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民国时期(1911—1949)的中医教育历尽艰辛,独具特色。在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之巨大挑战下,培养的中医英才,成为中医教育及中医临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与当时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以史为鉴,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给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历史的选择和中医科研工作者的历史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评价该书: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有不少,我们这一代有很多老大夫在初学中医时读的就是这些教材(讲义),这些讲义和现代中医药教育教材相比较,大的特点是——重实用、重经典,但又决不泥古,并且及时把握新科研成果,把临床病案直接纳入教材,而且学习模式大多是边读书学习,边跟师实践。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的选辑点校的出版,是诸多民国时期讲义从图书馆阁楼书架上走下来。这次开拓创新之举,必将对中医教材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对中医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必将有助于中医药学的再创辉煌!
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余瀛鳌教授给予高度评价: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的编者们,能从多种渠道探索授求,并予选辑、校释,可谓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性贡献,因为它反映了这段历史时期的中医教学讲义不同于今古的学术内涵和教学风格。
民国时期的教学讲义,其中的“重经典、重临床”以及部分教材中的中西医学术融会,是其主要学术特色,也是它所展示具有重要参阅价值的学术平台,值得予以深入研究。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不但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问题,而且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创新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光明中医杂志社等单位的教学和研究人员联合选辑点校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是利国利民、振兴中医之举!正当大家努力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创新之时,选辑点校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这是“以史为鉴”之举,是继承创新之必需!这必将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有新的启迪。
“创新”是时代的强音,也是科技界尤其是中医界近来关注的“词语”。然而,没有继承的创新,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才能求得新的发展,整理出版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必将有助于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医界来讲,这次选辑、点校出版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创举!是实实在在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这次重新校辑这些讲义,不但可以给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提供参考,而且也给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参考书,也给中医药院校的在校生及社会自学人员提供新的学习辅导用书。同时,对临床医师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无疑,也是临床中医师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换言之,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精选的出版,必将给中医界提供一套实用的教学和临床参考用书。
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本套丛书精选了民国时期活跃在中医教育、中医临床的大家恽铁樵、秦伯未、张山雷、陈伯坛、承淡安等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所编撰和讲授的中医药教材39种,按类分为15个分册。
民国时期的中医教育很有特色,西医学东渐,中西医汇通,其所培养的中医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教育及临床诊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这与他们在民国期间所使用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希冀对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以及提高中医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提供借鉴。本丛书《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精选恽铁樵、秦伯未、张山雷、陈伯坛和承淡安等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所编撰的中医药教材39种,按类分为15个分册。本书为丛书之一,收有恽铁樵等编撰的中医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5种,即《杂病讲义》《妇科大略》《幼科讲义》《药物学讲义》和《验方新按》。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说实话,在翻开《恽铁樵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之前,我对“临证”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中医临证,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智慧、经验和对生命的体悟。恽老先生在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治病救人的心血和对医道的执着。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每一个方剂的运用,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从选药的理由,到剂量的重要性,再到加减变化的可能性,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这让我意识到,中医用药绝非随意,而是讲究方圆,步步为营。书中关于“医者仁心”的论述也让我深受触动,恽老先生不仅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更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智者。他所强调的“德”与“术”的结合,是现代医学尤其需要反思和学习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与一位伟大的灵魂在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从中汲取的不只是医术,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
评分《恽铁樵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过去,我总觉得中医的理论有些飘渺,不够具体。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了。恽老先生在分析病情时,总是能从整体出发,将患者的形体、情志、生活习惯等因素都纳入考量,而不是仅仅盯着几个症状。这种“审证求因,察证求机”的思路,让我看到了中医的独特性和强大之处。而且,书中对药学知识的讲解,也紧密围绕着“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配伍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我印象深刻的是,恽老先生在讲解某个复方时,会详细分析每味药在方剂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作用,共同攻克病邪的。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记住了方剂,更理解了其背后的理法方药。
评分这本《恽铁樵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医认识的新大门!作为一个对中医充满好奇却又苦于无从下手的新手,我常常被那些古籍深奥的理论吓退。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非常贴近临床的方式,把恽老先生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和药学心得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病证时,不仅仅是罗列症状,而是深入剖析了病机的演变过程,以及为何要选择某个方药。就好像恽老先生坐在我旁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望闻问切,如何辨证施治。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那些真实的病案,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奇妙疗效,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医的“人情味”。我常常在读到某个疑难杂症被中医巧妙化解时,激动不已。而且,书中对药学的讲解也并非枯燥的药性罗列,而是结合临床运用,讲解了药物的配伍、炮制对疗效的影响,以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这让我对每味药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生动,没有那些艰涩难懂的术语,读起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讲故事,不知不觉中就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评分《恽铁樵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藏。我常常在遇到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时,会回想起书中的一些论述,尝试用中医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我们如何治病,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养生”,如何去预防疾病。恽老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来保持身体的健康。这让我意识到,中医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更是关于如何健康地生活的智慧。书中的药学部分,也让我对日常所用的中药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哪些药材可以作为保健品食用,哪些需要慎重使用。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深奥的中医理论,以一种易于理解、易于实践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生命、对疾病的全新视角。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常常觉得生病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读了《恽铁樵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之后,我开始觉得,疾病的发生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中医恰恰是能够顺应这些规律,去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恽老先生在书中的临证心得,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变通”和“灵活性”。他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根据病情的具体变化,灵活调整方药,这才是真正的大医之道。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识病”、“辨证”的论述,他强调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病机,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中医的智慧是无穷的,每一次的临证,都是一次对生命的探索和尊重。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送货迅速,书本有些许灰尘,但无伤大雅,纸质印刷尚好。
评分真心印刷不行,买书还是要看出版社
评分送货迅速,书本保存完好,四角无皱折,纸质不错,印刷精良,好书!
评分慢慢研究 书不错 物流也快
评分正版图书,印刷清晰,内容很好。
评分购买了很多书,翻看了一下,嗯,不错,正版
评分哈哈,纸质不错,整单买满减加优惠券,很合算。
评分非常快 书也包装得好 无损伤 希望读书也像这么积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