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 第3版)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 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国强 编
图书标签:
  • 中草药
  • 中药
  • 药材
  • 本草
  • 传统医学
  • 植物药
  • 中医药
  • 药用植物
  • 医学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80375
版次:3
商品编码:11439953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4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 第3版)》是在20世纪7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整理了全国中草药关于认、采、种、养、制、用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时有关国内外科研技术资料编写而成,是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草药工具书。它既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点,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因而深受全国中医药界的欢迎,并受到国家的奖励(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这样一部大型的中草药工具书,在全国是一部具有很大影响的著作,为各级中医药的从业人员以及广大普通群众所常用。自1975年出版以来至1992年共印刷了6次,印数达十余万册。

目录

一画
445. 一匹草
446. 一匹绸
447. 一叶蔌
448. 一扫光
449. 一年蓬
450. 一点血
451. 一点红
452. 一碗泡
453. 一箭球

二画
454. 二叶舌唇兰
455. 二叶舞鹤草
456. 二色补血草
457. 十八症
458. 十萼茄
459. 丁茄
460. 丁香蓼
461. 丁癸草
462. 丁萝卜
463. 丁榔皮
464. 七叶一把伞
465. 七叶莲
466. 八爪金龙
467. 八角乌
468. 八角枫
469. 八角香
470. 八角莲
471. 入地蜈蚣
472. 九子不离母
473. 九节菖蒲
474. 九头青
475. 九头草
476. 九头狮子草
477. 了哥王

三画
478. 三十六荡
479. 三叉苦
480. 三爪金龙
481. 三分三
482. 三月泡
483. 三叶豆
484. 三叶青
485. 三加
486. 三对节
487. 三尖杉
488. 三角草
489. 三点金草
490. 三品一枝花
491. 三钻风
492. 三棱草
493. 三筒管
494. 三楞草
495. 干岩矸
496. 土丁桂
497. 土人参
498. 土大黄
499. 土千年健
500. 土马鬃
501. 土牛膝
502. 土瓜狼毒
503. 土连翘
504. 土良姜
505. 土细辛
506. 土荆芥
507. 土香薷
508. 土党参
509. 土栾儿
510. 土常山
511. 下田菊
512. 下果藤
513. 寸节七
514. 大一面锣
515. 大丁草
……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
十九画
二十画
二十一画
二十二画
二十三画
中文索引
拉丁文名索引

前言/序言


《中华药典·本草纲目精要》 《中华药典·本草纲目精要》是一部集传统草药智慧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于一体的权威性中医药参考典籍。本书以李时珍经典巨著《本草纲目》为基础,融合了历代本草学的发展,并吸纳了当代植物学、药理学、化学、毒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力求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准确、实用的中草药知识宝库。 内容涵盖: 本书精心遴选了中国传统医药体系中常用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百余种药用植物,对每味药材都进行了详尽深入的阐述。内容结构清晰,编排严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一、 药材概述: 名称考证与别名: 详细考证每味药材的正名,并列举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以及民间流传的各种别名,方便读者在不同文献资料中识别。 来源与产地: 明确每味药材的植物或动物来源,详细介绍其主要的地理分布、适生环境以及中国各地的主要产地,为药材的鉴别和溯源提供重要依据。 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药材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动物体的外形、颜色、气味、质地等可观察的形态特征,辅以精美的插图或照片,帮助读者准确识别药材实物。 采收与加工: 介绍不同药材的最佳采收季节、部位以及传统的和现代的加工炮制方法,阐述这些炮制过程对药材药效的影响,为药材的炮制提供科学指导。 二、 药性论治: 性味归经: 详细阐述每味药材的“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并明确其所归属的脏腑经络,这是理解中药药效的基础。 功效主治: 深入分析每味药材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并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研究,列举其适用的病症和治疗范围。本书特别强调了药材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的确切疗效。 炮制与配伍: 详细介绍各种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性的改变。同时,系统阐述了中药的配伍原则,讲解了君臣佐使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常用经典复方的组成、用法和功效。 用法用量: 给出明确的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并提示不同病症、不同体质患者的用药差异,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三、 现代研究与应用: 化学成分分析: 介绍每味药材中已知的关键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皂苷、多糖等,并阐述这些成分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药理作用研究: 汇总国内外关于药材的药理学研究成果,包括其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实例: 引用近年来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展示药材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治疗效果。 毒副作用与禁忌: 详细列举药材的潜在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使用禁忌,并强调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以保障用药安全。 质量标准与检测: 介绍国家药品标准中关于该药材的质量要求,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帮助读者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传承与创新: 在忠实保留《本草纲目》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实现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系统性与权威性: 内容涵盖广泛,信息严谨,力求成为中医药从业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案头必备参考。 实用性与指导性: 详细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部分,为指导临床实践、开发新药和普及中医药知识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文并茂: 大量采用高质量的植物形态图、药材实物图和显微照片,使内容的辨识度和直观性大大增强。 语言通俗易懂: 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力求语言表达清晰流畅,便于不同层次的读者理解和学习。 《中华药典·本草纲目精要》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医药典籍,更是连接古今、沟通中西、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桥梁。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执业医师,还是初涉中医药领域的学生,抑或是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本书都将是您探索中草药奥秘、提升健康素养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理论感到好奇,觉得它既神秘又博大精深。这本书恰恰对这方面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且通过大量具体的草药实例来加以说明,让我不再觉得它抽象难懂。它会解释为什么某些草药是“温热”的,为什么适合治疗“寒证”,以及某些草药又是“寒凉”的,适合治疗“热证”。 例如,在讲解“附子”时,书中会详细说明其“辛、甘、大热”的药性,以及它如何通过“温里散寒、回阳救逆”来治疗“阳虚水肿、亡阳证”。而对于“金银花”,则会阐述其“甘、寒”的特点,以及它如何“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这种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中草药的药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清楚了如何根据病症来选择合适的药材。

评分

作为一名对养生保健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参考。它不仅介绍了许多用于治疗疾病的草药,还包括了许多能够辅助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草药。书中会详细介绍这些草药的功效,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日常的饮食或者茶饮中。 比如,书中关于“枸杞”的介绍,不仅说明了它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还提供了很多将枸杞融入日常饮食的方法,例如枸杞粥、枸杞茶等。这让我能够轻松地将这些天然的保健品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而不需要复杂的炮制过程。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中草药在日常保健方面的巨大潜力,让我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身体的自我调节。

评分

这部《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 第3版)》简直是学习中草药知识的宝藏!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权威又易懂的书籍来入门。这本书真的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首先,它的编排方式非常清晰,每一个药材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其来源、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甚至还有一些炮制方法和使用禁忌。这对于我这样刚开始接触中草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不用再大海捞针一样去搜集零散的信息。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药材形态的描述,往往会配有精美的插图,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辨认这些植物,避免了误认的风险。比如,书里关于“丹参”的部分,不仅描述了它的根部形态,还提及了它的叶片和花,甚至还有一些野生环境的提示,这对我去野外采集或者在药店挑选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书中还根据不同的病症列出了相应的草药,这让我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药材,虽然我只是自己学习,但这种条理分明的分类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评分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如何辨别中草药真伪的小技巧,这对于想要自己动手采药或者去药店购买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书中会详细描述一些容易混淆的药材,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键区别,例如在外形、气味、甚至是断面颜色上的差异。这大大提高了我的辨识能力,让我对市面上的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有了警惕。 我记得书中在介绍“黄连”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其“苦味”以及“黄色”的特点,并提醒读者注意区分一些颜色相似但药效不同的植物。这种细节的提示,真的让我在实际操作中受益匪浅。同时,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中草药保存的建议,比如如何防潮、防虫等,这让我能够更好地保存自己收集到的药材,保证它们的药效。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药材字典,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娓娓道来。语言通俗易懂,很多地方用到了生动的比喻,让那些看似复杂的药理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介绍某些活血化瘀的草药时,书中会用“疏通经络,如同给河流清理淤泥”这样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我这种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 而且,书中还会穿插一些经典医案或者民间验方,这让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看到这些草药是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甘草”的介绍,不仅仅讲了它的药性,还讲了它在许多复方中的“调和”作用,就像一位和事佬,能让其他药物更好地协同工作。这种细腻的描述,让我对中草药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敬畏。

评分

内容很好,,好好学习中,,

评分

书评作用于读者,首先在于它的信息功能,也就是说为读者选择图书提供参考,这就要求它把图书的基本内容介绍给读者;其次在于它的中介功能,即让读者在阅读行为实施之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以使阅读具有针对性,这又要求它点明图书的精要所在;最后在于它的导读功能,此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读者在阅读时,对所读图书进行价值判断提供参考,二是向读者推荐优秀的图书,这自然就要求它必须准确地反映书的内容,并在众多的出版物中

评分

给老者买的,他觉得哈行!

评分

很好的中草药书,几代人总结的精华

评分

还没用,囤货中。希望应该不会失望!

评分

很好,物流快...........

评分

给老者买的,他觉得哈行!

评分

书评作用于读者,首先在于它的信息功能,也就是说为读者选择图书提供参考,这就要求它把图书的基本内容介绍给读者;其次在于它的中介功能,即让读者在阅读行为实施之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以使阅读具有针对性,这又要求它点明图书的精要所在;最后在于它的导读功能,此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读者在阅读时,对所读图书进行价值判断提供参考,二是向读者推荐优秀的图书,这自然就要求它必须准确地反映书的内容,并在众多的出版物中

评分

给老者买的,他觉得哈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