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

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景贤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入门
  • 中医基础
  • 小郎中
  • 跟师笔记
  • 中医学习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医学
  • 中医临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7929
版次:01
商品编码:1208349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小郎中跟师笔记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页数:1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小郎中跟师笔记》系列之四,主要介绍中医新手如何尽快走上中医道路,如何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如何学好中医,成为一名好中医。全书通过26篇跟师学习笔记,以通俗的语言,遵照中医理、法、方、药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医本科教材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基础到临床,突出临床经验,以理论联系的方法学习中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用之皆效的目的。该书不仅适合在校实习生阅读,因为它有系统性;也适合初涉临床的各类毕业生阅读参考,因为它紧贴临床,突出实用性;同时也适合各级中医爱好者阅读,因为它把握了中医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大医握法的整体理念。

目录

写在前面
笔记一 我为什么学中医

笔记二 学医也得修好身
1.哪些人学中医不难
2.如何学好古汉语
3.中医的渊源

笔记三 学习《内经》首阴阳
1.《黄帝内经》是什么样的书
2.何为阴阳
3.怎样辨阴阳

笔记四 阴阳里面有什么
1.阴阳有对立制约的关系
2.阴阳有互根互用的关系
3.阴阳有消长平衡的关系
4.阴阳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关系

笔记五 中医为何用阴阳
1.用阴阳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用阴阳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
3.用阴阳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阴阳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5.用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

笔记六 五行学说是什么
1.什么是五行学说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笔记七 中医如何用五行学说
1.脏腑生理功能及联系
2.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
4.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

笔记八 心——君主之官
1.心的生理功能
2.心的生理特性
3.心与窍的生理联系

笔记九 肺——相傅之官
1.肺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特性
3.肺与窍的生理联系

笔记十 脾——谏仪之官
1.脾的生理功能
2.脾的生理特性
3.脾与窍的生理联系

笔记十一 肝——将军之官
1.肝的主要功能
2.肝的生理特性
3.肝与窍的生理联系

笔记十二 肾——作强之官
1.肾的生理功能
2.肾的生理特性
3.肾与窍的生理联系
4.命门学说

笔记十三 欲明事务先观察
1.神色形态整体察
2.从头到脚均须辨
3.舌是人体的一面镜子
4.对排出物须审辨
5.小儿指纹把三关

笔记十四 全面诊断须四察
1.闻诊是耳鼻并用
2.问诊是投石问路
3.切诊要权衡定夺

笔记十五 八纲辨证是总纲
1.病位浅深从表里
2.疾病性质看寒热
3.正强邪衰辨虚实
4.疾病性质属阴阳
5.八纲证候互关联

笔记十六 四气五昧祛病邪

笔记十七 中药篇
1.解表药
2.清热药
3.泻下攻下药
4.祛风湿药
5.化湿药
6.利水渗湿药
7.温里药
8.理气药
9.消食药
10.驱虫药
11.止血药
12.活血化瘀药
13.化痰止咳平喘药
14.安神药
15.平肝息风药
16.开窍药
17.补虚药
18.收涩药

笔记十八 君臣佐使战病魔
1.外感证开腠理调营卫发汗即愈
2.高而越之施吐法
3.去苑陈莝以通为用
4.和法就是找平衡

笔记十九 温清补消起沉疴
1.火热之邪急需清
2.里寒之证急温阳
3.虚者补之损益之
4.消法以疗积食

笔记二十 简便廉验疗宿疾
1.肺系疾病
2.心脑系疾病
3.胃肠系疾病
4.肝胆系疾病
5.肾与膀胱系疾病
6.气血津液疾病
7.经络系疾病
8.外科疾病
9.妇科疾病
10.儿科疾病
尾声学而知不足
《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内容摘要: 本书是“小郎中跟师笔记”系列中的第四部,专注于为中医初学者提供一份精炼、实用的入门指南。全书以“捷要”为核心,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中医最基础、最关键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要点,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理论梳理 本部分旨在系统性地讲解中医的根本理念,从最核心的概念入手,层层递进,化繁为简,让初学者能够迅速建立起对中医世界的整体认知。 阴阳五行学说的精髓解读: 详细阐述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体现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以及它们与人体脏腑、情志、四季等方面的对应关系。特别强调如何运用阴阳五行来分析和理解复杂的疾病发生机制。 脏腑经络系统的基础描绘: 深入浅出地介绍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基本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讲解经络系统的概念、主要经络的循行路线、关键穴位及其主治。强调经络在气血运行和抵御外邪中的重要作用。 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 阐释气、血、津液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的生成来源、运行途径及其生理功能。分析它们失常时可能引起的病理变化,例如气虚、血瘀、津伤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初步认识: 系统介绍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饮食劳倦等常见致病因素。讲解邪正斗争、正气盛衰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辨证论治的入门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教会读者如何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处理疾病。 八纲辨证的初步应用: 详细讲解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个基本辨证纲领的含义、临床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提供具体的例证,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症状、体征,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常见证候的识别与归类: 针对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些证候,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证、痰湿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等,进行详细的辨析。列举其典型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帮助读者形成清晰的辨证印象。 治法与方药的初步选配: 在掌握了辨证方法的基础上,介绍常用治法,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清热解毒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些基础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理中丸等,讲解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加减变化,强调“法随证立,方随法出”的原则。 第三部分:诊法与临证要点提炼 本部分聚焦于中医最基础的诊察手段,并提炼出一些在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经验和技巧。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要领: 望诊: 重点讲解面色、神志、形态、舌象(舌质、舌苔)等望诊要点,以及如何从中获取疾病信息。 闻诊: 介绍声音、呼吸、咳嗽、嗅觉等闻诊的要领,以及异常气味(如口臭、尿臭)的意义。 问诊: 梳理问诊的常见问题,如寒热、汗出、头身、胸腹、饮食、大小便、睡眠、情志、月经(女性)等,指导读者如何系统地询问病史。 切诊: 重点讲解脉象的浮沉、迟数、虚实、滑涩等基本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及触诊(如按腹、按胸)的注意事项。 常见病证的临证思路: 选取感冒、咳嗽、腹泻、头痛、失眠等常见病证,结合前面学到的理论和诊法,提供简明的临证思路和处理原则。强调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能生搬硬套。 医德与医风的初步培养: 引导读者认识到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重要性,强调尊重病人、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本书特色: 体系清晰,逻辑严谨: 从宏观理论到微观实践,层层递进,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避免晦涩难懂的术语,采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让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案例丰富,注重实用: 结合大量临床实例,便于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捷要”为宗,直指核心: 聚焦中医最根本、最关键的内容,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少走弯路。 适用人群: 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零基础初学者。 中医院校的在读学生,作为基础理论的补充和复习。 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兴趣的广大读者。 《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旨在为有志于学习中医的学子们提供一把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助其在浩瀚的中医海洋中稳健启航,踏上求索真知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有一定中医基础,想系统梳理和深化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意外的惊喜。我之前零散地看过一些中医方面的书籍,总觉得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像是散落的珍珠。而《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就像一条神奇的丝线,将这些零散的知识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图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会追溯其本源,并与其他相关理论相互印证,使得整个知识体系更加严谨和牢固。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辨证论治”这一核心思想的阐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剖析了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分析,最终找到病症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详尽,每一个病例都经过了细致的辨析,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深度,也让我对未来在中医学习道路上的探索充满了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被各种亚健康问题困扰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到自己的健康指南。《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带给我的,远不止于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健康观。书中关于“治未病”的理念贯穿始终,作者强调了养生和预防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比如饮食调理、起居有常、情志舒畅等等。这些方法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结合了中医的智慧,又贴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学起来毫不费力。我尝试着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一些建议,比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注意睡前放松等等,惊喜地发现身体确实在发生积极的变化。这本书让我明白,中医并非只关乎治病,更是一种关乎生命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哲学。它教会我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评分

拿到《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这本书,我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开始阅读,没想到它竟然带给我如此大的惊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神秘感。作者的文字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滋润着我求知的心田。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用最真诚的态度,将自己毕生的所学所感倾囊相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望闻问切”的详细讲解,作者不仅介绍了每个环节的操作要领,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原理和意义。他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多加体会,从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中医并非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是一种赋权,让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一把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中医既好奇又望而却步的人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对那些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都感到压力巨大,总觉得入门门槛太高,名词术语也晦涩难懂,怕一头扎进去就迷失方向。可翻开这本《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后,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作者的叙述方式特别亲切,像是长辈在循循善诱,又像是同门师兄在分享经验。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大堆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讲起,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寒”、“热”、“虚”、“实”,是如何在中医里被赋予深刻含义的,以及这些概念在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特别喜欢他举的例子,都是生活化的场景,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更容易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回想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再对照书中的解释,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太棒了。这本书让我感觉中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学问,而是充满智慧、贴近生活的实用知识。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的“气”、“血”、“津液”等概念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它们过于抽象,难以把握。《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概念描述得高不可攀,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它们解释得清晰易懂。例如,他将“气”比作人体的动力,“血”比作濡养的物质,“津液”比作润滑剂,这样的比喻立刻让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更重要的是,他详细阐述了这些基本物质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如何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不再对中医的基本理论感到困惑,反而觉得它们充满了科学性和逻辑性。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非常好,建议大家购买。

评分

感恩京东…心在,一切尽在~

评分

非常好,建议大家购买。

评分

感恩京东…心在,一切尽在~

评分

感恩京东…心在,一切尽在~

评分

非常好,建议大家购买。

评分

感恩京东…心在,一切尽在~

评分

非常好,建议大家购买。

评分

非常好,建议大家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