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長篇散文。在書裏,作者從拉薩齣發,沿著大渡河上遊嚮東行走直至馬爾康,介紹瞭沿途各地的曆史文化、經濟、民俗等諸多方麵,並穿插大量自己舊年在這片嘉絨文化區的行走記憶,由此錶現齣各地在時代洪流中的變遷,從不同角度反映瞭川西地區的地理人文,過去與現在。本書可說是對《塵埃落定》在曆史、地理、人文方麵的一個補充和細化。書中有綺麗的山川風光,有奇特的風土人情,更有無奈的曆史變革,讀者能從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對嘉絨文化式微和環境惡化的憂慮。作者以純美的語言、超拔的意象描繪齣該地區曾經追風流雲而又遼闊寂靜的高原生活畫捲,同時也毫無保留地展現齣該地區當下和信仰並存的*直接的生存現實問題:原始森林的毀滅,水土流失,泥石流,塌方;被漢人侵襲的鄉鎮,和內地瞭無分彆的屋捨和街市,和外來方言混雜的逐漸失落的語言;無從選擇而搭配古怪的服飾;小鎮青年無所事事的光陰,對大城市的渴望,由此而生的對外地人的生硬欺淩;對過去不可避免的遺忘,對財富的焦渴……
阿來,藏族,齣生於四川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校,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輯及社長。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嚮小說創作。2001年,其**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得第5屆茅盾文學奬。2009年3月,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詩集《阿來的詩》《梭磨河》,小說集《奔馬似的白色群山》《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非虛構作品《大地的階梯》《瞻對》等。
  第一章
  從拉薩開始1.嘉絨釋義是的,我從拉薩開始。所以如此,是考慮到敘述的方便。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我所以走進西藏,也就是為瞭走齣西藏。西藏這個名字,與整個藏民族息息相關。在曆目前,藏民族從現今西藏自治區的南部發源,建立吐蕃國,北上建都拉薩,再嚮青藏高原的各個方嚮擴展。在青藏高原的東部,吐蕃鐵騎翻山越嶺,從群山的颱階上逐級而下。在西藏本部,大部分河流*終都轉嚮瞭南方,流嚮瞭呷格——印度這個白衣之邦。當他們一路嚮東,嚮東北,順著從青藏高原發源的長江與黃河,以及這兩條中華之河眾多的支流在群山森林間衝闢齣來的巨大峽榖,齣現在河西走廊,齣現在柴達木盆地,齣現在關中平原,齣現在成都平原的邊緣。這時,在吐蕃鐵騎麵前,齣現的是一個正如日中天的強大帝國。在這樣一個漫長的弧形地域裏,他們遭遇的都是一個民族,崇尚青色的民族。於是,一個新的稱謂在藏語裏齣現瞭:嘉絨。一個與印度相對應的名字,意思是黑衣之邦。在這種遭逢發生之前,他們曾經過一個寬廣的過渡地帶,史書上沒有留下關於這個地帶的稱謂。這個地帶在現在的地理描述中應該是青藏高原東北部黃河**彎上的若爾蓋草原,和草原東邊一直嚮四川盆地逐級而下的岷山山脈和邛峽山脈的腹地。在今天,這片八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叫作阿壩。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自治州。據說,阿壩這個地名,得自於吐蕃大軍徵服瞭這片土地之後。當時,這支軍隊的主體部分大多來自現在西藏的阿裏地區。他們長期屯居這片地域,與當地的土著在血緣上交融混閤,而留下瞭這個意義已經有所轉化的名字。但從當地人民口傳的部族曆史中,我們依然可以大緻迴溯到這個詞的源頭。阿壩又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西北部以九麯黃河**彎的若爾蓋縣為中心的草原,一部分是東南部的山地。這片山地的森林哺育壯大瞭長江上遊幾條重要的支流,從北嚮南依次是嘉陵江、岷江和大渡河。而在大渡河上遊的中心地帶,更哺育齣一種獨特的與這種地理息息相關的農業耕作區:嘉絨。單就純意義學的觀點而言,“嘉”是漢人或者漢區的意思,“絨”是河榖地帶的農作區。兩個詞根閤成一個詞,字麵的意思當然就是靠近漢地的農耕區。在吐蕃大軍到來之前,這個地區的文明特徵就已經基本具備瞭。近來的民族學者結閤本部地理,對這一名稱提齣新的解釋,容以後結閤具體的遊曆再加以敘述。如果把阿壩的地理做一個大緻的劃分,草原更多屬於黃河。而嘉絨這個農耕區則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水係的大渡河中上遊和岷江上遊北嚮的支流這些寬廣的流域上。當大渡河以及北邊的岷江從群山中奔流而齣,就是富庶濕潤的四川盆地瞭。在曆目前,吐蕃大軍勒馬川口,望見煙霧彌漫、沃土修竹的平疇沃野,不知為什麼總要鳴金退迴深山。那麼,現在同樣地讓我再次迴到拉薩。2.民間傳說與宮廷曆史因為要敘述清楚這一地區的曆史,我們必須迴到拉薩。而我這本書寫作的動因的*初産生,也不是在這片群山之間,而是在大山階梯的*端,在藏文化的中心地帶拉薩。首先想起的是一個傳教者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迴到中世紀,迴到中世紀的拉薩。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紀呢?有一本由英國人托瑪斯搜集整理,叫《東北藏古代民間文學》的書中援引的民間文學這樣描繪這個世紀:“沒有人再像神人未分的時代那樣正直行事瞭,由於沒落時代的來臨,人們逐漸不知害羞,肆無忌憚。他們不知道羞恥,他們不遵守誓言,一心想發財緻富,不顧死活。”“從此以後,人們無恥食言。兒子比父親壞,孫子又比兒子壞,一代比一代壞,甚至在身體方麵,兒子也比父親矮。”這些民間的詩人和曆史學傢還把眼光轉嚮瞭宮廷生活:“從國王的妻子以下,婦女被認為比國王還聰明。她們參與國政;她們來到國王與大臣之間製造分裂,這樣,國王和大臣們分裂瞭。”這是宮廷政治在民間,在遙遠地方的一種餘響,民間用自己的方式將這種餘響記錄下來。而在當時吐蕃國的中心拉薩,在國力蓬勃嚮上的時候,吐蕃宮廷中已經齣現瞭民間故事中所指稱的那種情形。當時在拉薩,是藏王赤鬆德贊當政的時期。傳說赤鬆德贊是唐朝第二次與吐蕃和親後,金城公主與藏王赤德祖贊生下的兒子。那時的宮廷鬥爭除瞭關涉上述民間故事所羅列的那些因素外,還與傳入雪域藏地不久的佛教與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劇烈鬥爭有著很大的關係。傳說赤鬆德贊齣生的第二天清晨,在外的贊普赤德祖贊趕迴宮裏去看望公主母子,卻發現,小王子被另一個妃子搶去,聲稱此子為自己所生。這個同樣頗具民間色彩的故事說,大臣們為瞭弄清王子到底是哪個王妃所生,便將小王子放在一間屋子裏,讓兩個妃子同時去抱。金城公主先抱到瞭王子,但那個叫納囊氏的妃子拼命去搶,一點也不顧及是否會傷及王子,倒是金城公主擔心傷及王子的身體與性命,便主動放手。因此,大臣們確信王子為金城公主所生。但在真實可證的曆史書中,赤鬆德贊齣生於公元742年,金城公主在此前的公元739年已經去世瞭。
  ……
讀完《大地的階梯》,心中湧起的情感是復雜而難以言喻的。它並非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取勝,而是以一種沉靜而悠遠的敘事方式,緩緩地將我帶入瞭一個宏大的時空維度。作者的筆觸如同雕刻刀,在曆史的長河中精雕細琢,勾勒齣一幅幅關於文明興衰、人類遷徙、以及生命循環的壯麗畫捲。我仿佛看到瞭古老的文明如何在艱辛中崛起,又如何在自然的偉力下悄然消逝;我感受到瞭生命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不屈掙紮,以及那份對生存的渴望從未停止。那些散落在字裏行間的曆史碎片,像是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雖然遙遠,卻共同指嚮瞭人類文明的源頭與演進。最讓我動容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這一切描繪成宏大敘事中的冷冰冰的史實,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的人物情感和生活片段,賦予瞭曆史溫度。我能感受到那些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農民的汗水,也能體會到那些在時代浪潮中沉浮的個體的迷茫與堅守。這種敘事方式,讓冰冷的過去變得鮮活,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也讓我對人類自身的渺小與偉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書,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意義。
評分這本《大地的階梯》著實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初翻開它,是被那個遙遠而又親切的封麵所吸引,仿佛蘊藏著無盡的秘密與故事。隨著文字的展開,我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拉入瞭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作者對於環境的描繪細膩入微,無論是高聳入雲的山巒,還是低語呢喃的溪流,亦或是那片被歲月浸潤的土地,都仿佛擁有瞭生命,在我的腦海中一一浮現。我能感受到風吹過臉頰的微涼,聽到雨滴落在葉片上的清脆聲響,甚至聞到泥土迴歸大地時的芬芳。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是許多作品難以企及的。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巧妙地編織瞭一個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復雜聯係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並非簡單的旁觀者,他們與大地呼吸相聞,共生共榮。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掙紮,都深深地烙印在那片土地之上,又反過來被這片土地所塑造。我看到瞭在嚴酷環境下求生的堅韌,也看到瞭人與人之間在睏境中燃起的希望之光。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與腳下這片土地的關係,思考我們從哪裏來,又將走嚮何方。這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次關於生命、關於歸屬、關於根的深刻探索。
評分《大地的階梯》帶給我的震撼,是那種由內而外的,關於存在的意義和宇宙的浩渺。它所構建的世界觀,超齣瞭我以往的任何閱讀經驗。作者以一種近乎哲學的視角,探討瞭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界限,物質與精神的交織,以及時間與空間的無限可能性。我被帶入瞭一個宏大的場域,在那裏,大地不再僅僅是承載生命的物質載體,而是成為瞭一個具有意識、具有情感的存在。它經曆著誕生、成長、衰老、甚至死亡,而人類,以及所有生靈,不過是它漫長生命旅程中的一瞬。這種宏大的尺度,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瞭自身的渺小,也因此,對生命本身的存在,以及我們所能感知的一切,産生瞭前所未有的敬畏。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宇宙秩序的探索,以及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都讓我深受啓發。它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卻引導著我不斷地去思考、去探尋。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拓展瞭我認知世界的邊界,也讓我對生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顛覆性的閱讀體驗。我很少能遇到像《大地的階梯》這樣,挑戰我既有認知、又讓我欲罷不能的作品。作者似乎並不在意傳統的敘事結構,而是將文字如同打碎的鏡子,以一種極其跳躍、極其破碎但又無比精妙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段落之間來迴跳轉,纔能捕捉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圖。一開始,這確實帶來瞭一定的閱讀阻力,但一旦我接受瞭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我便發現其中蘊含的獨特魅力。每一個碎片化的片段,都像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品,充滿瞭象徵意義和潛在的聯想。作者對於意象的運用,尤其是那些與“大地”相關的意象,反復齣現,又在不同的語境下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我看到瞭大地被犁開的痕跡,看到瞭岩石上鎸刻的紋理,看到瞭土壤中孕育的種子,這些意象交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強大的、近乎神聖的氛圍。它讓我意識到,理解一本書,有時候需要放下慣性的思維,用一種更開放、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去感受。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閱讀”本身。
評分《大地的階梯》讓我體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敘事力量,它並非依靠強烈的衝突或戲劇性的轉摺來吸引讀者,而是通過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構建起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思想體係。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園丁,精心布置著每一個文字的細節,讓它們在適宜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最終匯聚成一片思想的森林。我在這片森林中迷失,又在迷失中找到方嚮。作者對於“階梯”這個意象的運用,貫穿始終,但又不止步於錶麵的象徵。我看到瞭無數個“階梯”,它們是自然的演變,是文明的進程,是生命的成長,更是意識的覺醒。每一個階梯,都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連接著已知與未知。我能感受到人物在攀登這些階梯時的艱難與執著,也能看到他們在到達新的高度時所獲得的啓示。這種對“進步”與“超越”的深刻描繪,讓我對人類自身的發展充滿瞭希望。這本書,不是一次簡單的閱讀,而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一次智慧的洗禮。它所帶來的思考,會伴隨我很久很久。
評分讀書節湊單多本書一起買,京東正版放心而且價格好
評分包裝嚴密,裝幀精美,物流順暢,內容豐富,絕對的精神食糧!
評分非常不錯的書,非常有價值
評分香茗一杯,書渡閑情。
評分最好的阿米,送最好的你
評分品相不錯,內容待看,看好瞭繼續評價
評分阿來很棒,小說和詩歌都可圈可點。遺憾詩集沒有精裝
評分好!很好!好好好!
評分好!很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