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1(第2版)

脑部1(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威廉.C.布兰德林等 著,程敬亮,韩东明 译
图书标签:
  • 神经科学
  • 认知科学
  • 大脑功能
  • 心理学
  • 神经解剖学
  • 认知神经科学
  • 行为神经科学
  • 脑部疾病
  • 神经系统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31895
版次:2
商品编码:1069554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美国磁共振成像教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1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尽管有关MRI的中文书籍国内已经出版很多,但是国内尚未见以病例讨论形式出版的MRI书籍。我们选择翻译引进由美国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出版社出版,由加利福尼亚大学Rebort B.Lufkin教授、William G.Bradley,Jr 教授和斯坦福大学Michael Brant-Zawadzki教授主编,以病例讨论形式编辑的这套享誉国际学术界的MRI丛书,以填补国内此类MRI图书的缺憾!
  本丛书可作为医学影像科医生学习的入门教材和参考读物,也可供临床相关科室的医师们参考,更适于学生和低年资住院医生选读使用。

内容简介

《脑部1(第2版)》可以帮助您更快更专业地审读MRI图片。当您翻开这《脑部1(第2版)》时,右手边先列出的是相关典型的图片,接排其下的是病史和临床表现,之后为MR I表现和诊断,最后对这一病例进行讨论。以上内容无需翻动书页而一览无余。所有每一个病例的讨论部分均占有最大篇幅,详细阐述了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这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脑部1(第2版)》每一病例后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

目录

病例1 多发性硬化(MS)
病例2 多中心性胶质瘤
病例3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
病例4 多发性硬化(MS)伴左侧视神经炎
病例5 乳腺癌硬脑膜广泛转移
病例6 急性右枕叶脑梗死
病例7 缺血缺氧性脑病
病例8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伴室管膜下播散
病例9 亚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病例10 脑剪切伤
病例11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隙出血
病例12 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13 放射性脑坏死
病例14 左侧颈内动脉夹层
病例15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病例16 横窦血栓形成
病例17 大脑导水管狭窄
病例18 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病例19 肿瘤型多发性硬化
病例20 脑猪囊尾蚴病
病例2l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病例22 脑干转移瘤
病例23 第四脑室内表皮样囊肿
病例24 灰结节错构瘤
病例25 脑出血性剪切伤
病例26 颅内巨大动脉瘤
病例27 分水岭型脑梗死
病例28 结节状灰质异位
病例29 静脉性血管瘤或发育性静脉畸形
病例30 脑炎
病例31 额窦和筛窦炎伴巨大脑脓肿
病例32 蝶鞍内蛛网膜囊肿
病例33 颅咽管瘤
病例34 听神经瘤
病例35 肿瘤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病例36 多发性硬化(Ms)
病例37 血管外皮细胞瘤
病例38 颈静脉球瘤
病例39 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例40 急性高血压性脑病
病例4l 表皮样肿瘤
病例42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病例43 生殖细胞瘤伴室管膜种植播散
病例44 结节病(类肉瘤病)
病例45 灰质异位
病例46 结节性硬化
病例47 脑炎伴脑室炎
病例48 剪切伤伴硬膜下水瘤
病例49 脑猪囊尾蚴病
病例50 血管母细胞瘤(VHL)
病例51 脑胶质瘤病
病例52 蛛网膜下隙猪囊尾蚴病
病例53 中脑顶盖胶质瘤
病例54 脑干原发横纹肌肉瘤
病例55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病例56 非免疫损害患者的隐球菌感染
病例57 枕骨大孔脑膜瘤
病例58 动眼神经神经鞘瘤
病例59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病例60 恶性室管膜瘤
病例61 额部脑膜瘤
病例62 前庭神经神经鞘瘤
病例63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病例64 偏侧面肌痉挛
病例65 亚急性早期蛛网膜下隙血肿
病例66 右侧第Ⅸ对脑神经神经鞘瘤
病例67 垂体巨腺瘤伴出血(垂体瘤卒中)
病例68 chiari I型畸形
病例69 继发于狼疮性血管炎的皮质下脑梗死
病例70 右侧脑桥小脑三角区脑膜瘤
病例7l 淋巴瘤
病例72 右侧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
病例73 毛细血管扩张症
病例74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鞍上转移
病例75 带状灰质异位
病例76 脑膜瘤
病例77 脑桥小脑三角区脂肪瘤
病例78 额骨内脑膜瘤
病例79 中枢神经系统结节病
病例80 左顶枕叶动静脉畸形
病例81 左颞叶囊肿伴颅内积气及左侧中耳乳突炎
病例82 Stuee—weber综合征
病例83 脑表面铁质沉积病
病例84 脑膜炎伴继发性脑炎
病例85 眶尖脑膜瘤
病例86 脑疝
病例87 结核性脑膜炎
病例88 淋巴瘤
病例89 扩散加权成像易误诊的高信号硬膜下血肿
病例90 Leigh病
病例91 急性出血性脑梗死
病例92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病例93 皮样囊肿破裂
病例94 戊二酸尿症
病例95 结核性脑脊膜炎
病例96 静脉性血管瘤
病例97 脑胶质瘤病
病例98 继发于颈动脉夹层的急性皮质性脑梗死
病例99 嗜酸性肉芽肿
病例100 葡萄球菌性脑(脊)膜炎和硬膜下积脓

前言/序言


《脑部:连接的奥秘》 在人类对自身最复杂器官的探索中,我们对大脑的理解从未止步。这本书并非是一份枯燥的解剖图谱,也不是一堆深奥的神经科学论文的集合。相反,它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旅程,带领读者深入大脑内部,揭示那些塑造我们思维、情感、记忆和行为的神经回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本书从最基础的神经元结构开始,层层递进,阐释了细胞层面的信号传递机制,如突触的形成与功能,以及各种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您将了解到,看似微不足道的神经元,是如何通过庞大而复杂的网络,构成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石。我们将深入探讨感觉信息的输入过程,从光线如何在大脑中转化为视觉,声音如何被解析为语言,到触觉、味觉和嗅觉如何丰富我们的感官体验。 接着,本书将聚焦于大脑的高级功能。记忆,这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如何被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本书将详细介绍海马体、杏仁核等关键脑区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记忆(如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程序性记忆)的神经基础。我们将一起探索学习的机制,理解大脑如何通过可塑性来适应新信息和新技能。 此外,情感的产生和调控也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脑区是如何协同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喜悦、悲伤、恐惧和愤怒?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情感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载体,其在大脑中的处理机制同样引人入胜。我们将探讨语言理解和表达所涉及的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以及它们与其他脑区的紧密协作。从词汇的识别到句法的构建,再到意义的理解,本书将为您揭示语言处理的神经奥秘。 运动控制,从简单的行走、抓握到复杂的精细动作,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同样令人惊叹。本书将介绍运动皮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运动规划、执行和协调中的作用。您将了解到,每一次不经意的动作,都离不开大脑精密的指令传递。 本书并非局限于对健康大脑功能的描述,还将触及大脑的损伤与修复。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风等,以及它们对大脑结构和功能造成的具体影响。同时,本书也会介绍神经科学领域在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展现大脑惊人的修复潜力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带领读者思考大脑的未来。脑科学的飞速发展,正在为我们打开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新视野。我们将探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与大脑的融合、意识的本质等前沿话题,展望人脑与科技协同进化的可能性。 本书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没有生物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书中将穿插生动的案例、有趣的实验和发人深省的思考,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建立起对大脑的系统性认知。 如果您一直对人类最神秘的器官——大脑充满好奇,渴望了解它如何运作,如何让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那么本书将是您绝佳的选择。它将为您开启一扇通往大脑深处的大门,让您对生命、意识和思维产生全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探索大脑无限潜能的启迪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我们自己的大脑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最重要的一步。《脑部1(第2版)》这本书,绝对是这个探索过程中一份宝贵的礼物。它的深度恰到好处,既有足够的科学严谨性,又避免了令人生畏的专业术语堆砌。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与实际的心理现象联系起来,比如,在介绍情绪产生的大脑机制时,它会引申到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恐惧、快乐等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这种“举一反三”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思考。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书中的描述,反思自己的记忆、学习、注意力的过程,获得了很多新的视角。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理或心理现象,背后都有着精妙的大脑运作机制。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朋友,引导你一步步揭开大脑的神秘面纱。我相信,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一定会让许多像我一样,渴望深入了解自己身体奥秘的读者,感到无比满足。

评分

我是一名对脑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脑部结构和功能,并且通俗易懂的书籍。《脑部1(第2版)》无疑是我的不二之选。本书的编排设计非常合理,从颅骨的保护作用开始,一步步深入到大脑皮层、皮层下结构、脑干等各个部分,再到更细致的神经元、突触等微观层面。每一章节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让我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构建起对整个大脑的认知框架。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大量引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有趣的实验案例,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例如,在讲解大脑的可塑性时,作者列举了音乐家、出租车司机等不同职业人群的大脑结构差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大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不断重塑。此外,书中附带的精美插图和图表,更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易于理解和记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大脑的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脑科学的奥秘。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那些所谓的“快速学习法”和“记忆大师课程”之后,我一直对脑科学的基础知识感到模糊不清。市面上有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薄,流于表面。我想要的,是一个能够真正建立起对大脑运作机制的清晰认知,而不是仅仅记住几个名词。这本《脑部1(第2版)》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对各个脑区的划分和功能讲解,配以清晰易懂的图示,让我不再对着那些抽象的神经通路感到头晕。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严谨,从宏观的脑部概览,到微观的神经元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每次阅读都觉得收获满满,好像自己大脑的地图也在不断被绘制和完善。我能感觉到,通过这本书,我正在建立起一个扎实的大脑科学基础,这对于我后续深入学习其他相关领域,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甚至是人工智能,都将是无价的财富。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大脑充满好奇,想要深入了解自身的人!

评分

在浩如烟海的科普读物中,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书籍实属不易。《脑部1(第2版)》做到了这一点。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宏观的脑部结构入手,逐步深入到细胞层面的功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大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知图景。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巧妙的叙事,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让阅读的过程成为一种智力上的享受。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看似复杂的大脑活动,比如决策过程、语言处理等,都进行了非常生动和形象的阐释,这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它不仅仅是讲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以及“如何”运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大脑的理解,已经从一个模糊的轮廓,变成了一个清晰而有条理的立体模型。它让我更加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脑部”这个主题听起来就有点专业,我担心会像以前看的那些书一样,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令人费解的理论。但是,《脑部1(第2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那些故弄玄虚的学术腔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地教导你。它没有回避专业术语,但会在首次出现时给予非常清晰的解释,并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你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不同脑区的功能时,总是能与我们日常的认知、情感、行为联系起来。比如,在讲到海马体时,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它与记忆有关,更是通过生动的案例,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记住某个特别的瞬间,以及遗忘是如何发生的。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大脑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秘器官,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可理解的系统。这本书真的让我爱上了学习大脑的知识,我甚至开始主动去观察和思考自己的行为,尝试理解背后的神经机制。

评分

病例38 颈静脉球瘤

评分

病例99 嗜酸性肉芽肿

评分

病例52 蛛网膜下隙猪囊尾蚴病

评分

本丛书可作为医学影像科医生学习的入门教材和参考读物,也可供临床相关科室的医师们参考,更适于学生和低年资住院医生选读使用。

评分

病例66 右侧第Ⅸ对脑神经神经鞘瘤

评分

病例85 眶尖脑膜瘤

评分

病例75 带状灰质异位

评分

病例98 继发于颈动脉夹层的急性皮质性脑梗死

评分

病例73 毛细血管扩张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