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直通托福基础教程:阅读
作 者: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美国本科考试研究院
出 版 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印刷时间:201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I S B N :9787553646244
成品尺寸:210mm×275mm
开 本:16开
页 码:220页
定 价:55.00元
重 量:约533g
“直通托福基础教程”系列丛书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4个分册,以北美多年来沿用的教辅图书为参考,结合考生对于托福备考基础阶段的真实需求,由新东方美国本科考试研究院联合一线教师设计与编写而成,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合初次接触托福考试或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使用。
本书为阅读分册,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句法,讲解托福阅读考试中所学的全部语法知识点;第二部分为句间关系基础,讲解句间连接工具和逻辑关系;第三部分为文章演练。提供九篇阅读真题。本书覆盖了托福阅读基础阶段所需的全部语法知识点,介绍阅读题型并提供仿真练习题,练习题均配有答案,可帮助考生巩固所学。
“直通托福基础教程”系列由新东方一线教研团队精心打造,取材基于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是不可多得的托福初期备考材料。
本书为阅读分册,主要为三大部分,覆盖了托福阅读基础阶段备考所需掌握的全部语法知识点,并介绍了托福阅读考试题型。第1部分为基本句法,涵盖托福阅读中所需掌握的基本语法知识,帮助基础阶段考生认知并理解长难句,提升阅读速度。第二部分为句间关系基础,主要讲解句子之间的连接工具以及逻辑关系,帮助考生理解文章段落。第三部分为文章演练,精选涉及不同学科题材的九篇托福阅读真题,由外教专家进行难度讲解改写,并配有标准美语录音。
本系列图书适合初次接触托福考试或基础略薄弱的考生使用,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托福考试。
Part 1 句法 / 1
1.1 简单句 / 1
1.1.1 主干成分 / 1
1.1.2 修饰成分 / 11
1.1.3 非谓语动词 / 18
1.2 非简单句 / 21
1.2.1 并列关系 / 21
1.2.2 主从关系 / 24
1.2.3 并列结构 / 36
1.3 特殊语法现象 /40
1.3.1 倒装 / 40
1.3.2 形式主语与形式宾语 / 48
1.3.3 强调句 / 54
1.3.4 虚拟语气 / 56
1.4 综合训练 / 59
1.4.1 成分训练 / 59
1.4.2 整体训练 / 71
1.4.3 主干训练 / 74
1.4.4 句子简化题 / 76
Part 2 句间关系基础 / 90
2.1 逻辑关系 / 90
2.2 指代题 / 94
2.3 句子插入题 / 99
Part 3 文章演练 / 105
Artisans in Sixteenth-Century Europe / 105
Attempts at Determining the Earth’s Age / 112
Birdsong / 117
The Cost of Quitting a Job / 123
The Role of the Ocean in Controlling Climate / 129
Sea Turtle Hatchling Strategies for Navigation / 135
The Collapse of the Maya / 141
The Role of Diapause / 147
Water Supply in Venice / 153
Answers / 169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宣称是“权威出品”的备考资料,但很多都徒有其表,内容陈旧或者解析过于简单粗暴。而我正在使用的这本,给我的感觉是它背后有一个非常资深的教研团队在支撑。它的解析部分,简直就是一篇篇精彩的阅读分析报告。以一道典型的细节题为例,其他书可能只会告诉你正确答案的对应原文位置,但这本书会深入剖析为什么其他三个选项是“错误地陷阱”,它们分别在逻辑上犯了哪些常见的错误类型,比如过度概括、偷换概念或者信息遗漏。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从“知道答案”升级到了“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这对于提高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因为托福阅读的本质,就是考察你对信息进行逻辑判断的能力。此外,这本书在图表信息题的处理上,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没有把图表当作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来教,而是将其融入到文本的论证结构中去,教你如何将文字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交叉验证,这在实际考试中非常实用,因为现在图表题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这本书的阅读速度训练部分,也设计得很有层次感,它不是简单地让你“计时”,而是通过不同长度的文章,引导你逐步适应信息密度的变化,这种渐进式的训练,让我对自己的进步有了非常清晰的感知,不再是那种盲目的焦虑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递方式。我最欣赏它对于学术词汇的系统性整理。它不是把那些高频词汇孤立地列出来,而是按照词根、词缀进行系统性的归类。比如,它会用一个章节专门讲解所有带有“bene-”前缀的词汇,然后结合上下文给出例句,让你理解这个“善意、好的”的含义是如何渗透到“benefit”、“benevolent”等词中的。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词汇辨析能力,让我不再混淆那些意思相近但用法有细微差别的词。另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特点是它的“思维导图式”总结。在每一个大的阅读模块结束后,它会提供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将本模块涉及的所有文章的主旨、关键论点和支持细节用图形化的方式串联起来。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它帮助我快速地在大脑中建立起知识的网络结构,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且,这本书的“自我检测”环节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提供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文章的语速和难度,都精确地模拟了真实考试的水平,这让我在进行阶段性评估时,心里非常有底,不会出现“练习时很轻松,考试时一塌糊涂”的巨大落差。它的配套资源,比如在线词汇复习工具,也设计得非常流畅,学习体验是一条龙服务到位。
评分天哪,我最近刚入手一本号称能“直击要害”的英语学习书,名字里带着“包邮”俩字,感觉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毕竟谁不爱省点运费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形,主打一个实用主义的风格。我原本以为它会像很多市面上的快餐式学习资料一样,堆砌一堆陈词滥调的应试技巧,但翻开目录才发现,它似乎更注重底层逻辑的构建,而不是浮光掠影的技巧介绍。比如,它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解析长难句的结构,用了很多非常接地气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晦涩的语法点,这对我这种一看到复杂句子就自动开启“宕机模式”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记得其中一章讲到如何快速定位主旨句,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看开头或结尾”这种老生常谈的建议,而是设计了一系列小故事,让你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那种“语感”。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对这种慢热型的教学法还有点不耐烦,觉得进度有点慢,但坚持看下来,会发现它打下的基础非常扎实,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好了,上面怎么盖都不容易塌。它没有承诺让你“一周逆袭”,而是更像一个耐心的老教授,一步步引你入胜,这种稳扎稳打的感觉,在当下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特别欣赏它对于词汇的讲解方式,不是简单地给出中文释义,而是结合了词源学和实际语境,让你对一个词的“脾气秉性”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这样背单词就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更像是在认识一位新朋友。
评分我手里这本教材,拿到手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量绝对不小,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度。它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学术阅读材料时,用了非常巧妙的留白和字体对比,确保你的眼睛在长时间阅读后不会感到疲劳。而且,它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眼光非常独到,涵盖了从人文社科到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而不是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托福常见话题。例如,有一篇关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的文章,用词专业但讲解却很到位,它没有回避那些专业术语,而是把它们像积木一样拆解开来,让你看明白它们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论点的。更妙的是,这本书似乎非常理解“学习倦怠期”的痛苦。它在每个单元的末尾都设计了一个“休息站”,里面放了一些关于如何调整心态、保持学习动力的短文,这些内容完全脱离了考试本身,更像是心理辅导。我发现,这种“软性”内容的穿插,极大地缓解了学习的枯燥感。我有个朋友,她特别怕做模拟题,一做题就容易紧张,但这本书的设计哲学似乎是“先建立信心,再迎接挑战”。它用非常循序渐进的难度设置,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阅读量。而且,书中的例句和范文,都非常具有现代感,不像有些老旧的教材,例子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冷战背景”下,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是在和“当下”的英语世界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让我印象深刻。它在介绍一些社会科学类文章时,不仅仅是翻译和解释,还会适当地插入一些简短的文化背景注释,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现象在西方学术语境中会被这样讨论。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不是在应试,而是在进行一次小型的学术游学。我特别喜欢它对逻辑连接词的精细辨析。很多学习者都把“however”、“moreover”这些词当作简单的“转折”或“递进”,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展示了它们在句子内部和段落衔接中微妙的语义推进作用,甚至是语气上的细微差别。掌握了这些,我的阅读理解准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因为我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在特定位置上想要强调或削弱的重点。此外,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鼓励独立思考。它不会把所有答案都“喂”给你,而是引导你去质疑材料本身,去寻找论证中的潜在假设。比如,在分析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时,它会让你思考“作者的论据是否全面?”或者“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释?”这种训练,让我的阅读能力从单纯的“信息接收”升级为“信息批判”。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注重培养阅读者综合能力的工具书,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应付考试,更是在为你未来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