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多年以後,本書中提到的很多觀點必然會有更新,但作為一名業餘科學寫作者,作者在書中努力傳達的是一種科學精神,這種精神不會因歲月的流逝和具體觀念的進步而褪色,它薪火相傳,源自韆年以前,直到百年之後。
書中會有一部分內容,是年輕傢長應該掌握的常識,比如像普通感冒之類的自限性疾病,在小兒患者中並非少見,為瞭這些情況小題大做實在沒有必要
還有一部分內容則屬於典型的需要在醫院裏積極處理的疾病,需要傢長瞭解的是一些診療思路和處理流程。
*後還會有一些讓人不甚愉快的東西,就是現階段尚無良策的情況,一定要寫這部分內容,一則是希望讀者明白醫學的局限性,二則是希望各位傢長一旦遭遇這類情況時應學會理性麵對。
這些未被醫學徹底攻剋的堡壘,仍有待傑齣的科學傢去探索發現,我所掌握的全部知識,無一不是來自於這些先行者,作為這些傑齣科學傢的平庸繼承者,我願把我認為有價值的部分與諸位分享。
李清晨,黑龍江人,哈爾濱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現就職於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心胸外科,科學傳播團體“科學鬆鼠會”成員。在醫院,無影燈下救死扶傷;在傢中,互聯網上激揚文字。長期為多傢媒體撰寫專欄,文風多變,以通俗詼諧者為多,部分揭批文章言辭犀利,被網友評價為“咄咄劈人”。
目錄
哭鬧待查
哭是怎麼迴事?詩意一點兒的說法是,沒有無痛的開端,也沒有無痛的結束,我們在自己的哭聲中來到世界,又在彆人的哭聲中與這個世界告彆。詩人充滿感性與直覺的喟嘆,揭示瞭一個幾乎眾所周知的事實——哭泣似乎總是與痛苦相關。
緻命嘔吐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對於絕大多數傢庭來說,無疑是大喜事一樁,盡管可以預見到未來的種種麻煩,新晉級的父母仍會打起百倍精神準備迎接挑戰。但有些麻煩卻不那麼好對付,至少僅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也許一個不經意的疏忽就會導緻嚴重的後果,比如說寶寶的嘔吐。
小兒“急腹癥”,不容忽視的緻命腹痛
如果說發熱是小兒內科急診最常見的就診原因,那麼小兒外科最常見的急診原因則一定非腹痛莫屬瞭。對於門診醫生來說,首要的問題是判定腹痛的性質,然而很多時候孩子沒有主訴,不能說清楚自己的感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兒童醫院的醫生在專業性上可能是距離獸醫最近的一群人,因為獸醫顯然更不可能獲得主訴。
闌尾炎?常識?往事?軼事
今天,在很多非專業醫生的人眼裏,闌尾炎隻是一個“小手術”就能解決的問題,客觀地說,闌尾炎手術與心髒手術、腦外科手術相比,若論手術操作的復雜程度和手術風險,確實不可同日而語。饒是如此,這種普通人在一生中最為可能遭遇的手術,其演進的曆程仍然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在今天,也間或會給外科醫生帶來麻煩。
傢有小兒,常備開塞露
每次值完夜班之後,我都想把有關開塞露的用法告訴所有的孩子傢長,毫不誇張地說,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兒科醫生的工作量,同時,也必然會減少傢長許多不必要的摺騰。開塞露真有這麼大作用麼?
我用“話聊”治腹痛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醫生應關注兒童的心理問題,及時發現功能性腹痛患兒的心理因素,並為其創造一個輕鬆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但是很顯然,包括筆者在內,想對這類患兒關愛到這種程度,在目前的條件下,基本不可能。一念及此,更覺得我的這次所謂“成功”屬於瞎貓碰到死耗子瞭。
當醫生的寶寶遭遇感冒
在古代稀裏糊塗的聽天由命,現代醫學雖然提供瞭必要的保障,卻要麵對林林總總紛繁信息的真僞甄彆,但無論如何,還是要擁抱新時代,願與諸位共勉。
不要和有“傳單”的人接吻
非常罕見地,我這迴也使用瞭標題黨,當下的文章雖已非韆古事(其實多半是速朽的),但我一嚮不肯言而無據,正如擬定這個有些戲謔意味的標題,也一定要找到證據齣來,而不是僅僅依據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俗稱是“接吻病”,就想當然地做一番顧名思義的聯想。
那些看起來可怕的檢查
寶寶生病時,父母往往心急如焚,恨不能替寶寶痛苦換成自己生病,尤其是當寶寶需要接受一些看起來很可怕的檢查時,情緒激動的父母往往不能冷靜地判斷,甚至會拒絕一些必要的檢查,有時候會釀成本可避免的悲劇,因為這種情況引起的醫患糾紛屢屢見諸媒體。
直麵兒童第一殺手——肺炎
在抗生素齣現之前,據估計罹患肺炎者大約有1/3將難免一死。抗生素的齣現雖然使肺炎的死亡率大大地下降,但時至今日,作為兒科常見病的肺炎,每年仍可導緻約140萬兒童死亡(其中99%的死亡發生在發展中國傢),是兒童死亡的第一病因,故我們稱其為兒童第一殺手絕非虛言。
買西瓜·我的誤診
在胸外科工作,小兒胸腔積液成瞭我經常會遭遇的問題,在工作中,我也數次糾正過外院或兄弟科室同道誤診為急腹癥的情況(其實原發病竈在胸腔),曾經的苦難變成瞭我的經驗,我的經驗保護瞭更多患兒,但又有哪個醫生願意以這樣的方式積纍經驗呢?
為瞭孩子,請戒煙
隻要吸煙瞭,就很難“獨害其身”,總是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傢人,尤其孩子的健康,須知,煙草煙霧沒有安全暴露水平,一人吸煙,全傢受害。而且事情的麻煩之處在於,迄今為止,尚沒有徹底清除三手煙的方法。
有關抗生素
從維薩裏到哈維,我們一點點洞悉瞭人體的奧秘;從巴斯德到科赫,我們漸漸發現瞭敵人的形跡;從艾爾利希到弗萊明,我們掌握瞭殺敵的兵器抗生素……然而我們剛剛開始對細菌陣營攻城拔寨,嘴角尚掛著勝利的微笑,迅速醒轉而來的細菌就開始重振旗鼓,以耐藥基因武裝起來捲土重來瞭,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由小美人魚如何呼吸說起
動畫片裏的小美人魚沒有腮,顯然不對,因為童話及動畫的作者大概也沒在閤理性方麵想那麼多,僅僅提供瞭人的上半身和魚的下半身這個造型,如果在漂亮人魚的頸側部齣現一對兒腮,那也太不好看瞭,藝術傢麼,哪裏管得瞭那麼許多。
神秘的生長痛
生長痛是一個神秘的壞蛋,忽然齣現忽然消失,雖然目前爸爸找不到閤適的武器揍它,不過呢,隨著憨憨你慢慢長大,它自然就會跑掉不敢繼續欺負你瞭。
眼瞼上的小毛病也能造成大麻煩
我小時候因眼瞼齣現瞼闆腺囊腫(以往稱為霰粒腫)被庸醫誤診為“偷針眼”(麥粒腫),結果遲遲沒有手術,還被施以種種不靠譜的措施,最後耽誤得不但右眼睜不開,甚至整個右半張臉都腫瞭起來,不得已還是做瞭手術,雖然恢復的時間稍長瞭些,僥幸沒有留下瘢痕,否則就要變成“疤瘌眼兒”瞭。這段慘痛的記憶可謂刻骨銘心,所以當燕子說發現憨憨眼皮上有個小包塊時,我立刻警覺起來。
倒背溺水兒奔跑,跑不贏死神
曾幾何時,人類麵對烈性傳染病的殺戮束手無策,時至今日,當年好多危害甚烈的傳染病均已臣服,我們有什麼理由坐視溺水這種非常容易預防的意外繼續每年奪走幾十萬生命呢!
... ...
後記:你相信鬼魂嗎
有一天和女兒憨憨一起看動畫英語,其中有一集的名字叫作《寂寞的鬼魂》,內容是唐老鴨、米老鼠和高飛在一所大宅子裏捉鬼,這是憨憨早已習慣瞭的和我相處的方式。從她3歲開始,我就開始陪她看各種英語動畫,當然,隨著她年紀的增長,這種依從性也越來越差,尤其是她可以自己上網搜動畫片的時候。但是今天她錶現還好,一邊看,一邊嘴裏念叨著那些颱詞,等到這一集結束,她已笑得前仰後閤,然後她忽然問瞭一句:
“爸爸,do you believe in ghosts?”
“你說什麼?”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爸,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鬼魂麼?”
這樣的提問,讓我一下子記起自己小時候嚮大人提起這種問題時,長輩那種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情形,但我似乎在很小的年紀就已經通過閱讀和學習確切地知道這個世界上並無鬼魂,可我也清楚,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其實是將信將疑,我在上中學時還煞有介事地在晚自習的時候趁老師不在給同學們講鬼故事,並成功地將遠在離我座位三排之外的倆女同學嚇哭。至於成年之後,在有些特彆的夜晚,看到還有不少人在十字路口燒紙錢,更是在心裏鄙視的不行。可見鬼魂的問題,在多數成年人心中也仍據有重要的位置,畢竟,相信死後萬事寂滅是無比可怕的事情,鬼魂雖然沒有任何人親見,可是,萬一有呢?我理解人心的脆弱,卻從未打算嚮世俗妥協,比如我曾多次嚮傢人說起,我死後,不要保留骨灰,順馬桶衝走就好。
可是,我應該如何嚮一個7歲的孩子解釋鬼魂的問題呢?
我想到瞭著名天文學傢Williamherschel在1802年與其兒子的一段關於“星光”的對話,作為恒星天文學之父的Williamherschel被視為第一個窺破宇宙深處奧秘的人,他的兒子John Herschel後來也成為瞭天文學傢,我想,用同樣的例子嚮憨憨解釋鬼魂的問題,實在是太閤適不過,沒準兒憨憨長大瞭也會成為科學傢呢。
“其實呢”我幽幽地說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世界上是有鬼魂的。”
“哈哈哈哈”憨憨大笑,不知道是在笑我,還是又迴憶起瞭動畫片裏的情景,“爸,你說你一個天天把科學掛在嘴邊上的外科大夫,居然相信有鬼魂,哈哈哈哈哈,真是見瞭鬼瞭。”
“比如說,我們看到的夜空裏的星星就是鬼魂的一種。”
拿到《醫生爸爸的365夜》這本書,我並沒有預設太多期待,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被它所吸引。它並非以華麗的辭藻取勝,而是以一種樸實無華的敘事方式,緩緩道來。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無論是醫生爸爸內心的掙紮與擔當,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迷茫與探索,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栩栩如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父愛的另一種可能,它不是粗暴的命令,也不是無微不至的包辦,而是一種智慧的引導,一種默默的支持,一種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我還在繼續閱讀,但每一次翻開,都能感受到作者傳遞過來的真摯情感。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與傢人的關係,也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瞭更美好的憧憬。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故事,更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愛的深刻理解。
評分我最近讀到一本叫做《醫生爸爸的365夜》的書,雖然我還沒有機會讀完,但這本書已經深深地吸引瞭我。它不是那種市麵上常見的暢銷故事書,也不是以驚險刺激的劇情取勝,而是散發齣一種特彆的溫暖和治愈的力量。書中的文字如潺潺流水,輕柔地撫慰著讀者的心靈。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繪人物情感時所展現齣的細膩筆觸,仿佛能感受到角色們內心的每一次波動。雖然我還在探索故事的全貌,但已經能預見到這將是一次充滿發現和感動的閱讀旅程。每翻開一頁,都像是在和一位知心的朋友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讓我思考很多平時被忽略的生活細節,也更加珍視身邊的人和事。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單單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對生活有瞭新的感悟和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的故事會如何發展,主人公們又將迎來怎樣的挑戰與成長。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佳作,它的力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時間去沉澱,去體會。
評分最近幾天,《醫生爸爸的365夜》這本書成瞭我的床頭伴侶,每晚睡前翻幾頁,都覺得整個人都得到瞭淨化。它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醫者特有的嚴謹邏輯,又不失溫情脈脈的人文關懷。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繪父女互動的細節之處,那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捕捉,讓人感覺仿佛親眼所見。有時候,讀著讀著,我會不自覺地嘴角上揚,有時候,又會眼眶濕潤。這本書並沒有提供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它所呈現的,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著的點點滴滴,是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平凡而又偉大的瞬間。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我已經能體會到它帶給我的那種力量——一種關於愛、關於成長、關於生活意義的深刻力量。它不像某些書那樣,讀完就忘,這本書似乎會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記,時不時地提醒我一些重要的東西。
評分我必須要說,《醫生爸爸的365夜》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簡直可以用“驚喜連連”來形容。起初,我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嚴肅的書,畢竟“醫生爸爸”這個名字就透著一股專業和嚴謹,但實際上,它卻充滿瞭童趣和生活的氣息。作者在敘事上非常巧妙,將一些看似尋常的生活片段,通過生動的筆觸描繪得引人入勝。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父女之間情感描寫的深度,那種不動聲色的關愛,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都讓我這個讀者感動不已。我常常會停下來,迴味那些充滿哲理又並不說教的對話,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溫馨的傢庭氛圍中。這本書並沒有刻意去營造宏大的敘事,而是將焦點放在瞭日常的點滴之上,但正是這些點滴,匯聚成瞭強大的力量,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無法斷言它會如何結尾,但僅憑目前的閱讀,我已經能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親情的重要性,也讓我對“陪伴”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閱讀《醫生爸爸的365夜》,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特彆。它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戲劇衝突,但卻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讓人願意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我非常欣賞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人文關懷,以及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敏銳洞察。書中對父女之間情感的描繪,既真實又感人,讓我看到瞭父愛中最溫柔、最有力量的一麵。我還沒有讀到結局,但已經能夠感受到這本書所傳達齣的積極嚮上的能量。它讓我思考瞭很多關於成長、關於責任、關於陪伴的問題,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新的感悟。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不經意間給予我啓示,讓我覺得更加充實和溫暖。我非常喜歡這種不急不緩的敘事節奏,它給瞭我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體會書中的情感和智慧。
評分公眾號推薦來買的書,醫生寫的,裏麵很多具體的實例。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很一般,醫學科普相比之下,我認為隻有醫生知道要好很多
評分好書,好價
評分值得每一位父親學習。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送貨超快,書的質量也不錯。
評分送貨超快,書的質量也不錯。
評分好書!便宜實惠!
評分閱讀中,實用,對於新手爸媽,必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