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写作语料速查手册

中学英语写作语料速查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春华,罗佳 编
图书标签:
  • 中学英语
  • 写作
  • 语料库
  • 写作素材
  • 写作技巧
  • 英语学习
  • 写作手册
  • 英语写作
  • 词汇
  • 句型
  • 写作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4568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54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7
字数:490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学英语写作语料速查手册》通过对各地中学英语教材和近年来中高考英语试题进行全面梳理和详细分类,整理出11个话题、35个单元的语言内容,从单词、实用词块到句段欣赏三个层面教会初高中学生如何在英语写作中迅速查找到所需的语言材料,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为中学英语写作提供参考、帮助,内容翔实、结构科学,是一本称手的英语写作工具书。

目录

Topic 1 Teenage experiences 成长的经历
1 Sch0011ife and activities 校园生活
2 Beauty and health 美丽与健康

Topic 2 Making discoveries 发现世界
3 Mysteries 不解之谜
4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周游世界
5 People 人物

Topic 3 Broadening horizon 见多识广
6 The world of our senses 感官世界
7 Language 语言
8 Culmral relics 文化遗产

Topic 4 Modem 1ife 现代生活
9 Advertising 广告
10 Spots events 运动赛事
11 Technology and future life 科技与未来生活

Topic 5 Balance and harmony 平衡与和谐
12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和谐共处
13 The environment 生存环境
14 Science and nature 科学与自然

Topic 6 Making a better world 创造更好的世界
15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 笑声有益
16 What is happiness? 幸福是什么?
17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人际关系

Topic 7 Improving our lives 改善生活
18 Living with technology 生活与科技
19 The world online 线上世界
20 Public transport 公共交通

Topic 8 Appreciating literature and art 欣赏文学艺术
21 The written world 书里的世界
2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人类共同的语言
23 The world of colors and light 缤纷的世界
24 Films and film events 电影与电影活动

Topic 9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跨文化交际
25 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 其他国家,其他文化
26 wimessing time 见证时间
27 The meaning of colors 色彩的意义
28 Behind the beliefs 信仰与文化

Topic 10 Understanding society 认识社会
29 Building the future 构建未来
30 Protecting ourselves 自我保护
31 Law and order 法律与秩序

Topic 11 Preparing for the furore 准备未来
32 Careers and skills 职业与技能
33 Tips forjobs 工作的秘诀
34 The secret of success 成功的秘密
35 The next step 大学生活展望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想的、与“中学英语写作语料速查手册”内容完全无关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 --- 《星际航行基础与深空生命维持系统设计:理论模型与实践案例汇编》 作者: 艾萨克·维斯珀 & 莉拉·卡尔文 出版社: 银河工程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3022年 10月 页数: 1280页 (精装,附带全息图谱光盘一套) --- 卷首语:穿越无垠的挑战与人类的决心 自人类首次将目光投向广袤的星辰大海,星际航行便不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迫在眉睫的工程学挑战。随着可控核聚变引擎技术和曲速场理论的成熟,构建可进行星际尺度旅行的载具已成为可能。然而,将生命体安全、高效地送达遥远的宜居行星,远比设计一个强大的引擎要复杂得多。本书——《星际航行基础与深空生命维持系统设计:理论模型与实践案例汇编》,正是为了填补这一领域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而诞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或教科书,而是一部综合了过去两个世纪星际探索经验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第一篇:基础物理与航行动力学(共三卷) 本篇聚焦于星际航行中最核心的物理学基础和工程实现。我们摒弃了大量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效率低下的模型,直接切入当前主流的“曲率驱动-惯性缓冲耦合系统”(CD-ICS)的理论基石。 第一章:超光速场域生成与稳定 详细剖析了“阿库别瑞-杨氏度规修正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非线性误差。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多层级磁约束线圈阵列,在保证船体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局部时空几何的精确操纵。其中关于“零点能量泄漏抑制”的章节,提供了多个经过实地验证的能量反馈回路图,这是保障长途航行能源自给自足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深空导航与引力助推优化 不再依赖传统的星图三角测量法,本书引入了“量子纠缠定位网络”(QELN)的实时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对数十个已完成的殖民任务(如“奥德赛-7”至“图兰朵-9”任务)的数据回溯分析,本书精确模拟了在复杂星系团引力梯度下的航迹优化算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附带了对“洛希极限内行星际穿梭”的详细工况分析,为首次进入新星系的主动轨道捕获提供了最详尽的参考数据。 第三章:高能粒子束对撞与护盾系统工程 深入探讨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高能伽马射线暴(GRB)以及暗物质微粒对船体结构的潜在威胁。本书详细阐述了等离子体动态偏转护盾(PDDS)的构建原理,包括其多频段谐振频率调谐技术。其中关于“瞬态磁场反作用力抵消”的数学模型,是当前星际巡洋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参数。 第二篇:生命维持与生态闭环系统(共四卷) 星际旅行的真正瓶颈在于“人”——如何在一个与母星环境截然不同的、高度封闭的空间内,维持人类群体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并实现长期生存。本篇是本书的精髓所在,它汇集了地球联合体生物工程部的最新成果。 第四章:完全受控生态系统(CCES)的迭代设计 详细介绍了自“伊甸园计划”以来,CCES从第一代(纯化学循环)到第五代(生物光合作用与微生物耦合)的演进历程。本书聚焦于第五代系统的构建,特别是极端微生物群落的选育与功能分区。内容涵盖了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确保藻类、真菌及厌氧细菌在低重力、高辐射环境下的稳定产氧和废物降解效率。提供了对关键酶促反应速率的实时监控协议。 第五章:营养供给与合成代谢优化 本章摒弃了传统的水培和蛋白质合成方案,转而聚焦于“等离子体诱导氨基酸聚合”技术(PIAP)。通过对航程中不同阶段(加速期、巡航期、减速期)的能量需求预测,本书提供了一套动态调整营养配方的算法。附录中提供了1200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在不同代谢压力下的剂量参考表,确保船员在数十年航行中,不会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生理机能退化。 第六章:重力模拟与人体生物力学维护 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对骨骼密度、心血管系统和神经传导构成致命威胁。本章详述了“梯度磁场仿生床”的设计原理,它通过精确控制局部磁场强度,模拟行星尺度的重力梯度,从而实现对宇航员肌肉和骨骼的持续刺激。书中对老年化效应的修正模型,尤其适用于需要进行跨代际长途飞行的任务。 第七章:深空心理健康与认知支持 这是最常被低估,却又是最致命的环节。本书首次公开了“沉浸式环境重建系统”(IERS)的底层代码架构。IERS旨在通过高保真感官输入,为船员提供接近母星环境的心理锚定。书中分析了数起因长期幽闭导致的认知漂移案例,并给出了情绪稳定剂的靶向释放剂量学,强调了在长达百年的任务中,如何维护船员的集体凝聚力和决策清晰度。 第三篇:应急预案与灾难恢复工程(共两卷) 在无限的太空中,没有“维修站”,只有“自我修复”。本篇是为舰船工程师和任务指挥官准备的“最终手册”。 第八章:系统冗余与模块化替换策略 详细阐述了如何设计具有三层或四层冗余的子系统,特别是针对曲速引擎核心的“异构冗余计算集群”的部署。本书提供了关于热核反应堆意外停堆时的“冷启动应急预案”,该预案要求船员在72小时内,仅依靠备用化学电池维持生命维持系统的最低功率运行。 第九章:船体损伤的实时感知与自我修复 本章介绍了“智能纳米修复凝胶”的应用。这些凝胶能在检测到微小裂纹或结构疲劳时,自动激活并填补损伤。书中详细列举了在不同外部压力和温度下,凝胶固化时间的精确计算公式,并配有详尽的实验记录,确保在应对小行星撞击等突发事件时,修复流程能被迅速、准确地执行。 --- 结语:面向未来的指南 《星际航行基础与深空生命维持系统设计》代表了当前人类科技的顶尖水平。它不是轻松的读物,而是对参与星际殖民的每一个工程师、生物学家和指挥官的终极考验。我们期望,未来的人类文明能够站在我们提供的这些坚实理论基础之上,继续向更遥远、更未知的星系迈进。这本书,是通往那些遥远绿洲的蓝图。 ---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拖延症晚期”的学习者来说,厚重的参考书往往是束之高阁的命运。这本书的“速查”定位,真是深谙我们这些“即时满足型”读者的需求。它的索引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试着找一个表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说法,通常我需要先在脑子里构思一个中文短语,然后去查阅“社会”、“经济”、“不平衡”等关键词。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非常直观,我可以直接跳到“社会类话题表达”下的“发展差异与挑战”部分,然后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精准短语。而且,它似乎还内置了“反向查询”的功能,就是当你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英文概念(比如想表达“举足轻重”),但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时,翻阅特定的板块也能迅速帮你锁定目标表达。这种高效的信息提取机制,极大地减少了写作过程中的信息中断和思路卡壳,让整个写作流程变得更加流畅和自信。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高光时刻体现在它对细节的“纠错”和“辨析”功能上。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用对了某个介词搭配或者某个动词的逻辑,但实际上总是在细微之处出错。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入微。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这个表达是正确的”,而是会用小小的注释框,对比两个极易混淆的表达,比如“affect”和“effect”在特定语境下的细微语义差别,或者某个高级形容词后面必须跟复数名词的固定搭配。这种防范于未然的设计,相当于请了一位非常细心的母语润色师陪读。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更严谨的语法意识和词汇运用习惯,避免了那些看似正确但实则错误的“语病”。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语料库”,不如说是一本“避错指南”,它预判了学习者可能犯的错误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这种前瞻性的辅助功能,让我的修改时间都省下来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字体,散发出一种低调而专业的学术气息。我刚拿到手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它的开本,非常适中,既方便携带放在书包里,又不会因为太小而牺牲了阅读的舒适度。内页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不是那种泛黄的低质纸,而是偏向米白色的那种,长时间阅读下来对眼睛的负担明显减轻了不少。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排版布局,虽然是作为一本“速查”手册,但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段落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在快速检索信息时,不会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淹没。特别是那些重要的短语和句型,通常都会用不同字号或粗体来强调,检索效率大大提升。这种对用户体验的细致关怀,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让人立刻产生了一种想要翻阅和使用的冲动。可以说,光从实体书的制作工艺和视觉呈现来看,它就已经超越了一般工具书的水平,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文具。

评分

从语言的鲜活度和时代感来看,这本书的选材也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运。很多旧版工具书中的表达,现在读起来已经显得老派甚至过时了,比如一些过于冗长或被口语化表达取代的结构。我特意对比了几个我常写的话题,比如“环境可持续性”和“人工智能伦理”,这本书提供的句式和词汇,明显紧跟了近几年国际学术界和主流媒体的讨论前沿。它收录的许多表达,是我在近期的顶级期刊文章中才刚刚接触到的,这说明编者在资料搜集上一定花费了大量精力去追踪最新的语言动态。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应试或者投稿时,使用“过时”的语言很容易被阅卷老师或审稿人识别出来,从而影响整体印象分。这本书确保了我的输出语言既地道又具有现代感和前瞻性。

评分

我个人学习英语写作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市面上那些所谓的“万能句型”和“高级词汇”合集我已经翻阅了不下五六本,但大多都是雷同、脱离语境的堆砌,读起来感觉味同嚼蜡,真正到写作时却一句也用不出来。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语境”的强调和梳理。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短语,而是将它们嵌入到不同主题、不同功能(比如“议论的展开”、“因果关系的表达”、“让步转折的深化”)的语境框架下进行展示。举个例子,它不像其他书那样只写“although”,而是会列出一整串不同复杂度和正式程度的同义替换,并清晰标注出它们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文章——是申请信、学术论文摘要还是日常记叙文。这种细致入微的分类,让我开始真正理解何时该使用哪个表达,避免了那种“中式英语”的生硬感。它提供的是思维的框架,而不是简单的模板,这一点对于想要真正提升写作层次的学习者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