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材料和新理論的推動下,中古中國研究的論域與視角日益呈現多元化態勢,中外學者運用文獻、考古、藝術相結閤的方法,不斷開拓新學境,創獲甚豐。而本書以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整體研究作為把握中古時代基本曆史脈絡,構建“世界圖式中的中古中國景象”,並藉此對中古時代的文明和氣質進行博觀與省思。
本書為餘欣主編的《中古中國研究》的第一捲,收錄瞭來自中、日、美、法等多個國傢學者的13篇論文。其內容涉及廣泛,包括政治、思想、宗教、美術、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既不乏對當前學界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的成果,也有以往關注較少的比如曆學方麵的研究。從論文集中也可一窺當代學者對中古史研究的新思路與新想法以及中外學者選擇研究對象的不同偏好。
餘欣,1974年生,浙江黃岩人,現任復旦大學曆史學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敦煌學、中國古代博物學、中古宗教社會史、寫本文化與知識社會史。
從西郊到圓丘——《文館詞林?後魏孝文帝祭圓丘大赦詔》所見孝文帝的祭天禮儀(佐川英治)
“開皇”年號與道教“劫運”思想(劉屹)
How to Stop Eating: Natural and Intentional Approaches in the Taiping jing, Laozi Xiang’er zhu and Xiandao jing (Stephen Eskildsen)
Local Daoism:the Community of the Northern Wei Dao-Buddhist Stelae (Gil Raz)
道教造像與地域社會:四川綿陽玉女泉隋至初唐道教摩崖造像(林聖智)
中古時期中國的佛鉢崇拜(李建欣)
拈花的鬍人——由北齊青州佛衣鬍人畫像管窺中古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隊(邱忠鳴)
傳統保持 文化守護——敦煌吐蕃期洞窟“重構”現象原因再探(沙武田)
論武則天稱帝的輿論營造(孟憲實)
政治的錶達與實踐:田氏魏博的個案研究(仇鹿鳴)
9至10世紀曆日中的行事——以身體關注為例(華瀾)
敦煌文獻與傳世文獻之間——以唐代醫藥書《新修本草》和《韆金方》為中心(岩本篤誌)
Audiences and Aims of Mid-Tang Muzhiming: A Preliminary Study (Alexei Ditter)
“開皇”年號與道教“劫運”思想
劉屹
一引言
1957年,芮沃壽(ArthurF.Wright)先生在討論隋文帝治國的意識形態時,認為隋朝的第一個年號“開皇”,有可能是文帝受道士張賓的影響而采用的道教術語。周一良先生亦認為“開皇乃道傢語”,“蓋楊堅取周而代之,故多方製造輿論,援引道傢之說亦大有可能。”李剛先生進而坐實其論,認為“開皇”是隋取材自道教神仙係統的年號,以此作為隋文帝力用道教大作宣傳,為其政權閤理性尋找依據的例證之一。多年來,學界持有類似觀點的論述還有很多,當然也有並不強調此年號是來自道教的觀點,在此無需一一列舉。總之,這似乎仍然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而無論對“開皇”年號取自道教的觀點是否認可,學者們所依據的都是有限的史傢記述,一直缺乏從道教教義角度齣發的觀照。
例如,論及“開皇”年號時,被引用最多的是《隋書?經籍誌?道經序》的相關記述:
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衝虛寜遠,莫知其極。所以說天地淪壞,劫數終盡,略與佛經同。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其間相去經四十一億萬載。
這段話中關於道教“劫數”的論述,應是本自魏收的《魏書?釋老誌》:
又稱劫數,頗類佛經。其延康、龍漢、赤明、開皇之屬,皆其名也。及其劫終,稱天地俱壞。
兩相比較,還是能看齣些許的差彆。例如,《魏誌》認為延康、龍漢、赤明、開皇都是“劫數”之“名”,《隋誌》認為延康、赤明、龍漢、開皇,都是元始天尊“開劫”的“年號”。這就引齣瞭新問題:如果道經中的“開皇”是元始天尊“開劫”時所使用過的年號,那麼楊堅是為要模仿元始天尊的“開劫”纔使用“開皇”年號嗎?但他為什麼不選擇其它三個同樣是元始天尊“開劫”的年號?
實際上,《魏誌》和《隋誌》對所謂道教“劫數”的論說,並不能與道教經典教義完全符閤。無論是魏收,還是《道經序》的作者,對道教相關理論都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這提醒我們在利用《魏誌》和《隋誌》來解說中古道教時,應持謹慎的態度。我們當然應該不滿足於僅憑這兩份來自史傢的記述來做齣判定,而應去追溯道教方麵有關“開皇”的“劫數”理論,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概念?這纔是判斷楊堅究竟是不是在瞭解和接受道教“劫數”概念的前提下而采用“開皇”年號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是我想在本文中要解決的一個具體事例。而在這一事例的探討過程中,還想關注一個或許更重要的問題:在道教內部曆經多次反復後,在經典文本中建構起來的某種新的理論或知識體係,在實際中又能夠對中古時期的道教內外産生怎樣的影響?從中又可反映齣經教道教與中國古代社會存在怎樣的一種互動關聯?
弁言
在新材料和新理論的推動下,中古中國研究的論域與視角日益呈現多元化態勢,中外學者運用文獻、考古、藝術相結閤的方法,鎔鑠古今,會通東西,不斷開拓新學境,創獲甚豐。然而,我們是否可以在認識並揭示製度與社會變遷進程與趨嚮外,更為活性化地探求中國曆史深層波瀾之源和天數世道潛運默移之故?在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史研究範式所構建的“大印象”之外,是否可以嘗試更真切地觸摸感知時代的氣息和脈動?在中國史研究逐漸被納入世界史敘事的今天,如何在與國際漢學的對話中發現中國學術內在理路與精神?換言之,重繪中古中國的時代格,是否可能?如何進行?前景何在?亟須海內外學界共同構築新基盤。有鑒於斯,我們創辦《中古中國研究》,以期為學術與思想的激發,埋下一顆新的燧石(Firestone)。
以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整體研究作為把握中古時代基本曆史脈絡,構建“世界圖式中的中古中國景象”,並藉此對中古時代的文明和氣質進行博觀與省思,是論叢的基本理念。盡管論叢發起者“復旦大學中古中國研究班”主要成員多為曆史學者,但這並不是一個校內同仁刊物,也不以史學研究為限,而是開放給所有跨界“遊牧者”的新天地。
“梯山航海訪收儲,要為天朝補石渠。故園猿鶴應笑我,難將身跡混樵漁。”內藤湖南於驚濤駭浪裏作《航歐舟中》,慷慨意氣,揮斥八極。夫豈不懷,高山仰止,懸於捲首,以明心誌。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考古發現和新齣土文獻的研究者,我對這本書中引用的那些一手材料的敏感度極高。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對近年來的新材料的整閤和運用達到瞭極高的水準,很多細微的考古報告中的結論,都被他巧妙地融入到瞭宏觀的敘事框架中,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這說明作者的學術視野極其開闊,絕非閉門造車之輩。特彆是對區域性文化交流的探討部分,他提齣的某個關於貿易路綫的新觀點,我此前從未在其他主流著作中見過,這無疑為該領域的研究開闢瞭一個新的討論空間。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敢於在傳統認知的基礎上,提齣具有建設性、且有充分依據的修正和補充。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係統,是真正體現瞭學術嚴謹性的地方。每一處引文都標注得極其清晰,腳注密集而不雜亂,閱讀時需要頻繁地在正文與注釋之間切換,但由於其清晰的格式設計,這種切換過程變得異常順暢,極大地提高瞭查證的效率。很多國外漢學傢的研究成果也被納入瞭參考體係,這體現瞭作者廣闊的國際學術視野和客觀的學術立場。更值得稱贊的是,它不僅提供瞭詳盡的原始文獻齣處,還常常附帶對不同版本或不同學者的觀點進行簡短的比較分析,這種注釋的深度,遠超一般參考書的水準。對於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讀者而言,這套注釋本身就是一份寶貴的資料庫。
評分這套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史學寫作的一股清流。它沒有冗長晦澀的術語堆砌,也沒有故作高深的故作玄虛,而是保持瞭一種近乎散文的優雅和流暢。即便是涉及復雜的社會結構分析和經濟數據對比,作者也能用極其凝練且富有畫麵感的文字來呈現。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教科書,而是在聽一位博學的老者,娓娓道來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其中穿插的那些曆史典故和人物小傳,也處理得恰到好處,既增添瞭閱讀的趣味性,又絕不喧賓奪主,時刻提醒著讀者我們正站在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下。這種平衡感,是很多專業學者難以企及的境界,讀起來賞心悅目,毫不費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厚重。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一本需要細細品味的學術著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我尤其欣賞扉頁上那幅手繪的地圖,細節處理得極為精妙,讓人在翻開正文之前,就已經沉浸在那片廣袤而神秘的古代疆域之中。裝幀上的點點滴滴,都透露齣編者對學術的敬畏和對讀者的尊重,這絕不是那種敷衍瞭事的齣版物可以比擬的。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是一份值得我鄭重對待的文化遺産。光是擺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極具品味的陳設品,那種低調的奢華感,很適閤那些追求內在品質而非浮華外錶的知青。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來閱讀導論部分,那種酣暢淋灕的感覺,真是久違瞭。作者的敘事邏輯嚴密得像一張無懈可擊的網,每一個論點都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之上,絕非空泛的臆測。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散落在浩如煙海的文獻碎片,精準地拼湊成一幅清晰的曆史圖景。特彆是他對特定製度變遷的剖析,那種由錶及裏、層層遞進的分析方法,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我常常在腦海中構想,為瞭完成如此細緻的考證,背後付齣瞭多少心血。這種深入骨髓的求真精神,纔是真正打動我的地方。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曆史讀物,它要求你投入思考,與作者一同在曆史的迷宮中探尋真相,帶來的智識滿足感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主編和選文都很有分量,期待下一捲的齣版。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
評分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值得購買。
評分16開有塑封,定價92,京東價格87.4元,太貴。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專業性強
評分專業性強
評分h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