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旧书考》四卷,日本学者岛田翰撰。该书以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所藏汉籍善本为中心,兼及千代文库等官私藏书。该书共介绍日藏汉籍善本52种,依抄刻年代分“旧抄本考”、“宋椠本考”、“旧刊本考”、“元明清韩刊本考”四卷。每卷卷首有序,卷下所列书籍依经史子集编排。
岛田翰(1879—1866),字彦桢,日本汉学家,精于书志之学。
杜泽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目录、版本、校勘学。
整理説明一
修订补记一
俞樾序一
黄绍箕跋一
古文旧书考发凡一
古文旧书考卷第一一
旧钞本考一
小引一
旧钞本考序三
书册装潢考四
周易正义十四卷贞和钞本一九
礼记子本疏义卷第五十九残卷子本
二六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卷子本五六
论语集解十卷嘉历钞卷子改摺本六八
论语义疏十卷历应钞卷子改摺本,寳德
钞本,永正钞本七〇
臣轨二卷建长钞卷子本七四
群书治要四十七卷残卷子本七六
五行大义五卷卷子本八一
玉烛寳典十二卷卷子本九四
老子道德经二卷嘉祯钞卷子本,附明万
历《道藏》本九六
道德经广圣义三十卷旧钞本,附《道
藏》本一〇五
南华真经注疏解经三十三卷旧钞本,
附宋椠本、《道藏》本、旧钞本二通一四〇
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传家集八十卷
明钞本一四五
元丰类藳五十卷佐久间象山影钞宋本
一四七
文选二卷残卷子本一四八
古文旧书考卷第二一五一
宋椠本考一五一
宋椠本考序一五一
雕版渊源考一五三
尚书正义二十卷宁宗时刊本一五八
毛诗正义三十三卷残绍兴刊本一六四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尤延之刻
本,附宋末刻本一七三
春秋经传集解二卷残宋阙‘民’字本一七六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江公亮刻本,及
兴国军学刻本一七八
论语注疏十卷宁宗後刊本一八三
论衡二十五卷残宋光宗时刻本,附明
修本、通津草堂本、程荣本一八八
初学记三十卷绍兴椠本一九一
太平御览一千卷庆元刻本及光宗时
刻本一九三
世説新语三卷孝宗後刻本一九八
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
绍定椠本,附元椠本数通二〇〇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宋末椠本
二〇三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端平刻本,附淳
熙刻《南海集》八卷二一〇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宋椠本四通二二二
古文旧书考卷第三二二八
旧刊本考二二八
旧刊本考序二二八
古文尚书孔氏传十三卷元亨刊本及
永正刊本,附影钞元亨刊本、传钞永正刊
本二三三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正中刻本二四四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明德以前刻本
二四六
论语集解十卷正平学古神德本、单跋
本、无跋本、明应覆雕本二五二
音注孟子十四卷贞和已前刻本,附元
椠本三通二五六
聚分韵略五卷明应活字刊本二五八
历代帝王绍运图一卷文安已前刻本
及永正、大永间刻本二六二
新刊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
四十五卷嘉庆刊本二六五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应安以上刻本二六七
范德机诗集七卷延文刊本二七二
李善注文选六十卷应安刻本二七四
注解唐诗絶句赘笺五卷正保刻本
二七七
古文旧书考卷第四二八〇
元明清韩刊本考二八〇
元明清韩刊本考序二八〇
诗説十二卷明永乐刻本二八一
新刊京本详增补注东莱先生左氏博
议二十五卷韩本二八二
通典二百卷高丽覆宋本二八五
韩非子二十卷明正统《道藏》、万历《道
藏》,明本以下数通二八九
淮南鸿烈解二十八卷明《道藏》本,附
旧钞本及明本以下数通三〇一
列子八卷高丽覆宋本,附《道藏》本三三九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二十卷《道藏》本
三四三
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二卷明万历
《藏》本三五〇
欧阳文忠公集五十卷洪武丙寅蔡玘
刻本,附宋椠百五十八卷本三五三
唐文粹一百卷明洪武刻成化补修本,
附元椠本三六一
元文类七十卷元椠本三通三六七
古文旧书考举譌三七三
重雕古今书刻跋三七四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三八一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题词三八一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三八四
董康刻皕宋楼藏书源流考题识三九六
访余録三九八
江南河北访余録叙三九八
刻宋本寒山诗集序三九九
刻永和本萨天锡逸诗序四〇六
清四大藏书家记略四一〇
重刻古文旧书考跋四一三
仪顾堂文集书後乙巳九月四一五
春在堂笔谈乙巳十一月四一八
江浙间所见所获名人遗着四二六
根本通明博士论语讲义书後丙午
八月四三〇
王益吾日本源流考书後代重野成斋
博士四三八
亡妻秩父氏哀诔庚戌六月四三九
与岩崎男爵书大正三年六月四四〇
书名索引1
这本书的书写,给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感觉。它不像一些快节奏的现代读物,上来就抓住眼球,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沉静的思考,仿佛是在古老的书房里,点一盏油灯,对着泛黄的纸页,娓娓道来。他在讲述每一个故事,分析每一个细节的时候,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那么一丝不苟。这种风格,让我能够进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状态,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古老的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在叙述过程中,那种不露痕迹的“学识底蕴”的展现。作者在援引史料、进行比对的时候,那种掌控全局的能力,让人惊叹。但这种展现,又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让读者信服。读这本书,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悟”。它需要读者带着一份好奇心和耐心,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智慧与深邃。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体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坦白说,《古文旧书考》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仿佛是与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书籍的编撰者、甚至是曾经拥有这些旧书的读者,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交流。他不仅仅是在梳理文献的源流,更是在试图理解这些文献背后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例如,在谈论某个古籍的版本差异时,作者会深入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版本在传播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曲折。他会惋惜某些珍贵的古籍因为战乱、灾害而遗失,也会赞叹某些历经沧桑却依然保存完好的文献。这种对知识传承的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深切情感,贯穿了全书。我感觉,作者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学术研究,更是为了向读者传递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知识的永恒追求。这本书读起来,让我觉得很温暖,也很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它不像那种一本正经的学术专著,读起来有一种“旁征博引,却又不失章法”的独特韵味。作者在引述各种史料、文献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其编织进自己的论述中,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每一个论据都恰到好处,有力地支撑着自己的观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分析某个古代典籍的版本演变时,作者调动了大量的细节,从墨色深浅、纸张质地,到刻工笔法,甚至是书中的一些批注痕迹,都成为了考证的依据。这种极致的细致,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一本看似普通的旧书,竟然能蕴含如此丰富的信息,甚至能揭示出一段尘封的历史。这种“微观”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学者们对知识的极致追求,也让我对“考据”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冰冷的文字游戏,而是充满了智慧和探索的乐趣。这本书让我觉得,读旧书,不仅仅是读文字,更是读历史,读文化,读那些前人留下的智慧火种。
评分读《古文旧书考》这本书,说实话,起初我是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翻阅的。我对古文向来是既敬畏又略带距离感,总觉得那些晦涩的字句是隔着千山万水,难以企及的。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却像一束光,悄悄照亮了那片我一直以为只能远观的学术殿堂。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艰深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从一些最基础、最常见的古籍入手,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耐心地拉着我的手,一点点地辨识字形,解读词义,理解篇章背后的历史脉络。我尤其喜欢它在考证过程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小轶事,那些关于书写、关于流传、关于考据者的趣闻,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学术过程变得鲜活起来。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古纸堆里埋头苦干的学者,他们的执着与智慧,他们的严谨与热情,都透过文字传递给了我。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古文并非高不可攀,它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而《古文旧书考》则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这些宝藏的窗户,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厚的敬意和更真切的亲近感。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在学术研究的海洋里,寻找能够真正“启发”自己的作品是很难得的。而《古文旧书考》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能够“化繁为简”,将那些看似深奥的古籍研究,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普通读者。作者在处理复杂的文献关系时,总能抓住核心脉络,避免读者迷失在枝节之中。更重要的是,他善于“提炼”出那些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古籍特点的例子,让我们能够快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处理方式,作者并非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详细地展示了他的推理过程,让读者可以跟随他的思路,一同进行探究。这种“教学相长”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非常受益。读完这本书,我对如何阅读古籍,如何进行基本的文献考证,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接触那些更具挑战性的古籍文献了。
评分非常好的书,很有用,很喜欢。书山有路勤为径。
评分在平装本基础上有所校订。推荐购买。
评分版本学经典之作
评分出版日期:2014-10-01初版;2017-07-01再版
评分不错的书,好书啊,京东物流就是快,书的价格也很优惠。
评分島田翰推崇古本原貌,於《古文舊書考》中就其所見之抄刻古本,擇其要者,全文或部分迻録。根據目前校勘的結果來看,島田翰抄録的内容較爲忠實可靠。對於這些抄録的文本,此次整理在無法找到島田翰所據原本的情況下,不以與之關係不明、時代更晚的版本進行校勘,只將其中明顯訛誤的字出校,以保存島田翰抄録内容的原貌。對這些抄録内容的校勘詳情
评分出版日期:2014-10-01初版;2017-07-01再版
评分内容丰富,印刷也不错,非常喜欢。
评分物流迅速,价格便宜,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