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文明》是法国著名东方学家雷奈?格鲁塞的代表作之一。分别为“近东与中东的文明”“印度的文明”“中国的文明”“日本的文明”的四卷本从1929年起陆续问世。由于其线索明晰、资料翔实、插图丰富、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在东西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很快就被译成英文出版,成为世界东方学的必读书之一。
勒内·格鲁塞(1885-1952),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学界泰斗。1885年生于格勒诺贝尔,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历史系,1925年出任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助理监管人及杂志《亚洲学报》秘书,1993年任色努斯基博物馆馆长及亚洲艺术藏品负责人,194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病逝于巴黎。他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著述甚丰,其中尤以《成吉思汗》《草原帝国》为著名,是重要的世界历史名著。
常任侠,我国著名的文史专家,尤其在印度艺术史及相关文物的搜集与研究方面享有盛名。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实在没得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让人忍不住想一页页翻阅。内页的字体大小适中,排版疏朗有致,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历史地图和文物插图的印刷效果,色彩还原度很高,细节清晰可见,为理解文本内容提供了极大的视觉辅助。装帧设计上,那种古典中又不失现代气息的风格,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对于我这种有些“颜值控”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都仿佛能触摸到文字背后的厚重历史感,这种体验是电子阅读完全无法替代的。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篇幅和内容的密度确实对读者的专注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消遣的读物,更像是一部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史诗”。我发现自己必须放慢速度,甚至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比如历史年表和专门的研究资料——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但正是这种“需要努力”的过程,让知识的吸收变得更为扎实和有分量。每攻克一章,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理解和消化那些复杂而精妙的历史建构。对于那些渴望深度探究历史肌理的求知者而言,这种略带挑战性的阅读体验,恰恰是其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说实话,比我预想的要高出许多。很多涉及古代哲学和复杂社会结构的论述,原著本身就有着相当的难度,但译者显然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去打磨每一个句子。他们没有采取生硬的直译,而是努力在保持原意的准确性与中文表达的流畅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特别是那些充满古意和隐喻的表达,译者总能找到恰到好处的现代汉语对应词,使得晦涩的观念变得相对易懂,这对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当然,在某些专业术语的处理上,我还是会习惯性地去查阅一下原文背景资料,但总体而言,这套译本的专业水准和可读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这套宏大文明史的门槛。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获取知识点,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高明,他没有简单地罗列事件和帝王将相的功过,而是着重于挖掘驱动这个古老文明数千年发展的深层逻辑和精神内核。我特别欣赏他将地理环境、气候变迁如何形塑民族性格与制度构建联系起来的视角,这种宏观的、生态学的历史观令人耳目一新。读完某一章节,常常需要合上书本,沉思许久,思考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是否能在这些古老的经验教训中找到一丝微光。它提供给我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套分析问题的全新思维框架,非常深刻和富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文明”这一概念的探讨是如此的立体和人性化。它没有把古代的先贤们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雕像,而是展现了他们在面对生存压力、道德困境和权力制约时的挣扎与选择。比如,书中对早期法律体系的形成、对官僚制度中人情与规则冲突的描述,都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所共有的困境。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他们做了什么”,更是在探究“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这种对人性的洞察力,使得这部文明史不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温度和共鸣。读完后,我对人类历史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书内容很好,活动中价格也实惠。
评分很喜欢的一套书
评分完美购物
评分经典著作
评分物流给力,包装完整,愉快的购物
评分汉译经典著作,值得阅读。
评分618活动入手,书好,京东快递也好!大赞!
评分书挺好,商务出品,质量保证。
评分不错的商品,下次还会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