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

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八木一芳,[日] 味冈洋一 著
图书标签:
  • 消化内科
  • 胃肠镜
  • 放大内镜
  • 胃镜诊断
  • 消化道疾病
  • 内镜下诊断
  • 胃黏膜
  • 食管疾病
  • 十二指肠疾病
  • 胃癌筛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21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347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放大内镜又称扩大内镜,主要用于消化道微小病变的诊断,使内镜诊断更加准确。本书是作者倾其一生心血之作,内容包括各种疾病的放大内镜表现,如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炎、分化型早期胃癌、未分化型早期胃癌、NBI与放大内镜并用下的胃癌表现。最后一章还诊断以上各种类型汇集一些问题分别予以解答。全书以大量病例图片为主,辅以少量文字,言简意赅,是消化内镜医生必不可少的临床诊断书、床头书。

作者简介

(日)八木一芳,日本著名的消化内科专家,就职于日本新泄县立吉田医院,诊疗部长。多年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编著多本专业书籍。主译吴永友,就职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锐,就职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何为正常胃黏膜?何为慢性胃炎?1
1. H.p被发现以前?1
2. H.p被发现以后?1
3. RAC诞生!?2
4. RAC诞生后?4
5. 基于RAC放大像提出的慢性胃炎放大内镜分类(A-B分类)?4
第1章?正常胃黏膜的普通及放大内镜像 7
1. 非H.p感染病例的幽门腺、胃底腺、贲门腺的分布?7
2. 正常胃窦的内镜像?8
3. 正常胃体的内镜像?13
第2章?慢性胃炎的放大内镜像 17
1. 胃炎的放大内镜分类(A-B分类)?17
2. A-B分类的详细内容?21
A. 胃体部的放大像?21
B. 胃窦的放大像?25
3. 成功除菌后的放大内镜像改变?27
A. 成功除菌后的胃黏膜放大像?29
B. 萎缩黏膜中胃底腺再生的放大像?30
4. 理解度测试?34
第3章?分化型早期胃癌的放大内镜像 43
1. 分化型胃癌的NBI放大pattern分类?43
2. mesh pattern?46
3. loop pattern?51
A. loop pattern所见的黏膜微结构?51
B. loop pattern的血管像?53
C. loop pattern的白区所见?54
D. loop pattern的白区复合所见?57
4. 中分化管状腺癌?60
A. 放大内镜易于诊断的tub2癌?61
B. 放大内镜难以诊断的tub2癌?62
5. 胃底腺型胃癌?69
A. 胃底腺型胃癌放大像解读的基本知识?69
B. 胃体上部大弯侧发生的胃底腺型胃癌?69
C. 穹隆部发生的胃底腺型胃癌?72
D. 取代胃底腺进展的未分化型胃癌?74
6. 除菌后发现胃癌?75
A. 除菌后发现胃癌的特征?76
B. 除菌后发现胃癌的NBI放大像?76
7. 理解度测试?83
第4章?未分化型胃癌的放大内镜像 87
1. 未分化型胃癌往往表层覆盖非癌上皮?87
2. 未分化型胃癌的血管像?88
A. corkscrew pattern?88
B. wavy micro-vessels?89
C. raimon vessels(雷纹血管)?90
D. 血管像与病理像的相关性?92
3. 未分化型胃癌的白区变化?92
4. NBI放大观察能否诊断未分化型胃癌的黏膜内进展范围??93
A. 分析的病例及方法?95
B. 研究结果?95
5. 理解度测试?98
第5章?NBI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流程 105
1. 为何制订诊断流程??105
2. 流程解说?105
A. 流程①——mesh pattern?105
B. 流程②——wavy micro-vessels?105
C. 流程③——loop pattern(白区不鲜明)?107
D. 流程④——loop pattern?108
E. 流程⑤——wavy micro-vessels?108
F. 流程⑥——loop pattern(绒毛状)?110
G. 流程⑦——loop pattern(颗粒状、乳头状)?112
H. 流程⑧——loop pattern(萎缩黏膜样)?113
I. 流程⑨——loop pattern(脑回状)?115
第6章?练习题 119
稍歇一会儿
1?RAC诞生史(上)?3
2?RAC诞生史(下)?5
3?糜烂与慢性胃炎?10
4?为什么会出现A-B分类?(上)?20
5?为什么会出现A-B分类?(下)?23
6?见于癌的网状血管与见于胃炎的网状血管?49
小知识
1?腺体的解剖结构及各部位名称?11
2?何为白区??12
3?胃黏膜的微小血管构造?15
4?何为亮蓝冠(light blue crest,LBC)??28
5?萎缩黏膜放大像中的沟状结构是腺窝开口吗??33
6?见于分化型胃癌的异常微血管像?48
7?白区形成的黏膜微结构与醋酸撒布所见黏膜微结构?58
8?白区为何会不鲜明化?(上)?60
9?白区为何会不鲜明化?(下)?63
10?胃炎的绒毛状结构类似胃癌?——demarcation线(边界线)的重要性?117


《微观世界的视觉盛宴:彩色细胞学诊断图谱(第2版)》 本书是一本专为病理科医生、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医学专业学生量身打造的彩色细胞学诊断图谱。旨在通过精美的显微图像,清晰地展示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深入浅出地阐述细胞学诊断的原理与方法,为读者提供一套实用、权威的参考工具。 内容梗概: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覆盖了临床上常见的多种细胞学标本类型,从取材、制备到阅片、诊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第一章:细胞学诊断基础 本章系统介绍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发展简史、标本采集与处理原则。详细阐述细胞涂片制备、染色方法(如巴氏染色、吉姆萨染色等)及各种染色技术的优缺点。同时,对细胞形态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进行概括,包括核浆比例、核染色质结构、核仁大小形态、细胞质特点、细胞边界及排列方式等关键要素。 第二章:呼吸道细胞学 重点聚焦于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以及支气管刷检标本的细胞学分析。清晰展示正常呼吸道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细胞、腺体细胞以及各种炎症细胞的形态。对于肺部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癌等,提供大量典型及非典型病例的显微图像,并详细描述其细胞学特征,包括异型性、核分裂象、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分布异常等,辅以鉴别诊断要点。此外,还将涵盖良性病变,如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在细胞学上的表现。 第三章:消化道细胞学 本章涵盖胃液、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以及肛门直肠涂片标本的细胞学诊断。详细展示消化道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反应性非典型细胞以及各类肿瘤细胞的形态。重点突出胃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大小不一、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胞浆丰富或空泡样等。对于良性病变,如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也会有清晰的细胞学描述。 第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细胞学 细致讲解尿液细胞学、宫颈细胞学(Pap涂片)、阴道涂片、外阴肛门涂片以及前列腺液细胞学的诊断。在宫颈细胞学部分,将严格遵循Bethesda系统,详细描述ASC-US、ASC-H、LSIL、HSIL、SCC等病变级别的细胞学标准,并配以大量图像。对于尿液细胞学,重点关注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同时,也会涉及非肿瘤性病变,如炎症、萎缩、增生等。 第五章:妇科细胞学 本章集中展示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细胞学标本的诊断,尤其侧重于宫颈细胞学(Pap涂片)的详细解析。我们将按照国际通用的Bethesda系统,对正常细胞、炎症细胞、反应性改变、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以及鳞状细胞癌(SCC)等进行详尽的图文描述。同时,也涵盖了腺性病变,如不典型腺体细胞(AGC)、原位腺癌(AIS)以及浸润性腺癌的细胞学表现。此外,还将触及阴道、外阴、肛门涂片中常见病变。 第六章:乳腺细胞学 聚焦于乳腺细针穿刺(FNA)标本的细胞学诊断。清晰展示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脂肪组织以及各种炎症细胞。详细阐述良性病变,如囊性增生、乳头溢液细胞学、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的细胞学特征。对于乳腺恶性肿瘤,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DCIS)等,提供大量典型病例的图像,突出其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巢形成、背景坏死脱落细胞等关键特征。 第七章:甲状腺细胞学 本书对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标本的细胞学诊断进行深入阐述。通过大量精美的显微图像,展示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胶质及淋巴细胞。详尽解读各类良性病变,如滤泡性囊肿、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的细胞学特征。特别强调甲状腺癌的细胞学诊断,包括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乳头状癌的砂粒小体、核沟、核包膜增厚等特征,以及髓样癌、未分化癌的细胞学表现。 第八章:淋巴结及浅表器官细胞学 本章涵盖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标本的诊断,包括反应性淋巴增生、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性肿瘤以及其他良恶性病变的细胞学特征。同时,也涉及唾液腺、皮肤、软组织等浅表器官的细胞学诊断,例如唾液腺肿瘤(如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皮肤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的细胞学表现。 第九章:关节腔及胸腹腔积液细胞学 详细介绍关节腔积液(滑膜液)的细胞学检查,重点关注炎症性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以及骨关节炎的细胞学改变。此外,本章还深入探讨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的细胞学分析,包括良性病变(如炎性渗出、浆液性囊腺瘤)以及恶性肿瘤(如胸膜/腹膜转移癌、间皮瘤)的诊断。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学 本章专注于脑脊液细胞学和颅内占位病变活检标本的细胞学诊断。重点介绍正常脑脊液细胞成分,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炎症性疾病的细胞学表现。对于颅内肿瘤,将展示胶质瘤、转移瘤、淋巴瘤等常见肿瘤的细胞学特征。 十一章:骨髓细胞学 本书将详细讲解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包括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分类和计数。重点阐述各类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的细胞学诊断,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同时,也会涉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骨髓疾病的细胞学表现。 十二章:细胞学诊断的特殊技术与质量控制 本章介绍细胞学诊断中的一些特殊技术,如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同时,强调细胞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标本采集、制备、阅片、报告的标准化,以及常见误差的规避。 本书特点: 图像精良,覆盖全面: 精选数千张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彩色显微图像,真实反映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图像覆盖临床常见及罕见的细胞学病变。 解读权威,逻辑清晰: 由经验丰富的细胞病理学专家撰写,诊断标准严谨,逻辑层次分明,易于理解和应用。 鉴别诊断详尽: 对易混淆的病变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分析,帮助读者准确判断。 实用性强,指导临床: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提供实用性的诊断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结构编排科学: 按照标本类型和解剖部位进行系统划分,方便读者按需查阅。 《微观世界的视觉盛宴:彩色细胞学诊断图谱(第2版)》不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一本细胞学诊断的宝典,是每一位致力于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的医学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工具书。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更精准、更自信地解读微观世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断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学习冲动。这本书的装订精美,纸张细腻,散发着一种专业的学术气息,这让我对即将接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与信任。我一直认为,胃镜诊断的精髓在于细节,而“放大”二字恰恰点出了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它将带领我们深入到胃黏膜的微观世界,去捕捉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蛛丝马迹。我设想,这本书必定收录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胃镜图像,这些图像不仅仅是冰冷的图片,更是承载着丰富临床信息的“故事”。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各种病变在放大胃镜下的典型形态,例如,如何通过观察黏膜表面微血管的形态、黏膜腺管的结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标记物,来辅助判断病变的性质。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在早期病变诊断方面的阐述,因为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鉴别诊断策略,帮助我们区分一些形态相似但性质迥异的病变,从而避免漏诊和误诊。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提升胃镜诊断的精准度和信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

我对这本《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的期待值很高,尽管目前还在初步翻阅中。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这通常意味着内容非常翔实,足以支撑起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术探讨。作为一名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深知胃镜诊断的精细化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一本专注于“放大”胃镜诊断的图谱,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书中汇集了无数精美的放大胃镜图像,这些图像如同高分辨率的微观世界地图,详细展示了胃黏膜表面的各种细微结构,包括正常的腺管开口、黏膜纹理,以及各种病变下的异常改变,例如息肉的表面特征、炎症的程度、甚至是一些肿瘤细胞的早期形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病例素材,覆盖从常见到少见的各种胃部疾病,并对每一种病变都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其在放大胃镜下的典型表现、容易混淆的鉴别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我甚至设想,书中可能会有针对不同放大倍率下的图像解读指南,让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利用放大胃镜的优势,发现那些隐藏的病灶。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这本《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还没来得及细致品读,但不得不说,它给我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这本书的厚度就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丰富程度,我猜测里面一定囊括了极其详尽的胃镜影像资料,而且定位是“放大”图谱,这暗示着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微观的病理世界,去探究那些肉眼可能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我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病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诊断,这时候,一本能够提供直观、清晰、具有代表性图像的参考书就显得格外重要。我憧憬着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梳理和深化对各种胃部疾病的认识,特别是那些早期、隐匿性强的病变。例如,在面对一些形态不典型的息肉时,通过放大图像,是否能更清晰地分辨出其绒毛状结构、细胞异型性,从而为活检和后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线索?我又在想,书中是否会特别强调不同类型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且辅以相应的病理学解释,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将影像所见与组织学改变联系起来,形成更牢固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这些致力于胃镜诊疗的医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宝贵平台。

评分

作为一名对消化内镜领域充满热情的临床医生,我近期有幸收到了《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这本著作。虽然我还在初步浏览阶段,但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和扎实的学术风格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设想,一本优秀的图谱,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图片,更应该是一部集临床经验、影像学知识和病理学基础于一体的宝典。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诊断框架,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胃镜图像中,快速准确地定位病灶,并对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我想象书中一定收录了大量高质量的放大胃镜图像,这些图像不仅要清晰,更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各类胃部疾病的不同表现。比如,对于一些早期的癌前病变,如何通过放大图像识别其黏膜的微小地形改变、血管网的紊乱,甚至细胞学的不典型征象,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和掌握的。我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鉴别诊断的要点,指导我们如何区分良恶性病变,如何排除一些容易混淆的疾病。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结合临床病史和病理结果,那就更能帮助我们融会贯通,提升实际诊疗能力。

评分

这本《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第2版)》是我近期在临床实践中偶然发现的一本“宝藏”书籍,尽管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翻阅其具体内容,但仅从其精美的装帧和出版质量来看,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医学图谱类书籍惯用的专业风格,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学术印象。我一直对胃镜诊断这一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或者难以辨别的病灶,这时候一本高质量的图谱就显得尤为珍贵。我设想,这本书很可能汇集了大量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经验的医生们的经典病例,通过高清放大的胃镜图像,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各种病变的细节,从早期的黏膜改变到晚期的溃疡、息肉,甚至是肿瘤的细微征象,都能一览无余。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鉴别诊断的思路和技巧,例如如何区分良恶性病变,如何识别早期癌的特征,以及一些少见但重要的疾病表现。如果书中还能附带一些文字描述,详细解释图像的含义、病理基础以及临床意义,那将是锦上添花。总之,仅仅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足以让我相信它会成为我学习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包装完好,收到书挺好的。

评分

书不错,活动力度虽然不比以往,也还可以,这次配送普遍慢就是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好好学习!

评分

便宜实惠,货真价实,赞一下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

评分

正版,正在学习中,这本书不错~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