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套装-三本书读懂世界、中国、人类简史系列:世界简史+中国简史+人类简史(套装全三册)

畅销套装-三本书读懂世界、中国、人类简史系列:世界简史+中国简史+人类简史(套装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吕思勉,房龙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世界历史
  • 中国历史
  • 人类历史
  • 通史
  • 历史普及
  • 畅销书
  • 知识
  • 文化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ISBN:121137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376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世界简史》

  威尔斯的《世界简史》共有六十七章,从宇宙中的地球写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从人类文明的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再现了人类文明酸甜苦辣的历程。

  作者抛弃了堆积枯燥的文学史料,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冗长繁杂的文学史料简化精炼,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再现了这段历史,称世界史的经典力作。

  《中国简史》

  本书原名《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本书多次再版重印,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全书分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六篇,叙述了从三皇五帝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内容上条理清晰,见解新颖、独到;文字叙述上简洁流畅,通俗易懂。

  《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

  《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一书共有64章,作者从鸿蒙初辟一直讲到一战结束,对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均详加讲述,再现了人类发展史的浩荡长卷。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宏大的人类历史,从人性的角度来描述历史,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手绘插图,来讲述艰深难懂的人类发展史,使得全书通俗易懂、趣味盎然。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学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阅读的快感。本书于1921年出版,多次再版重印,也是作者的成名之作。


  

作者简介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社会思想家,20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代表作《时间机器》。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文学、科学、历史、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多产的作家之一。一战后,创作了长达100万字的《世界史纲》,展现了其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世界简史》是其继巨著《世界史纲》后,又一史学通俗经典之作著作。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1884年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书香之家,12岁开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21岁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等校任教。42岁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思勉先生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万字,在通史著述方面有开创之功,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兰裔美国知名历史学家、作家,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生致力于历史与人文的文化传播,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传导者。他擅长用文艺手法来写作,用生动诙谐的文笔来讲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历史,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历史,因而深受读者欢迎。他的每一本书都具有惊人的销售量,他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久不衰!他的著作有《宽容》《人类的家园》《圣经的故事》《文明的开端》《美国简史》等。


目录

第1章 空间里的世界

第2章 时间里的世界

第3章 生命的起源

第4章 鱼类时期

第5章 石炭纪沼泽期

第6章 爬行动物时期

第7章 最早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第8章 哺乳动物时期

第9章 猿、类人猿和原始人

第10章 尼安德特人和罗得西亚人

第11章 最早的真正人类

第12章 原始思维

第13章 耕种的开始

第14章 新石器时期的原始文明

第15章 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

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第17章 最早的航海英雄

第18章 埃及、巴比伦和亚述

第19章 原始雅利安民族

第20章 最后的巴比伦帝国和大流士一世帝国

第21章 早期的犹太人

第22章 犹太的祭司和先知

第23章 希腊文明

第24章 希波战争

第25章 繁荣的希腊

第26章 亚历山大帝国

第27章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

第28章 释迦牟尼

第29章 阿育王

第30章 中国的两位伟大圣人——孔子和老子

第31章 罗马的兴起

第32章 罗马和迦太基

第33章 崛起的罗马帝国

第34章 罗马和中国

第35章 早期罗马帝国的平民生活

第36章 罗马帝国时代的宗教

第37章 耶稣与基督教

第38章 基督教的发展

第39章 蛮族入侵和罗马帝国的东西分裂

第40章 匈奴人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

第42章 中国的隋唐时代

第43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第44章 阿拉伯的文明

第45章 拉丁语基督教的发展

第46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统治时代

第47章 王侯顽抗和教会大分裂

第48章 蒙古人的征服

第49章 欧洲的理性复苏

第50章 拉丁教会的变革

第51章 查理五世皇帝

第52章 欧洲君主制、议会制、共和制的政治实验时代

第53章 欧洲新帝国的扩张

第54章 美国独立战争

第55章 法国大革命和君主制在法国的复辟

第56章 拿破仑之后欧洲不稳定的和平

第57章 物质知识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

第58章 工业革命

第59章 现代政治和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0章 美国的扩张

第61章 德国在欧洲的崛起

第62章 轮船、铁路时代新的海外帝国

第63章 欧洲入侵亚洲和日本的崛起

第64章 1914年的大英帝国

第65章 欧洲军备时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6章 俄国十月革命

第67章 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

附 录 世界大事年表



《中国简史》

目 录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 002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 005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 008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 011

第二编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 016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 020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 023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 026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 029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 032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 035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 038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 / 041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 / 044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 047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 050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 053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 / 057

第三编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 062

第二章 秦汉之际 / 065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 070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 073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 077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 081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 084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 088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 091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 095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 098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 101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 106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 109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 116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 120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123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 126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 129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 133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 136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 140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 143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 146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 149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 152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 155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 159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 163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 167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 171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 174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 178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 181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185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 189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 193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 199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 202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 206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 211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 214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 217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 221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 225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229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 232

第四编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际 / 236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 240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 243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 247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 251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 255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 260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264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 268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 273

第十一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276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 279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 283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 287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 293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 海港湾的租借 / 297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 300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 304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 308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 311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 315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 318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 323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 327

第五编 现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 332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 335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338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 341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 345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 349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 352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 356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 361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 365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 368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 370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 374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 377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 380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 382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 385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 388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 391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 395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 399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 402

第六编 结 论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 406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 409



《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

目 录

第一章 人类历史舞台的形成  / 001

第二章 人类最早的祖先  / 005

第三章 史前人类  / 008

第四章 象形文字  / 011

第五章 尼罗河流域  / 015

第六章 埃及的故事  / 018

第七章 美索不达米亚  / 020

第八章 苏美尔人  / 022

第九章 摩西  / 025

第十章 腓尼基人  / 028

第十一章 印欧人  / 029

第十二章 爱琴海  / 031

第十三章 古希腊人  / 034

第十四章 古希腊城市  / 036

第十五章 古希腊的自治  / 039

第十六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  / 042

第十七章 古希腊的戏剧  / 045

第十八章 波斯战争  / 047

第十九章 雅典与斯巴达之战  / 051

第二十章 亚历山大大帝  / 053

第二十一章 回顾与概述  / 055

第二十二章 罗马和迦太基  / 057

第二十三章 罗马帝国的兴起  / 067

第二十四章 罗马帝国的故事  / 070

第二十五章 拿撒勒人约书亚  / 077

第二十六章 罗马的衰亡  / 081

第二十七章 教会的崛起  / 085

第二十八章 穆罕默德  / 091

第二十九章 查理曼大帝  / 095

第三十章 北欧人  / 099

第三十一章 封建社会  / 102

第三十二章 骑士制度  / 105

第三十三章 教皇与皇帝之争  / 107

第三十四章 十字军东征  / 112

第三十五章 中世纪的城市  / 116

第三十六章 中世纪的自治  / 125

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的世界  / 130

第三十八章 中世纪的贸易  / 136

第三十九章 文艺复兴  / 142

第四十章 表现的时代  / 153

第四十一章 地理大发现  / 158

第四十二章 佛陀与孔子  / 170

第四十三章 宗教改革  / 178

第四十四章 宗教战争  / 186

第四十五章 英国革命  / 199

第四十六章 势力均衡  / 212

第四十七章 俄国的兴起  / 216

第四十八章 俄国与瑞典之争  / 222

第四十九章 普鲁士的崛起  / 226

第五十章 重商主义  / 229

第五十一章 美国独立战争  / 233

第五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  / 240

第五十三章 拿破仑  / 251

第五十四章 神圣同盟  / 261

第五十五章 强大的反动势力  / 270

第五十六章 民族独立  / 276

第五十七章 机器的时代  / 291

第五十八章 社会革命  / 299

第五十九章 奴隶解放  / 304

第六十章 科学的时代  / 309

第六十一章 艺术  / 313

第六十二章 殖民扩张与战争  / 323

第六十三章 一个崭新的世界  / 330

第六十四章 继往开来  / 337

漫画年表  / 338


精彩书摘

  

  《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

  房龙的生平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WillemvanLoon),于1882年出生在荷兰的鹿特丹,从小家境较为富裕,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等都有所涉猎。1902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1905年获学士学位。1911年,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后获博士学位。

  早年,房龙的生活并不好,经济也比较捉襟见肘。在上大学期间,先后从事过教师、编辑、记者和播音员的工作。因为经济的原因,他听说出书可以赚钱养家,便一头扎进出版圈。他热烈地期盼能出本畅销书维持生计,但一开始并不顺。他开始选择了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历史题材来写,他的的第一部著作《荷兰共和国的覆亡》,凭借其新颖的风格颇受书评界的欢迎,但读者却并不买账,销量非常不好,据统计销量只有不到700本。当时曾有出版商挖苦他说:“恐怕公交车司机都比你这个写历史的赚得多。”由于图书销量惨淡,房龙梦想以出书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现在也破灭了。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

  1920年,房龙应出版商的要求写作了《古人类》,销量比之前好了很多,但却并不足以扭转他的经济状况。这时,有书评家开始预言:“要是历史都这么写的话,不久,历史书将名列畅销榜。”有位可以说改变房龙命运的出版商——霍雷斯·利弗奈特——独具慧眼,也认可了这一观点,并与房龙签约,开始撰写《文明的开端》。这本书可以说是一经出版,立即得到了市场的好评,销量大增。房龙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自此,房龙便一发不可收拾,自1921年到1935年,陆续创作了多部畅销书,其中以《圣经的故事》《人类的故事》《宽容》等著名。

  在房龙与出版商合作的这十年中,房龙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写作也顺风顺水,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分别在美国和欧洲购置房产。由于不再受经济的制约,房龙开始从事自由创作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直到逝世。

  房龙这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是1906年,他与来自马萨诸塞州一位来自上流家庭的小姐结婚,育有两子。第二次是1920年,与第二任妻子(昵称“吉米”)结婚。之后,还有第三段婚姻,具体年份不祥。

  房龙身高达2.08米,非常胖,所以有“大象”的绰号。因长期从事写作,房龙患有神经衰弱。此外,也因为他身体太胖,使得他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最后死于心脏病发作。

  第一章人类历史舞台的形成

  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之下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到哪里去?

  凭着坚韧的勇气与毅力,人类渐渐地将这个问题推向那遥远的边界,推向地平线之外,希望在那里,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可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未走远。

  我们知道的仍然不多,但是我们能以相当精确的程度,推测出很多事情来。

  在这一章,我要告诉你们,人类历史是如何搭建这个舞台的。如果我们以这样长的直线来代表动物生命存在于地球上的时间,那么在它下面的这条短线则表示人类(或多少类似人类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却是最先学会用大脑去征服大自然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研究的是人类,而非猪、狗、马或其他动物的原因。尽管在这些动物身后,同样也有许多非常有趣的历史发展进程。

  最初,我们居住的星球(就目前所知),是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的火球。可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它只不过是小小的烟云。几百万年过去了,星球的表面发生了爆炸,并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层。在这片生机全无的岩石之上,雨水如无尽的洪流一样无休无止地下着,将坚硬的花岗岩慢慢地磨蚀掉,并把碎石尘屑带入了藏在冒着热气的高崖间的峡谷里。

  最后雨过天晴,太阳破云而出。就是这个可爱星球上的那些小水坑逐渐扩展成了东西半球的巨大海洋。

  随后某一天,最美妙的奇迹出现了。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孕育着新的生命。第一个活着的细胞漂浮在海水之中。

  它就一直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了几百万年,但是在此过程中,它慢慢地养成了自己的某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其中一些细胞觉得待在黑暗的湖泊和池塘的底部是最舒适的,于是它们在洪流从山上带下来的黏土中扎下根,成为植物。另外一些细胞则更喜欢四处游荡,它们长出了奇形怪状的像蝎子一样的腿,开始在海底爬行。在它们身边的是植物和白绿色的像水母一样的东西。还有一些细胞,身上覆着鳞片,它们凭借游泳似的动作四处游动,寻找食物。慢慢地,它们变成了海洋里繁若星辰的鱼类。

  与此同时,植物的数量也在不断滋长,于是它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居住地,而在海底已经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开辟新的栖息地,在沼泽和山脚下的泥岸上安起了新家。每天早晚的潮汐浸泡着这些植物,让它们品尝到故乡的咸味。其他时候,它们只能学习如何适应不舒适的环境,争取在地球表面的稀薄空气里生存下去。经过几百年的磨炼,它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在空气中生存,就像以前在水中一样。它们的体形也在长大,变成了灌木和树林。最后,它们还学会如何开出美丽的花朵,吸引忙碌的大黄蜂和小鸟儿来将自己的种子带到远方,使整个陆地都布满碧绿的原野和大树的浓荫。与此同时,一些鱼类也开始迁离海洋。它们学会如何用鳃和肺同时呼吸。我们称这些小动物为两栖动物,意思是,它们在水里和陆上都能自由地生存。你在路边看见的那只青蛙就可以告诉你有双重生存环境的两栖动物穿梭于水陆之间,是多么的快乐。

  自从离开了水,这些动物越来越适应陆地上的生活环境。其中的一些成了爬行类动物(那些像蜥蜴一样爬行的动物)。它们与昆虫一起分享森林的寂静。后来,为便于更迅速地在松软的土壤上行走,它们的四肢不断进化,体形也相应地长大,直到整个世界到处都是它们庞大的身躯。它们的身体通常有9~12米左右长,如果它们跟大象一起玩耍,就如同体形壮硕的大猫逗弄小猫仔一样。这些庞然大物在《生物学手册》中被称为鱼龙、斑龙、雷龙等,它们属于恐龙家族。

  后来,这些爬行家族的一些成员开始选择在树顶上生活。它们的腿不再用来行走,而是帮助它们在树枝间快速跳跃。跳跃已经变成了树上生活的必须技能。于是,它们身体两侧和脚趾间的部分皮肤逐渐变成一种类似降落伞的肉膜,这些薄薄的肉膜上又长出了羽毛。它们的尾巴也变成了方向盘。它们可以在树林间自由地飞翔,最终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鸟类。

  后来,一件神秘的事情发生了。所有这些庞大的爬行动物在短时间内全部灭绝了。我们不知道死亡的原因,也许是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也许是因为它们的身体长得太大,以致行动困难,无法游泳、行走和爬行。它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肥美的蕨类植物和树叶近在眼前,却无法吃到,活活饿死。不管是什么原因,统治地球数百万年的爬行动物王国就这样覆灭了。

  ……


前言/序言


历史的宏大叙事与文明的微观审视:一套探索人类命运的深度读本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取知识,但也更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要真正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需要一套能够提炼精髓、构建框架的读物,带领我们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探寻文明的起源、演进的脉络,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独特位置。 我们在此推荐一套精选的图书组合,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球到区域的复杂历史图景。这套组合的焦点在于,它们并不专注于某个单一的“畅销套装”所涵盖的全部内容,而是提供了不同维度的历史解读和深刻洞察。 第一部分:跨越时空的文明之维——聚焦于全球史与哲学思考 此部分推荐的书籍,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视野,理解人类社会在不同地理环境下所呈现的共性与差异,以及驱动这些演变的底层逻辑。 1. 《全球文明的兴衰与互动:从前现代到后工业时代》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史实,而是着重探讨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明体系——如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在接触、冲突与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构性变化。作者深入分析了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早期人类的生存策略,进而影响了政权结构和文化形态。 核心议题: 为什么有些文明能够长期保持稳定,而另一些则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迅速瓦解?全球贸易网络的早期形成如何重塑了地方权力结构? 重点内容剖析: 书中详尽描述了“轴心时代”的普遍性意义,探讨了各大宗教和哲学思潮在不同文化圈的传播路径及其本土化适应过程。它对气候变化、瘟疫传播等非人为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行了细致考察,避免了将历史完全归因于英雄人物或单一技术进步的局限性。 特别关注: 本书对“大分流”现象提出了多学科的解释框架,整合了经济史学、人类地理学和政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史叙事。读者将能清晰看到,欧洲的崛起并非必然,而是多种历史偶然性叠加的结果。 2. 《思想的演变:从古希腊到当代科学革命的精神轨迹》 如果说历史是事件的编年史,那么思想史就是理解这些事件背后驱动力的钥匙。这本著作聚焦于人类认知能力和知识体系的跃迁过程。它不再将科学视为孤立的发展,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哲学、宗教和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 核心议题: 人类如何从神话思维过渡到理性思辨?知识的权威性是如何从宗教转向世俗机构的? 重点内容剖析: 对古希腊的逻辑推理体系、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遗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发现,以及启蒙运动对现代性的奠基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书中特别辟章讨论了哥白尼革命、牛顿力学和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自我认知造成的冲击,以及这些思想如何反过来推动了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阅读价值: 这本书帮助读者理解,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并非亘古不变,而是经过了漫长、曲折且充满争议的演化过程。它强调了思想的连续性与断裂性,为理解当代社会面临的伦理和知识挑战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第二部分:区域深描与文化张力——聚焦于特定文明的内在逻辑 理解世界,必须深入了解构成这个世界的各个主要文明单元。此部分推荐的书籍,专注于一个特定区域的内部发展逻辑,揭示其独特的历史经验与文化韧性。 3. 《东亚秩序的建构与重塑:传统、帝国与现代性的张力》 本书避开了仅从外部视角审视东亚的倾向,而是致力于剖析东亚内部,尤其是以儒家文化圈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体系是如何自我运行和自我调适的。 核心议题: 儒家伦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政治权力所利用和改造?东亚文明在面对西方冲击时,内部产生了哪些结构性的抵抗与适应机制? 重点内容剖析: 详尽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官僚制度如何超越了纯粹的军事统治,成为一种复杂的文官治理体系。同时,书中对比研究了日本的幕藩体制、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等周边国家的历史路径,突显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及其对周边社会形态的影响。它对“朝贡体系”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精细描摹,揭示出其在形式上的等级森严与实质上的灵活互动。 历史深度: 书中对近代以来东亚各国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所经历的文化焦虑、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对于理解当前东亚地区的复杂地缘政治格局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4. 《民族国家的诞生与危机:从邦国林立到现代主权体的跨越》 不同于将“民族国家”视为历史的终点,本书将其视为一种特定的历史产物,并探讨了其在全球历史中的相对短暂性。它审视了现代主权国家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这种模式在全球化时代所遭遇的内在矛盾。 核心议题: 现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如何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萌芽的?民族认同是如何被国家权力所建构而非简单发现的? 重点内容剖析: 本书追溯了欧洲中世纪的权力分散状态,到绝对君主制下中央集权的强化,再到法国大革命对“人民主权”理论的颠覆性构建。它不仅关注了欧洲的经验,还对比了拉美、非洲和亚洲地区在殖民结束后建立民族国家的艰难历程,分析了“人工边界”对文化和族群关系的长期影响。 批判性视角: 该书对民族主义的颂歌持审慎态度,强调了民族国家在巩固内部团结的同时,如何在国际体系中制造了持续的冲突和不平等。它引导读者思考,在全球性挑战日益凸显的今天,民族国家的运作模式是否仍具有足够的适应性。 结语:构建你自己的历史地图 上述四本书籍,各自聚焦于全球互动、思想脉络、区域特性和政治形态的构建,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相互参照的历史理解框架。读者在阅读时,既可以体验到宏大叙事的磅礴气势,也能沉浸于特定文明内部的精妙结构之中。它们提供的是理解历史的工具和视角,而非标准化的结论。通过这套组合,读者将能更清晰地辨识出历史进程中的因果联系、文化间的张力与共存之道,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在这个快速变动的世界中的坐标。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开这套书时,我其实有些忐忑,毕竟要一口气读完三本关于“简史”的巨著,总觉得压力山大。但真正读进去之后,那种沉浸感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但又不失亲切,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晦涩。每一页都充满了新奇的知识点和引人深思的见解,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探讨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时,那种细腻的描摹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巧妙,三本书的衔接自然流畅,读起来就像一个连贯的整体,让读者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历史观。对于任何想系统梳理自己历史知识框架的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是绝佳的选择,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富有启发性的基础。

评分

这部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历史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趟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我特别喜欢作者叙事的方式,那种宏大叙事和细微之处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读完之后,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眼前徐徐展开。书中的观点犀利独到,绝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历史解读,而是充满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特别是对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让人拍案叫绝。那种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抽丝剥茧,用清晰的逻辑串联起来的能力,真的太让人佩服了。它让我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类智慧的闪光点都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这套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

我是一个对世界格局充满好奇心的人,总想弄明白为什么今天的世界是这个样子。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没有过多纠缠于琐碎的年代和人物,而是着重于提炼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和底层逻辑。这种宏观的视角,让原本杂乱无章的历史碎片一下子变得清晰有序起来。它教会了我如何跳出当下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如何用更长远的眼光去审视人类文明的演变。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那些观点是否成立,那种思维上的交锋和碰撞,正是阅读这类深度书籍的乐趣所在。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重塑,受益匪浅。

评分

坦白说,以前我对历史总是感觉有些距离感,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过去。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活力和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断,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故事集合。作者善于捕捉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小概率事件”和“偶然因素”,并将其与宏大的趋势相结合,使得整个叙事充满了张力。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让我们明白,历史并非线性发展的必然,而是充满了变数和选择。对于希望提升自己认知水平,拓宽思维边界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笔超值的投资,它带来的思考价值远远超过了书本本身的重量。

评分

我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推荐了这套书,因为它真的打破了我以往阅读历史读物的体验。很多历史书会把重点放在某一国家或某一时期,显得视野受限,但这一套书的格局完全不同,它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又没有忽略中国这个重要板块的独特贡献。这种大背景下的对比和参照,让人更容易理解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的文笔如行云流水,即使是复杂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概念,也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轻松吸收了大量高密度的信息。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全新视角。

评分

外表看着美观大气上档次。一直信任京东。质量不错,送货很快,服务很好! 太漂亮,大气,档次高,超喜欢。 货比三家,选的也好是辛苦啊?现在除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在强哥这里买不到其他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上午下单,下午到家速度啊!看着还行 货品不错,装了实用。质量可以。是值得购买 不错不错不错!!!!!!用了还可以,刚开始用有点涩。很干净,质感也不错,价位适中,性价比一般吧。 不错 物流一天就到了 整体感觉很不错,收到就用了,挺喜欢的,这个用的好,还要买多几个。 物美价廉,用着看看吧,免去市场购物之劳 ,推荐答案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 宝贝收到了,非常喜欢,质量很好,卖家热情,物流给力,非常愉快的一次购物,好评! 。。。。。。

评分

作者抛弃了堆积枯燥的文学史料,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冗长繁杂的文学史料简化精炼,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再现了这段历史,称世界史的经典力作。

评分

印刷质量不错,没啥味道,排版合集

评分

买了很多书来送朋友,多看书多学习,物流很给力,很棒买了很多书来送朋友,多看书多学习,物流很给力,很棒买了很多书来送朋友,多看书多学习,物流很给力,很棒

评分

观看此书很轻松地了解了整个的世界史,里面还配有图画,应该这就是京东定制的特点,谁知道呢?来吧,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历史。

评分

京东快递就是快啊,前天晚上下订单,今天上午就收到了,这速递必须点赞,另外书的质量还不错,趁这次活动,这次一起在京东自营店买了六百多元的书,有时间慢慢看了。一直相信京东自营的东西,好评点赞。

评分

买了一套,丛书。不知道质量如何,还没有打开看,据说里面有一些错别字,但是还没有亲眼见到,书太多了,等看的时候再拆开看看吧

评分

包装很好,物流也很快,早上下的单下午就到了

评分

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还是有欠缺的,趁着京东搞活动,买点书,学习学习,学习一下历史,只要对国家对发展要素,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