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院信息安全實用技術與案例應用》共5篇20章,其中第1~4章概述瞭信息安全的有關內容及體係架構;第5~10章從技術層麵,圍繞醫院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應用安全、主機係統安全、網絡安全、物理安全、數據安全、終端管理及安全等進行瞭闡述;第11~15章從安全管理層麵,圍繞醫院信息安全管理製度、信息安全崗位人員管理、係統建設管理、係統運維管理及隱私保護等方麵闡明管理在醫院信息安全中的作用;第16、17章介紹瞭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及信息安全與安全事件管理係統;第18~20章介紹瞭目前新技術應用的安全,包括虛擬化技術,醫院物聯網與信息安全,雲計算、大數據與信息安全。幾乎所有章節中均附有醫院信息安全的相關案例,並提齣瞭相關建議。
《醫院信息安全實用技術與案例應用》較為全麵地介紹瞭醫院信息安全的建設內容,從理論到實踐,為我國目前醫院信息化安全建設提供藉鑒與參考。
作者簡介
劉雲,醫學博士,美國匹茨堡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後,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南京醫科大學第1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信息處處長、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臨床、醫政管理工作,2012年5月開始從事醫院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國內較早開展醫院信息化學科體係及亞專科建設,組建瞭南京醫科大學醫學信息學重點實驗室,為江蘇醫學科技奬評審專傢、江蘇省“333高層次人纔培養工程”及江蘇省“六大人纔高峰”培養對象、江蘇省醫學重點人纔、江蘇省衛生拔尖人纔。
現擔任中國醫學信息學會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信息學會江蘇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信息學會電子病曆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轉化醫學學組組長、江蘇智慧健康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秘書、南京衛生信息學會副秘書長兼信息安全與病人隱私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獲“江蘇醫學科技奬”三等奬、“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奬”二等奬、“江蘇省對口援建四川綿竹先進工作者”、“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等榮譽。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1項,國傢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9項,發錶SCI收錄文章28篇、核心期刊文章數百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綜述篇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醫院信息安全概述
第二節 醫院信息安全建設的目標、需求
第三節 醫院信息安全建設
第二章 醫院信息安全體係建設
第一節 醫院信息安全體係基本架構
第二節 醫院信息安全體係的多層、多級框架
第三節 醫院信息安全體係與信息係統建設的一體化融閤
第三章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第一節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政策體係和標準體係
第三節 信息係統定級和備案工作
第四節 信息係統安全自查
第五節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建設和整改工作
第六節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工作
第七節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監督檢查
第四章 信息安全風險管理與控製
第一節 信息安全風險管理
第二節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
第三節 信息安全風險控製
第二篇 安全技術篇
第五章 應用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六章 主機係統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七章 網絡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八章 物理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九章 數據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章 終端管理及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三篇 安全管理篇
第十一章 醫院信息安全管理製度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二章 信息安全崗位人員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三章 係統建設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四章 係統運維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五章 隱私保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四篇 安全設施篇
第十六章 安全基礎設施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七章 信息安全與安全事件管理係統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五篇 新技術應用與信息安全探討篇
第十八章 虛擬化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十九章 醫院物聯網與信息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案例
第三節 不良事件及其處置、分析
第二十章 雲計算、大數據與信息安全
第一節 雲計算概述
第二節 雲計算信息安全
第三節 大數據概述
第四節 大數據信息安全
第五節 典型案例
跋一
跋二
緻謝
前言/序言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信息化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奠定瞭重要基礎,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水平已然成為醫院綜閤實力的體現,也成為國傢未來智慧發展的主要戰略資源。國傢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重點工作任務》中明確將衛生信息化納入深化醫改的重要任務,其中國傢公安部和原衛生部通知印發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和《衛生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先後對於信息安全提齣規範與指導;此外,習總書記作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座談會上也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毫無疑問,信息安全已經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甚至醫院自身的建設與發展提供著重要的支撐保障。
作為江蘇省人民醫院信息處處長、南京衛生信息學會副秘書長兼信息安全與病人隱私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我深知信息安全對醫療衛生行業的重要意義。為及時總結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各種信息安全問題,探討信息安全産生的原因,總結成功的經驗,建立可推廣的醫院信息安全的建設模型,為兄弟醫院尤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可藉鑒的指導,2015年,我牽頭組織高校、企業、部隊的衛生、管理、臨床、IT技術等方麵的專傢,通過文獻查閱、政策法規解讀、案例收集、專傢研討谘詢等進行匯總、分析、研究,完成瞭本專著《醫院信息安全實用技術與案例應用》的初步編寫。本書介紹瞭醫院信息安全的內容、技術規範和醫院信息安全事件發生的常見原因,分析瞭不同醫院不同類型的信息安全案例,提齣瞭醫院信息安全的建設和應對策略,力圖建立全方位的醫院信息安全體係。
全書共5篇20章,其中第1~4章概述瞭信息安全的有關內容及體係架構;第5~10章從技術層麵,圍繞醫院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應用安全、主機係統安全、網絡安全、物理安全、數據安全、終端管理及安全等進行瞭闡述;第11~15章從安全管理層麵,圍繞醫院信息安全管理製度、信息安全崗位人員管理、係統建設管理、係統運維管理及隱私保護等方麵闡明管理在醫院信息安全中的作用;第16、17章介紹瞭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及信息安全與安全事件管理係統;第18~20章介紹瞭目前新技術應用的安全,包括虛擬化技術,醫院物聯網與信息安全,雲計算、大數據與信息安全。幾乎所有章節中均附有醫院信息安全的相關案例,並提齣瞭相關建議。
本書較為全麵地介紹瞭醫院信息安全的建設內容,從理論到實踐,為我國目前醫院信息化安全建設提供藉鑒與參考。誠然,信息安全的內容涉及麵廣、技術和管理難度大,在安全與便捷應用之間存在著矛盾,信息共享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信息安全帶來挑戰,需要信息安全技術不斷地更新發展,其範疇遠不止本書所描述的內容。醫院信息安全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作者希望本書能夠為醫院信息安全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為醫院從事信息化建設尤其是信息安全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其中肯定不乏偏差、缺憾甚至錯誤,不妥之處,敬望讀者海涵並不吝指正。
在此謹代錶編委會對所有指導、支持和參與本書撰寫以及提供案例的領導、專傢、同仁和有關單位緻以誠摯的感謝!
《現代醫療體係下的信息安全挑戰與應對策略》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的席捲下,醫療健康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擁抱技術革新。從電子病曆的普及到遠程醫療的興起,再到人工智能在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信息技術極大地提升瞭醫療服務的效率、可及性和精準度。然而,伴隨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信息安全挑戰。醫療機構作為敏感個人健康信息(PHI)的集中保管者,其信息係統已成為網絡攻擊者垂涎的目標。一旦這些數據泄露、篡改或丟失,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更可能對患者的隱私、人身安全乃至生命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深入理解現代醫療體係下的信息安全挑戰,並掌握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已成為保障醫療服務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本書旨在全麵剖析當前醫療信息安全所麵臨的復雜局麵,並提供一係列前沿、實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實踐指導。我們將從宏觀視角齣發,審視醫療信息安全在國傢政策法規、行業標準以及全球安全趨勢下的定位,理解閤規性要求如何驅動安全策略的製定。接著,我們將深入探討醫療信息係統中存在的典型安全風險,包括但不限於: 數據泄露與隱私侵犯: 電子病曆、影像數據、基因信息等高度敏感的患者數據,一旦泄露,將對患者造成嚴重的隱私損害,並可能引發身份盜竊、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這包括內部人員的誤操作、惡意行為,以及外部攻擊者通過各種手段竊取數據。 勒索軟件攻擊: 醫療機構由於其業務的連續性要求極高,對勒索軟件攻擊尤為脆弱。攻擊者加密關鍵的醫療數據,要求巨額贖金纔能解密,這可能導緻醫院運營癱瘓,無法提供緊急醫療服務,危及患者生命。 拒絕服務(DoS/DDoS)攻擊: 攻擊者通過海量流量或異常請求,耗盡服務器資源,導緻醫療信息係統無法訪問。這將直接影響醫務人員的正常工作,延遲診斷和治療,甚至導緻醫療事故。 供應鏈攻擊: 醫療機構通常依賴眾多第三方供應商提供軟硬件服務,如醫療設備、信息係統、雲服務等。這些供應商的安全漏洞可能成為攻擊者滲透醫療機構網絡的跳闆。 物聯網(IoT)設備安全風險: 醫院內部部署瞭大量聯網的醫療設備,如監護儀、輸液泵、影像設備等。這些設備往往安全防護能力較弱,容易被攻擊者利用,成為入侵網絡的入口,或直接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威脅患者安全。 內部威脅: 並非所有威脅都來自外部。內部員工(包括在職員工、離職員工或承包商)因疏忽、濫用權限或惡意動機,也可能導緻數據泄露、係統破壞或服務中斷。 身份認證與訪問控製薄弱: 不完善的身份認證機製和權限管理,可能導緻未經授權的用戶訪問敏感數據,或擁有超齣其工作所需的權限,增加安全風險。 人為錯誤與培訓不足: 許多安全事件的發生源於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操作失誤或對安全規程理解不足。缺乏係統性的安全培訓,會大大增加被社會工程學攻擊得逞的概率。 醫療數據共享與互聯互通帶來的新風險: 隨著醫療數據的互聯互通日益緊密,區域醫療信息平颱、跨機構數據交換等場景,在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引入瞭新的安全挑戰,如何確保數據在傳輸、存儲和訪問過程中的安全與隱私,成為關鍵問題。 本書將係統性地介紹應對這些挑戰的技術手段和策略: 一、 核心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數據加密與脫敏技術: 詳細闡述在數據存儲、傳輸和使用過程中,如何應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如AES、RSA)和技術,確保敏感數據的機密性。同時,介紹數據脫敏技術,在非生産環境或對外共享時,如何移除或替換敏感信息,保護患者隱私。 身份認證與訪問控製(IAM)深度解析: 探討多因素認證(MFA)、單點登錄(SSO)、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RBAC)以及更精細化的屬性基訪問控製(ABAC)等技術在醫療場景中的最佳實踐。重點關注如何為不同角色的醫務人員、管理人員和外部訪問者分配最小必要權限。 網絡安全防護體係構建: 介紹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係統、端點檢測與響應(EDR)等核心網絡安全技術。特彆強調在醫療網絡環境中,如何針對特定流量進行深度包檢測,以及如何實現對攻擊行為的實時監測和告警。 安全審計與日誌管理: 強調建立全麵、詳細的安全審計機製,記錄所有對敏感數據的訪問和操作。闡述如何運用SIEM係統對海量日誌進行集中管理、關聯分析和威脅檢測,為事後追溯和應急響應提供有力支持。 漏洞管理與補丁更新策略: 介紹定期的漏洞掃描、風險評估以及高效的補丁管理流程。強調建立快速響應機製,及時修復已知的係統和應用漏洞,防止被攻擊者利用。 安全沙箱與隔離技術: 探討如何利用沙箱技術隔離潛在的惡意代碼,防止其影響生産環境。在物聯網設備安全方麵,介紹網絡隔離和設備接入控製策略,降低未知風險。 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DR)規劃: 強調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策略,定期進行備份並存儲在安全可靠的位置。詳細介紹如何製定和演練災難恢復計劃,確保在發生重大安全事件時,能夠快速恢復關鍵業務係統和數據。 Web應用安全防護: 針對醫院對外提供的在綫服務(如在綫預約、患者門戶),介紹Web應用防火牆(WAF)、輸入驗證、跨站腳本(XSS)防護、SQL注入防護等技術,保障Web應用的安全性。 二、 現代安全治理與管理實踐: 閤規性要求與標準遵循: 深入分析與醫療信息安全相關的國內外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HIPAA》(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等,以及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指南。闡述如何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確保機構滿足各項閤規性要求。 風險評估與管理框架: 介紹建立全麵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流程,識彆、分析、評估和應對潛在的安全風險。探討采用成熟的風險管理框架(如NIST CSF, ISO 27001)來指導安全體係的建設。 安全意識培訓與教育: 強調建立常態化的員工安全意識培訓機製,涵蓋 phishing 攻擊的識彆、密碼安全、敏感數據處理規範、社交工程防禦等方麵。通過案例分析和模擬演練,提升全員安全素養。 應急響應與事件處理流程: 詳細構建發生安全事件時的應急響應流程,包括事件的識彆、遏製、根除、恢復和事後總結。強調建立跨部門的應急響應團隊,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快速有效地處理安全事件。 第三方供應商安全管理: 闡述如何對供應商進行安全評估和盡職調查,製定嚴格的服務協議,並進行定期的安全審計,確保其安全實踐不影響本機構的信息安全。 安全運營中心(SOC)建設與職能: 探討建設或引入安全運營中心,實現對安全事件的集中監控、分析和響應。介紹SOC在威脅情報分析、態勢感知、事件溯源等方麵的作用。 安全技術與業務流程的深度融閤: 強調信息安全不應是孤立的技術部門,而應深度融入醫院的各項業務流程中。從項目立項、係統設計、開發、部署到運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考慮安全因素。 三、 未來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展望: 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Architecture): 介紹零信任的核心理念,即“永不信任,始終驗證”,如何在醫療環境中逐步實施零信任模型,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內外部威脅。 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ML)在安全領域的應用: 探討如何利用AI/ML技術進行異常行為檢測、威脅情報分析、自動化安全響應等,提升安全防護的智能化水平。 區塊鏈在醫療數據安全中的潛力: 分析區塊鏈技術在提升醫療數據可信度、可追溯性以及患者數據所有權方麵的潛在應用。 隱私計算技術: 介紹差分隱私、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等隱私保護計算技術,如何在不泄露原始數據的前提下,實現醫療數據的分析與共享。 本書通過理論闡述與實際案例相結閤的方式,力求為醫療機構的信息安全從業者、 IT 管理人員、決策者以及對醫療信息安全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閱讀,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現代醫療信息安全防護的係統性思維,掌握應對各種復雜安全挑戰的有效手段,從而為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的智慧醫療體係貢獻力量,最終更好地服務於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