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好情绪,才有好教育!
正面引导孩子的情绪,让成长中的每一个小麻烦都变为成功的机会!
科学|清华大学教育博士、中国儿童情绪管理专家晏红老师结合自身从业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帮助父母轻松应对宝宝的各类情绪问题。
生动实用|解答200多个困扰父母的儿童情绪管理问题,还原家庭生活场景,分析孩子情绪背后的动机,科学疏导孩子的小情绪!
分龄应对|按照从出生到6岁的年龄划分,分析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情绪管理建议。即使情绪表现相同,由于孩子年龄不同,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也不相同!
想让孩子更加快乐,在未来能够成功,那么就必然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能够很好地引导自己情绪的人。但宝宝闹起脾气来,让许多父母都束手无策。如果没有好好对待宝宝的情绪,采取呵斥、压抑,甚至无视的态度对待这些情绪问题,将会对宝宝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本书以百问百答的形式详解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儿童情绪问题。问答设置不仅局限于直接的情绪问题,更从生活细节着眼,将日常生活中能够引发孩子情绪波动或向负面发展的事也进行了一一阐述,给爸爸妈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情绪管理生活实践课,教会父母如何通过日常小事引导宝宝的情绪,养出自信、乐观的高情商小孩。
清华大学教育博士,清华大学早教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曾荣获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卓越人物奖,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参与主持多项、北京市级研究课题,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并获奖。在儿童情绪管理、家庭教育咨询和亲子教师培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已出版《中国儿童情绪管理》《孩子入园,爸妈必须知道的事》《宝宝入学完全手册》《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园本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10多部专著。
第一章 0~1岁篇
为什么情绪管理从0岁开始 /2
刚出生的宝宝有哪些情绪 /3
怎样判断宝宝处于哪种情绪状态 /4
小宝宝的情绪能管理吗 /5
情绪管理是不是控制情绪 /7
情绪管理就是让宝宝高兴吗 /8
怎样逗新生儿开心 /10
情绪特点是不是父母遗传的 /11
新手妈妈怎样消解焦虑情绪 /12
新手爸爸怎样抱宝宝舒服 /13
宝宝还没尿就哭怎么办 /14
小宝宝爱看电视怎么办 /15
宝宝睡觉易醒爱哭怎么办 /16
宝宝半夜醒了兴奋怎么办 /16
宝宝不喜欢睡觉怎么办 /17
宝宝爱揪小鸡鸡怎么办 /18
怎样让宝宝不揪妈妈的头发 /19
宝宝爱抠别人的眼睛怎么办 /20
宝宝不认生是怎么回事 /20
宝宝睡前折腾怎么办 /21
宝宝太依赖家长怎么办 /22
宝宝为什么害怕成年男人 /23
男孩子胆小怎么办 /23
宝宝生病之后变急躁了怎么办 /24
宝宝不适应新看护人怎么办 /25
宝宝胆子太大怎么办 /26
宝宝害怕坐电梯怎么办 /27
怎样让宝宝爱惜玩具 /27
怎样让宝宝愿意学拍手 /28
宝宝很大力地扔东西怎么办 /29
宝宝总是扔玩具怎么办 /30
怎样安慰爱哭的宝宝 /30
宝宝不愿意爬怎么办 /31
第一章 0~1岁篇
为什么情绪管理从0岁开始
Q刚出生的宝宝是不是只要吃饱、睡好、穿暖就可以了?情绪管理重要吗?
A吃饱、睡好、穿暖是人能够生存的基本保障,但它们只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仅仅吃饱、睡好、穿暖并不可以完全保证人能够生存下来,因为人的生存还有其他基本条件,例如情感与心理需求。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好奇心强也很残忍的国王,他想知道孩子天生会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于是就选择了一所孤儿院,要求育婴员只能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但是不能跟他们说一句话。结果一年后,所有婴儿无一例外全部死亡。国王的“实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却留下了沉痛的思考:只要是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心理需求。情绪情感的满足如同食物与温暖一样,对生命的存在与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无独有偶,著名的“狼孩”案例也在证明这一观点。她具有完整的人体生理结构,但是却因为失去了与人交往的经历而不能恢复“人性”。有些宝宝的家庭生长环境虽然不像上面案例中的孤儿、狼孩那样极端,但同样缺乏丰富的人际交往环境和刺激,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有些家长以为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说、不会走,也不懂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只要在保证衣食无忧的同时再提供大量的玩具就行了,但事实未必如此。
小雪的爸爸经营着一家上千人的大公司,妈妈是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人员。爸爸妈妈准备了一间很大的儿童房,家里还摆放着幼儿园才有的大型滑梯,各种玩具和图书更是琳琅满目。为了爸爸妈妈出行方便,小雪就住在CBD的写字楼里,平时由奶奶和保姆照看。小雪的家庭虽然物质富裕,但是人气不旺,爸爸妈妈忙得很少回家,家里的特点就是一个字—静。由于不是居民小区,奶奶和保姆也很少带小雪下楼玩儿。2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妈妈发现小雪说话很少,使劲逼她才能发出一两个音,走路也缺乏协调性,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测试,发现小雪的各项发育指标都比较滞后。
高层单元的居住方式形成了封闭的家庭生活环境,这种居住环境对白天需在外忙碌一天的成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休息港湾,但对于生活、学习和发展都集中在家中的宝宝来说,整天过分安静地生活,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环境,缺乏积极的情感陪伴,将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刚出生的宝宝有哪些情绪
Q新生宝宝除了会哭,有时也会笑,他还有哪些情绪需要成人加以关注?
A宝宝最初的基本情绪有7种:快乐、兴奋、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痛苦。这些基本情绪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天生的。有研究发现,先天失明又失聪的孩童从未见过和听过快乐、悲伤与愤怒的表情与表达这些情绪的人们所发出的声音,却能表现出与普通人相似的面部表情,例如用微笑和蹦跳表示快乐,用转身、噘嘴和皱眉表示悲伤与愤怒。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虽然用不同的语音和词汇去描述一种情绪,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表达该情绪的表情仍是一样的。可见,面部表情是人类通用的情绪符号,成为人与人之间不言而喻、一看即知的交流工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宝宝的基本情绪开始分化得更丰富、更细致,例如2~7月龄的时候,宝宝的快乐情绪开始分化,有了选择性,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2月龄的时候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辨认带养人的面孔和声音;3月龄时看到熟人的脸比看到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6月龄时只对亲近的人微笑,如果妈妈对他笑,他也会有意识地对妈妈笑,出现交流应答性的微笑。可见,宝宝的快乐情绪逐渐从笼统走向分化,越来越指向自己熟悉和亲近的人,说明宝宝的认知辨别水平提高了。当然,要想让宝宝的认知发展越来越高级,情绪发展越来越丰富,就必须保证宝宝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家长不要以为小宝宝的生活简单,就忽略了对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以及对生命早期有益经验的积累。
读后感四: 我必须说,《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这本书,绝对是我在育儿路上遇到的“及时雨”。一直以来,我都为孩子时不时冒出来的“小脾气”感到头疼,有时甚至会因为孩子的情绪失控而感到沮丧和无助。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懂我的朋友,它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好像是我内心深处的呐喊。我尤其赞赏书中对孩子情绪的细腻洞察,它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孩子那些细微的情绪变化,并分析出背后的原因。比如,书中关于“为什么孩子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的解答,让我终于明白,很多时候孩子的愤怒,可能仅仅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或者感到自己的需求被忽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都不是那种“一刀切”的理论,而是非常灵活且充满智慧的。它强调的是“理解”和“引导”,而不是“压制”和“惩罚”。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先给予拥抱,用平静的语气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再慢慢解决问题。让我惊讶的是,这种方式的效果比我过去粗暴地呵斥要好得多。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认识“情绪管理”这件事,它不仅仅是关于孩子,更是关于我们家长如何去学习和成长。它让我更加自信,也更加有耐心,去陪伴我的孩子度过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
评分读后感一: 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对0-6岁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期待,但也夹杂着无数的困惑,尤其是关于孩子情绪的波动。这本书的名字《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觉得,比起知识的堆砌,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更重要的一项人生技能。翻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温暖而友好的氛围,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导师在循循善诱。我特别喜欢它提问式的结构,那些问题都是我平时脑海里闪过的,甚至是我还没来得及整理成问题就出现的困惑。比如,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发脾气?是故意跟我作对吗?我该怎么回应他才能既不伤他的自尊,又能让他明白道理?书中的回答,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我能看到很多我熟悉的场景,比如在超市里孩子因为买不到玩具而大哭,或者在幼儿园里因为和小朋友发生争执而生气。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要打要骂”或者“完全放任”的答案,而是深入分析了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比如是需求没有被满足,是感到被忽略,还是仅仅因为身体不舒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怎么办”的方法,比如如何运用积极肯定、如何引导孩子表达、如何建立规则等等。我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孩子情绪爆发前,先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平静地问他“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这种简单的沟通方式,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我常常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现在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一些主动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他。这本书不仅是对孩子有益,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反思过程,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信心。
评分读后感二: 这本《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实用的育儿书籍之一。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案例太孤立,读起来总感觉隔靴搔痒。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一本随身携带的育儿宝典,你遇到的绝大多数关于孩子情绪的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我尤其欣赏它这种“问答”的形式,非常直接,直击痛点。比如,书中关于“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处理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哭闹?”、“孩子害怕黑暗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我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而且,作者的解答方式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操作性。很多时候,我读到某个问题和解答,都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然后立刻就能联想到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类似情况。它提供的建议,不是那种“要这样做”的命令式,而是“你可以试试这样做”的引导式,给了家长很大的空间去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应对孩子的发脾气”那一章,它没有简单地教你压制孩子的愤怒,而是教你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在情绪平复后进行引导。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一些“情绪词汇卡”的概念,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效果立竿见影。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情绪管理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书。它让我意识到,处理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不是压制,而是理解和连接。
评分读后感五: 作为一位希望孩子拥有健全人格的家长,我对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本书《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将复杂的情绪理论,转化成了家长和孩子都能理解的语言,并通过精心设计的问答形式,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但总觉得缺乏实践指导,而这本书则不同,它提供的每一个回答,都充满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并且贴合了0-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书中对于不同情绪的分析,比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等,都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对“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挫折”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这些问题的解答,这些都是孩子未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我尝试了书中关于“情绪安抚技巧”的一些方法,比如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效果出奇地好。孩子变得愿意和我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把负面情绪憋在心里。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情绪,更让我意识到,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是多么重要。它鼓励我成为一个更冷静、更有智慧的家长,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成长,去建立一个充满理解和爱的家庭氛围。
评分读后感三: 作为一个对孩子教育有着近乎“强迫症”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解决我焦虑的育儿书籍。而《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这本书,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的标题就非常吸引人,0-6岁这个阶段,恰恰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家长最容易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系统地梳理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并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从孩子视角出发”的解读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家长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让我们头疼的行为。书中提到,很多时候孩子的“坏脾气”并非是故意的,而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一点,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待孩子情绪的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我尝试着改变,用更耐心、更理解的态度去回应孩子的哭闹和不满。书中提供的很多小技巧,比如“暂停呼吸法”、“情绪安抚角落”等等,都非常实用,并且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操作。我发现,当我不再把孩子的负面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将其看作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学习机会时,我和孩子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融洽了。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静静地陪伴着我,给予我力量和智慧,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