈性成像、造影超聲在頭頸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以及最新的指南和專傢共識。此外,對於一些少見但臨床上需要高度警惕的病變,比如某些惡性腫瘤的早期錶現,或者一些血管性病變的鑒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論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拓展我的視野,提升我的鑒彆診斷能力,讓我能夠更自信地應對各種復雜的頭頸部超聲病例。畢竟,在日益精細化的醫學影像診斷領域,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評分作為一名影像科的進修醫生,我正努力提升自己在頭頸部超聲領域的專業技能。市場上關於普通腹部、婦産科超聲的書籍很多,但專門針對頭頸部的,特彆是講解得既係統又實用的,卻相對較少。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覺得它很有可能彌補這一領域的空白。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提供大量的、高質量的、不同角度的超聲圖像,最好能涵蓋各種年齡段、不同病理類型的典型和非典型病例。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超聲圖像的解讀要點,比如迴聲強度、邊界、內部迴聲、後方迴聲等,以及這些特徵與病理變化的對應關係。而且,對於一些聲窗不好的區域,比如深部淋巴結,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提供一些技巧性的指導,幫助我獲得更清晰的圖像。我還關注書中對於一些常用超聲參數的設置建議,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病變類型進行參數的調整,這對於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非常有幫助。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頭頸部超聲的“聖經”,在我未來的工作中起到指導作用。
評分我是一名基層醫院的超聲醫生,平時接觸的病例類型相對比較單一,對頭頸部超聲的瞭解主要停留在一些基礎病變。我一直渴望能夠學習到更係統、更深入的知識,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這本書的書名“實用教程”,讓我覺得它非常貼閤我的需求。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常見病變的詳細講解,比如甲狀腺結節的分類、淋巴結的良惡性鑒彆,以及唾液腺腺體的正常解剖和常見病變。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流程圖或者對比錶,幫助我快速掌握診斷要點。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進階的內容,比如胎兒頸部超聲的篩查,或者一些特殊類型病變的超聲診斷。對我而言,能夠獲得一本通俗易懂,同時又不失科學嚴謹的書籍至關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突破瓶頸,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準確的超聲診斷。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吸引人的,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加上簡潔有力的字體,一看就知道是專業性很強的醫學書籍。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醫學影像的書籍,但總覺得要麼太理論化,要麼圖文不搭,讓人看得雲裏霧裏。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它裝幀很精良,紙張的質感也很好,翻閱起來很舒服。我個人是做臨床工作的,平時接觸頭頸部的病例也比較多,經常會遇到一些診斷上的瓶頸,尤其是超聲方麵,雖然看得多瞭,但總覺得不夠係統,不夠深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既能兼顧基礎理論,又能有大量臨床實例分析的書籍,這樣纔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診斷水平。這本書的齣版,讓我眼前一亮,覺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我特彆期待它在超聲成像原理、聲像圖特徵、以及各種常見和少見疾病的超聲錶現上能有詳細的闡述。而且,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鑒彆診斷的思路和方法,這對臨床實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另外,作為一本“實用教程”,我相信它在操作技巧、圖像優化等方麵也會有所提及,這對於我們一綫醫生來說,直接關係到能否獲得高質量的影像。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它能成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評分我是一名醫學生,即將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對頭頸部的超聲影像學知識感到有些力不從心。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相對比較零散,很多知識點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和鞏固。我瞭解到這本書的內容涵蓋瞭頭頸部的各個主要器官和常見病變的超聲診斷,這一點讓我非常欣慰。我希望它能從最基礎的聲窗選擇、探頭擺放開始,一步步地引導我掌握規範的操作流程。尤其是我對於一些細微的結構,比如甲狀腺的實質性結節、淋巴結的淋巴門結構,以及唾液腺的囊性或實性病變,總是難以準確識彆和描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清晰、標準化的圖像,並配以詳盡的文字解讀,幫助我理解不同病變在超聲下的典型聲像圖特徵。此外,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陷阱”式的病例,或者說一些容易混淆的鑒彆診斷,並提供一些巧妙的鑒彆方法,那就更完美瞭。畢竟,在臨床上,誤診和漏診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我需要能夠建立起一套嚴謹的診斷思維。這本書的“實用教程”三個字,給瞭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它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超聲影像學基礎,順利過渡到臨床實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