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套装共3册)

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作明,点 校
图书标签:
  • 道教
  • 道教典籍
  • 修真
  • 内丹
  • 养生
  • 秘法
  • 古籍
  • 宗教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670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781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道教典籍选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28
套装数量:3
字数:7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无上秘要》为目前所知很早的道教类书,北周武帝宇文邕敕纂,原一百卷二百九十二品,现《道藏》所收残本计六十七卷。据整理者周作明先生统计,今存残本征引道书一百二十余种,北周前出世的道书,尤其是南方的三洞经书,绝大多数都被引及,可以说是此时期各派经书的一次大汇合。其中,很多文献已经散佚,只有通过本书才可以窥其一鳞半爪,弥足珍贵。
  但该书并非根据旧有各道派存录其书,而是按照其自身的经教思想及体系要求,摘录各派道书的部分章节或段落,这就破除了原有的宗派界线,对各派经教教理进行了一次富于建设性的总结,构成兼融各派又不同于其中任何一派的经教教理体系,使带有地域和时代文化差别的道派会通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离析,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整合。
  总之,《无上秘要》被誉为“六世纪的道藏”,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道教和道经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也是校勘早期道书的重要依据。
  整理者周作明先生,孜孜数载,对本书进行了彻底的爬梳剔抉,用所有可以找得到的校本文献加以全面核对,出校记四千多条。周先生之劳,苦心孤诣,于学人参用本书大有裨益。

内容简介

  《无上秘要》,采撷三洞四辅之精要,分类编纂,内容遍涉道教宇宙观、生死观、伦理政治主张、神仙信仰及修道成仙思想、规则、方法等诸方面。
  此次整理,以明《正统道藏》所收六十七卷残本为底本,参校本书所引并为《道藏》所存,以及敦煌文书中留存而《道藏》所阙的一些道经,并以完整的敦煌文书P.2861《无上秘要目录》校勘、补充底本的目录;《云笈七籖》、《永乐大典》等后世类书及其他文献资料有《无上秘要》引文者,亦据之参校。书前有朱越利教授撰写的序言和整理者所写的前言,书后附有《敦煌文书伯二八六一无上秘要目录》和《无上秘要征引经书及引文位置对照表》。

作者简介

  周作明,男,1978年生,重庆巫溪县人,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宗教学博士后,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古及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目前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道教典籍的整理及其语言研究。著有《中古上清经行为词新质研究》等著作,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

精彩书评

  记得王利器先生为我们讲授《淮南子》时讲到:“人读书,人受书之益,书亦受人之益。”点校,就是书受人之诸益之一,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帮助读者受书之益。周作明博士埋头苦干,持之以恒,精心点校《无上秘要》,并广搜文献,以敦煌道经填补了《道藏》本阙漏。我相信,读者必会受周作明博士点校的《无上秘要》之益。
                            ——朱越利(见本书序言)

目录

序(朱越利》一
前言
参考书目
无上秘要卷之一
大道品一气变化品阙
无上秘要卷之二
大罗天品三天品九天品三十二天品三十六天品十天品八天品九天相去里数品三十二天相去气敷品阙
无上秘要卷之三
日品
星品
无上秘要卷之四
三界品
九地品
九地相去里数品
灵山品
林树品
仙果品
山洞品
洞天品
神水品
无上秘要卷之五
人品
身神品
人寿品
无上秘要卷之六
……
东方玄秘的宇宙观与修养之道:道教经典精要解读 本书系以中国道教文化之精髓为主题,精选一系列极具代表性与学术价值的道教典籍,对其中蕴含的宇宙生成论、人生哲学、养生修炼法门、神仙信仰及社会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解读与阐释。全书以三册的宏大规模,力图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深刻的道教文化画卷,旨在为读者呈现这一古老智慧体系的博大精深,并引导读者在现代社会中理解和践行其积极意义。 第一册:溯源与宇宙观——《道德经》与《庄子》的智慧之光 本册聚焦于道家思想的源头活水,精选了被誉为“道家圣经”的《道德经》和“道家哲学巅峰”的《庄子》。这两部经典不仅是道教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更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璀璨明珠。 《道德经》,字数不多,却包罗万象。本册将对其核心概念如“道”、“德”、“无为”、“自然”等进行细致的解读。我们将追溯“道”的生成意义,探讨其作为宇宙万物本源的抽象与普遍性;分析“德”在人道与天道中的双重含义,以及个体如何体悟并遵循“道”的规律;深入阐释“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与人生智慧,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减少干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揭示“自然”的真谛,即尊重事物本身的规律,不强求,不矫饰,回归本真。本书将通过对《道德经》句读的逐一分析,结合历代名家的注疏与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帮助读者理解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思维,以及“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处世之道。同时,我们也将探讨《道德经》中关于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智慧,发掘其在当今社会治理与个人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庄子》以其汪洋恣肆、瑰丽奇幻的想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超越世俗的自由精神境界。《庄子》全书篇章,其“内篇”的哲学深度尤为突出,本册将重点解读《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篇章。我们将跟随庄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想象,理解“逍遥游”所追求的超越物质束缚、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等寓言所蕴含的宏大视野与变通之道;剖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思想,理解“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的生命豁达;阐释“养生主”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的生命智慧,揭示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内在途径,以及“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顺应命运的哲学态度。本书还将探讨《庄子》中关于“名”、“实”、“真”、“伪”的辨析,以及其对后世文学、艺术、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册:修炼与神仙信仰——《抱朴子》与《参同契》的探秘 本册将视角转向道教的实践层面,深入探讨道教的内丹、外丹、养生、辟谷等修炼方法,以及其丰富多彩的神仙信仰体系。 《抱朴子》,葛洪集大成之作,不仅是道教养生修炼的重要文献,更是古代科学技术与方术的宝库。本册将重点解析《抱朴子·内篇》中关于长生久视、延年益寿的方术。《抱朴子》提出的“金丹”修炼,既有外丹炼制(包括炼制丹药以服食),也有内丹修炼(通过调息、吐纳、导引等方式,炼化自身精气神)。本书将详细介绍《抱朴子》中涉及的多种炼丹材料、火候、炼制步骤,以及其理论依据,同时也会梳理其在古代炼丹术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本册将深入解读《抱朴子》中关于“积德”、“存神”、“守一”、“炼气”等内修方法,这些方法强调个体在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锻炼,旨在达到“身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境界。此外,《抱朴子》也包含丰富的神仙传说,本书将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如葛洪本人修仙的传闻,以及对历代仙人的描绘,展现道教神仙体系的丰富内涵及其在民间信仰中的影响。 《参同契》,被誉为“万古丹经之祖”,其以《易经》卦象、古代炼丹术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深奥而精妙的内丹修炼理论。《参同契》之难懂,在于其大量运用隐语、比喻,并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本册将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解与现代科学知识,对《参同契》的义理进行梳理。我们将首先介绍《参同契》的基本结构,包括其以《易经》乾坤坎离四卦为核心的宇宙生成模型,以及其与炼丹术的对应关系。随后,将重点解读书中关于“铅汞”、“龙虎”、“黄芽”、“姹女”等关键术语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内丹修炼中的象征意义。本书还将深入阐释《参同契》所倡导的“以己炼己”、“以药炼己”的修炼路径,揭示其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直至“炼虚合道”的层层递进的修炼境界。我们将重点分析书中关于“三黄”、“三八”、“十二时辰”等时间的运用,以及“水火”、“药物”、“炉鼎”等象征的实际修炼指导,帮助读者领略内丹修炼的深邃与玄妙。 第三册:伦理、社会与文化影响——道教的世俗化与现代传承 本册将视野从个体修炼拓展至道教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传承。 本册将首先梳理道教的核心伦理观。道教强调“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基本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源于对“道”的遵循,旨在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将探讨道教的“功过格”等道德实践体系,以及其在规范个体行为、促进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本书还将分析道教的“利他主义”精神,如“不忍众生苦”的慈悲情怀,以及其在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贡献。 在社会层面,道教不仅是宗教信仰,更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多元力量。本册将探讨道教的“清静无为”思想如何在治国理政中得到体现,以及其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思想产生的启示。我们将考察道教寺庙作为社会中心的功能,以及其在祭祀、节日、民俗活动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同时,本书还将深入研究道教对中国传统艺术,如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展示道教元素在这些艺术形式中的体现。 最后,本册将聚焦道教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社会,道教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将分析道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的积极主张。本书还将关注道教在现代养生保健、心理疗愈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形态。通过对当前道教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对道教界人士的访谈,本册力图呈现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现代道教形象,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与参与道教文化的全新视角。 总而言之,本套装书籍通过对道教核心典籍的系统梳理与深度解读,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道教世界。从形而上的宇宙奥秘,到形而下的修炼养生,再到其对社会伦理与文化艺术的深远影响,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探索东方智慧、体悟生命真谛的旅程。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清晰的逻辑结构、生动的语言表达,必将使本书成为道教文化爱好者、历史学、哲学、宗教研究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的珍贵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套《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的时候,我正直迷茫于人生的方向,对一些生命中的困惑感到无所适从。我希望能在古老的智慧中找到一些启示。 阅读这套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关于“修身养性”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教导人们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我特别被书中对“因果报应”和“功过格”等概念的阐述所吸引。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才能积累“善功”,避免“恶业”。这种基于道德约束的自我管理方式,虽然古老,却充满了智慧。 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超越个体生命的广阔视野,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书中所讲的内容。比如,书中提到“知足常乐”,这让我反思自己是否总是被物质欲望所困扰,是否需要学会感恩和珍惜当下。 这套书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思考生命的意义,并试图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那些古老的智慧。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对生活的看法也更加豁达。

评分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玄之又玄”的部分,我总有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心情。这套《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的到来,则彻底点燃了我深入探究的热情。 第三卷的内容,更多地聚焦于道教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以及其与其他思想流派的互动。我非常欣赏书中对道教在不同朝代,如汉、唐、宋等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受到的影响的梳理。这让我了解到,道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融合的。 书中对于道教宫观的建筑风格、道教的音乐、绘画以及与其他宗教,如佛教、儒家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都有细致的描述。这些内容虽然看似是“旁枝”,但却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道教文化的丰富性。我之前只知道有“宫观”,但看了书才知道,原来不同的宫观在设计理念、供奉的神祇,甚至内部的壁画都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道教仪式的实际操作,比如醮仪的流程、斋戒的规矩等等。虽然我不太可能亲身参与,但通过文字的描述,我能感受到那种肃穆、庄重、与天地沟通的仪式感。这种对细节的刻画,让道教不再仅仅是理论,而是变得更加鲜活和立体。 这套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文化独特视角的钥匙。它让我看到,道教是如何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思想、艺术中的,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评分

这套《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套装共3册)》简直是道教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一份厚礼!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的神秘世界充满好奇,也读过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缺乏深度。《无上秘要》的出现,终于给了我一个深入探索的契机。 拿到手时,就被这三册精装本的气势所震撼。厚重的纸张,精美的装帧,无不透露出其价值非凡。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是关于道教的起源、神仙体系的构建以及各种仪式和符咒的阐释。我特别喜欢其中对“道”的哲学解读,那种超越物质、体悟自然的精神境界,让我耳目一新。书中对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重要神祇的生平事迹和神格演变的梳理,也十分清晰,帮助我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道教神谱。 而符咒的部分,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虽然我还不懂如何运用,但通过文字和图例的描绘,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沟通天地、祈求庇护的智慧与虔诚。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古代的养生术和内丹学说的入门知识,这让我看到了道教在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方面的独特探索。读起来,既有哲学思辨的深度,又有宗教仪式的神秘感,还有养生实践的指导性,内容之丰富,远超我的想象。

评分

这套《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古老智慧之门。之前我对道教的认知,更多是停留在表面的传说故事,比如神仙下凡、腾云驾雾之类的。但通过这套书,我才真正领略到道教博大精深的内涵。 第二卷的内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道教经文的解读。很多古籍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高深莫测,比如《太平经》、《抱朴子》等等,单独去理解这些经典,难度实在太大。而这套书的编纂者,显然是下了苦功,为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注释和白话翻译,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 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的论述。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描述,更是古人对人体内在能量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呼吸吐纳的方法、导引术的要领,以及如何通过精神修炼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读着读着,我仿佛能感受到一股股暖流在体内涌动,身体也变得更加轻松。这种将精神修炼与身体实践相结合的独特方式,是其他很多哲学流派所不具备的。 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关于道教伦理道德的探讨,比如“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理念,这些都对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在纷繁的事务中找到真正的“道”。

评分

当我翻开这套《道教典籍选刊:无上秘要》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只是觉得可能会对道教有一些初步的了解。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 首先,这套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并没有一股脑地将所有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将庞杂的道教典籍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和梳理,并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了划分。例如,第一册可能侧重于基础理论和神仙体系,第二册则深入探讨了经文解读和修炼法门,第三册则可能涵盖了道教的历史、文化以及与其他思想的融合。这种分层递进的方式,让我能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道教的精髓。 书中对许多核心概念的解释,都非常透彻。比如,对于“性命双修”的理解,书中不仅阐述了其哲学意义,还提供了具体的修炼方法,包括如何调养身体、如何锻炼精神。这让我明白了,道教的修炼并非虚无缥缈,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可操作性。 另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比如关于葛洪、陶弘景等道教先贤的事迹,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让我对道教的实践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并非只是书斋里的学者,而是真正将道教思想融入生活,追求超凡脱俗的实践者。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三洞”等道教内部分类的介绍,这让我对道教的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觉得它是一个混沌不清的整体。通过这些详细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壮丽的道教知识全景图。

评分

绝对是好书,价格也便宜,很值得一读。

评分

但该书并非根据旧有各道派存录其书,而是按照其自身的经教思想及体系要求,摘录各派道书的部分章节或段落,这就破除了原有的宗派界线,对各派经教教理进行了一次富于建设性的总结,构成兼融各派又不同于其中任何一派的经教教理体系,使带有地域和时代文化差别的道派会通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离析,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整合。

评分

道家之类书,400-300赞京东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京东购物,方便快捷实惠

评分

整理者周作明先生,孜孜数载,对本书进行了彻底的爬梳剔抉,用所有可以找得到的校本文献加以全面核对,出校记四千多条。周先生之劳,苦心孤诣,于学人参用本书大有裨益。

评分

期盼这个系列的书很久了,终于到手了。

评分

非常实用的图书,值得拥有。

评分

需要认真学习!博士辛苦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