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 潜教育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 潜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利琴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潜意识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
  • 教育方法
  • 儿童心理学
  • 父母技巧
  • 成长
  • 好习惯
  • 情商培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875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76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9
字数:24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作为孩子的第1任老师,父母要给孩子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要教给他们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坚强的意志和追求持久幸福感的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无所畏惧。《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这本书从爱心、诚信、勤俭、宽容、勇气、读书、礼仪、学习等方面讲述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案例典型、方法实用、语言平实,对于初为人父人母或者想更好地教育叛逆期子女的父母来说,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马利琴,儿童心理咨询专家,青少年教育研究者,潜心研究家庭教育近20年,对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已经出版多部亲子教育类图书,并受到千万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目录

第一篇 父母是子女的镜子,子女是父母的翻版
Part 1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行为/ 002
聪明的父母,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撒谎/ 003
智慧的父母不会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004
陪孩子长大,就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006
孩子的需求如果合理,就满足他/ 007
Part 2 你怎样看待自己,也会怎样看待孩子/ 009
正确、全面的评价会让孩子认清自我形象/ 011
以理想中的形象改变自己/ 012
积极的态度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满足/ 013
一副手套引起的反思/ 015
Part 3 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孩子的认知/ 017
父母对事物的否定看法决定着孩子的看法/ 018
用好的行为引导孩子/ 020
不要用不健康的言行影响孩子/ 021
家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2
Part 4 言传身教不可偏废/ 024
做好孩子的参照物/ 025
孩子犯错要及时纠正/ 026
纵容孩子犯错是一种犯罪/ 027
父母犯错也要认错改错/ 027
第二篇 望女成凤,妈妈要这样做
Part 5 打开心房,有爱心的女孩最漂亮/ 030
给家中的老人多一些关爱,对女儿的爱心培养更直接/ 030
雪中送炭,让爱处处留足迹/ 033
将爱还给大自然,让女孩的心灵在此栖息/ 037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040
Part 6 放开心灵,用真诚之心拥抱周围的一切/ 041
为自己的“食言”找借口,必然失信于人/ 041
没人喜欢谎话连篇的女孩/ 044
“虚荣病”会让女孩心灵扭曲/ 047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051
Part 7 放开双手,独立的女孩最受人尊重/ 052
会做家务的女孩生活更幸福/ 052
凡是女儿能做的,就让她自己做/ 055
掌握了具体的方法,做起事来才有效/ 059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062
Part 8 敞开心胸,宽容的女孩最健康/ 063
向后退一步,冲突就会自然化解/ 063
人无完人,包容别人的不完美/ 066
懂得放弃的女孩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069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072
Part 9 放弃怯懦,勇敢的女孩才能有所成/ 074
妈妈的感受不能代表女儿/ 074
既然无法替代,就让她亲自去经历吧/ 077
尊重女儿的想法,问问她“你想怎么做”/ 080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084
Part 10 失去健康,女孩的一切都将成为零/ 085
邋遢的女孩,长得漂亮又如何/ 085
保护好心灵这扇窗/ 087
鼓励女儿走出去,不做“宅”女/ 090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092
Part 11 忽视礼仪,女孩的教养何处寻/ 094
满嘴的脏话和新人类语言,并不代表你时髦/ 094
懂得社交礼仪,让女孩在人际交往中进退自如/ 097
懂得倾听的女孩更受欢迎/ 100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102
Part 12 不懂交往,女孩的成长之路必多坎坷/ 104
不要让家庭的优越感成为瞧不起人的理由/ 104
大胆与人接触,无论对方是谁都不要害羞/ 108
若要幸福生活,女孩应该自尊自爱/ 111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114
Part 13 忽视态度,女孩自然无法取得好成绩/ 115
只有塌下心来,才能进入学习状态/ 115
重视作业的作用,按时完成,无错误/ 118
被动学习效果差,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好效果/ 120
制订计划,让学习更轻松/ 123
◆本章小结——说给妈妈的话/ 126
第三篇 望子成龙,爸爸要这样做
Part 14 漠然之心不可有,男孩也要有爱心/ 128
主动捐款,鼓励儿子主动向他人传递爱心/ 128
带着儿子做义工,多给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131
关爱小动物的男孩,更加热爱生命/ 134
保护环境和自然,每个男孩都有责/ 136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139
Part 15 不要失信于人,诚信的男孩更容易成功/ 140
承诺的事,鼓励儿子去办/ 140
待人不虚伪,与人相处要真诚/ 143
担当的男孩,遇事不推诿/ 147
告诉儿子:不要让虚荣心腐蚀了自己的内心/ 150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152
Part 16 铺张浪费不可取,勤俭的男孩最成熟/ 154
积极参与劳动,体会勤俭的要义/ 154
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何谈照顾别人/ 157
肆意浪费时间,男孩只会更“没时间”/ 160
奢侈铺张只会引来狐朋狗友,穿着朴素才能得人心/ 163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166
Part 17 气度不要太狭隘,将胸怀放大才是高境界/ 167
对人慷慨一些,优秀的男孩都不是“小气鬼”/ 167
懂得宽容让男孩的心灵更自由/ 170
无原则都是害,让男孩学会自我约束/ 172
妒忌心损人不利己,帮助男孩及时收拢/ 175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178
Part 18 胆小怯懦要不得,优秀的男孩都是勇敢者/ 179
不敢冒险和尝试,怎么成为男子汉/ 179
事情即使发生很突然,也要冷静应对/ 182
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男孩更自信/ 184
是男人,自己的责任,就要自己担/ 187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190
Part 19 远离自卑的自己,自信的男孩最卓越/ 192
连自己都不相信,让别人怎么相信你/ 192
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即使错了也无所谓/ 195
他人的话只是流言,正确认识自己最关键/ 198
每个人都有缺点,要正视,不逃避/ 202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205
Part 20 给阅读留点时间,做个爱读书的好少年/ 206
鼓励儿子阅读随时做笔记,效果好/ 206
找到读书的乐趣,就能爱上阅读/ 208
办张借书卡,让儿子感受“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真谛/ 211
培养男孩阅读习惯,订阅报纸和杂志也是不错的选择/ 214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216
Part 21 重视礼仪修养,讲“礼”的男孩更有魅力/ 217
随地吐痰的男孩讨人嫌/ 217
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让男孩的形象大打折扣/ 219
贬低别人不可取,懂得真诚赞美的男孩人缘好/ 221
来而不往非礼也,来而有往是礼也/ 224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227
Part 22 摒弃病态心理,身心健康的男孩更成功/ 228
挑食偏食都不对,引导儿子合理饮食/ 228
作业,不能成为男孩熬夜的理由/ 230
一天之计在于晨,鼓励男孩多晨练/ 234
负面情绪危害大,教给男孩正确的发泄方式/ 236
◆本章小结——说给爸爸的话/ 239

精彩书摘

聪明的父母,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撒谎
研究表明,喜欢撒谎的孩子,小时候很可能受过父母的影响。孩子天生敏感,尤其是女孩,对妈妈有着一种本能的模仿力。如果无法为孩子树立一个诚实的榜样,要想说服他们不撒谎,是很难的。因此,要培养诚实的孩子,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不撒谎。
我女儿今年8岁,从她出生那天开始,我就没有对她说过一句谎。即使有时候谎言能够给女儿带来开心,我也不会违心欺骗她。
由于写作的关系,每当到了正式写作阶段的时候,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我都关闭手机,将自己锁在屋里。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否则我是不会出来的。
有一次,我正在编写一篇文章,突然听到外面婆婆喊着:“电话!”我最讨厌这时候有人打扰了,便没好气地说:“没时间!”话音刚落,便听到了女儿嫩嫩的声音:“妈妈,电话!”我回答:“就说我出去了!”说完的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我当着女儿的面撒谎了。
我急忙将写好的稿件做了保存,打开门,女儿眨着一双可爱的大眼睛,对我说:“妈妈,电话!”我低下头,亲吻了她的脸颊一下:“刚刚妈妈说错话了,好!妈妈马上就去接。”之后,我便给对方打了过去。
电话是我的一个同学打来的,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不过打我的手机一直都打不通,所以才打到了家里。我很庆幸,在女儿面前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撒谎行为并予以改正。如果自己不想接电话时就让孩子谎称自己不在家,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以后他们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时,极有可能会沿袭父母的做法,进而习惯成自然,养成撒谎的恶习。
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样做。因此,当着孩子的面,父母一定要做到“四不要”:
在空闲时间,当邻居向你寻求帮助而你不愿意去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很忙”。
无意中打碎了碗,当家人谈起来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胡乱编理由。
在外面遇到好久不见的同学,对方长胖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违心地说:“你瘦了!”
孩子的成绩本来挺好的,当亲戚夸赞他们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装谦虚,说“不好”。

培养儿子诚实从点滴做起
诚信,是男孩一生最受用的品质,它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一个从小懂得诚信、说话算话的男孩,长大后才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才能成为爸爸眼中的有用之材。
诚信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不仅是一种品格的体现,也是一种公众共同履行的义务,更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条件,是高于其他的最重要的一点。爸爸要想让儿子在将来的激烈环境中成为强者,就要从小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鼓励他们树立诚信意识,让儿子健康成长,与诚信为伴。
有个小男孩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日记:
我爸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他时时教育我要诚信处事,宽厚待人,并用自己的言行教我从小培养好的品德。至今,那件事让我总是忘不了。
一个闷热的中午,天气无比炎热,我坐在房间里,一刻不停地扇着扇子,但汗还是像串珠似的从脸上一个接一个地流下去。我对爸爸说:“爸,这天气太热了,我想吃冰棍。”爸爸说:“好吧,咱们去买。”于是,他拿起钱包,就带我到了小卖部。
我选好了冰棍,爸爸把一张50块的新钞票递给卖冰棍的阿姨,阿姨找完钱,我和爸爸就急忙回去了。到了家,爸爸仔细把找回的钱点了点,自言自语地说:“咦,不对呀,总共花了7 块钱,怎么找回45块?”
我一听,拍起手来,叫道:“太好了!卖冰棍的白白找多2块。爸爸,我把这钱再买几块糖吃了吧!”
爸爸使劲儿瞪了我一眼,生气地说:“多找的2块我们不能要,不能占人家的小便宜!再说,他们卖冰棍多难呀!”说着,爸爸冒着炎热毒辣的太阳,把2 块钱还了回去。
这个日记再次提醒我们,爸爸客观上的影响能给儿子带来主观上的效果,不要觉得男孩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并效仿着你的一言一行。
什么样的人最可敬?当然是诚信的人!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自然也是一个诚信的爸爸。这位爸爸就用自己的诚信为儿子上了一课。也许男孩长大后会很平凡,但他必定会有一颗诚信的心,这足以让他成为一个闪光的人。
如果想培养儿子信守诺言的品格,爸爸们从小就应教育他们诚恳待人,不欺骗。
做错事时不逃避责任,承认错误、及时改正。
不经过同意绝不轻易动人家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前言/序言

前 言
2015年春节,我和老公都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带着8岁的女儿去了三亚。在酒店,我们邂逅了这样的祖孙三代——姥姥、妈妈和女儿——老人65岁,中年妇女40 岁,女孩刚满12岁。她们也是来这里旅游的,由于都来自北方,我们一家和她们很快就相处得非常融洽了。白天,大家分头实现着自己的旅游计划,一到晚上,两家人便会聚在一起吃晚饭。
这天晚上,我们六个人一边吃饭,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老人说:“我这个人比较看得开,也特别喜欢旅游。我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条件去这儿去那儿,在我的记忆中,60岁之前,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中年妇女接过她的话说:“我们老家在东北农村,我记得小时候,村里人很少会离开自己的家,去趟县城都是一种奢望。后来,我们家的条件一天天好了,可是我们姐妹几个都在上学,父母为了供我们上学,省吃俭用,哪有闲心去旅游?不过,我妈倒是挺乐观的,即使不能出门,也会想办法收集一些各地景点的图片拿给我们姐妹几个看,她还会模拟其中的场景,让我们谈感受,就跟身临其境似的。”
老人忍不住说:“其实都这把年纪了,出不出来无所谓,可是闺女偏要带我出来转转。”
“因为,作为女儿,我是最了解我妈的!”中年妇女和老人相视一笑,“在我妈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我妈喜欢做菜,我也喜欢做菜;我妈爱干净,我也爱干净;我妈生活朴素,我也不喜欢穿奇装异服……所以看到我妈,就能了解我;我也能根据自己的心意,更多地了解我妈的心理。我一有时间就旅游,到各地转一转、看一看,虽然老人不愿意拖累我,可我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带上她,因为,我知道,
她和我一样喜欢旅游!”
说到这里,中年妇女看了一眼身边的老人,从她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一种感情的交流。这是一种知女莫若母、知母莫若女的默契。
女孩显然也在认真地听我们的谈话,她夹了一块排骨给中年妇女:“我姥姥、我妈和我都喜欢吃这个!”说完,她诡秘地一笑,接着给老人也夹了一块。
看着老少三代津津有味地吃着排骨,我莫名地感受到了一种满足,一种祖孙三代之间少有的情感交流。
……
曾几何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亲子关系,我看过很多的育儿书,也读过大量的报刊,可是,没有任何信息能够像这句话一样让我豁然开朗——“在我妈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正是这句话,让我对亲子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旅途结束回到家,我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于是赶紧记录下这段经历,同时也想将父母和子女之间微妙的亲子关系写出来。
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为了成就孩子的未来,家长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不仅要求孩子文化课门门优秀,更要让孩子懂艺术——跳舞、弹琴、下棋等,为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比其他的孩子都优秀。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尤其是妈妈对女儿、爸爸对儿子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归结为一点,爸爸妈妈的性格习惯都会在儿女身上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某个男孩的身上看到他爸爸的影子,会在某个女孩身上窥视到她妈妈的影子。打个比方,妈妈生活没有规律,女儿也会将自己的事情安排得杂乱无章;爸爸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儿子也会加以效仿……
总之,爸爸与儿子、妈妈与女儿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系,认识并了解了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时改变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这不只是为了给子女做个好榜样,更是为了子女的未来,以及子女的后代……
本书囊括了我对家庭教育思考和研究的精华,书中的案例也多为我亲身经历,现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不仅希望能够带给众多爸爸妈妈以启发,更希望帮助各位爸爸妈妈通过改变1%,让子女变得100%优秀。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 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完美”育儿的速成手册,更不是一个充满“魔法”的育儿秘籍。它是一份关于深刻理解孩子、重塑自我、从而开启孩子无限潜能的系统性探索。 我们常常在育儿的道路上疲于奔命,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课程、书籍来“优化”孩子,希望他们变得更优秀,成绩更好,品德更高尚,未来更光明。然而,当我们回首,常常发现付出的努力与孩子真实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将目光从过度关注“孩子本身”的显性行为,巧妙地转向了育儿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父母自身。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真正的改变,不是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也不是强行“塑形”,而是通过父母自身细微但深刻的1%的改变,去撬动孩子100%的成长与优秀。 它将引领你踏上一段自我觉察与成长的旅程,帮助你理解: “潜教育”的真正含义: 这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理论,而是深入孩子内在世界的引导。我们关注的不是孩子“做了什么”,而是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激发他们内在的驱动力。这本书将揭示,孩子真正的优秀,并非源于外部的强制,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与自我实现。 父母为何常常事倍功半: 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无意中会带入自己的未竟心愿、过去的创伤、社会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对“优秀”的狭隘定义,这些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本书将引导你审视自身的育儿模式,识别那些可能限制孩子潜能开发的“陷阱”,让你不再只是重复上一代的育儿经验,而是能够基于对孩子的真实理解,创造出更适合他们的成长环境。 1%的改变如何带来100%的飞跃: 这1%并非指微不足道的改变,而是那些触及根源、具有杠杆效应的认知和行为调整。例如,与其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不如学习如何建立一个鼓励探索与试错的安全空间;与其强迫孩子学习,不如探究如何点燃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书将具体剖析这些“1%的改变”是如何从根本上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以及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的。 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全新的育儿视角和实用方法,涵盖以下几个核心维度: 第一部分:重塑父母的内在世界——觉察与自我成长 认识你的“育儿地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这些构成了你的育儿地图。本书将帮助你绘制出这张地图,理解你之所以选择某种育儿方式的原因,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局限。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重复的育儿模式,恰恰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投射。 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育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父母的压力、焦虑、偶尔的失控,都是正常的。本书鼓励父母放下对“完美父母”的执念,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通过自我关怀来获得更强大的内心力量。一个放松、自信的父母,才能给予孩子更稳定的情感支持。 “看见”你的孩子,而非“塑造”他: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孩子本来的样子。本书将引导你学会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他们的独特天赋、兴趣和发展节奏。这需要耐心、观察和放下评判,去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情绪的传递与管理: 父母的情绪是孩子最直接的“教材”。本书将深入探讨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父母管理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育儿中的挑战,从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和温暖的成长氛围。 第二部分:点燃孩子的内在火花——潜教育的实践艺术 从“命令”到“邀请”: 传统的育儿方式常常依赖命令和控制,而“潜教育”则强调通过邀请和引导,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本书将提供大量案例,示范如何用更具启发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和成长中。 好奇心:孩子最强大的学习引擎: 如何保护并放大孩子的天生好奇心?本书将告诉你,与其直接给出答案,不如学会提问,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将日常变成一场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 拥抱“错误”的力量: 孩子成长的路上,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本书将颠覆传统的“惩罚错误”观念,而是将错误视为宝贵的学习机会。你将学会如何引导孩子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resilient(韧性)。 “玩”的智慧: 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本书将揭示玩耍背后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提供丰富的游戏建议,帮助孩子在玩乐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阅读的深度引导: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本书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并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构建支持性的成长生态——家庭与社会的协同 家庭的“场域”建设: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其氛围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在其中获得成长。 有效的沟通桥梁: 建立孩子与父母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是关键。本书将提供具体的沟通技巧,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信任,理解彼此的需求,并共同解决问题。 与学校的智慧合作: 如何与学校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本书将为你提供实用的建议,让你成为孩子教育的得力伙伴。 认识“优秀”的多重维度: 现代社会对“优秀”的定义往往过于单一。本书将拓宽你对“优秀”的理解,看到孩子在品德、情商、创造力、独立性等多个方面的潜力,并认识到这些维度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长远。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不是一本让你立刻变身“超人父母”的书,它是一扇窗,让你看见育儿的真相,是一座桥,让你连接孩子的内心,更是一盏灯,指引你走上一条既轻松又充满收获的育儿之路。 这本书适合所有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发展、并最终成为优秀个体的父母。它不追求立竿见影的奇迹,而是相信,通过父母一次次的细微觉察、一次次的真诚调整、一次次的耐心陪伴,终将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无限可能的光明大道。 翻开这本书,你将不仅仅是阅读,更是开启一段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非凡旅程。你将发现,最深刻的教育,源于对自我的深刻理解;而最令人欣喜的改变,往往从你自身的1%开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采用温暖而柔和的色调,搭配着充满亲子温情的插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传递的积极育儿理念。书名“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也十分巧妙,既突出了父母的能动性,又描绘了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让人充满了期待。我刚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纸张的触感所吸引,翻开的第一页,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就让人心情愉悦,阅读体验感十足。我一直以来都对育儿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父母提升自身素养,从而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正好切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找到能够带来实质性改变的方法,而不是那些空泛的理论。从书名来看,它似乎强调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通过父母微小的调整,引发孩子巨大的正向改变。这种循序渐进、注重内在驱动力的理念,正是我所渴望的。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这本书到底是如何阐述“潜教育”的,它是否能为我提供切实可行、易于实践的指导,帮助我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播下更优质的种子。

评分

我是一位正在经历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的家长,对于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一直都在探索和学习。这本书的标题“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内心的期盼。它传递出一种“以父母为本”的育儿理念,让我意识到,与其一味地纠结于如何“教育”孩子,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这种思考方式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也极具启发性。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潜教育”这一概念的?它是否包含了一些颠覆性的育儿观念?又或者是一些已经被遗忘但却非常有效的传统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落地的建议,让我能够清晰地知道,我作为父母,究竟应该在哪一个“1%”上下功夫,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100%”潜力。我期待书中能够用生动的故事、深刻的洞察,引导我认识到父母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真正力量,并且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实现这种“1%”的改变,从而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收获“100%”的喜悦与成就。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设计得非常有哲学意味,它不仅仅是一个育儿指南,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智慧的探讨。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这句口号,精准地击中了现代父母普遍存在的焦虑感,同时又给予了一种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本“潜教育”的书,很可能并不是教你如何去“教”孩子,而是引导你去“成为”一个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成长的人。 这种“不教之教”的理念,我一直非常推崇。 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父母自身哪些特质、哪些思维模式,才能够真正“潜”发出孩子身上“优秀”的“100%”。 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还是如何塑造积极的人生观?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能够帮助我跳出传统的育儿框架,用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它是否能帮助我理解,父母自身的“1%”改变,并非是指某种技巧的学习,而是一种心灵的成长,一种格局的提升? 这对我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宁静而充满力量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智慧的育儿之道。书名“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尤其打动我,这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承诺,但同时又显得非常务实,它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强调了父母微小努力的重要性。我个人在育儿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够好,总是在寻找能够事半功倍的“秘籍”。而这本书的标题恰恰迎合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暗示着,不必为了孩子付出巨大的牺牲,只需要在自身做出一些细微的调整,就能看到孩子惊人的进步。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也充满了好奇。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这“1%的改变”的?它是指父母在情绪管理上的进步?在陪伴方式上的革新?还是在亲子沟通技巧上的提升?我相信,如果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即使是微小的改变,也能像滚雪球一样,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案例,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潜教育”的精髓,从而帮助我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最佳潜能。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父母的角色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往往陷入了对孩子“补课”、“报班”等外在行为的过度关注,反而忽略了自身言行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似乎在提醒我,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父母自身素质、生活态度、情绪管理等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终造就孩子“优秀”的“质”。我非常欣赏这种从根源着手的教育理念,相信只有父母自身不断成长,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父母在哪些方面进行“1%的改变”能够带来“100%的优秀”,这些改变是关于心态的调整?是关于沟通方式的优化?还是关于家庭氛围的营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让我能够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本书的“潜教育”概念,让我觉得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那样,只是简单罗列各种技巧,而是更侧重于一种深层次的、长期的影响。

评分

现在开始学习家庭教育了,希望宝宝快快长大

评分

教育要从小开始,很喜欢的书

评分

教育要从小开始,很喜欢的书

评分

先囤着,有空慢慢看!!!

评分

书很好,看完了再来买别的书!

评分

可以

评分

一直在京东购买,东西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

评分

一直在京东购买,东西一如既往的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