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前沿.第4辑. 比较政党政治的新进展

比较政治学前沿.第4辑. 比较政党政治的新进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奇琦 著
图书标签:
  • 比较政治学
  • 比较政党政治
  • 政治学
  • 政党研究
  • 政治制度
  • 选举研究
  • 政治行为
  • 公共政策
  • 政治分析
  • 当代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234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388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第4辑《比较政治学前沿》关注焦点是比较政治研究中的政党政治,包括11篇国外学者的编译文章以及8篇国内学者的政党述评文章。书中主要涵盖政党组织、政党意识形态、政党制度化以及政治极化等议题。

作者简介

高奇琦,1981年4月生,男,山西长治人,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华政韬奋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曾在《政治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博士后二等资助项目等。

目录

《比较政治学前沿》第4辑编译说明 高奇琦/1

【总论】

政党的终结?民主世界中政党行动主义的衰落和

党员的流失

保罗·怀特利/3

【欧洲】

论当今欧洲政党党员数量的衰减

英格丽·范·比森

彼得·迈尔

托马斯·波甘克/25

政党变革与欧洲化——整合路径的基本理路

罗伯特·拉吉科/47

测量政党组织:西班牙与英国全国性政党多级组织

的垂直维度

艾洛蒂·法布尔/67

英国政党政治30年综述:意识形态、选举绩效与

组织化

蔡鑫/87

政党党员的流失及其原因:以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基督

教民主联盟为例

希尔马·朗赫里·马杰德/100

战后德国政党政治变迁:历史、绩效与组织

张佳威/113

法国社会党及其模糊的政治激进主义

阿利斯泰尔·科尔/133

法国战后政党及政党体制的演进

陈建林/155

统一俄罗斯党及“支配型政党”框架

——比较视阈下的俄罗斯权力政党

肖恩·P�甭薏�茨/173

俄罗斯政党发展状况评述(2000—2014)

李琦/191

【北美】

美国政党政治中的活动家与冲突扩展

杰弗里·C莱曼 托马斯·M卡尔西 约翰·C格林

理查德·海勒拉 罗莎琳·库伯曼/209

美国政党政治发展述评

王建新 /229

政党为什么合并?——以加拿大保守党为例

埃里克·贝朗格 让-弗朗索瓦·戈德布特/240

加拿大政党及政治发展变迁:体制、选举与组织化建设

任海燕/263

【东亚】

政党极化的其他路径:日本政党内部组织的外部影响

佐佐田博敦

藤村直史

待鸟聪史/283

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与发展:1955—2014

王子帅/302

新生民主国家的政党合并与分裂:以韩国为个案(1987—2007)

朴炅美/318

韩国政党政治发展:类型、选举与制度化

付建军/338

【会议综述】

“国家治理指数研究与评估”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王子帅/359

“世界文明与比较政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郝巧英/368

前言/序言


《政治的裂痕:全球化时代政党的挑战与转型》 在当今快速变迁的世界格局中,政治实体——政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挑战。它们曾是政治动员、政策制定的核心力量,是连接公民与国家的重要桥梁。然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技术革新的颠覆、以及社会结构的分化,共同塑造了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政治生态,使得传统政党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了严峻考验。本书《政治的裂痕:全球化时代政党的挑战与转型》旨在深入剖析这一转型期的政党现象,揭示其面临的困境,并探索其可能的发展路径。 本书并非对某一具体理论或研究范式的详尽介绍,而是着眼于全球范围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党政治所呈现出的共性问题与变异形态。我们将超越简单的意识形态标签,深入探究政党在功能、组织、动员方式、与公民关系等多个维度上发生的深刻变化。 第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党失灵与重塑 全球化进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国内政治产生了多重影响。资本的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崛起、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不仅重塑了经济结构,也深刻影响了社会阶层与利益分配。在此过程中,许多传统政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动摇。 经济全球化与民粹主义的回潮: 我们将考察经济全球化如何加剧了国内的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分化,导致部分群体感到被边缘化和利益受损。这种普遍的“被落下”感,为那些善于捕捉民粹主义情绪的政治力量提供了土壤。本书将分析不同国家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的具体机制,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简化议题、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诉诸“人民”与“精英”的二元对立来赢得支持。这种现象并非单一的国内问题,而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在政治层面的投射。 跨国议题与国家主权的边界模糊: 气候变化、大规模移民、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等一系列全球性议题,使得国家边界的意义变得模糊。这些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往往超出了单个国家的政策应对能力,也挑战了传统政党以国家为中心的议题设置与动员模式。本书将探讨政党如何在日益复杂的跨国议题面前,重新定位自身,找到与公民建立有效连接的方式。例如,一些政党开始关注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等议题,试图在新的框架下发挥作用。 信息时代的冲击: 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政治参与的形态。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公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同时也面临着虚假信息、极端言论泛滥的风险。政党在此过程中,既要学会利用新技术进行动员和传播,也要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例如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我们将分析社交媒体对政党组织形态、竞选策略、以及公民参与模式的影响,探讨“去中心化”的政治动员如何挑战传统的层级式政党结构。 第二部分:政党组织与动员的创新与困境 面对上述挑战,政党的内部组织和外部动员方式也面临着深刻的转型。 从大众政党到“小团体”与“运动型政党”: 传统的“大众政党”模式,即拥有庞大党员队伍、依靠广泛基层组织进行动员的模式,在许多国家已经显露出疲态。本书将分析一些政党转向更加精干、更注重议题导向的“小团体”模式,以及一些新兴的“运动型政党”,它们不依赖传统的党员制度,而是通过网络平台、短期项目、以及对特定社会议题的关注来吸引和动员支持者。我们将比较这些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劣,以及它们在不同政治文化中的适应性。 数字动员与公民参与的新模式: 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也重塑了政治参与。数字化的动员方式,例如在线请愿、众筹、社交媒体话题炒作等,为政党提供了新的工具。但同时,这种动员也可能带来“浅层参与”的问题,即公民的参与仅限于线上互动,缺乏深入的线下组织和持续的政治行动。本书将探讨数字动员如何影响政党的议程设置能力,以及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的参与。 选民个体化与政党粘性的下降: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和传统社会纽带的弱化,选民的政治认同也日益个体化。他们不再仅仅以阶级、宗教、族裔等集体身份来投票,而是更多地基于个人利益、价值观、以及对候选人或政党的具体政策主张的考量。这种选民个体化趋势,削弱了政党原有的“粘性”,使得政党更难维持稳定的选民基础。本书将考察政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例如通过更加精准的选民细分、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承诺、以及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第三部分:政党与民主制度的互动 政党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民主制度的稳定与活力。 政党腐败与信任危机: 在许多国家,政党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公民对政党和民主制度的信任。本书将分析政党腐败的成因,包括权力寻租、利益集团的渗透、以及监管机制的不足,并探讨政党如何通过制度改革、加强内部治理、以及提升透明度来重建公民信任。 政党极化与政治僵局: 一些国家的政治生态呈现出严重的极化趋势,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日益扩大,合作变得困难,导致政治僵局和治理效率低下。本书将分析政党极化的原因,包括媒体环境、政治文化、以及选举制度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政党极化的可能路径,例如通过改革选举制度、促进跨党派对话、以及培养包容性的政治文化。 政党在民主转型中的作用: 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政党的角色至关重要。本书将审视政党如何在国家转型时期,在建立民主制度、维护政治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政党在民主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结论:面向未来的政党政治 《政治的裂痕:全球化时代政党的挑战与转型》并非提供一套普适性的解决方案,而是旨在通过对全球范围内政党政治变迁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为理解当代政治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我们强调,政党作为政治动员和政策制定的核心载体,其转型与否,不仅关系到政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深刻影响着全球民主政治的未来走向。 本书鼓励读者超越对具体政党或国家政治的狭隘认知,去发现和理解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政党所共有的困境与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呈现,能够启发学界、政策制定者,以及关心政治的普通公民,更深入地思考政党政治的本质,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浪潮中,重新构筑起连接公民与政治的有效桥梁。政党的未来,也正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政治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政治学前沿.第4辑. 比较政党政治的新进展”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我对政党研究一直有着特别的关注,因为我认为政党是连接公民与国家、塑造政治议程、实现权力转移的关键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政党在不同政治体制下运作模式的新见解。例如,在威权体制下,政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是巩固统治的工具,还是可能成为变革的催化剂?而在民主国家,政党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探讨政党与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运动的日益活跃,政党如何回应这些诉求?是否会吸收社会运动的元素,还是与之产生冲突?书中是否会分析一些“运动型政党”的兴起,以及它们对传统政党体系的冲击?另外,政党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同样重要。政党能否有效地将民意转化为政策,并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政党在政策网络、利益协调方面的研究?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并且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来支撑这些观点,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最新动向。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前沿”和“新进展”这样的字眼,立刻激起了我深入了解比较政治学最新研究动态的兴趣。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党作为连接公民与国家的重要纽带,其演变和运作模式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这本书的副标题“比较政党政治的新进展”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对当今世界政党格局的深度剖析,例如,不同国家政党体系的演变趋势,如碎片化、极化,或者政党与社会运动、利益集团之间的新型互动模式。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在后意识形态时代,政党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否依然重要?它们又是如何通过塑造公共议程、动员选民来获得合法性和权力的?书中是否会探讨新兴民主国家政党的挑战,比如腐败、组织弱化、民粹主义的崛起?对于发达民主国家,我同样好奇,传统政党是否正在失去对选民的吸引力,而新的政治力量(如绿色政党、极右翼政党)又是如何填补这一真空的?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现象,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或实证分析来解释?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文献回顾,而是能够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深入的案例研究,能够真正“前沿”,触及到当前研究的争议点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评分

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它聚焦于“比较政党政治”。在我看来,政党是理解政治现代化的关键。不同国家政党制度的形成、演变和功能,往往反映了该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民主化的程度。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跨国比较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为何有些国家的政党体系稳定成熟,而有些则充满动荡。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政党在民主巩固中的作用?政党能否有效地促进社会凝聚力,还是会加剧社会分裂?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新媒体时代,政党如何进行组织建设和动员?社交媒体在政党传播和竞选策略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书中是否会分析一些新兴的政党组织形式,比如线上政党、数字政党,或者草根动员型的运动化政党?此外,政党与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也极具研究价值。政党是否还能代表其传统选民群体,还是已经成为少数精英的工具?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政党精英与普通党员之间权力关系的研究,或者政党代表性问题的深入探讨?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理论模型,能够帮助我系统性地理解这些复杂的议题,并且有具体的国家案例来印证这些理论。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比较政治学前沿.第4辑. 比较政党政治的新进展”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作为一名对政治学理论和实践都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对了解政党政治的最新研究动态有着浓厚的兴趣。政党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它们的形态、功能、互动方式以及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都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效能和民主质量。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当前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例如,极化政治的加剧对政党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党是否越来越难以形成共识,而更多地倾向于对抗?书中是否会分析一些导致极化的因素,比如媒体环境的变化、社会分化的加剧,或者政党本身的策略调整?我也很关注政党在动员方面的作用。在一些国家,传统政党似乎正在失去其动员能力,而一些非传统政治力量(如民粹主义政党、极端主义政党)却表现出强大的动员潜力。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这对民主政治可能带来的后果?此外,对于政党内部的治理和决策机制,我也十分感兴趣。政党是否还在坚持其民主原则,还是已经变得更加家长式或寡头化?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当前复杂多变的政党政治格局。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吸引了,尤其是“前沿”和“新进展”这些词汇,让我感觉到它一定包含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一直认为,政党是理解政治运作的核心,而比较政党研究则能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不同国家政治的共性与特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当前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的几个关键议题。例如,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对民主制度的挑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书中是否会分析民粹主义政党是如何动员支持者,它们的核心论述是什么,以及对现有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我也对政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和演变模式感到好奇。例如,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与亚洲、非洲或拉美国家的政党在组织、意识形态、动员方式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又是如何形成的?此外,我对于政党在数字化时代的角色转变也充满疑问。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下,政党如何进行宣传、动员和与选民互动?这是否会改变政党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扎实的理论分析和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为我深入理解当前比较政党政治的复杂性提供宝贵的洞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